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治疗作用。方法:48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2例行常规治疗;治疗组26例除常规治疗外,同时采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PAP)治疗。结果:治疗组无创正压通气治疗3h、24h的动脉血气分析示,PH、PaCO2及PaO2值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治愈率较对照组高(P〈0.05),气管插管率和住院死亡率较对照组低。结论:使用BiPAP呼吸机行无创正压通气,其方法简便、有效、并发症少,对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早期应用,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死亡率、提高痊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急性加重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40例次COPD急性加重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20例次.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予常规治疗联合使用无创正压通气,6小时后,观察患者血气、APACHEⅡ评分及气管插管率的差异.结果①治疗组的血气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②治疗组的APACHEⅡ评分小于对照组(p<0.01);③治疗组的气管插管率低于对照组(p<0.01). 结论无创正压通气可改善COPD急性加重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的病情及减少气管插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急性加重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 .方法 选择 4 0例次COPD急性加重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 ,随机分成 2组 ,每组 2 0例次 .对照组予常规治疗 ,治疗组予常规治疗联合使用无创正压通气 ,6小时后 ,观察患者血气、APACHEⅡ评分及气管插管率的差异 .结果 ①治疗组的血气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 .0 1) ;②治疗组的APACHEⅡ评分小于对照组 (p<0 .0 1) ;③治疗组的气管插管率低于对照组 (p <0 .0 1) .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可改善COPD急性加重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的病情及减少气管插管率  相似文献   

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可以预防和治疗的肺部疾病,在急性加重期给予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早期干预,可获得良好的疗效。我科在为60例COPD患者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时,出现以下不良反应,给予对应护理后,症状改善。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黄朝宗 《医学信息》2018,(1):112-113
目的探讨飞利浦V60 无创呼吸机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的临床疗效,为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参 考遥方法选取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70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成对照组35 例与实验组35 例,对照组采 取常规内科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无创呼吸机治疗曰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利用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住 院天数尧使用抗生素药物时间的差异遥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37 例(92.50%)明显大于对照组总有效率31 例(77.50%)尧 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遥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能缓解慢阻肺急性加重患 者临床症状,效果显著,还能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提早患者康复出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遥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对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应用不同通气方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并确诊的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且经常规治疗无效后选择呼吸机通气治疗的60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进行有创机械通气的25例患者为对照组,进行无创正压机械通气的3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回顾分析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前后生命体征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及氧分压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氧分压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效果显著,使患者各生命体征(氧分压、心率、呼吸频率等)趋于平稳,呼吸衰竭症状显著缓解,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小,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无创正压通气干预对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动脉血气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53例给予无创正压通气,观察组54例给予联合经鼻插入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性酸中毒的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在实施干预前及干预2w后,应用全自动动脉血气分析仪检测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动脉血酸碱度(pH)、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饱和度(SaO2)水平;对比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痰液病原学阳性率、气管插管率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性酸中毒的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5);实施干预后,观察组患者pH、PaO2、SaO2水平高于对照组,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痰液病原学阳性率高于对照组,气管插管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无创正压通气干预可以提高对疾病的控制情况,改善患者动脉血气指标,提高预后恢复水平,增强患者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和分析参麦+丹参酮ⅡA磺酸钠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的应用。方法我院近4年来一共接受了101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从中抽取4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根据研究的要求被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人数相同。对照组对患者采用基础治疗的方法,而实验组对患者在进行基础治疗后,再采用参麦+丹参酮ⅡA磺酸钠进行治疗。把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治疗效果和其他指标进行详细的对比。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远远高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的患者治疗后在6min步行距离和心率改善情况都明显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通常情况下会导致患者动脉扩张和血液粘稠。目前临床中采用参麦+丹参酮ⅡA磺酸钠来治疗此病,效果非常的好,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和临床缓解期患者血浆D-二聚体(D-dimer)含量的变化,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和临床缓解期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各30例,以ELISA法测定血浆D-dimer含量。结果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急性加重期和临床缓解期血浆D-dimer含量分别为(2.62±0.91)、(2.16±0.78)μg/L,均较正常对照者的(1.74±0.63)μg/L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急性加重期血浆D-dimer含量也明显高于缓解期(P〈0.05)。结论 D-dimer增高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病理生理改变的结果,而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诊治的6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和家属的意愿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段治疗,给予鼻导管供氧;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呼吸机给予患者无创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有30例和19例患者呼吸困难有所缓解,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有1例和9例患者病情恶化转气管插管通气治疗,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无创通气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缺氧状况,并且改变CO2潴留现象,有效地减少了患者气管插管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无创正压通气(NIPPV)和呼吸兴奋剂辅助在治疗慢阻肺急性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 对50例COPD患者分为两组,一组给予双水平气道内正压通气(NIPPV),另外一组给予呼吸兴奋剂辅助治疗.结果 NIPPV可以显著的降低患者的血压、心律和呼吸频率,是治疗COPD的有效方法.结论 NIPPV在治疗COPD优于呼吸兴奋剂辅助.  相似文献   

