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陷胸汤新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士章 《新中医》2005,37(5):82-82
小陷胸汤出自《伤寒论》,由黄连、法半夏、瓜蒌仁组成。具有清热涤痰,宽胸开结之功效。原用治伤寒表证误下,邪热内陷,痰热结于心下之小结胸病,主症为胸脘痞满,按之则痛。笔者临证,每遇痰热互结者,则用小陷胸汤治之,亦多收良效。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2.
浅谈《伤寒论》之结胸证吕金柱,王振德包头铝厂职工医院(014046)结胸,是以胸膈胃脘硬痛为主证。笔者试系统地论述之。1.结胸之病因病机热与痰水互结而为热实结胸;寒与痰水互结而为寒实结胸。胃阳素盛者感受寒热之邪无论误下与否,若内陷之,则从热化,胃阳不...  相似文献   

3.
小陷胸汤是《伤寒论》112方之一,出自原文138条:“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主治病机为痰热互结于心下,方中黄连清泄心下之热结,半夏化痰消痞散结,瓜蒌既助黄连清热,又助半夏涤痰理气散结,共同针对痰热之邪,方简而力雄。近年来.有关小陷胸汤的临床研究层出不穷,本文旨在针对小陷胸汤公开发表的临床研究类文献进行系统评价,  相似文献   

4.
小陷胸汤出自(伤寒论)。原文“小结肠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方由黄连、瓜壳、半夏组成。主治伤寒表证误下,邪热内陷,痰热结于心下的“痰热互结”症。瓜壳开胸散结、清热涤痰为君药;黄连助瓜壳清热;半夏助瓜壳祛痰。辛温的半夏与苦寒的黄连同用.一治气郁所化之热,一治津液凝结之痰,一寒一热,能开痰热之互结,实有相反相成之妙。全方药仅三味,配伍严谨,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沈邗 《新中医》1997,29(3):50-50
小陷胸汤治验3则沈邗小陷胸汤出自《伤寒论》。《医方集解》云:“原治伤寒误下,小结胸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及痰热塞胸。……黄连苦寒以清热,瓜蒌性寒润以涤垢,半夏性辛温以散结,结胸多由痰热结聚。故用三物以除痰去热也。”笔者临证症见胸脘痞满,按之则痛...  相似文献   

6.
涤痰导滞,除结胸胸痹《名医别录》载瓜萎“主胸痹”,《本草品汇精要》谓其“消结痰”,可知本品既涤痰导滞,又利气宽胸,有开结导滞之效,故对于胸阳不振、气滞痰阻之胸痹证、痰热互结之小结胸证有效。对于胸痹,常与薤白、半夏、枳实、米酒配伍,如瓜萎薤白白酒汤、瓜萎薤白半夏汤;治疗小结胸,常与半夏、黄连配伍,如小陷胸汤。  相似文献   

7.
伤寒部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何谓结胸?大小结胸的病因病理及主要脉证是什么?如何治疗?热实结胸与寒实结胸、脏结、阳明腑实如何区别? 结胸是指邪气与有形之物结于胸中,以胸膈或心下硬满而痛为特征。其病因病机为患者素有痰水实邪,误下后或不经误下邪热入里与痰水实邪相搏。如原文134条云“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由于内陷的邪气性质不同,故分为热实结胸和寒实结胸。热邪入里与痰水互结,则为热实结胸;寒邪入里与痰水互结,则为寒实结胸。热实结胸则又根据病情的轻重不同,病变范围的大小之异,以及热邪  相似文献   

8.
林少东 《新中医》1995,27(2):50-51
小陷胸汤新用林少东小陷胸汤方出自《伤寒论》,由黄连、半夏、栝蒌三药组成,有辛开苦降,清热涤痰散结之功。原治表邪入里,或表证误下,邪热内陷,与心下之痰相结,致心下满,按之则痛等症,笔者用此方辨证治疗他病,每获良效,兹举例如下。1反胃(幽门梗阻)吕×,男...  相似文献   

9.
1小陷胸汤小陷胸汤方(黄连6克、半夏9克、打碎先煎半小时、全瓜蒌30克),见《伤寒论》太阳病篇138条。小陷胸汤,原文颇简略:“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心下,言其病位;浮滑脉主痰热,言其性质。按之痛,则痰热结滞,陷于胸脘,气机不得升降宣通之故。考《伤寒论》、《金匮》二书中,均无“痰”字,《内经》亦然,然则仲景时代,岂无痰热之病乎?有之,此方即典型的痰热方。半夏,痰饮之常用药,体滑性降,而不免于辛温,合黄连、瓜蒌,则辛以开结,寒以泄热,能通能降,药虽寥寥三味,郄至精至当,后世方几无与匹敌者也。小陷胸汤证多见于慢性支气管…  相似文献   

10.
<正> 小陷胸汤源出《伤寒论》,为治疗小结胸病的主方。是方由黄连、法夏、瓜萎实组成,其中取黄连之苦寒,苦以泄之,寒以清之,以清泄心下之邪热;取半夏之辛温、辛散温通,以祛痰浊;取瓜蒌实之甘寒,甘寒清润,以润燥开胸散结,合用则具清热化痰开结之功,适用于痰热互结心下之小结胸病。因本方与泄热逐水破结之大陷胸汤相比,药力为缓,故称为小陷胸汤。本方除用于痰热互结心下之小结胸病外,还可用于痰热互结的其它许多病证。临床常用此方加减治疗痰热互结于中上二焦的多种病证,如胃脘痛,咳喘,胸痹等病证,倘若辨证准确,收效甚捷。然须指出,应用本方的审证关键当抓住痰、热、结三字,正如汪琥所云:“大抵此汤,病人痰热内结者,正宜用之。”  相似文献   

