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药四气五味和化学成分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中药的四气五味是反映药物能量的 ,而化学反应中的电子得失和能量有关 ,因此可以用广义酸碱原则和前线分子轨道理论中的电子得失来解释中药四气五味 ,探寻中药四气五味的规律、电子得失是中药现代化的桥梁  相似文献   

2.
张卓  张卫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3):548-552
中药五味是中药的基本属性之一。然而,历史上对于中药五味的标定十分混乱。宋金元时期是中药五味标定方式上的一个转型期,该文通过系统研究该时期的中医药文献,得出宋金元时期的药味标定规律,即中药药味经历了北宋前中期的口尝五味标定,后期的以类相推以及以药物功效反推的药物药味,后一种标定方式在金元时期达到了高峰。这种规律的总结为中药药味的标准制定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其中五味理论又是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内容。中药五味药性的客观表征是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的钥匙,是阐释传统中药药性理论科学内涵的重要路径。基于五味药性的基本定义以及药物分子-味觉、嗅觉受体的相互作用关系,提出基于分子对接技术的中药五味药性表征的技术方法和研究路径,并结合本课题组实验研究,从味觉、嗅觉感知的生物学机制、分子对接技术原理、同源模建过程以及受体选择与五味药性表达等方面进行系统论述,从中药"五味"的滋味、气味属性角度,为中药药性理论研究提供可参照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4.
中药基本理论的核心是性味理论,包含四性、五味,五味反映了药物功效的粗犷分类,每味都具有其共性物质存在的基础.对五味内的辛味药物研究思路予以浅析,通过研究辛味药物的功效与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探究现代化学技术与药理作用对辛味药物的基础及筛选方法,以建立一种探究中药性味理论的方法学,为其它药性理论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以中药五味的物质基础为切入点,结合现代医学科研及临床实践,论述五味理论的文献记载及实验研究等方面情况。认为五味不仅代表药物的真实滋味,而是药物产生作用的基础,更是五行哲学思想在中药药性理论的升华。  相似文献   

6.
运用现代药物研究结合传统中医药学理论,从中药物质基础、作用于人体的生物学效应等方面,结合中药配伍与复方整体性研究,分析中药四气五味的物质基础与中药功效的相关性,评价四气五味理论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四气五味理论以临床证候为基础,通过探讨与药物成分、机体反应、生物代谢等因素的相关性,实现中医理论与现代临床医学的联合运用。中药药物成分对药性归属产生的影响尚不明确,且现代医学物质相关研究与传统五味界定存在差异,其主要成分与功效不完全相关,需进一步探索及完善。  相似文献   

7.
中药五味是中药性能的一个方面,它不仅表示药物的实际性能,同时也反映着各种药物所具有的不同滋味与医疗作用之间若干规律性的联系。为使对中药药性理论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从药物来源及药用范围和药性等方面,对五味的分布规律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辛味的药性理论研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味学说是中药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深入探讨中药的五味理论,有必要对每一种药味分别进行系统研究。本文以辛味药物为对象,对其药性理论展开了系统研讨。由于历代医药家对药物辛  相似文献   

9.
五味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开运 《北京中医药》2008,27(9):722-724
五味是中药药性理论中重要的一部分,本文从五昧理论的产生、作用及其局限性三个方面探讨五味理论,分析药物真实滋味与作用标志--"五味"的关系,五味对五脏调节作用及作用的规律,正确认识五味理论的局限性.为完善五味理论,探讨五味的本质,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中药四气五味的量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药的四气、五味是反映药物电子得失能量的 ,即量化其阴阳和大小的。四气反映阳—受电体—酸的能量 ,五味反映阴—给电体—碱的能量 ,四气、五味均可量化。  相似文献   

11.
毒性的产生应有物质基础,这种物质基础就是五味,中药的功效和毒性均来自五味。在五味中有毒药物的数量以辛、苦味为多,甘味最少,酸、咸味居中。  相似文献   

12.
论中药四气五味的科学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四气五味是中药的基本性能之一。《神农本草经》序称 :“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 ,又有寒、热、温、凉四气与有毒无毒。”自古以来 ,各种中药书籍在论述一药物时必先标明其性味 ,这对于认识各种药物的共性和个性 ,以及临床用药 ,都有实际意义。本文试就中药四气五味的内容及现代研究成果进行的分析综合 ,以论中药四气五味的科学性。1 四 气四气指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其中寒凉和温热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 ;而寒与凉 ,温与热性质基本相同 ,只是程度上的差异 ,温次于热 ,凉次于寒。药物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人体所发生反应概括…  相似文献   

