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医院》2014,(1):49-49
2013年12月5日,北京市卫生局召开新闻发布会,详细介绍了该市医联体建设规划。明确到2016年12月之前,北京市医联体的数量将达到50个左右,以期实现辖区居民全覆盖。 医联体结构可采取多种模式:此前,北京市先后在朝阳区和平谷区启动医联体试点工作。试点地区目前多以较松散、非独立法人的联合体为主。但也有一些医联体在尝试建立更加紧密的关系,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交由大医院托管。北京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在发布会上介绍,根据《北京市区域医疗联合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北京市医联体的特点是以区域为界限,跨行政隶属关系、跨资产所属关系,以分工协作为核心,强调明确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医疗机构分工。医联体内各成员单位可保持独立的医疗业务管理,也可以采取统一的医疗质量控制和患者安全管理控制标准等。  相似文献   

2.
通过面对面方式对成都市辖区内七个样本区县的城乡居民就医行为进行调查,研究其就医行为特征.调查发现,居民患病后就医选择方式排前三位的依次是到药店买药、去医院看病以及去诊所;选择医疗机构前三位的原因依次是与家的距离近、医疗价格合理以及医疗技术好;对医疗机构不满意的前三个原因是医疗费用高、看病手续繁琐以及就医等候时间长;居民感知"看病贵"的前三位依次是手术费、住院药品费以及住院的各类检查费;认为"看病难"的前三位依次是去大(三级)医院看病、挂专家号以及候诊的时间太久.针对调查结果,本文提出要转变卫生发展观念,预防疾病为主,转变居民就医观念,提高健康意识,同时增强社区(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提高医疗保障报销比例与覆盖率,以此缓解"看病难、看病贵".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三级综合医院全科团队参与下的家庭医生服务模式,探讨其对社区居民家庭医生签约意愿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05-01至2017-06-30温州市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梧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南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的居民为调查对象,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共抽取社区居民560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社区家庭医生组(单纯社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与医联体全科团队组(三级综合医院全科团队参与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对两组居民家庭医生签约意愿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对家庭医生签约知晓度、签约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共发放问卷560份,回收有效问卷540份,有效回收率为96.4%。两组居民性别、年龄、平均月收入、文化程度、医保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知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联体全科团队组居民的签约意愿高于社区家庭医生组(P<0.05)。社区家庭医生组居民就医可接受距离、就医行程时间短于医联体全科团队组(P<0.05);社区家庭医生组居民担心误诊漏诊、延误病情、用药不规范、转诊不方便发生率高于医联体全科团队组(P<0.05);两组居民担心服务态度不好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级综合医院全科团队参与下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有助于提高居民对基层卫生服务能力的认可度,提高其签约意愿,可有效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引导居民分层就医、优化医疗资源利用。  相似文献   

4.
陈洁  杜雪平 《中国全科医学》2009,12(19):1824-1827
目的 了解不同级别医院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辖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知晓和利用现状,探索不同级别医院举办社区卫生服务的效果.方法 采用典型抽样调查的方法 ,选取北京市西城区由一级、二级、三级医院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各1家,对辖区居民进行社区卫生服务知晓、利用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 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知晓率为91.2%,利用率为64.9%.不同级别医院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辖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知晓率、利用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卫生服务已被较多的社区居民知晓并利用;建议推广三级医疗机构举办社区卫生服务的模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医联体内患者就医的满意度情况,了解其首诊意愿及对医联体服务需求,为和平区医联体的建立与完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和平区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社区医院)的门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方法了解患者最近一次分别在三级医院和社区医院的就医感受、首诊意愿及对医联体提供的服务需求等。结果:调查对象对社区医院的整体满意度远高于三级医院(t=-21.1,P<0.05),却在就诊意愿上更倾向于三级医院。就诊意愿分析方面,女性、年龄较大、未患病人群更加倾向选择三级医院作为首诊选择(?字2=67.27、86.81、104.96,P均<0.05),其中骨科疾病患者的首诊意愿更加倾向社区医院(59.6%),其次是呼吸系统疾病患者(40.7%)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36.2%,?字2=104.96 ,P<0.05)。需求方面,97.8%的调查对象需求是医院的专家在社区医院坐诊,其次为购买医院的药品(80.6%)和预约医院的号源(64.3%)。结论:医联体内开展专家下沉社区坐诊,建立双向转诊制度,开辟专属通道预约总医院号源和检查项目,开具医院药品,满足居民就医需求。  相似文献   