11.
《新中医》1983,(12)
伤寒部分第五节太阳变证(续)(2)小结胸证:即小陷胸汤证。其病机为邪热与痰相搏结,又称痰热结胸。其性质属热属实。主要表现为心下硬满,按之疼痛,脉浮滑。由于邪浅热轻,故其证仅心下硬满,按之疼痛,不按则不痛,其脉浮滑为痰热之候。本证与大结胸证虽然性质相同,但有轻重之别,大结胸病位范围可较大;小结胸病局限于心下。大结胸硬满疼痛拒按;小结胸硬满按之则疼。  相似文献   

12.
小陷胸汤出自《伤寒论》原文138条:“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主治痰热互结于心下。方中黄连清泄心下之热结,半夏化痰消痞散结,瓜蒌既助黄连清热,又助半夏涤痰理气散结,共同针对痰热之邪,方简而力雄。笔者对已公开发表的小陷胸汤临床研究类论文进  相似文献   

13.
小陷胸汤出自仲景《伤寒论》,原治伤寒表证误下,邪热内陷,痰热结于心下之证。笔者用小陷胸汤加味治疗多种病症获效满意,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 《伤寒论》138条: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五版教材指出凡咳嗽面赤,胸腹胁常热,惟手足有凉时,其脉洪者,热痰在胸下也。前者心下结痛与正在心下按之则痛病位同但病情重。喘为咳之甚,因咳而致喘,痰热结于胸中。宗气循咽喉司呼吸,功能受限则气喘而闷。此为服用小陷胸汤清上攘下的治验;后者热与痰结胸中肺系炼液成痰致咳嗽。邪热上扰则面赤,外达胸胁腹则身热,热与痰结壅阻气机,阳气不能达于四末则手足有凉时。洪脉为痰热气盛,正气不衰,病位在胸中肺系,痰热达于胸下胃脘,故云热痰在胸下也。服小陷胸汤清热涤痰而取效。病本在胸中肺系,标在心下胃脘部,若标本不  相似文献   

15.
从脾胃论治胸痹举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胸痹之病最早在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中正式提出,且把病因病机归纳为阳微阴弦,即上焦阳气不足,下焦阴寒气盛,认为乃本虚标实之证。在治疗上根据不同的症候制订了栝楼薤白白酒汤等9张方剂,以取温通散寒宣痹化湿之效,其中“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人参汤即理中汤也)开辟了从脾胃论治胸痹之先河。脾虚不运,健脾益气,则宗气自旺;血虚失荣,调理脾胃,以助运化,脾运得健则营血充足;痰浊壅盛,健脾化痰,痰消则血脉自通;心肾阳虚,扶助脾胃阳气以资元阳,胸阳得布则痹阻自通。  相似文献   

16.
张伯君 《北京中医药》2002,21(3):143-145
老年消化性溃疡的辨证既要根据传统的中医理论,也要结合现代医学的检查治疗手段,如整体辨证与局部辨证相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疗时,要针对痰瘀之轻重、病性之寒热虚实分别处理,如痰停胃脘型用二陈汤加减,瘀血阻滞型用化血丹合金铃子散合丹参饮加减,脾胃虚寒型用黄芪建中汤加减,痰热互结型用小陷胸汤合温胆汤加减。  相似文献   

17.
一、冠心胸痛,通阳化痰调肺气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究其病理因素多因寒凝、痰浊、血瘀、气滞痹阻胸阳,阻滞心脉,不通则为心胸疼痛。“形寒饮冷则伤肺”,寒能致胸阳不展,肺气不畅;“肺为贮痰之器”,痰浊壅肺,肺之宣肃失司;“肺朝百脉”受阻,血瘀气滞,形成肺气不利。冠心病的证候,虽各有别,但都与肺气的敷布、调节有关。验之临床,冠心病中,体质肥胖者居多,痰浊内阻、胸阳不展、血脉不通而为胸痛者较为常见。故吾常以通阳化痰、调气通脉之法治之。临床常用瓜  相似文献   

18.
滚痰汤源自《丹溪心法附余》,药组成有青礞石、黄芩、大黄、沉香、芒硝,古时多做为丸剂,近代多用汤剂。功能泻火逐痰,主治“实热老痰内藏,发为癫狂惊悸,或怔忡昏迷,或咳喘痰稠,或胸脘痞闷,或眩晕耳鸣,或绕颈结核,或口眼蠕动,或不寐,或梦寐奇陉之状,或骨节卒痛难以名状,或噎息烦闷”等等难以名状之怪症。笔者临床中用其治疗一些疑难病,屡屡得效。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9.
李阳福 《新中医》1998,30(9):46-46
小陷胸汤出自《伤寒论》,由黄连、瓜萎仁、半夏组成。具清热化痰,宽胸散结之功。主治小结胸证,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笔者临证抓住痰热互结之病机,以该方治疗多种病证,疗效颇佳,现举例如下。1胸痛朱某,女,35岁,1997年10月15日初诊。患者半...  相似文献   

20.
半夏药对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半夏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半夏的块茎,固“五月毕夏生,盖当夏之半”而得名。其性味辛温.有毒,主归肺,脾、胃经:本品辛温而燥,为燥湿化痰、温化寒痰之要药.善治脏腑之湿痰;为止呕要药.多种原因引起的呕吐皆可随证配伍运用,对瘦饮或胃寒呕吐尤宜;半夏辛开散结,化痰消痞.亦可治梅核气、痰热结胸.心下痞满等证;外用可消肿止痛,治疗瘿瘤痰棱、痈疽肿毒及毒蛇咬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