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乙型脑炎 (乙脑 )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的变化及其在乙脑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乙脑病人极期、恢复期血清和脑脊液 (CSF)TNF α并进行比较。结果 :极期病人血和CSFTNF α均升高 ,恢复期时血清TNF α降至正常 ,而CSFTNF α则未见明显下降 ,重症乙脑血清TNF α恢复期下降亦不明显。结论 :TNF α参与乙脑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血清及脑脊液中丙二醛(MDA)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TBA)测定48例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血清及脑脊液中MDA含量。结果:极期各型患儿血清及脑脊液中MDA显著增高,其增高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恢复期降至正常。结论:血清及脑脊液中MDA水平测定对于判断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脑损伤程度有重要参考价值,可作为估计病情及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流行性乙型脑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正常脑脊液中免疫球蛋白、C-反应蛋白(CRP)与临床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流行性乙型脑炎抗体检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慧  王汉西 《四川医学》1996,17(1):57-58
流行性乙型脑炎抗体检测的研究绵阳市中心医院(621000)李慧,王汉西1989~1993年我院收治疑诊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107例,用EI.ISA法进行脑脊液乙脑lgM与双份血清乙脑lgM、lgG测定,观察乙脑抗体检测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一、...  相似文献   

6.
对128例乙防患者进行C-反应蛋白(CRP)测定:血清中CRP全部阴性脑脊液中CRP阳性者25例占20%,其CRP含量为10~80ug/ml,25例乙脑CRP阳性的脑脊液经细菌培养和离心涂片染色镜检证实为无菌感染.25例阳性患者按动脑病型分析:极重型、重型、普通型患者脑脊液CRP阳性率分别为8/10(80%),12/23(52%)、5/95(5.2%)其含量防病情加重而增加,大于40ug/ml者8例,大于20ne/m17例,大于10ug/me10例.说明动脑患者CSF中确有CRP出现,其机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8.
急性病毒性脑炎血清,脑脊液TNF—α的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在病毒性脑炎发病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对30确诊为急性病毒性脑炎患儿(其中8例为重症脑炎,伴频繁抽搐、昏迷)血清、脑脊液检测了TNF-α(肿瘤坏死因子)。结果:急性病毒性脑炎血清、脑脊液TNF-α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且重症组患儿明显高于轻症组。结论:病毒性脑炎的发病与TNF-α密切相关,且血清、脑脊液TNF-α对预测小儿病毒性脑炎的病情变化及预后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患儿血清及脑脊液(CSF)中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以探讨其乙脑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总共收集到62份乙脑患儿极期(普通型20例、重型26例、极重型16例)、47份恢复期(普通型20例、重型21例、极重型6例)血清标本,50份极期(普通型18例、重型20例、极重型12例)、31份恢复期(普通型15例、重型12例、极重型4例)CSF标本,和20份对照组血清及CSF标本,用ELISA法检测其血清及CSF中IL-18水平。结果:3组患儿极期血清和CSF中IL-1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极重型最高,依次为重型、普通型,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死亡组患儿(6例)极期血清中IL-18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56例)(P〈0.01),3组患儿极期血清和CSF中IL-18水平均显著高于恢复期(P〈0.001),3组恢复期血清中IL-18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恢复期CSF中IL-1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普通型与对照组、普通型与重型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极重型显著高于重型、普通型(P〈0.001)。结论:动态检测乙脑患儿血清和CSF中IL-18水平有助于判断病情和预后,恢复期CSF中IL-18水平比血清水平更能反映颅内病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检测分析血清及脑脊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其受体在病毒性脑炎患儿中治疗前后的浓度变化,探寻TNF—α在病毒性脑炎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对象为本院患者中随机选取的15例重症与10例轻症患病毒性脑炎患儿和10例股疝患儿。用ELISA方法在治疗前测定血清和脑脊液以及在治疗后血清当中TNF—α的浓度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患儿血清和脑脊液中TNF—α浓度在轻症组和重症组中和治疗前相比明显升高,升高程度重症组大于轻症组,轻症组大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重症组和轻症组患儿中血清TNF-α浓度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P〈0.01),统计学有显著差异。