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观察室性早搏(室早)患者治疗前后同步12导联心电图中QT离散度(QTd)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变化,分析胺碘酮和索他洛尔作用机制以及QTd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室早患者60例包括Ⅰ组(胺碘酮静脉+口服),Ⅱ组(胺碘酮单纯口服)和Ⅲ组(索他洛尔口服),每组20例。所有患者均在用药前、用药后5天分别检测QT离散度(包括正常波QTd、室早波QTd及室早波随后正常波QTd),以及用药前、用药后两周分别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结果所有患者用药前和用药后正常波QTd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别(P<0.001),但用药前和用药后5天室早波QTd及室早随后正常波QTd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别(P>0.05)。Ⅰ组患者总有效13例(65%),Ⅱ组患者总有效13例(65%),Ⅲ组患者总有效11例(55%)。Ⅰ组与Ⅱ组疗效较Ⅲ组为高,但经统计学检验无明显差别(P>0.05)。将所有患者按治疗后有效和无效分为两部分,有效部分和无效部分用药前和用药后5天QTd测定值均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别(P<0.001),但两部分用药前后QTd差值无明显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胺碘酮和索他洛尔治疗效果相似,两者均可降低室早患者的QTd。QTd对于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无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索他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荣成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心律失常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胺碘酮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索他洛尔治疗。 结果对照组治疗12个月后转复率为42.0%(21/50),观察组治疗12个月后转复率为54.0%(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率、舒张压和收缩压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率、舒张压和收缩压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索他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2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 ECG显示在102例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中,转复为窦性心律的患者有88例,有没有改善的患者10例,继续经静脉滴注胺碘酮治疗3个疗程以后,最终恢复为窦性心律,其中只有4例没有达标,有效率96%。结论胺碘酮在抗心律失常上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方法给予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患者于静脉处注射胺碘酮,借助微泵注射,每天进行心电监护,检测患者的意识以及生化,对患者的疗效以及不良进行判断。结果在进行胺碘酮用药后,患者的心律以及血压有所降低,心律平均下降30次/min左右,维持在90次/min左右,能够保持在18~26次/min的呼吸波动范围,患者也会逐渐恢复意识,借助心电监护记录室,监测到早搏次数有显著降低,无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或者频繁多源性室性早搏症状。结论借助临床护理措施,对于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于静脉处注射胺碘酮有较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并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治疗时程对心电图T波顶点至T波终点的宽度(T-peak to T-end interval,TpTe)的影响。方法: 85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胺碘酮150 mg静脉注射,继以1 mg/kg,持续6 h,后减量至0.5 mg/kg,持续48 h后停用,静脉胺碘酮24 h后,开始同时加用口服胺碘酮,每次0.2 g ,1日3次,1周;每次0.2 g,每日2次,1周; 0.2 g每日1次维持,观察用药后1、3、7、10、14、17、21 d心率、TpPe、QT、TpPe-c、QTc变化。结果: 心律失常控制率达92%(78/85)。治疗有效组自治疗后第1天心率明显减慢,QT间期明显延长(P≤0.01),14 d时达最大值,后趋于平稳,但未见统计学意义差异。但整个治疗时程中胺碘酮对TpTe、TpTe-c及QTc未见有统计学意义的改变。结论: 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不影响TpTe,TpPe独立于心率,不需要心率校正。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临床常用的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和索他洛尔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诊治的92例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个研究组,每组46例.两组分别使用口服胺碘酮与索他洛尔进行治疗.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心电图监测,并分别于治疗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15个月及18个月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转复率、转复时间及不良发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胺碘酮组的转复率略高于索他洛尔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胺碘酮组的转复时间长于索他洛尔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胺碘酮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6%,低于索他洛尔组的2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索他洛尔,胺碘酮在心律失常的治疗中具有疗效显著、安全性更高等优势,且适用范围广泛,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适于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8.
