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FPFD)是指盆底支持组织出现缺陷、损伤及功能障碍时引发的一系列疾病,包括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及女性性功能障碍等[1-2],严重影响女性健康和生活质量。研究表明,妊娠和分娩是导致FPFD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3]。超声检查作为一种有价值且客观的评估方法,在过去的20年已成为女性盆腔器官脱垂、大小便失禁和排便障碍调查的主要诊断工具,用于评估盆底解剖及其功能[4]。本研究通过经会阴4D超声检查对经阴道分娩及剖宫产初产妇前盆腔结构及功能改变进行观察,初步评估不同分娩方式对女性前盆腔功能的短期影响。  相似文献   

2.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属于女性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疾病,疾病的类型主要包括:粪失禁、尿失禁以及盆腔器官脱垂等,上述疾病中属尿失禁表现最多.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一组盆腔支持结构缺陷或是功能障碍而造成的疾病.女性生殖器官正常位置的维持主要依靠子宫韧带或是多层肌肉,若患者存在盆底症状退化或是某些疾病引起的盆底症状损伤,很有可能导致生殖器官的支持功能减弱,若患者盆腔脏器脱垂,那么自身阴道分娩损伤将会随之而腹压增加,最终导致疾病的产生.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妊娠和分娩是最危险的,国外学者调查研究:约有1/3的妇女在产后存在尿失禁,1/10的妇女产后存在粪失禁,而盆腔器官脱垂有1/7.由此可见,妊娠与分娩对女性盆底肌肉的伤害很严重,除了对患者骨盆底肌肉造成损害,还会通过阴部神经受损导致患者去神经损害.为此,应该在产后及时加以康复和治疗,以免出现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该文就基于当前的康复治疗手段进行深入探讨,具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易玲 《中国厂矿医学》2011,24(9):800-801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产后盆底肌力的变化和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情况。方法 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正常初产妇683例,依据分娩方式分为剖宫产组303例,阴道分娩组380例。于分娩后6~8周进行复诊,观察2组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压力性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发生情况;进行2组盆底肌力检测及盆底肌电图测定,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剖宫产组压力性尿失禁(3.30%vs17.63%)、盆腔器官脱垂(16.83%vs30.26%)及盆底肌力异常(Oxford评分≤3分,20.46%vs50.79%)的发生率均低于阴道分娩组(P均〈0.05);剖宫产组肌电图活力值、功值均高于阴道分娩组(P均〈0.05)。结论近期观察经阴道分娩对盆底组织造成损伤较重,而剖宫产对盆底组织造成损伤较轻,产后盆底肌力发生异常较少,发生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较少。  相似文献   

4.
无论采用何种分娩方式,均会对盆底肌力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盆底肌肉损伤可出现阴道松弛、盆底器官脱垂、压力性尿失禁、性快感减弱等一系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PFD )。据临床资料统计,我国已婚已育妇女中37.8%~45.2%有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碍[1]。因此,产后早期进行盆底肌肉锻炼对预防PFD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盆腔器官正常解剖的维持有赖于盆底的支持结构,当盆底的支持组织发生损伤或薄弱时会发生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和尿失禁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OP是指盆腔器官下降移位引发器官的位置及功能异常,以外阴部块物脱出为主要症状。由于老龄化,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盆底肌肉韧带组织支持力下降,...  相似文献   

6.
刘振华 《华夏医学》2015,28(1):98-100
妊娠后期,由于保持子宫正常位置的韧带及盆底肌肉、筋膜等松弛,以及分娩过程引起盆底肌肉、筋膜损伤而致女性盆底功能障碍(female pelvic flour dysfunction,FPFD)[1]。据报道,我国45%已婚已育的  相似文献   

7.
盆底肌对盆腔脏器的生理状况与功能维持有着特殊意义,盆底肌组织内含有多种纤维,是维持静息条件下支持功能的关键。在国内外,盆腔脏器脱垂是公认的女性普遍存在的严重的健康问题。妊娠与生产期间产生的过度拉伸会引起女性阴道松弛、筋膜与肌纤维弹性减弱,部分可伴肌纤维撕裂,盆底功能障碍引起的尿失禁严重影响女性患者的生活质量。一直以来,妊娠与分娩被认为是影响女性盆底功能正常运行及导致女性发生盆底功能障碍的关键原因,且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发生后治疗效果有限。因此,找到可能导致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并给予合理的预防干预,对减少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盆底功能障碍包括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和粪失禁,妊娠与分娩是公认的导致盆底功能障碍的高危因素,为预防与早期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我们给予产后42天的妇女一系列的盆底肌肉锻练,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盆底功能障碍包括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和粪失禁,妊娠与分娩是公认的导致盆底功能障碍的高危因素,为预防与早期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我们给予产后42天的妇女一系列的盆底肌肉锻练,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PelvicFloorDysfunction,PFD)是盆底支持结构缺陷、损伤及功能障碍造成的疾患,主要表现为是尿失禁、盆腔脏器的脱垂和夫妻性生活不和喈发生性功能障碍。如上述疾病的患者在产后不能尽早发现并进行康复训练,盆底支持组织因妊娠与分娩所受损伤不能及时恢复或者修复时间很长,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生理功能的下降,  相似文献   

