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层次管理法在基层医院临床护理管理中的综合应用效果,以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选择本院90例护理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护理人员岗位工作与素质综合评定开展分层次管理,分别在分层次管理前后评估护理工作质量以及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结果:分层次管理后技术操作、基础护理、健康宣教合格率均高于分层次管理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层次管理后护理人员理论基础知识及操作技能评分均高于分层次管理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层次管理后护理工作压力源有效改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层次管理后护理人员各项满意度及总满意度均高于分层次管理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分层次管理法开展医院护理管理工作,有利于结合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差异以及工作实际情况来合理定岗,为其安排更适宜的工作,确保其工作积极性得到有效调动,工作效能得到充分发挥,这对于提升医院护理综合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在护理管理工作中加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层次管理在改善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及护理综合质量评估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3月新乡市中心医院的60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管理模式)和观察组(分层次管理模式),各30名。将两组人员管理前及管理后1个月的工作积极性、护理操作评分、护理基础知识评分、系统性护理评分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管理前两组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系统性护理评分较佳者比例及护理操作评分、护理基础知识评分优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管理后观察组的工作积极性、系统性护理评分较佳者比例及护理操作评分、护理基础知识评分优秀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层次管理在改善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及护理综合质量评估中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采取分层次护理缺陷管理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与效果。方法:建立健全系统护理培训管理临床体系和护理人员分层次培训考核制度,合理制定培训计划,通过制定完善的临床分层次护理工作考核标准,来实施督促、检查和评价护理质量管理。结果:从分层次护理缺陷管理后,明显减少了护理缺陷的发生,科室的护理综合质量和服务满意度均不同程度上升。结论:分层次护理缺陷管理,可使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性改进,护理质量管理也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及程序化,不仅增强和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意识和竞争意识,而且促进了以病人为中心服务理念的落实,降低了护理缺陷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层次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0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名,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给予分层次管理,比较两组护理管理手段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的理论和实操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层次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增强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ICU护士层级管理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ICU护士层级管理模式,以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方法根据ICU护士的职称、工作和管理能力,将各级护士进行分层次管理和使用。结果实施护士层级管理模式后,ICU的基础护理合格率达100%,护理文件书写分值在98分以上,护士的主观能动性,管理和业务能力均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结论护士层级管理模式能优化管理效能,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潜能,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6.
荣兰花 《求医问药》2014,(3X):189-189
目的:探讨分层次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我院两个科室的临床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一个科室的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与方法;另外一个作为实验组,实施分层次管理方法,即分为护理组长—责任护士—操作护士—助理护士四个层次;半年后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管理前后的护理质量、工作压力及自身满意度,以评价管理效果。结果:实施护理管理半年后,实验组的护理质量、工作压力以及满意度较管理前有显著改善(P<0.01);与对照组进行组间比较,实验组的护理质量、工作压力、满意度(P<0.01)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对护理人员进行分层次管理,符合现代医学发展的要求,有利于发挥护理人员的潜力和才智,提升护理质量和护士的职业价值感。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调查分层次管理办法在分层次管理法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综合应用效果,进一步提升当今临床的护理质量。方法:选择在本院工作的一百名护理工作人员作为基础调查和研究对象,应用分层式管理办法,对护理人员进行分层和管理划分。在划分结束前对护理人员进行评分和基础性测试,在划分以及培训结束后,评估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质量、沟通能力、理论基础知识、临床实践操作能力等等。结果:深层次管理培训后,护理人员的各项能力都得到了提升,评分结果高于培训之前。结论:深层次管理办法,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可以起到有效推进临床护理质量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陆园园 《大家健康》2016,(9):148-148
目的:研究肿瘤护理流程中分层次岗位培训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3月至2015年1月期间在职的16例肿瘤科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分层次岗位培训,对比以上护理人员培训前后的实践知识、理论知识及工作能力、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护理人员经分层次岗位培训后,肿瘤科护理人员的实践知识评分、理论知识评分、工作能力评分、教学能力评分、科研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培训前(P <0.05)。结论:肿瘤护理流程中分层次岗位培训可有效提升肿瘤科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和观察临床普外科实施分层次护理管理对增强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效果。方法:收集在普外科进行治疗的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护理人员使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护理人员使用分层次护理管理,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理论知识评分和实践操作评分进行统计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评分和实践操作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均<0.05。结论:在普外科临床工作中应用分层次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升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水平,有利于减少医患纠纷,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操作分级模式在控制手术室综合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筛选40名手术室护理人员并随机分为观察组(n=20)和对照组(n=20),观察组采用操作分级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操作模式。将实施前和实施后4个月、8个月的两组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护理质量评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手术中配合协作情况及医生的评分等评定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护理质量评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配合协作及医生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操作分级模式可有效提高手术室综合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臧雯雯 《大家健康》2014,(9):118-118