12.
赵志国 《医学信息》2018,(11):110-112
目的 对照研究以肺部感染控制窗为切换点行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严重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诊治的1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严重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有创通气治疗,观察组采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观察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通气时间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动脉血氧饱和度、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气指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创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ICU入住时间短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PIC窗为切换点采用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可缩短有创通气时间,显著改善动脉血气指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医院家庭序贯BiPAP 呼吸机改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心肺功能的作用,评价其临床疗效遥方法选取 我院接受医院BiPAP 呼吸机并携带家庭型BiPAP 呼吸机返家或坚持每日在无创通气中心进行治疗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 者32 例作为病例组,以住院期间接受BiPAP 呼吸机治疗,出院后只使用氧疗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35 例为对照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尧肺功能及肺动脉压尧右心室内径遥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较前改善,病例组改善较明显 (约0.05)遥病例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血气分析尧肺动脉压力尧右心室内径均较前改善,病例组改善较明显(约0.05)遥结论医院 家庭序贯BiPAP 呼吸机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可以改善肺功能和心功能,增加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提高疗效, 降低病死率遥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Ⅱ型呼吸衰竭并心衰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4月在急诊治疗的92例Ⅱ型呼吸衰竭并心衰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者救治过程中是否采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分为观察组56例(基础治疗+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对照组36例(仅采取基础治疗),比较两组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值、氧供(DO2)、氧耗(VO2)、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心肌做功指数(TEI)、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血清C反应蛋白(CRP)。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PaO2、pH值、DO2、VO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aCO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LVEF%、SV指数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EI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NT-proBNP、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Ⅱ型呼吸衰竭并心衰患者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心功能、降低NT-proBNP及CRP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将我院收治的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其血气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治疗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明显多于对照组,<0.05;治疗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0.05。结论对于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加用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气状况,缩短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无创水平正压通气(BiPAP)联合呼吸兴奋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60例,按照1:1比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用BiPAP治疗,观察组加用呼吸兴奋剂治疗,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共26例患者有效,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的PaO2、PaCO2、pH值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BiPAP联合呼吸兴奋剂治疗COPD合并肺性脑病可进一步提高疗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137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在综合治疗基础上使用胺碘酮静脉用药治疗心律失常.结果发现心律失常控制有效率达86.1%,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胺碘酮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并发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析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Bi 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noninvasive ventilation,BiPAP)辅助通气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  相似文献   

19.
BIBPAP无刨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衰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瑞新 《医学信息》2010,23(5):1480-1481
目的 探讨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Ⅱ型呼吸衰竭的护理特点.方法 通过对收治的17例肺部疾患(COPD)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无创通气治疗与护理,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17例患者中13例顺利脱机,3例改为有创通气,1例死亡.结论 COPDⅡ型呼吸衰竭应用无创通气治疗临床效果好,在护理上注意必要的治疗前准备,治疗中严密观察血气生命体征、神志、呼吸的工作状况以及并发症的护理是无创通气的护理要点  相似文献   

20.
曹蕾  刘淑华 《医学信息》2009,22(12):2873-2874
通过对5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无创通气治疗的护理,总结护理要点.正确评估患者病情,保证气道通畅,加强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呼吸机相关护理是保证通气治疗有效,加快病情好转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