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研究益智宁神颗粒对幼龄自发性高血压(SHR)大鼠前额叶-纹状体多巴胺含量、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以32只幼年SHR大鼠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法分为模型对照组、益智宁神组、盐酸哌甲酯组、托莫西汀组,另设8只京都(WKY)大鼠为正常对照组。按各组设计剂量连续给药4周后,取前额叶、纹状体,采用高效液相法检测多巴胺(DA)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GDNF 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GDNF蛋白表达。[结果]1)SHR各组大鼠前额叶、纹状体DA的含量均有低于WKY组的趋势,其中,益智宁神组大鼠前额叶DA含量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益智宁神组大鼠纹状体DA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盐酸托莫西汀组(P0.05)。2)SHR各组前额叶、纹状体GDNF mRNA表达依次为盐酸托莫西汀组盐酸哌甲酯组益智宁神组模型对照组(P0.05)。3)SHR大鼠各组间前额叶、纹状体GDNF蛋白表达均高于WKY组;其中,益智宁神组前额叶GDNF蛋白表达与其余SHR大鼠各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纹状体GDNF蛋白表达低于盐酸哌甲酯组(P0.05)。[结论]益智宁神颗粒能够提高SHR特定脑区DA含量、GDNF mRNA及其蛋白表达,对促进幼龄SHR大鼠特定脑区DA能神经网络成熟度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加味孔圣枕中丹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行为学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银杏叶组和加味孔圣枕中丹组(n=10),分别灌胃给予生理盐水、银杏叶片混悬液及加味孔圣枕中丹水煎浓缩液18 mL·kg-1·d-1,连续14 d.神经行为学采用平衡木试验、Bederson评分评价;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缺血脑组织VEGF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平衡木试验评分显著降低,Bederson评分显著升高,VEGF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加味孔圣枕中丹组大鼠平衡木试验评分显著升高,Bederson评分显著下降,VEGF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 加味孔圣枕中丹能上调缺血后脑组织VEGF基因和蛋白表达,这可能是其改善MCAO大鼠神经功能损伤、治疗脑缺血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模型动物-幼年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 HypertensiveRats,SHR)学习记忆能力,评价静宁颗粒对SHR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并观察静宁颗粒对SHR大鼠纹状体单胺类神经递质和多巴胺转运体(DAT)mRNA表达的影响,并探讨该药治疗ADHD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幼年雄性SHR大鼠随机分为静宁颗粒高、中、低剂量组、盐酸哌甲酯组、盐酸托莫西汀组、模型对照组,每组10只;正常组为10只同龄Wistar大鼠。连续灌胃给药6周后,采用高效液相-电化学(HPLC-ECD)法检测各组大鼠纹状体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Real-time PCR法检测各组大鼠纹状体DAT mRNA表达水平。实验过程中,静宁颗粒低剂量组大鼠因灌胃处理不当死亡1只,因此样本量为9只,余组均为10只。结果静宁颗粒中、低剂量组,与盐酸托莫西汀组均能改善SHR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从而改善认知功能(P<0.05),但盐酸托莫西汀组大鼠目标象限停留时间较静宁颗粒中、低剂量组增加,静宁颗粒对SHR大鼠认知功能的改善不及盐酸托莫西汀。纹状体DAT基因表达量依次为静宁颗粒高剂量组>盐酸托莫西汀组>静宁颗粒低剂量组>盐酸哌甲酯组>静宁颗粒中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静宁颗粒中、低剂量组和盐酸哌甲酯组大鼠纹状体中DAT基因相对表达量降低,其中静宁颗粒中剂量组降低更明显。纹状体单胺类神经递质检测:正常组及静宁低剂量组大鼠脑组织纹状体中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含量增高(P<0.05),盐酸托莫西汀组3,4-二羟基苯乙酸(DOPAC)、5-HT含量增高(P<0.05),与盐酸托莫西汀组比较,静宁颗粒中剂量组5-羟吲哚乙酸(5-HIAA)降低(P<0.05)。结论模型对照组大鼠的认知功能明显降低,中药静宁颗粒可以显著改善ADHD动物模型的认知功能。