体表心电图各导联间QT间期的差值即QT离散度 (QTd)是反映心室肌复极不同步的简易指标 ,实验研究表明心肌复极时间的差异对室性心律失常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增大者易患严重心律失常[1,2 ] ,晚近的研究证实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与缺血性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密切相关[3 ] ,索他洛尔 (sotalol)具有Ⅱ、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特性[4] ,本组应用索他洛尔治疗室性早搏 10 0例 ,同时观察了索他洛尔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用药前后的QT离散度 ,探讨索他洛尔对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对病人QT离散度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择 1998年 5…  相似文献   

9.
胺碘酮为广谱抗心律失常药,主要通过抑制电压依赖性钾通道,使外向钾电流受抑,动作电位和有效不应期延长,从而起到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多用于室上性和室性快速心律失常的治疗。现归纳总结我院应用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索他洛尔与胺碘酮对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12.
胺碘酮和索他洛尔对心肌复极不均一性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比较胺碘酮和索他洛尔对心肌复极不均一性的影响。探讨它们致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torsade de pointes,TdP)发生率不同的原因。方法 采用单相动作电位(MAP)记录技术,同步记录24只开胸兔左心室心外膜心肌(epicardium,Epi)、中层心肌(midmyocardium,Mid)和心心肌(endocardium,Endo)的MAP。分别静脉注射胺碘酮和索他洛尔后,比较两种药物对心肌复极不均一性的影响。结果 (1)两种药物均降低心率,延长QT间期;(2)大剂量索他洛尔明显增加3层心肌的复极离散度,诱发早期后除极(early afterde-polarization,EAD)和TdP;(3)胺碘酮使3层心肌的复极趋于一致,无EAD和TdP发生。结论 胺碘酮和索他洛尔对心肌复极不均一性产生  相似文献   

13.
14.
心房颤动(Af)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可引起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和栓塞,有较高的致残率。本研究随机对照观察了索他洛尔与胺碘酮防治阵发性Af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80.95%;观察组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减轻患者不适,提高治疗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对象为30(男24,女6)例持续性室速反复发作的冠心病患者,以程控心室刺激法评估疗效,判断索他洛尔的疗效能否预测胺碘酮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室性早搏病人治疗前后同步12导联心电图中QT离散度(QTd)及24 h动态心电图变化,分析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对室性早搏病人QTd的影响以及QTd的临床意义.方法 室性早搏病人60例,随机分为3组,Ⅰ组为稳心颗粒单纯口服组,Ⅱ组为胺碘酮单纯口服组,Ⅲ组为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口服组,每组20例.所有病人均在用药前及用药后1个月检测QTd与24 h动态心电图.结果 3组病人用药后1个月较用药前QTd有明显的改变(P<0.01).Ⅰ组病人总有效14例,Ⅱ组病人总有效16例,Ⅲ组病人总有效19例.Ⅰ组疗效最低,Ⅲ组疗效最高.结论 胺碘酮和稳心颗粒对室性早搏病人均可降低QTd,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效果更佳.QTd对于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8.
室性心律失常在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非常常见,易使病情恶化,发生猝死,有效地控制室性心律失常对改善症状、改善心功能、改善预后十分重要.我院应用稳心颗粒和胺碘酮联合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对比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82例,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治疗组采用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7.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5.36%,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具有比较明显的效果,且不良反应的发生较少,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胺碘酮和索他洛尔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CBM、CNKI、VIP等数据库,并辅以Google Scholar等检索,收集有关胺碘酮和索他洛尔对比治疗房颤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名参与者独立评价纳入研究质量、提取资料,对两药房颤转复率、复发率及不良反应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4个RCT(1 50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胺碘酮与索他洛尔房颤转复率及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胺碘酮防止房颤复发作用优于索他洛尔(比数比=0.49,95%可信区间为0.31~0.75,P=0.001).结论 胺碘酮与索他洛尔在小剂量范围内均较为安全,前者降低房颤复发率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