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振家 《中国医学工程》2014,(1):194-194,196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目前已知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是非特异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联系桥梁,在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总结近几年的研究成果,综述DC在抗原侵入、趋化因子、细胞因子等多种刺激下影响T细胞分化,在Ⅱ型哮喘Th1/Th2失衡的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哮喘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2.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目前已知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是非特异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联系桥梁,在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总结近几年的研究成果,综述DC在抗原侵入、趋化因子、细胞因子等多种刺激下影响T细胞分化,在Ⅱ型哮喘Th1/Th2失衡的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哮喘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3.
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支气管哮喘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全球约有3亿患者。我国哮喘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成人发病率为0.7%~1.5%,儿童为0.11%~2.03%,全国约有2000万患者之多。哮喘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20世纪50年代曾认为哮喘是一种气道平滑肌功能异常性疾病;  相似文献   

4.
支气管哮喘 (哮喘 )是由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及其分泌的多种细胞因子参与的慢性非特异性气道炎症。免疫病理学机制将哮喘分为三个阶段 :初期致敏阶段 ,包括过敏原刺激 ,诱导T淋巴细胞活性、IL -4产生、IgE合成和效应细胞释放介质 ;第二阶段为慢性过敏性炎症阶段 ,以TH1 /TH2 细胞比例降低 ,产生IL -5和嗜酸粒细胞活化、聚集为特征 ;由慢性炎症引起的气道结构重塑 ,是哮喘气道炎症发展最后阶段。有关哮喘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 ,免疫功能改变在哮喘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现就近几年来有关哮喘发病的免疫机…  相似文献   

5.
<正>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炎性细胞及细胞组分参与,以气道阻塞、气道急慢性炎症伴有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免疫变态反应性疾病。其主要病理过程表现为气道黏膜的水肿,嗜酸细胞、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不同程度的浸润,伴有各种炎性细胞的内分泌物增多。支气管哮喘的病理机制非常复杂,涉及环境因素、遗传背景、免疫调节紊乱等许多方面。随着分子免疫学的发展,发现哮喘的发病与诸多免疫细胞、细胞因子、生物介质等多种因素有关,其免疫异  相似文献   

6.
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支气管哮喘(下称哮喘)是一种世界范围内严重威胁公众健康的主要慢性呼吸道炎症性疾病,全球约有3亿病例。2002年我国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年内患病率为0.5%-3.3%,较10年前上升64.8%,全国哮喘患者估计有2000万之多”,为影响儿童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白敏  刁晓源  张湘燕  王玲玲 《医学综述》2009,15(15):2294-2297
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近年来对其发病机制的认识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已认识到它是一种慢性气道炎性疾病。气道慢性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和可逆性气道阻塞是其特点。哮喘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涉及许多方面。近几年对哮喘的发病机制在细胞水平、分子水平和基因水平进行了大量深入研究,发现哮喘的发病和诸多免疫细胞、众多细胞因子、多种生物介质以及遗传因素有关。本文主要就免疫学机制、神经机制、遗传因素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8.
李文志  杨标 《广西医学》2002,24(8):1212-1215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病 ,其发病机制极其复杂 ,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进展 ,越来越多证据表明细胞因子 (Cytokine,ck)在支气管哮喘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为哮喘发病机制研究提供了新思路。现分述如下。1 IL-1  熊维宁等 ( 1 )把健康豚鼠 2 4只分 4组 :(1 ) IL-1组 (A组 ) :每只给予气管内注入 rhil-1 β(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1 ) (北京邦定生物医学公司 ) 75 0 0 U;(2 )正常对照组 (B组 ) :每只用 0 .1 ml生理盐水代替 IL-1β行气管内注射 ;(3 )哮喘组 (C组 ) :每只先给予腹腔注射 1 0 %卵清蛋白 (OA)溶液 1 ml…  相似文献   

9.
很久以前人们就发现糖尿病患者的哮喘发病率很低,但至今其确切机制并不明了。近年来,由于免疫病理学的进展,体外实验证实辅助性T细胞1(Th1)和辅助性T细胞2(Th2)的表达可以互相拮抗,因此,目前认为1型糖尿病是一种Th1优势型自身免疫性疾病,而哮喘则是Th2优势型免疫性疾病,因此推测以Th1优势表达的糖尿病可以抑制以Th2表达为主的哮喘的发病。  相似文献   