静宁颗粒治疗ADHD的可能机制之一与其下调纹状体DAT mRNA表达水平,上调纹状体DA、NE、5-HT的含量,以及协调平衡单胺类神经递质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祛风止动方对抽动障碍(TD)大鼠纹状体神经递质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按照SPSS程序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大剂量组、中药常规剂量组及西药对照组,采用阿扑吗啡(APO)腹腔注射给药建立TD大鼠模型。中药组灌胃祛风止动方、西药组灌胃氟哌啶醇,正常组、模型组均予同等剂量生理盐水。药物干预4周后,断头处死实验大鼠,解剖脑组织并分离纹状体,采用RT-PCR检测各组大鼠纹状体中多巴胺受体D1/D2(DRD1/DRD2)mRNA表达水平。结果:腹腔注射APO后,经刻板行为验证显示模型大鼠能再现TD的特征性行为变化,且3周后模型组大鼠纹状体DRD2 mRNA明显上调、DRD1 mRNA明显下调,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经4周药物干预,西药组、中药大剂量组可显著上调DRD1 mRNA表达,明显优于中药常规剂量组(P〈0.05);中药大剂量组可显著下调DRD2mRNA表达,明显优于西药组与中药常规剂量组(P〈0.05)。结论:祛风止动方可调节纹状体的DRD1/DRD2 mRNA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 通过建立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A)依赖大鼠模型,检测其纹状体G蛋白信号调节因子4(regulator of G-protein signaling 4,RGS4)、多巴胺D2受体(dopamine receptor D2,DRD2)、抑制性G蛋白α亚基(inhibitory G protein α-subunit,Gαi)和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的mRNA表达变化,探讨MA依赖对RGS4、D2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通过腹腔注射MA,建立MA条件性位置偏爱(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CPP)1周组、2周组模型,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测定各组大鼠纹状体RGS4 mRNA、DRD2 mRNA、Gαi mRNA和MAPK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 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大鼠在伴药箱的平均停留时间MA依赖CPP-周组、2周组均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MA依赖大鼠CPP模型成功建立.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RGS4mRNA在MA依赖CPP 1周组、2周组中表达均降低,且2周组下降趋势更明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MA依赖CPP 2周组中DRD2 mRNA、Gαi mRNA和MAPK mRNA的表达均明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MA依赖中,RGS4和D2受体信号通路发生变化,RGS4可能为D2信号通路的调节靶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升清降浊制动颗粒对多发性抽动症(tourette syndrome,TS)模型大鼠纹状体内多巴胺(dopamine,DA)水平及多巴胺转运蛋白(dopamine transporter,DAT)、多巴胺D2受体(dopamine DZ receptor,DRD2)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7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氟哌啶醇组,升清降浊制动颗粒高剂量组、低剂量组,每组14只。采用3,3'-亚氨基二丙腈(3,3'-Iminodipropionitrile,IDPN)制备TS模型大鼠。从造模完成次日开始,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氟哌啶醇组、升清降浊制动颗粒高剂量组、升清降浊制动颗粒低剂量组分别给予氟哌啶醇稀释液[200μg·kg-1]、升清降浊制动颗粒高剂量悬液[2. 58 mg·g-1]、升清降浊制动颗粒低剂量悬液[1. 29 mg·g-1]治疗,第21天结束后取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离子阱串联质谱仪(HPLC-MS/MS Q-TRAP)检测纹状体中DA水平,RT-PCR检测纹状体中DAT、DRD2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运动行为评分、刻板行为评分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后高剂量、低剂量升清降浊制动颗粒均能降低IDPN诱导的TS模型大鼠运动行为评分、刻板行为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DA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后高剂量、低剂量升清降浊制动颗粒均能升高IDPN诱导的TS模型大鼠DA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DAT mRNA表达显著降低,DRD2mRNA表达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后高剂量、低剂量升清降浊制动颗粒均能升高DAT mRNA表达,降低DRD2 mRNA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具有升高纹状体DA含量及上调DAT mRNA、下调DRD2 mRNA表达量的作用(P 0. 