6.
三级医院在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和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目前北京市公共卫生体系和群众就医的现状,探讨了三级医院在构建新型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中,如何配合政府办事,如何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发挥作用,解决群众"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问题.通过凋研和共建,明确了三级医院在提高社Ⅸ卫生服务机构医疗水平,建立社区健康档案,加强社区健康宣传教育、改善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提高防病能力、配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初步实现"双向转诊"流程和医院开设绿色通道、建立社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效应急救治及防控体系和使社区低保特困人群能及时得到政府关爱等方面均能充分发挥作用,指出三级医院托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目前北京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发展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7.
发挥大型医院集团优势促进社区医疗服务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庆油田总医院集团组建于2003年7月,隶属于大庆石油管理局。2005年随着管理局中期发展战略的实施.油田卫生资源全面整合,卫生学校和龙南医院先后并入集团,进而组建成国内规模最大的紧密型,实质型医疗集团。总医院集团现拥有两所三级医院.一所医学专科学校和九所二级医院.现有职工5805人.开放病床3049张。年门诊量340万人次。担负着大庆地区三分之二的诊疗服务任务。拥有1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59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覆盖大庆89个居民社区,服务社区居民达55万人口.相当于市区人口的二分之一,是大庆城镇居民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力量。 集团成立以来.我们十分重视社区医疗服务的基础作用,发挥大型医院集团优势.促进社区医疗工作的开展。以三级医院引领社区卫生服务的“大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背景 2017-04-08北京市正式实施新医改,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医事服务费适当拉开价格差距,目的是实现利用价格杠杆引导患者合理分级诊疗,但是尚未有研究从需方的角度分析北京市新医改对患者就医行为的影响。目的 了解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后社区门诊患者的就医行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评价医药分开综合改革促进分级诊疗的效果。方法 采用典型调查方法,对2017-11-20至2017-12-05在燕山地区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就医的2 100例门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后就医行为变化、政策及服务知晓情况等。结果 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 077份,问卷回收有效率为98.90%。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前后社区门诊患者预期首诊机构和预期慢性病复诊机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4.349,P<0.05;χ2=255.112,P<0.05)。社区门诊患者中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后预期首诊机构由房山区三级医院变为社区医疗机构的患者占15.12%(314/2 077),预期慢性病复诊机构由房山区三级医院变为社区医疗机构的患者占21.62%(449/2 07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家庭月总收入、社区卫生服务项目了解程度、社区就医比到医院方便程度是患者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后从区三级医院下沉到社区首诊的影响因素(P<0.05);家庭月总收入、是否患慢性病、社区卫生服务项目了解程度是患者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后从区三级医院下沉到社区慢性病复诊的影响因素(P<0.05)。社区门诊患者中没有因挂号费上涨而减少到医院看病次数的患者占80.74%(1 677/2 077)、开药频率与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前相比减少的患者占15.07%(313/2 077),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后月医疗支出减少的患者占11.22%(233/2 077)。结论 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促进了患者下沉到社区医疗机构就医,但少量患者回流到三级医院就医;就医机构的转变主要为从三级医院到社区医疗机构,社区患者慢性病复诊机构的转变比疾病首诊机构的转变更加明显;社会经济状况、社区卫生服务项目知晓情况、社区就医方便程度和患有慢性病影响患者从三级医院下沉到社区就医。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后社区患者就医负担变化不大,社区药物不全问题影响患者下沉到社区就医。  相似文献   

9.
资讯窗     
《中国乡村医生》2006,22(24):2-2
医疗机构类别增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央1.6亿助力广西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北京东城7万居民凭卡社区看病;上海社区医院将实现中医“全覆盖”;河北开展无学历乡医中医中专教育;转诊,医生该怎么做;[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作为医疗资源纵向整合的一种实现形式,医联体以三级综合性医院为核心,联合区域内的三级专科医院、二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组成了内部统一管理的区域性医院联合体。冈需制宜随着医改的逐渐深入,如何解决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日趋迫切。如此,医联体被拉上了医改的舞台。  相似文献   