11.
武静文  池芸 《吉林医学》2011,32(25):5289-5289
目的:探讨产后妇女盆底功能障碍(FPFD)性疾病的影响因素。方法:收治的产后42 d复查的患者共946例,进行常规妇科检查,判断患者有无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同时填写问卷调查,了解孕期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FPFD的发生率为2.01%;多次妊娠分娩和孕期体重增加过度均会导致FPFD的发生。结论:分娩次数和孕期体重过度增加对产后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有影响,提醒女性和医务人员多加关注。  相似文献   

12.
<正>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是一组因盆腔支持结构缺陷或退化、损伤及功能障碍导致的综合征[1],其中以盆腔脏器脱垂和压力性尿失禁发病率最高,严重影响女性健康。既往研究证实,妊娠及分娩可以直接改变盆底结构,引起盆底肌群及韧带等软组织损伤[1,2],是公认的PFD主要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13.
女性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妇女的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有粪失禁、尿失禁以及盆腔器官脱垂。引发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原因有许多,不过某项最新的流行病学的调查显示,能够独立引发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两大危险因素是女性的妊娠以及分娩。由于女性盆地功能障碍性疾病对于女性的正常生活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因此本文从分娩对于女性盆底结构以及功能的影响入手,分析不同的防治方法对患者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女性盆底肌肉是承托和支持众多盆腔脏器、参与多项生理活动的重要组织器官[1]。妊娠及分娩是造成盆底肌肉损伤与松弛的首要原因。孕期和产时的异常情况如胎儿过大、羊水过多、孕妇体质量增加过多、产程过长、难产、特别是阴道助产等,会使盆底肌肉受损更加严重,表现为压力性尿失禁、阴道松弛、盆腔器官脱垂等一系列盆底损伤和缺陷。现对在我院产后42 d开始盆底肌肉康复治疗的妇女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5.
<正>女性盆底功能障碍(FPFD)常见于曾分娩的女性,患者盆底组织因创伤、退化等因素导致其支持薄弱,从而发生盆底功能障碍[1]。临床治疗该病的方法有中医针灸、电刺激生物反馈、盆底肌肉锻炼、训练膀胱、子宫托等方式进行治疗,患者发病后需以积极的态度进行治疗,防止病情加重,且随着时间发展,患者盆底功能逐步降低,患者病情将更为严重。当病  相似文献   

16.
<正>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是各种病因导致盆底支持薄弱[1],进而盆腔脏器移位连锁引发其他盆腔器官的位置和功能异常,是一个影响患者及其家庭成员心理、社会和卫生的重要健康问题。通过对PFD的深入研究,人们越来越明确地认识到,妊娠和分娩是致病的主要原因之一[2,3]。盆底肌肉的收缩能力反映了盆底组织的功能状  相似文献   

17.
压力性尿失禁非手术的康复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压力性尿失禁(SUI)是严重影响妇女健康及生活质量的医疗问题和突出的社会问题,北京市调查和全国六大区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发生率为30.9%,也就是说,国人女性约有1/3遭受尿失禁之苦,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导致SUI的主要原因是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指盆底支持结构缺陷,血管、神经、组织、感染等损伤及功能障碍,而流行病学调查表明,SUI的发生与肥胖、分娩、绝经、呼吸道疾病、便秘、盆腔手术史等有关。本文以非手术的方式推荐治疗SUI的策略,目的是指导改善生活方式,保护盆底结构,避免损伤,及时治疗,进行盆底肌肉训练与康复是防治盆底功能障碍的综合措施,提高SUI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产后盆底康复指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技术,帮助女性改善妊娠及分娩过程中受损的盆底功能,使其生活质量得以提升,而产后6周是盆底康复的重要时期[1],因此,产后尽早采取康复治疗至关重要. 1 妊娠及分娩对女性盆底功能损伤的发生机制 1.1 妊娠 女性的盆底肌承托腹腔脏器,人体正常弯腰时,腹腔压力及盆腔脏器重心会转向骶骨,使得盆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硬膜外分娩镇痛对足月初产妇女的盆底肌功能保护作用。方法 筛选近年我院收治的具有阴道分娩条件的足月初产妇女60例,根据产妇分娩方法分为硬膜外分娩镇痛组,和对照组。每组产妇30例。观察两组产妇总产程时间、会阴侧切率、裂伤及产后6周FPFD发生情况(采用Oxford盆腔肌力评分、阴道肌力表对盆底I类纤维和II类纤维肌力进行测评)。结果 硬膜外分娩镇痛组与对照组的总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侧切发生率及裂伤等硬膜外分娩镇痛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产后6周FPFD发生情况:两组产妇产后42天进行PFMA、SUI、POP等FPFD评估及严重程度比较发现硬膜外分娩镇痛组盆底肌力分级、盆底肌I类纤维和II类纤维肌力较对照组产妇高(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硬膜外分娩镇痛用于初产妇具有不增加总产程时间,且降低侧切,裂伤发生率进而降低对盆底相关肌肉损伤,有效降低产后6周FPFD发生率,对初产妇盆底肌功能具有保护性作用.对于保护女性健康促进自然分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国荣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24):3063-3065
目的:探讨产后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FPFD)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12年3-8月在我院进行产后42d盆底功能筛查的212例产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产妇FPFD的发生率为19.3%,其发生与年龄、产次、分娩方式及孕期增加体重有关。结论:FPFD的发生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应做好广泛宣传及健康教育工作,增强保健意识,提高产后妇女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