05)。结论:升清降浊制动颗粒能改善IDPN诱导的TS模型大鼠行为异常,其机制可能与升高纹状体DA水平及上调DAT mRNA表达、下调DRD2 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MPTP对小鼠黑质纹状体神经递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诱导的的黑质纹状体系统神经递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 通过MPTP注射诱导C57BL小鼠神经元损伤,利用逆转录PCR方法检测酪氨酸羟化酶(TH),单胺氧化酶B(MAO-B),多巴胺转运体(DAT),胆碱乙酰基转移酶(ChAT)以及谷氨酸脱羟酶(GAD65)五种神经递质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 在小鼠黑质与纹状体中,MPTP导致TH基因表达显著降低以及GAD65基因表达的上升。MAO-B,DAT,ChAT基因的表达变化在黑质与纹状体则有所不同,在黑质MPTP导致MAO-B与ChAT基因表达的上升以及DAT基因表达下降,在纹状体MPTP导致MAO-B与ChAT基因表达下降,而对DAT基因表达没有明显影响。结论 MPTP对不同神经递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有不同的影响,且具有一定的脑区特异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母爱剥夺对雄性大鼠成年后情绪及脑纹状体多巴胺转运蛋白(dopamine transporter,DAT)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DNA甲基化是否参与调控DAT基因的表达。方法:新生幼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出生后第1至14天,每天母子分离6 h。12周龄时,采用高架十字迷宫、旷场实验评定2组大鼠的情绪水平,采用RT-PCR法检测纹状体DAT mRNA表达水平,亚硫酸测序法检测DAT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水平。结果:实验组大鼠在新异环境中的探索能力下降、焦虑水平较低,大脑纹状体DAT mRNA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DAT基因启动子区的DNA甲基化水平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爱剥夺对雄性大鼠成年后的情绪有持久的影响,且抑制纹状体DAT mRNA的表达;DNA甲基化可能不是DAT表达下降的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目前,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文中探讨ADHD动物模型白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 hypertensive rat,SHR)纹状体多巴胺D1受体(D1R)、D2受体(D2R)、酪氨酸羟化酶(TH)和5-羟色氨酸受体(5-HT2C)的表达变化。方法利用开场实验验证SHR模型的行为学表现,并采用免疫组化检测SHR和对照组大鼠的脑纹状体的相应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HR表现出明显的多动特征,且纹状体5-HT2C受体表达显著下调,甚至无表达,而D1R表达显著上调,D2R无明显变化,儿茶酚胺合成的限速酶TH无明显变化。结论SHR表现多动的特点由其神经生物学特点决定。纹状体高表达的D1R和低表达的5-HT2C一定程度上可揭示ADHD的病理、生理改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用DOI诱导大鼠头部抽动建立Tourette综合征动物模型,观察该模型大鼠脑内前额叶和纹状体多巴胺D1、D2受体基因表达.方法 将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大鼠腹腔注射DOI,对照组注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给药21 d.RT-PCR法检测大鼠纹状体、前额叶皮层的多巴胺D1、D2受体基因表达.结果 实验组前额叶D1受体mRNA表达的相对灰度值(0.897±0.378)与对照组(0.417±0.299)相比增高,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纹状体D1受体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1.162±0.159)vs(0.996±0.479)],实验组前额叶和纹状体D2受体mRNA表达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DOI诱导的Tourette综合征动物模型大鼠前额叶皮层多巴胺D1受体基因表达增高.  相似文献   

11.
