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肺炎护理应用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013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肺炎新生儿200例,将200例患儿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100例患儿。对照组患儿在治疗期间给予常规的临床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在治疗期间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儿,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患儿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患儿的胸片改善总有效率为82.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的61.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0.025,<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在新生儿肺炎中的应用能够显著的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显著的缩短患儿的体温恢复时间,显著降低患儿的肺炎复发率,显著提高患儿的胸片改善率,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所收治的肺炎新生儿中选取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在体温恢复时间、复发率、治疗效果、满意度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患有肺炎的新生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有助于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缩短患儿的体温恢复时间,降低复发率,提高患儿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治疗优势,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人性化护理在儿科病房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敏媛 《医学信息》2010,23(5):1253-1254
目的 评价在儿科病房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 选择在本院就诊的首次住院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专业护理模式护理;观察组在常规专业护理的基础上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观察组总满意率为88.0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满意率58.00%,具有显著差异(P<0.01,见表1).结论 在儿科病房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效果可靠,可以建议基层医院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对肺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6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6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儿选择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选择优质护理干预.干预1周,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前与护理干预1周后肺功能指标,临床效果、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症状消失时间与住院时间.结果:护理前两组患儿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前述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与护理满意率更高,总不良反应率更低;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退烧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少(P<0.05).结论: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护理中开展优质护理干预,能提高疗效,更好地改善患儿的肺功能指标,提高家属对护理满意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和分析我院门诊预约患儿及家长存在的心理问题及相应护理对策。方法对2012年6月~2014年1月我院140例门诊预约患儿及家长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包括针对性心理护理的人性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儿及家长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经不同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及家长总满意率为94.29%,对照组患儿及家长总满意率为75.71%,两组患儿及家长总满意率的比较差异显著(<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可有效提升门诊预约患儿及家长的满意度,缓解了医患关系的紧张,促进了医院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在新生儿肺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78例新生儿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患儿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予以循证护理。比较不同护理模式下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为87.18%(34/39),明显高于对照组64.10%(25/39)(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为89.74%(35/39),明显高于对照组69.23%(27/39)(P0.05)。结论循证护理有助于改善新生儿肺炎患者临床症状,临床疗效更高,可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应用人性化服务所得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2月我院曾接收的足月产妇200例,将这些产妇根据随机方式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将这两组患者以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表示,对照组中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对其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中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对其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在经过护理完成分娩之后,观察两组产妇的难产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中产妇的难产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0%,1.0%及5.0%;对照组中产妇的难产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0%、7.0%及18.0%,两组之间差异较明显;观察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率,观察组中产妇护理满意率为98.0%,对照组中产妇的满意率为80.0%,两组之间有明显差异存在。结论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对其进行人性化护理能够得到较理想的临床效果,能够使产妇的难产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得到明显降低,提高分娩质量,并能够使产妇护理满意率得到提高,使医疗纠纷发生率降低,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小儿支气管哮喘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18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90例患儿,分别命名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基础护理,对研究组患儿在基础护理的同时,给予患儿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儿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儿,研究组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儿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护理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儿.结论 人性化护理在小儿支气管哮喘临床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该种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护理方法及疗效。方法:将我科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的新生儿护理;观察组50例,在常规新生儿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胆红素下降幅度及住院时间及总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儿中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为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胆红素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提高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治愈率,防止病情恶化,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小儿喘息型肺炎患儿采取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 抽取2013年9月~2014年10月本院接诊的96例小儿喘息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进行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采用抽签法随机抽取48例患儿行优质护理,作为观察组;48例患儿行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与对照组66.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1.089,P<0.05).