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白塞病发病的遗传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塞病是主要累及口、眼、生殖器和皮肤的慢性系统性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仍未明确.白塞病发病和多种遗传学因素有关,且父母患白塞病的儿童发病年龄也提前.综述白塞病的遗传学状况及其发病与人类白细胞抗原及非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关系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白塞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白塞病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血管炎症性疾病,与自身免疫有关。该病罹患多个系统,临床表现包括皮肤粘膜、眼、心血管、胃肠道、支气管粘膜、肺以及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围绕白塞病的发病机制,从人类白细胞抗原、MHCⅠ类链相关基因A、人类热休克蛋白以及γδT细胞受体与白塞病的关系等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白塞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塞病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血管炎症性疾病,与自身免疫有关。该病罹患多个系统,临床表现包括皮肤粘膜,眼,心血管,胃肠道,支气管粘膜,肺以及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围绕白塞病的发病机制,从人类白细胞抗原,MHCⅠ类链相关基因A,人类热休克蛋白以及γδT细胞受体与白塞病的关系等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关于银屑病遗传病因学的研究越来越多,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是其中之一.银屑病与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的相关性研究提示,银屑病的易感基因或保护基因可能位于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区内,也可能与人类白细胞抗原单倍型相连锁形成扩展单倍型,这种相关性在不同的种族、地域存在明显差异.目前在中国汉族人群中尚未进行银屑病大样本量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区域的遗传学研究,今后可以此作为研究方向,以探索中国人群银屑病与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区域的关联,揭示银屑病病因及发病机制、促进临床治疗,推动银屑病精准医疗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前认为白塞病是属于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的一种多系统血管炎,其发病机理尚不清,因此当今白塞病的治疗在很多情况下尚为经验性的。  相似文献   

6.
白塞病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认为白塞病是属于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的一种多系统血管炎,其发病机理尚不清,因此当今白塞病的治疗在很多情况下尚在经验性的。  相似文献   

7.
951316 HLA抗原与白塞病相关的研究/冯高章…//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1995,9(1).-20 对黑龙江地区汉族35例白塞病(BD)患者的HLA-A、B、C、DR、DQ位点抗原,并与100例正常汉族人对照。结果发现患者组以上位点的HLA-B_(51)抗原频率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支持BD发病确实存在着免疫遗传因素。表1参4  相似文献   

8.
人类白细胞抗原是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有关HLA的研究已涉及遗传学、免疫学和医学。HLA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相关性是 10年来的热点之一 ,本文就人类白细胞抗原Ⅱ类基因及其与自身免疫性大疱病关联性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寻常性银屑病可根据年龄分为早发型与晚发型,许多学者就其遗传学和临床特点两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最近的研究发现,早发型银屑病发病与等位基因rs10852936(17q12/IKZF3)突变等有关,晚发型银屑病发病则与白细胞介素1受体1等位基因中单核苷酸多态性rs887998、人白细胞抗原A中单核苷酸多态性rs2256919及等位基因人白细胞抗原C*12:02等有关.同时,地域间早发型与晚发型银屑病的临床特点也存在差异.早发型银屑病更易复发,易合并心理障碍;青春期发病患者发生点滴状皮损的概率高,且多与链球菌感染有关.晚发型银屑病易发生掌跖脓疱病、红皮病性银屑病,易合并糖耐量异常及肥胖症;老年发病患者家族史阳性率低,皮损较轻.  相似文献   

10.
人类白细胞抗原是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有关HLA的研究已涉及遗传学、免疫学和医学。HLA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相关性是10年来的热点之一,本文就人类白细胞抗原Ⅱ类基因及其与自身免疫性大疱病关联性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针对候选基因的研究发现 ,在人类感染性疾病和肿瘤中 ,存在免疫遗传学多样性 ,其中位于人类白细胞抗原上的基因多样性与病毒感染相关。宿主的免疫学和遗传背景与生殖器人类乳头瘤病毒相关疾病的转归密切相关 ,人类白细胞抗原多态性与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及宫颈鳞状上皮损害 (宫颈上皮内增生、宫颈癌 )的遗传易感性相关 ,宫颈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是宫颈癌的必要条件 ,但人类白细胞抗原多态性、宫颈鳞状上皮损害及人类乳头瘤病毒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的研究结果不尽相同 ,特别是在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中的研究结果亦不一致。人类白细胞抗原易感基因的确定将有助于针对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的保护性或治疗性疫苗的研制 ,进而采取有效措施终止宫颈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白塞病的发病年龄一般在20~30岁之间,儿童中非常少见。本文作者分析了40例儿童时期发病的白塞病的临床表现,所选病人至少具有本病的三个主要表现,且首先出现的主要表现发生在15岁之前。根据1987年日本白塞病研究委员会修订的诊断标准进行病例分析,主要表现包括口腔和生殖器溃疡,眼部疾病、皮肤  相似文献   