背景 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与D2受体(DRD2)基因多态性有关,其主要症状之一是认知功能障碍,认知功能又与精神分裂症的患病风险有关,但目前关于首发精神分裂症与DRD2基因多态性和认知功能关系的研究很少。目的 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与DRD2基因rs2514218位点多态性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2019年就诊于河北省精神卫生中心治疗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75例(患者组)和健康受试者75例(对照组),采用中文版MATRICS共识认知成套测验(MCCB),包括连线测试A(TMT-A)、持续操作测验(CPT)、简易视觉空间记忆测验修订版(BVMT-R)、霍普金斯词语学习测验修订版(HVLT-R)、Stroop色词测验进行认知功能评定,分别测量认知的7个分领域,包括信息处理速度、注意/警觉能力、工作记忆、词语学习、视觉学习、推理及问题解决和社会认知,并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 研究剔除脱落样本,最终成功入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74例(患者组)和健康受试者73例(对照组)。患者组和对照组的DRD2基因rs2514218位点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认知功能评估上,患者组TMT-A评分、CPT评分、BVMT-R评分、HVLT-R评分、Stroop 色词测验个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MT-A评分〔OR=0.888,95%CI(0.817,0.965),P=0.005〕、CPT评分〔OR=0.856,95%CI(0.790,0.928),P<0.001〕、BVMT-R评分〔OR=0.882,95%CI(0.817,0.952),P=0.001〕及HVLT-R评分〔OR=0.807,95%CI(0.734,0.888),P<0.001〕与精神分裂症的患病风险呈负相关,且是精神分裂症患病的影响因素。结论 健康人群的认知功能优于首发精神分裂症人群;并且精神分裂症的患病风险与DRD2基因rs2514218位点多态性无关,但与部分认知功能有关,信息处理速度、注意/警觉能力、视觉学习和记忆能力、词语学习和记忆能力等部分认知功能越差患精神分裂症的风险越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硝酸甘油偏头痛模型对脑即早基因表达的影响及盐酸氟桂利嗪的干预作用。方法健康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偏头痛模型组、治疗组,各组均灌胃给予盐酸氟桂利嗪或等量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7 d,末次给药20 min后,皮下注射生理盐水或硝酸甘油复制实验性偏头痛大鼠模型,于3 h后取材。随机选取大鼠脑片5个视野,进行c-fos和c-jun阳性细胞计数,分析每张切片上每个视野的平均灰度。结果偏头痛模型组脑组织切片c-fos和c-jun阳性细胞数[(30.60±3.78)、(26.50±6.56)]较对照组[(9.10±1.66)、(8.02±2.05)]明显增多(P〈0.01),盐酸氟桂利嗪治疗组c-fos和c-jun阳性细胞数[(13.40±3.45)、(14.30±2.88)]较模型组显著减少(P〈0.05);偏头痛模型组脑组织切片c-fos和c-jun阳性细胞灰度[(104.50±13.73)、(84.34±16.92)]较对照组[(157.05±37.16)、(177.65±34.36)]显著减弱(P〈0.01);盐酸氟桂利嗪治疗组c-fos和c-jun阳性细胞灰度[(129.18±37.2)、(151.44±43.29)]较模型组明显增强(P〈0.05)。结论硝酸甘油偏头痛动物模型可显著提高c-fos和c-jun阳性细胞数,减弱c-fos和c-jun阳性细胞灰度,而盐酸氟桂利嗪可抑制实验性偏头痛动物模型脑内c-fos和c-jun的阳性表达,增强c-fos和c-jun阳性细胞灰度。  相似文献   

13.
孔圣枕中丹对痴呆动物模型抗凋亡作用及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孔圣枕中丹抗痴呆动物模型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50只Wiste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脑复康组、孔圣枕中丹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将其余大鼠制成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给大鼠灌胃后,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神经元凋亡率及bcl-2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p53的表达。结果:孔圣枕中丹、脑复康均能降低血管性痴呆大鼠脑海马神经元凋亡率和bcl-2表达,提高p53表达,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孔圣枕中丹能抑制神经元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增强p53表达、降低bcl-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黄芪鳖甲丸治疗肾虚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肾虚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黄芪鳖甲丸,对照组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钾胶囊,共服用6周,进行随访,对比两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高于对照组(66.7%),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膝关节功能评分为(3.87±3.40)分,而对照组膝关节功能评分为(7.10±3.93)分,治疗组膝关节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率(3.3%)低于对照组(33.3%),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黄芪鳖甲丸治疗肾虚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综合评价DRD2基因TaqIA多态性与兴奋型毒品依赖(可卡因、甲基苯丙胺)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按照统一的检索策略,检索PubMed、Medline、Web of Science、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和VIP数据库有关DRD2基因TaqIA多态性与兴奋型毒品依赖遗传易感性相关研究,截止时间2013年10月。