结论 对小儿喘息型肺炎患儿采取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的优质护理,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析个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乳腺肿瘤术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12月90例患有乳腺肿瘤患者,由于这些患者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46例)与对照组(44例),本研究对两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对观察组患者给予个性化护理模式服务方法进行护理,而对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常规性护理模式服务方法进行护理,然后,对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2个月时间的电话随访,以观察两组患者在乳腺肿瘤术后不同护理模式背景下的护理效果以及总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个性化护理模式背景下其总满意率为97.8%,而对照组患者的传统常规性护理模式背景下的总满意率为88.6%,同时,观察组患者乳腺肿瘤手术术后感染率为2.2%,而对照组患者乳腺肿瘤手术术后感染率为18.2%,因此,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模式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模式,两组患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个性化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传统常规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所以说,观察组患者的个性化护理模式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传统常规性护理模式,因此,在乳腺肿瘤术后护理活动中,个性化护理模式值得在相关临床活动中推广与应用,从而以减缓患者的病情痛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及研究全程护理干预模式对雾化治疗的学龄期哮喘患儿生命体征和临床症状的影响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12例2015年8月至2016年2月来我院诊治的学龄期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全程护理干预组(A组,n=56)和常规护理干预组(A组,n=56)。患者均采用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后,A组患者给予全程护理干预,B组患者给予传统常规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命体征、护理后症状评分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等情况。结果:A组患者在全程护理干预模式背景下,症状得到改善,生命体征以及日间和夜间症状评分均优于传统常规护理组(P<0.05);A组满意率为98.3%相较于B组满意率83.4%,两者满意度差异大(P<0.05)。结论:采用全程护理模式干预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的学龄期哮喘儿童,可改善患儿生命体征和临床症状,全程护理干预模式值得在相关临床活动中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儿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自2012年12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儿科患儿22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10例患儿,分别命名为A组和B组.对B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对A组患儿采取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A组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99.0%,B组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82.8%.结论 优质护理在儿科临床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该种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性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儿惊厥患者实施家庭关怀的护理效果。方法将58例小儿惊厥患者随机患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实施家庭关怀护理,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性护理,观察两组患儿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儿临床护理效果即总有效率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100%VS 对照组的79.3%)(P<0.05);两组患儿住院时间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13.5±3.5d VS 观察组的8.5±2.5d)(P<0.05);两组护理满意率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100%VS对照组的79.3%)(P<0.05)。结论对小儿惊厥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实施家庭关怀,有利于提高患儿治愈率,缩短患儿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护患关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产前应用精细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7例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根据入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n=34例)与观察组(n=33例).对照组产妇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产妇予以精细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妊娠结局、新生儿情况,以及产妇对护理满意率,同时比较两组护理前、生产时(入产房前)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护理前后临床症状情况、水肿与蛋白尿情况、免疫功能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经护理后血压状况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子痫发生率、剖宫产率及产后出血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观察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与Apga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水肿与蛋白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察组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产前应用精细化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妊娠结局与新生儿结局,同时提高产妇对护理满意率,显著改善负面情绪、水肿及蛋白尿等情况,且还可明显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在新生儿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观察和分析其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92例新生儿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按照新生儿就诊时间先后顺序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穿刺一次成功率和留置时间以及皮肤损伤、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穿刺一次成功率和置管留置时间及满意度优于对照组(<0.05);但两组患者皮肤损伤情况比较(>0.05)。结论实施人性护理能增加置管时间,提高穿刺一次成功率,且不会增加新生儿皮肤损伤,进而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儿科治疗过程中缓解家长心理问题及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20例肺炎患儿,按患儿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予以对照组家长常规护理,观察组家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家长心理问题发生率及抑郁、焦虑心理改善情况,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心理护理后观察组患儿家长心理问题发生率为1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8.33%(χ2=45.748,P0.05);两组患儿家长护理前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护理后观察组患儿家长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15.590,14.584;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χ2=15.545,P0.05)。结论:儿科治疗过程中缓解家长心理问题及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旨在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 方法将2006年8月-2008年12月在我院妇科进行治疗的乳腺癌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人性化护理组与对照组,其中人性化护理组对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而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护理方式. 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 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人性化护理组在焦虑、恐惧、抑郁、敌对和躯体化等方面的因子得分均低于普通护理组,两组在5个因子上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性化护理组总满意率为85.29%,远高于对照组的73.52%,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母婴同室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142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母婴同室床旁护理模式,对两组母婴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观察组产妇相关技能掌握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产妇满意率明显较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母婴同室床旁护理模式有利于提高产妇及家属的满意率,有助于产妇掌握科学的育儿知识及护理技能,提高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门诊输液患者静脉输液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5月于门诊治疗需输液患者2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20例,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而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各项满意度评分、总满意率、穿刺一次成功率以及依从性情况.结果 观察组输液室管理满意度评分、操作技能满意度评分、健康教育满意度评分、疼痛程度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穿刺一次成功率、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在门诊输液患者静脉输液中应用临床效果较好,患者满意度好,适合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