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焦一词,最早见于《内经》。书中对三焦的部位、生理及病理等均有较详细的论述。作为脏腑的组成部分,《内经》特别强调其部位的存在。如《灵枢·营卫生会篇》说:“上焦出于胃口,并咽以上,贯隔而布胸中”,“中焦亦并胃中.出土焦之后”,“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联”。此是讲上焦在胃上口至烟部、中焦在胃上日以下至小肠(大腹)、下焦在别回肠至膀眈(少腹)的部位。三焦虽有定处,但概括的部位较大,其部位中还有其它脏腑,也就有其所在脏腑的部分功能。如肺居上焦,为“华盖”而“市精”.其性如“雾”;心也居上焦,泵血至周身,…  相似文献   

2.
笔者通过对老子“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思考,认为三焦、经络系统有形、可见,是由人体各部有形物质边界构成空位形成之网状的人体生命活动的气水通道。  相似文献   

3.
三焦配穴法是作者从《难经》中化裁而来的一种针灸配穴方法,上中下三焦病症各有一特定主治穴位,气冲通治三焦。在临床应用中,取穴少,疗效好。1 理论渊源《难经》三十一难载:“上焦……其治在膻中;中焦……其治在脐旁;下焦……其治在脐下一寸……三焦,其府在气街。”脐旁指天枢穴,脐下一寸指阴交穴,气街即气冲穴。膻中主治上焦疾病,天枢主治中焦疾病,阴交主治下焦疾病,气冲通治三焦疾病。《难经》认为三焦“有名而无形”,“三焦者,气之所终始也”(三十一难),“主持诸气”(三十八难),“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  相似文献   

4.
三焦的概念最早源自《内经》。《素问·灵兰秘典》曰:“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灵枢·本输》曰:“三焦者,中渎之府也,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府也。”《灵枢·营卫生会》则曰:“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三焦作为六腑之一在中医学界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5.
三焦是包罗联系脏腑的膜系,内联脏腑微膜、外联肌肤筋骨关节,上下连接五脏六腑,为膜性四通管道,完成气机气化,促进水液运行,化生护卫精微。类风湿关节炎继发肺间质纤维化的中医病机为正气亏虚、三焦不利、痰瘀互结痹阻关节及肺微膜。初病感受风、寒、湿等外邪,蕴于筋骨关节,迁延日久化生痰浊瘀血,痹阻关节且内舍三焦膜性管道,流窜停滞肺微膜,发为肺间质纤维化。三焦“四通膜性管道”是关节痰瘀流窜肺脏的通路,三焦不利则加重痰浊瘀血停滞。临床治疗以“通、化、调”为原则疏利三焦,即选择理气活血祛风之通药、补肺温肾化气之化药,以调理脏腑状态,畅通三焦膜性管道,消散痹阻肺微膜之痰瘀浊邪。  相似文献   

6.
“脏腑别通”理论中提出少阴肾与少阳三焦气化相通、共主枢机,具有通行元气、司水液代谢的作用;“阴升阳降”理论中提出少阴肾与少阳三焦能够配合调节机体阴阳气机升降。“肾脑相济”以肾精为物质基础,阳气温煦、推动肾和三焦别通气化、共主枢机可作为功能基础,其生理功能可体现在调节三焦气机和调理脑神。肾阳亏虚、三焦气滞均可引发别通气化不利、“阴升阳降”失常,导致“肾脑相济”乏源,可出现本虚标实、神形兼伤病证如抑郁,且可伴随躯体化症状如疼痛、睡眠障碍、食欲不振等。根据肾与三焦气化相通这一功能特性选择调节少阳枢机以补肾阳、调补少阴枢机以利三焦以维持“肾脑相济”,可同时治疗抑郁和躯体化症状。文章探讨了在阳气作用下肾与三焦气化相通在肾与脑神相关的生理联系如“肾脑相济”、相关病证如抑郁的发病机制和治疗中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人体解剖学基础考证《黄帝内经》中有关三焦的实际结构,发现三焦是以胰腺为中心的一系列解剖结构。首先,三焦是六腑之一,"从三焦注胆"确定了六腑之三焦就是胰腺,命名为胰腺三焦。"苦入于胃,五谷之气,皆不能胜苦,苦入下脘,三焦之道皆闭而不通,故变呕"中的三焦,是指由胰腺标记的消化吸收中心,命名为胃肠三焦,其中胃为上焦,胰腺所连接的十二指肠为中焦,小肠的近十二指肠段为下焦。三焦同时是人体的主要体腔,胸腔当中的纵隔属于上焦,腹膜腔属于中焦,腹膜后隙属于下焦,命名为体腔三焦。"上行注膻中,散于三焦"是指胰腺三焦和十二指肠所处的腹膜后隙,命名为膜后三焦,是下焦所属解剖空间的一部分。《难经》对膜后三焦的生理功能有完整论述,弥补了《黄帝内经》只强调盆筋膜间隙为下焦体腔的不足。胰腺三焦是消化管道内体液的主要来源,体腔三焦承载和调节体内的细胞外液,体液的调控是在肾的主导下,体腔三焦与膀胱协调完成的,其中胰腺三焦参与体液调控的机制可能与Na+的摄入有关。  相似文献   