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合格文献,提取数据并进行质量评价,用Stata 11.0软件在同质、异质、显性和隐性遗传模式下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5篇研究可卡因依赖,4篇研究甲基苯丙胺依赖),收集病例2 144例和对照2 24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DRD2基因TaqIA多态性与兴奋型毒品依赖遗传易感性在4种遗传模式下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毒品依赖种类、种族和质量评分进行亚组分析亦没有发现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DRD2基因TaqIA多态性与兴奋型毒品依赖遗传易感性在同质和显性遗传模式下存在显著异质性,Noble EP、Ballon N和Han DH文献可能是异质性来源。结论:DRD2基因TaqIA多态性可能与兴奋型毒品依赖(可卡因、甲基苯丙胺)遗传易感性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杨军  沈磊 《医学综述》2014,(14):2616-2617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异丙酚静脉全身麻醉对大鼠海马各区c-fos、c-jun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4组:空白对照组(A组)、小剂量异丙酚组(50 mg/kg,B组)、中等剂量异丙酚组(100 mg/kg,C组)和大剂量异丙酚组(150 mg/kg,D组)。采用反转录-聚合酶联反应和蛋白印迹方法检测大鼠海马各区c-fos、c-jun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A组大鼠海马CA1区和DG区c-fos、c-jun基因表达水平为(0.32±0.06,0.27±0.05;0.37±0.07,0.28±0.07),c-fos、c-jun蛋白表达水平为(0.47±0.12,0.41±0.10;0.51±0.14,0.44±0.09);B组大鼠海马CA1区和DG区c-fos、c-jun基因表达水平为(0.54±0.11,0.41±0.10;0.61±0.12,0.44±0.12),c-fos、c-jun蛋白表达水平为(0.75±0.24,0.72±0.21;0.82±0.27,0.68±0.17);C组大鼠海马CA1区和DG区c-fos、c-jun基因表达水平为(0.87±0.23,0.75±0.18;0.92±0.27,0.72±0.21),c-fos、c-jun蛋白表达水平为(1.07±0.37,1.01±0.32;1.12±0.38,0.97±0.25);D组大鼠海马CA1区和DG区c-fos、c-jun基因表达水平为(1.22±0.30,0.96±0.24;1.31±0.34,0.95±0.28),c-fos、c-jun蛋白表达水平为(1.43±0.41,1.38±0.39;1.46±0.41,1.31±0.33)。大鼠海马CA1区和DG区c-fos、c-jun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随着异丙酚麻醉药物作用浓度的增加显著性升高(P<0.05);海马CA3区未发现异丙酚对c-fos、c-jun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论异丙酚可能通过影响c-fos、c-jun基因及蛋白的表达,从而发挥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且此作用部位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交泰丸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V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采用交泰丸0.02g/(kg·d),2次/d,早晚饭后口服,同时予盐酸多奈哌齐5mg每晚临睡前口服,共治疗4周。对照组45例采用盐酸多奈哌齐5mg每晚临睡前口服,共治疗4周。观察治疗4周后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4周后评价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治疗组治疗后MMSE和AD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交泰丸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VD疗效显著,优于单独使用盐酸多奈哌齐。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多巴胺受体介导的神经及生理活动。方法引进多巴胺D1和D3受体敲除小鼠,繁育出多巴胺D1D3受体双敲除小鼠。选择D1受体敲除、D3受体敲除、D1D3双基因敲除与WT四种基因型雄鼠各7只,对其30d、50d、70d小鼠24h内的进食量、饮水量及体重进行测量,探讨多巴胺D1受体、D3受体敲除小鼠及D1D3受体双基因敲除小鼠与野生型进食、饮水、体重增长的比较。结果多巴胺D1、D3受体基因对小鼠21d和35d的体重增长有一个较为显著的影响,直到90d时,各基因型小鼠体重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多巴胺可能通过调节HPA轴的活性,从而调控仔鼠的觅食与饱腹感,最终影响仔鼠初生重及泌乳期体重。同时,多巴胺D1、D3受体基因的敲除可能通过干扰泌乳等母性行为而影响小鼠的体重。研究结果为利用基因敲除小鼠研究多巴胺D1、D3受体的功能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