结论: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和脑脊液中TNF—Q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治疗前浓度越高病情越严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云南省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患者感染乙脑病毒(JEV)基因型状况。方法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医院和大理州医院采集脑炎患者急性期血清标本20份和脑脊液标本11份,用RT-PCR法检测JEV核酸,阳性者进行JEV-PreM/C区基因序列测定,用核苷酸同源性和系统进化分析进行基因型鉴定。结果用RT-PCR法从11例脑炎患者脑脊液标本中检测到JEV核酸阳性3份(JB114、JB135和DLN24),而20例脑炎患者血清标本均为阴性。3株病毒的PreM/C区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析显示,JB114、JB135与JEV基因Ⅰ型代表株同源性高达98.3%和99.2%,而与Ⅱ、Ⅲ、Ⅳ型仅为82.5%~84.6%;DLN24与基因Ⅲ型代表株同源性为94.6%,而与基因Ⅰ、Ⅱ、Ⅳ型分别为85.0%、82.5%和80.4%。进化树分析显示,JB114和JB135位于基因Ⅰ型分支中,DLN24位于基因Ⅲ型分支上。结果表明,来自西双版纳的JB114和JB135病毒株属于基因Ⅰ型,来自大理的DLN24病毒株为基因Ⅲ型。结论云南省乙脑患者中分别存在基因Ⅰ型和Ⅲ型JEV感染的病例,表明云南省存在这两个基因型病毒的共同流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检测了乙型脑炎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变化。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结果 发现乙型脑炎患儿血清及脑脊液白细胞介素2受体在急性期明显升高。恢复期脑脊液sIL-2R明显下降。结论 脑脊液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检测及动态变化有助于了解预后。同时也是临床区别颅内外感染的简便有效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流行性乙型脑炎时血清和脑脊液乙脑抗体IgM(抗JEV-IgM)检测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抗体捕获法测定182例乙脑住院病人血清和脑脊液抗JEV-IgM,并分析它与病程、年龄、病型的关系。结果:乙脑病人血清和脑脊液抗JEV-IgM检出的阳性率分别为61.87%、86.67%,且后者明显高于前者(P<0.005);不同病程、年龄、病型血清和脑脊液抗JEV-IgM的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用抗体捕获法检测血清和脑脊液抗JEV-IgM对流行性乙型脑炎有早期诊断的价值,且该方法特异性高、敏感性强。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已经表明,免疫损伤在乙型脑炎(简称乙脑)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且已有淋巴细胞分类、体液免疫、IL-2受体及干扰素检测方面的研究。作者对乙脑患者血清及脑脊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进行了研究,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及...  相似文献   

15.
乙型脑炎患者血清及脑脊液中IL—6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6.
肖明友 《中国热带医学》2001,1(4):376-377,378
目的 探讨IL -8在乙脑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 6 6例乙脑患儿血及脑脊液中IL -8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IL -8在不同病型的乙脑患者血及脑脊液中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极重型 (血清 :7 6 7± 11 6 5ng/ml ,脑脊液 :3 12± 0 0 2ng/ml) >重型 (血清 :3 5 7± 1 70ng/ml,脑脊液 :2 89± 0 71ng/ml) >普通型 (血清 :2 2 8± 2 34ng/ml ,脑脊液 :1 77± 0 19ng/ml) >轻型 (血清 :1 81± 0 0 1ng/ml,脑脊液 :1 0 3± 0 0 1ng/ml) ,并在恢复期逐渐下降。同一型的血清和脑脊液中IL -8水平比较 ,前者高于后者 ,但统计学未见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IL -8作为炎症细胞的趋化因子与乙脑的发病有密切关系。血及脑脊液中IL -8水平的检测对判断病情轻重 ,指导临床用药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检测乙脑患儿血清脊液中IL-2的含量,研究其变化与病情的关系,探讨IL-2在乙脑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夹心ABC-ELISA法.结果乙脑患儿血清及脊液中IL-2的含量在初期即有降低,极期明显降低,恢复期显著升高.各型乙脑患儿相比较,血清及脑脊液中IL-2的含量在初期及极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恢复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L-2含量的测定对乙脑患儿脑损伤程度的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硬变患者血清中IL-6,TNF-α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IL-6,TNF-α。结果:肝硬变组IL-6,TNF-α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且与肝硬变Child-Pugh分级严重程度相一致。肝硬变合并腹腔感染者IL-6,TNF-α较非感染者显著升高(P<0.001)。结论:IL-6,TNF-α水平的测定,可作为判断肝硬变肝功能严重程度及是否合并腹腔感染的临床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患者脑脊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RIA法检测了58例乙脑患儿脑脊液NSE的含量变化。并对其中26例进行了随访观察。结果 脑脊液中NSE含量在发热期即有显著增高,至极期达到高峰,其增高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平行并与疾病预后密切相关。结论 脑脊液NSE含量测定对乙脑患儿脑损伤程度及临床预后的判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