11.
杨哲  张士华  任晓燕  涂斌  何志军  何春荣  李林贵 《重庆医学》2017,(35):5031-5033,5040
公立医院是提供医疗服务的主体力量,是体现公益性,解决基本医疗,缓解人民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主要机构[1].2009年,新医改方案明确提出“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是新医改方案确定的五项重点改革内容之一[2],并指出“鼓励城市三级医院与县级医院采取合作、托管、组建医联体等多种方式,建立长期稳定的分工协作关系,提高县级医院的管理和服务水平[3]”.白河县地处陕西省东南部,距离西安市约350公里,横跨秦岭;南与湖北十堰市距离约100公里,当地居民看病主要是去十堰市各医疗机构.为了探索公立医院改革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分级诊疗和医疗资源的合理优化分配,白河县政府与十堰市人民医院于2013年10月合作成立了“秦楚医疗联合体”,由十堰市人民医院托管白河县中医院,实现跨省之间医疗机构合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变患者就医模式的有效方法。方法:通过对辖区内居民进行随机问卷调查,研究他们在2000~2004年每年的就诊意向,比较他们到本卫生服务中心及九个社区卫生服务点与到二、三级医院门诊就诊量的变化。结果:本社区居民的在九个社区卫生服务点就诊率逐年提高,而到二、三级医院门诊就诊量逐年减少。结论: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向居民提供以健康为中心的社会-心理-生物模式的全科医疗服务、健康教育,及与二、三级医院建立双向转诊制度等方法,改变患者的就医模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药品零差率销售政策实施后,对广大社区居民看病就医带来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北京市城八区范畴内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并随机抽查前来就诊的社区居民,收集的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7年和2008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次均门急诊费用和次均门急诊药费较2006年呈明显下降的趋势;2008年的均处方费用较2007年明显减少;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选择大病去医院、小病在社区这种就医模式的社区居民比例呈递增趋势。结论随着药品零差率销售政策的开展,广大社区居民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的费用较以往明显减少,同时社区居民的就医意向也逐渐向大病去医院、小病在社区转变。  相似文献   

14.
陈洁  杜雪平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25):2794-2797
目的了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健康教育的现状,探索不同级别医院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社区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采用典型抽样调查的方法,选取北京市西城区分别由一级、二级、三级医院举办的3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社区健康教育现状的问卷调查。结果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健康教育网络组织及工作制度健全,硬件设施、人员配置基本达标。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健康教育的知晓率为58.9%,利用率为41.4%,健康知识知晓率为70.2%,对健康教育服务感到满意者占51.6%,不同级别医院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辖区居民的健康教育利用率、健康知识知晓率、满意度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健康教育已被部分社区居民知晓和利用,并取得一定成效。三级医院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健康教育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双向转诊工作的现状和对策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近年来,许多城市在推行双向转诊制度和构建“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医疗服务模式方面做了不少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为进一步发挥双向转诊工作在有效利用医疗卫生资源、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和解决城市居民“看病难、看病繁、看病贵”问题方面的作用,本文就目前我国  相似文献   

16.
于颖  张丽萍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18):167-167
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目标:力争2008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功能基本(85%)覆盖全部社区居委会和全体社区居民。做到“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使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真正走入家庭、走入社区,构建和谐社区,进而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7.
谭国平 《中原医刊》2009,(21):73-74
社区卫生服务是城市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方便群众就医、减轻患者费用、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举措。2008年2月份,厦门市在国内率先实施三级医院直接管理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新模式。我院接受了7个社区医疗服务中心,辖区内总人口数53万多人,为厦门市承担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任务最重的三级医院。  相似文献   

18.
沙坪坝区通过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平台的打造实现区域卫生信息资源共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通过区域卫生信息资源共享可极大地节约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最大限度降低差错率.辖区居民通过区域卫生信息资源共享可避免不必要地重复检查及各级医院的频繁往返,极大地方便了辖区居民的就医,节省了看病费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与辖区内的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社区医疗网络关系,开展多种形式的网络服务,旨在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责问题。方法:从2006年7月开始,成立社区医疗网络服务部,专门负责与网络单位的服务管理,推出服务项目有双向转诊、专家下乡、医技资源共享、医疗护理骨干业务指导、远程会诊、健康讲座等服务项目。结果:3年时间建立牢固的医疗网络服务关系,服务项目深受网络医院与居民的欢迎。结论:二级甲等医院在区域医疗网络服务中的作用和影响明显,为服务模式的推广起到标杆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以社区居民健康管理为主线,以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支撑,建设覆盖辖区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光纤专用网,开展医院信息系统(数字化医院)与社区卫生信息系统的整合、对接和集成,消除"信息孤岛",实现辖区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疗卫生资源、社区居民的健康信息、医保结算信息、诊疗信息的高度共享和集中管理,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全方位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