10.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过敏性哮喘是吸入尘螨、花粉等过敏原所引起的,主要表现为慢性炎症和呼吸道重塑。树突状细胞在过敏性哮喘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树突状细胞不同亚型在尘螨诱导的支气管哮喘中的作用复杂多样。通过研究树突状细胞的作用机制可探索其临床应用的可能性,如通过测定蛋白酶激活受体-2的表达评估过敏性哮喘的严重程度,从而及早干预,因此,研究树突状细胞的作用机制对改进哮喘治疗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就树突状细胞不同亚型在尘螨诱导的支气管哮喘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白细胞介素与哮喘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斯慜 《医学综述》2011,17(6):820-822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因子参与的肺部慢性炎症性疾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认为,Th1/Th2反应失衡导致Th2细胞过度激活是支气管哮喘重要的免疫学机制之一。现对近年新发现的不同种类的白细胞介素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综述,确定了白细胞介素在哮喘发生、发展中的地位,对哮喘的临床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哮喘的发病机制及防治一直是各国研究的热点 ,已取得了重大进展。关于哮喘的病因有许多学说 ,1983年Holtz man等提出呼吸道炎症学说 ,并指出与前列腺素 (PGS)、白三烯 (LTs)、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等有关 ,此学说已得到广泛认可。在众多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中 ,花生四烯酸的代谢  相似文献   

13.
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桂英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1999,20(4):255-256,F003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由多因素引起的以可逆性气道阻塞、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炎症为特征的免疫变态反应性疾病,并且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性。其中以气道炎症为最主要的病理变化,并决定气道阻塞和气道高反应性的程度。近几年国内外研究者在细胞水平、分子水平和基因...  相似文献   

14.
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和治疗的研究进展鲍新莉1徐玉敏2王秀珍3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气道炎症在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有关气道炎症在支气管哮喘病理生理学中的作用机制日益受到重视〔1〕。许多学者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和概念,这些新观点和概念将使支气管哮...  相似文献   

15.
支气管哮喘以反复性、发作性的呼吸困难为表现,其发病机制极为复杂,多认为是在遗传基础上受到体内肥大细胞、嗜酸粒细胞(EOS)和T淋巴细胞等免疫活性细胞与其分泌的细胞因子激发下发病,以气道慢性炎症和以气道高反应(AHR)为显著特点,其中细胞因子作为免疫活性细胞中的效应因子,其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在哮喘疾病发病机理中处于重要地位。本文主要对白介素-4(IL-4)、白介素-5(IL-5)、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3(IL-13)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细胞因子在哮喘发病原因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17.
顾剑玲 《海南医学》2004,15(3):58-59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常见病,以气道变应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病因复杂,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诱发及参与哮喘发病的因素很多,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现将近年来一些哮喘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简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支气管哮喘免疫学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清楚,可能与遗传、免疫、环境等有关.其中,哮喘与免疫的关系已经成为研究重点.哮喘的发病从免疫学角度可以分为三期:初期为致敏阶段,与T细胞激活关系密切,B7/CD28和CD69在这一过程也扮演重要角色;第二期为慢性过敏性炎症阶段,TH1/TH2失衡导致免疫功能紊乱是此阶段的主要原因,在哮喘发作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第三期为慢性炎症引起的气道结构重构阶段,是难治性支气管哮喘的重要发病和死亡原因.针对不同阶段分析哮喘与免疫关系,将为深入研究哮喘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目前,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清楚,可能与遗传、免疫、环境等有关.其中,哮喘与免疫的关系已经成为研究重点.哮喘的发病从免疫学角度可以分为三期:初期为致敏阶段,与T细胞激活关系密切,B7/CD28和CD69在这一过程也扮演重要角色;第二期为慢性过敏性炎症阶段,TH1/TH2失衡导致免疫功能紊乱是此阶段的主要原因,在哮喘发作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第三期为慢性炎症引起的气道结构重构阶段,是难治性支气管哮喘的重要发病和死亡原因.针对不同阶段分析哮喘与免疫关系,将为深入研究哮喘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探讨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来我院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22例,均给予吸氧、控制呼吸道感染、抗炎、化痰、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方法,坚持治疗4个疗程,评估临床疗效,观察、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个疗程后,总有效病例数为116,总有效率达到95.1%,无效病例数为6例,无效率为4.9%;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66%(13/122),其中,失眠发生率(5.74%)所占比例最高。结论:根据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进行对症综合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临床上应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