目的:探讨分层次管理在临床护理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1年11月至2013年1月期间将山东省日照市精神卫生中心58名护理人员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29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采用分层次护理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护士满意度、工作效率以及工作积极性。结果:通过进行一年的比较之后,实验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工作效率以及工作积极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工作当中使用分层次管理模式,可以显著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工作效率,对于提升护理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苑敏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0):105-106
目的评价层级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内科护理人员按照学历、职称、工作年限三个层次组成护理小组,规定不同工作职责并进行业务培训。比较分层级管理前、后的服务热情主动度、护士技术能力、关爱与沟通能力、病情管理能力、健康教育效果。结果干预前、干预后的服务热情主动度、护士技术能力、关爱与沟通能力、病情管理能力、健康教育效果及总体评价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3.55、4.07、4.76、4.39、3.99、5.02,P均〈0.05)。结论实施层级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并能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管理工作中实施分层次管理的作用与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职的56名护理人员,按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各组28名,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则基于分层次管理理论,实施系统化护理管理。观察与对比两组管理前、后操作评分、理论知识评分、工作积极性的自评与他评结果、护理人员的工作成就感、医生与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工作积极性他评、自评相比对照组,均优于后者(P0.05)。观察组操作评分、理论知识评分较对照组,均高于后者(P0.05);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相比对照组,均高于后者(P0.05);护理人员工作成就感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分层次管理法,能显著提升综合效果,作用显著,应给予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析手术室护理技术分层次准入管理标准及有效的管理体系。方法:随机选取5所较大型医院,有机结合医院现状与手术室护理经验,研读相关文献以及对专家进行咨询,探析医院手术室护理技术分层准入管理的合理方式,建立完善分层次准入管理体系。结果:通过结合5所医院手术室护理技术情况,以及专家咨询表明,需根据手术类型配备相应的护理人员,同时根据综合分析文献研读、现场调研、专家咨询等得出的手术室护理技术具体指标与难度系数,有针对性地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综合素质,能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结论:经业内专家与工作人员认同,手术室护理技术分层次准入管理是切实可行的管理方式,能有效提高手术时护理安全与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分层次管理模式的可行性。方法以我院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的102名护理人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数字法,平分成两组,各51名,对照组不实施分层次管理模式,观察组对护理进行分层次管理模式,观察比较两组护理人员业务能力考核情况、日常工作质量以及患者评分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护理理论知识、护理操作知识、患者病情管理、团队协作能力各项业务能力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管理中采用分层次管理模式,提高工作效率,增加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提升护理人员综合能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360度反馈评价法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1年5~7月对急诊科护士不施加干预,收集数据后作为“实施前”组;2021年8~10月对急诊科护士实施360度反馈评价法,收集数据作为“实施后3个月”组;在2021年11月至2022年4月,对急诊科护士实施360度反馈评价交接班收集数据作为“实施后6个月”组,分析三组相关数据,分析评价其效果。结果:实施360度反馈评价法后,实施后3个月及实施后6个月护理人员在护理记录书写、护理评估、护理措施落实、护理效果评价各方面均高于实施前组(P<0.05)。结论:在急诊科护理人员中实施360度反馈评价法,可激发不同层次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和专业素质更重要的是可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7.
顾月芹 《大家健康》2014,(9):316-316
目的:研究分层次目标激励在临床护士管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以我院近两年来从事护理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以分层次目标激励管理模式的应用为界限,对比实施前后护理人员年度考核及格率和对管理工作满意度。结果:分层次目标激励管理模式实施后考核及格率、管理满意度100.0%、77.8%显著高于实施前72.2%、50.0%,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层次目标激励在临床护士管理中的运用取得了良好效果,可显著提升护理人员满意度和综合素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参与医师会诊活动对其护理素质和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组织护理人员积极参与医师的各种会诊活动,运用个人评价、科室评价和病人评价的方法对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护理质量进行评估。结果护理人员参与医师会诊活动后,个人评价和科室评价均明显提高,病人满意度明显提高,P值均小于0.05。结论护理人员参与医师会诊活动,对其护理素质的培养起到积极的影响,充分调动了护士主观能动性,减轻护理工作中的倦怠感,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9.
陈琳华 《中外医疗》2013,32(10):140-141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管理中分层次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院护理人员80名,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名划分,观察组在护理管理中应用分层次管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回顾性分析两组相关资料。结果两组护理管理前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管理后均有升高,但观察组升高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管理前工作积极性,医生、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无明显差异,护理管理后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改善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开展分层次管理,可显著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改善理论知识掌握和技能操作水平,提高患者及医生满意度,与新型护理模式紧密切合,推动了护理工作的全面、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护士分层次管理在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接受分层次管理的护理人员,分为护士长、专科护士、高级责任护士和初级责任护士四个层次,并分别开展不同内容的护理工作,对实施分层次管理前后的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分别比较分析。结果:实施分层次管理后,整体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相对更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护士分层次管理在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