13.
姜开运 《北京中医》2008,(9):722-724
五味是中药药性理论中重要的一部分,本文从五味理论的产生、作用及其局限性三个方面探讨五昧理论,分析药物真实滋味与作用标志——“五味”的关系,五味对五脏调节作用及作用的规律,正确认识五味理论的局限性。为完善五味理论,探讨五昧的本质,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黄帝内经》“甘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五味,指中药药味中的辛、甘、酸、苦、咸。五味基于口尝,确定于临床,是药物真实滋味与功效相结合的归纳。中药五味不仅反映中药自身的功效属性,更在临床配伍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甘味"的药性、功效及临证应用进行论述及探讨。1甘之概述《黄帝内经·素问》最早记载了"五味"理论并将五味归属于五脏,《素问·宣明五气》以五脏为中心,确定了五味与五方、五色、五体、五志等的对应关系。以甘为例,  相似文献   

15.
问题解答     
问:中药五味(辛、甘、酸、苦、咸)完全是口尝的结果吗? 答:不完全是人口尝的结果,有人亲口尝过285种中药,所尝得的味与中药书籍记载相符的只占78.6%。又有人对365种中药进行了辨味试验,除了有辛、甘、酸、苦、咸五味以外,还有麻、涩、凉、碱、腻、淡六感,尽管中药有五味六感可辨,但习惯上仍称五味。五味是药物作用的标志,如辛有发散、行气、行血或润养的作用;甘有补益、和中、缓急等作用;酸有收敛、固涩作用;苦有泄热和燥湿作用;  相似文献   

16.
五味,系指酸、苦、甘、辛、咸五种基本的味道。长期以来,五味作为中药药性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用以概括药物的某些功能特点,解释药物的奏效原理,指导临床正确用药,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一向为历代医家所重视。然而,关于五味的记载和论述,历来存在着相当混乱的状态,不利于中医药学术的发展。中药五味的实质究竟是什么?迄今尚无一致的认识。笔者在复习古今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体会,略陈管见,以就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17.
姜开运  梁茂新 《新中医》2020,52(11):201-204
五味理论的现代研究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五味标定方法的研究;二是中药五味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经考察发现,前者忽视了传统中药药味多元确定方法;后者出现了以药效指标解读药味及以偏概全解读药味的思维混乱问题,使得五味理论的现代诠释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笔者认为,明确传统药味确定的多元属性,根据药味确定的多元方法分类归纳药物是开展五味理论现代研究的基本前提,再基于不同药味分类开展实验研究,才可能逐步找到五味理论与现代研究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有关文献中中药的心血管系统毒性的报告及其与四气、五味、归经、有效成分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文献研究方法 ,对 10 3种具有心血管系统毒性的中药进行统计归类分析研究。结果 :中药四气、五味、归经及其有效成分与心血管系统毒性有一定的相关性。心血管系统的毒性主要集中在四气属性中寒、热两类药物 ;五味属性中苦、甘、辛三类药物 ;归经属性中归肝、脾、肺、胃四经的药物和有效成分中含生物碱类及甙类成分的药物方面。结论 :中药药性理论及有效成份与其心血管系统毒性之间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9.
论药物使用中配伍、炮制后的功效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性是药物性质与功能的高度概括,包括药物发挥疗效的物质基础和治疗作用.其基本内容为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等.每味中药各自均具有寒温性质之偏,辛甘酸苦咸五味之异,升浮沉降趋向之别等.中药之所以治疗疾病,就是利用药物之偏性,来纠正疾病之偏盛或偏衰.当然药物之偏性,可因药物本身的因素所决定,亦可通过人为的因素使之发生改变.笔者现就中药配伍、炮制后药性发生变化进行相关论述,意欲对中药如何通过配伍、炮制而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中药性味归经理论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药四性的现代研究不应满足于找出并认识药物四气定性的某些内在规律,还需借助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多层次、多靶点、多因素、动态地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从本质上揭示其科学内涵;中药五味现代研究的重点是五味的实质,但五味作为指导临床用药的理论,应在进一步加强文献整理的基础上,着眼于药物与机体的相互作用,将“味”的物质基础(药物的化学成分)、功能、药效结合起来深入研究,丰富其科学内涵;中药归经的进一步研究应该是全面探讨归经的物质基础,并从分子水平阐明这一理论所涉及的现代生理、生化、药理、病理等问题,揭示其归经之实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