13.
针对候选基因的研究发现,在人类感染性疾病和肿瘤中,存在免疫遗传学多样性,其中位于人类白细胞抗原上的基因多样性与病毒感染相关。宿主的免疫学和遗传背景与生殖器人类乳头瘤病毒相关疾病的转归密切相关,人类白细胞抗原多态性与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及宫颈鳞状上皮损害(宫颈上皮内增生、宫颈癌)的遗传易感性相关,宫颈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是宫颈癌的必要条件,但人类白细胞抗原多态性、宫颈鳞状上皮损害及人类乳头瘤病毒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的研究结果不尽相同,特别是在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中的研究结果亦不一致。人类白细胞抗原易感基因的确定将有助于针对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的保护性或治疗性疫苗的研制,进而采取有效措施终止宫颈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白塞病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塞病是一种慢性血管炎性疾病,是口、外生殖器溃疡和虹膜炎三联综合征,也可出现多系统病变,本文介绍了白塞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方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白塞病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白塞病是一种累及皮肤黏膜、眼、滑膜、血管、肠道、肺和神经系统等多系统、多器官的血管炎症性疾患。笔者对1991年1月~2001年12月18例住院白塞病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依据1990年国际白塞病小组制定的诊断标准[1]。全部病均符合白塞病的诊断标准。其中5例为完全型白塞病,13例不全型白塞病。1.2一般情况18例患者男女各9例,年龄4~65岁,病程2周~8年,病年龄3~60岁,20~45岁之间发病13例,儿童期发病3例,病年龄最早为3岁,最晚为60岁。1.3临床器官受累情况…  相似文献   

16.
HLA—B*5101与白塞病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 探讨HLA -B 5 10 1等位基因与白塞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 应用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检测HLA -A和HLA -B抗原。应用PCR -SSP技术对HLA -B5 1等位基因 (HLA -B 5 10 1~HLA -B 5 10 7)进行分析。 2 0名白塞病患者符合国际白塞病委员会分类诊断标准 ,同时以 30例正常人作对照组。结果 : 在白塞病患者中 ,HLA -B5 1表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患者为 6 0 % (12 2 0 ) ,对照组为 16 .7%(5 30 ) ],χ2 =10 .0 4 ,P <0 .0 0 1,校正P值 <0 .0 5 ,相对危险度为 8.98。没有发现其它HLA -A和HLA -B抗原与白塞病相关。在 12例HLA -B5 1阳性的患者中 ,均为等位基因HLA -B 5 10 1,5个HLA -B5 1阳性的对照亦均为等位基因HLA -B 5 10 1。结论 : 等位基因HLA -B 5 10 1与白塞病的易感性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瘦素在白塞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41例白塞病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瘦素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41例白塞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7.37±6.53)ng/mL比正常对照组(4.44±2.56)ng/mL,显著升高(P<0.05);活动期白塞病患者比稳定期白塞病患者及正常对照组瘦素水平显著升高(均P<0.01);有内脏受累白塞病患者比无内脏受累白塞病患者及正常对照组瘦素水平显著升高(均P<0.01);有关节受累白塞病患者比无关节受累白塞病患者及正常对照组瘦素水平亦升高(P<0.05、P<0.01);分组比较结果男、女白塞病患者各组与未分组前的结果一致。结论:白塞病患者体内存在瘦素水平的异常,这种异常可能与白塞病的发生与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8.
20 0 32 90 8  H L A - B * 510 1与白塞病的相关性研究/汪运山 (济南市中心医院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 2 0 0 2 ,18( 4) .- 34 5~ 34 72 0例白塞病患者和 30名正常人对照 ,应用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检测 H L A - A和 H LA - B抗原 ,应用 PCR - SSP技术对 H LA - B51等位基因 ( HL A -B* 510 1~ H L A - B * 510 7)进行分析。结果 HL A -A抗原表型频率在白塞病患者和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在白塞病患者中 ,除 HL A- B51表型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 [患者组为 6 0 % ( 12 /2 0 ) ,对照组为 16 .7% ( 5/ 30 ) ] (…  相似文献   

19.
天疱疮与HLA     
天疱疮的发病与遗传因素有关,特定人类白细胞抗原-Ⅱ类基因是天疱疮的易感基因。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天疱疮易感基因具有相似性。人类白细胞抗原在天疱疮抗体的产生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剔除或替换疾病易感基因将是天疱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方向。  相似文献   

20.
血管炎的实验室检查,不仅对肯定血管炎诊断有一定的价值,而且在分析病因和发病机制,指导临床分类诊断以及治疗均有较重要的意义。1常规检查包括血尿常规、血沉、肝肾功能等。1.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升高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不仅见于细菌感染引起的血管炎,更多可见于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结节性多动脉炎、Wegener肉芽肿、白塞病、荨麻疹性血管炎等。嗜酸粒细胞升高见于嗜酸性蜂窝织炎、面部肉芽肿、Wegener肉芽肿、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结节性多动脉炎。贫血见于严重的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结节性多动脉炎、Wegener肉芽肿、白塞病等。在各种类型的血管炎中血小板的质和量均基本正常或暂时性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