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丙泊酚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含Kir6.2和SUR1亚基的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mitoKATP通道)的影响。方法选择SD雄性大鼠24只,3.0~3.5月龄,体重280~32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三组: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丙泊酚组(P组)。P组于股静脉注射丙泊酚50mg/kg,S组、IR组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随后,IR组、P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局灶性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2h,再灌注24h。于再灌注24h时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采用TTC法测定脑梗死体积;采用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mitoKATP通道Kir6.2和SUR1亚基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S组比较,IR组和P组神经功能缺陷评分明显升高,脑梗死体积百分比明显增大,IR组mitoKATP通道Kir6.2亚基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下调(P0.05);与IR组比较,P组神经功能缺陷评分明显降低、脑梗死体积百分比明显减小,mitoKATP通道Kir6.2亚基mRNA和蛋白的表达上调(P0.05);三组间mitoKATP通道SUR1亚基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丙泊酚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与上调KATP通道Kir6.2亚基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远端缺血后适应干预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大脑中动脉线栓法(MCAO)制作Vistar大鼠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36只雄性Vistar大鼠被随机分为3组,早期双侧股动脉缺血后适应干预组、延迟双侧股动脉缺血后适应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只.栓塞1 h后进行神经功能缺失评分,随即行复通供血,实验组分别在复通供血早期(30 min之内)和延迟期(6 h后)行双侧股动脉缺血后适应干预,相同的干预方法,1 min夹闭/1min复通、循环次数5次.72 h后断颈处死,处死前进行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氯化三苯四氮唑(TTC)染色计算梗死灶体积.结果 栓塞1h后神经功能缺失评分,两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为3~4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复通72 h后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早期缺血后适应干预实验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为2~3级,对照组仍为3~4级,神经功能有明显改善.72 h后TTC染色脑组织梗死灶体积对照组(40.3±2.2)%,早期干预组(23.6±3.3)%,实验组比对照组减少脑组织梗死体积约60%,明显减小梗死体积.延迟干预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3~4级,平均梗死体积(33.2±1.9)%,与对照组比较,神经功能改善和梗死体积减小有一定变化,并不显著.结论 双侧股动脉反复缺血后适应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产生保护作用,早期实施干预能显著减小大鼠局部脑缺血的梗死体积,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瘦素(leptin)不同给药方法在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昆明小鼠60只,随机分成5组:假手术组、PBS对照组、腹腔注射Leptin 1mg/kg组、鼻腔滴入Leptin 0.5mg/kg组和鼻腔滴入Leptin 1mg/kg组。Leptin均于脑缺血时立即给予。线栓法制备小鼠局灶性脑皮质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2h再灌注24h后评价神经功能学状态,噻唑兰(TTC)染色观察脑梗死体积,分光光度法检测损伤侧脑组织匀浆中乳酸脱氢酶(LDH)和一氧化氮(N0)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与PBS对照组比较,leptin给药各组神经功能损伤均不同程度减轻,脑皮质梗死体积明显缩小,LDH水平明显降低,NO水平呈现升高趋势,其中以鼻腔给予leptin 1mg/kg组对降低LDH的效果最为明显。结论:在对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中,鼻腔给药方法简便、效果好,可作为首选给药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预先给药对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所致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40只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四组,分别于缺血造模前腹腔注射舒芬太尼3μg/kg(S_1组)、6μg/kg(S_2组)、9μg/kg(S_3组)和等容积生理盐水为对照组(C组).给药后30 min,所有动物用右侧颈内动脉尼龙线线栓法致MCAO,120 min后恢复再灌注.再灌注24 h后记录神经功能障碍评分(NDS).随后取大脑切片行TTC染色,计算脑梗死容积百分比.结果 再灌注后24h,S_1组NDS评分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5),梗死容积百分比明显低于其他三组(P<0.05),S_2、S_3、C组间NDS评分和梗死容积百分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舒芬太尼3μg/kg预先给药可明显减轻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异丙酚、咪唑安定和硫喷妥钠对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神经功能和病理结果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采用可逆性大脑中动脉内线栓法诱发局灶脑缺血。缺血3h,再灌注24h后,作神经功能缺陷评估,然后取脑,TTC染色,用Image软件系统作图像分析,计算脑梗塞和脑水肿容积,电镜下观察梗塞边缘组织的细胞超微结构。动物分五组:缺血组、再灌注组、用药组(异丙酚、咪唑定安和硫喷妥钠)结果 异丙酚和咪唑安定明显改善鼠神经功能缺陷程度,降低脑梗塞和脑水肿容积,并减少梗塞边缘组织细胞死亡。异丙酚的脑保护效应强于咪唑安定。结论 异丙酚和咪唑安定有拮抗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帕瑞昔布预先给药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时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128只,6~8周龄,体重230 ~ 28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4组(n=32):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帕瑞昔布5mg/kg组(P5组)和帕瑞昔布10 mg/kg组(P10组).采用线栓法阻塞大脑中动脉2h行再灌注的方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R组和P10组分别于缺血前30 min经颈内静脉注射帕瑞昔布5、10 mg/kg.分别于再灌注2、24h时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NDS评分),然后处死大鼠,取脑,确定脑梗死体积,计算脑含水量;HE染色,光镜下观察病理学结果;并测定AQP4表达.结果 与S组比较,其他3组NDS评分和脑含水量升高,脑梗死体积扩大,脑组织AQP4表达上调(P<0.05或0.01);与I/R组比较,P5组和P10组NDS评分和脑含水量降低,脑梗死体积缩小,脑组织AQP4表达下调(P<0.05或0.01).光镜下P5组和P10组脑损伤程度明显轻于I/R组.结论 帕瑞昔布预先给药减轻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与下调AQP4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BK通道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细胞内钙离子浓度([Ca2+]i)和对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10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S组,n=36)、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n=36)、脑缺血再灌注且脑室内Iberiotoxin(IBTX)处理组(IBTX组,n=36),分别比较各组在不同再灌注时间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面积,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测定各组[Ca2+]i浓度,免疫组织化学和TUNEL法分别检测BK通道表达和神经元细胞凋亡。结果 IBTX处理组在再灌注24h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2.17±0.44)明显高于IR组(1.83±0.42,P<0.05);脑梗死体积(27.97±5.84)%明显大于SS组(22.83±4.74)%(P<0.05);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结果显示:IBTX处理组24h点[Ca2+]i为(914.50 ±86.57) nmol/L较SS组(732.09 ±51.30) nmol/L明显升高(P<0.01),TUNEL细胞凋亡检测显示IBTX处理组24h神经细胞凋亡率为(15.20±6.11)%,与IR组(10.49±1.9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缺血再灌注损伤后BK通道的表达增加,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缺血状态下,BK通道对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很可能是通过降低神经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和减少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Cuspuse-3激活在神经元细胞凋亡中的作用以及Z-DEVD.fmk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MACo法建立小鼠急性脑缺血模型,以酶活性测定、Western杂交等方法对Caspase-3活性变化和激活进行规律性观察;通过脑室内注射给予Z-DEVD.fmk,观察其对Caspase-3激活的影响及其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 (1)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3 h Cuspuse-3活性即开始升高,并随着时间的延长而进一步升高,12~24 h达到高峰;(2)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24 h Cuspuse-3明显激活,高于假手术组7.6倍(P<0.01);(3)与DMSO对照组比较,Z-DEVD.fmk治疗组Caspase-3激活明显降低(P<0.01);(4)DMSO对照组和Z-DEVD.fmk治疗组脑缺血体积分别为(40.9±4.1)mm3和(21.6±4.9)mm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神经功能评分Z-DEVD.fmk治疗组(0.8±0.4)明显低于DMSO对照组(2.2±0.3,P<0.05).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早期Caspase-3明显激活,脑室内注射Z-DEVD.fmk对Cuspase-3激活有明显抑制作用,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保护作用,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研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  相似文献   

9.
异丙酚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研究异丙酚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D大鼠90 只,体重290-310 g,随机分成3组,异丙酚组(P组,n=42);生理盐水组(NS组,n=42);假手术组(S 组,n=6)。NS、P组采用线栓法(尼龙线栓插入颈外动脉)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P组在缺血前10min腹腔注射异丙酚10mg/100 g,NS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S组只作切口,不作颈总动脉插线。P和NS组分别在再灌注即刻、2 h、5 h、11 h、23 h、71 h、1周,处死6只大鼠,断头取脑,S组于再灌注11 h断头取脑,制作脑片,计算脑梗塞体积比;测定缺血半影区GLUT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S组相比,P、NS组再灌注各时点脑梗塞体积比增大;P组再灌注各时点梗塞体积小于NS组(P<0.05或0.01)。P、NS组缺血半影区GLUT1 mRNA及蛋白表达从再灌注即刻开始升高,23 h达高峰;P组再灌注各时点缺血半影区均高于NS组,P、NS组GLUT1 mRNA及蛋白表达再灌注各时点均高于S组(P<0.05或0.01)。结论异丙酚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上调缺血半影区GLUT1的表达是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B细胞淋巴瘤相关X蛋白基因-双链RNA(Bax-siRNA)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SD大鼠66只,体重290~310g,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S组,n=6)、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组(C组,n=30)、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Bax—siRNA组(B组,n=30)。C组、B组行大脑中动脉阻断,阻断1h再开放,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B组在缺血前即刻、16、24h水压法尾静脉注射Bax-siRNA 2.5mg/kg(用PBS稀释至10ml),C组给予等量PBS,S组只作切口,不作缺血再灌注。B组、C组分别于再灌注1、5、11、23、47h各处死6只大鼠,S组实验后23h处死大鼠,断头取脑,计算脑梗塞体积比,用RT-PCR法测定脑缺血半影区Bax mRNA表达水平。结果B组、C组再灌注11h时脑梗塞体积比达到高峰,再灌注23h时B组、C组脑梗塞体积比均高于S组(P〈0.01);与C组比较,B组脑梗塞体积比缩小(P〈0.05)。S组和B组Bax mRNA无表达,C组再灌注23h时Bax mRNA表达强于S组。结论Bax-siRNA预先给药可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