8.
新教材把三焦列分为三个层次 :脏腑之三焦、部位之三焦、辨证之三焦。是一很大的改进。可惜在具体的分层次的论述中 ,又含混模糊。认为三焦的形态结构是“腹腔中的肠系膜及大小网膜等组织。……作为六腑之一的三焦 ,其功能是疏通水道 ,运行水液”。对此观点 ,笔者不能苟同。认为不同层次的“三焦” ,其概念的内涵、外延有较大的差异。脏腑之三焦是机体内客观存在的空隙 ,其功能是通行诸气、运行水液 ;部位之三焦 ,是对人体上中下部位三个部位的划分 ;辨证之三焦 ,是用于温热病的一种辨证方法和体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张山雷《难经汇注笺正》一书对三焦概念的认识观点.[方法]通过分析比较的研究方法对张氏三焦概念的阐释进行分析.[结果]张氏对难经三焦概念阐释观点鲜明.其遵循王叔和“三焦分隶三部”说,并从部位分段、部位功能、阳气角度去阐释上焦、中焦、下焦三个断面的部位概念;张氏对《难经》错简之处进行大胆修正.[结论]张氏解释难经三焦为:1、部位概念;2、否认唐容川三焦油膜说;3、释三十一难“其府在气街”为疑错简或衍;4、以西医解剖生理学角度纠正徐灵胎释三十一难“下焦”之错注;5、释三焦为六腑之一概念;6、认为三十八难三焦“有元气之别焉,主持诸气”之说是“空虚着墨,莫可证实,终是无可奈何之措辞”之论.  相似文献   

10.
三焦之争,实由《难经》之“有名无形”发其端倪,宋金以前多有追随者,明及后世理论纷然。五脏六腑之中,惟此争论最烈,新安医家于此研究也不乏其人,尤以孙一奎、罗美等为著。1孙一奎阐发三焦无形虽然《内经》、《难经》言及三焦均以无形立论,然阐释最为风发者首推孙...  相似文献   

11.
三焦的不解之谜,为什么历千年不衰,引无数智者孜孜探索不息?仍是三焦太重要了,仍是无形之原气,与有形之腔腑瞧膜的“无形←→有形”之间隐含着功能层次衍生的关系结构使然。关系大于结构实体,关系大于功能,关系大于关系“者”,三焦的系统复杂性研究调拨了我们的视觉聚焦亮点,超越了现代医学形态学解剖实体;系统膜原论的研究,发现了三焦的有形结构,膜原与瞧膜关系层结构层次:九直纵、九横断、十八横轮膜原与瞧膜的复杂系统的三焦关系结构。为进一步开拓、构建中医人体形态学的独特结构层次,三焦臆膜(9×9)×18^m的关系结构、功能层次具有至关重要的内涵。  相似文献   

12.
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时,以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喘证”往往是患者急迫之所在、性命之所悬,因此亦往往成为医者所急需解决的问题。“喘证”病机较为复杂,各证候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临床常有寒热转化、虚实错杂,气、血、水相因为病,故属内科难治病证之一。通过临床观察并研习经典著作,体会到喘证的实质是气逆;而由于三焦是人体气机,尤其是原气升降出入的通道,总司着全身气机和气化的功能,故凡气逆之病,当可从调理三焦入手。实践也证明,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之喘证如从三焦辨证论治可执简御繁,收效于意外。  相似文献   

13.
三焦浅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焦学说的研究可大致分为形态三焦说、部位三焦说、功用三焦说、辨证三焦说等。今后应提倡结合临床实践探讨其功用,以更好的发挥这一传统中医理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邓中甲教授基于“三焦-卫气”理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 RA)经验。在中医整体观的指导下,邓中甲教授独辟蹊径基于“三焦-卫气”理论辨治类风湿关节炎,重视卫气在RA发病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三焦为RA发生和演进的结构基础,认为RA发病之根为卫气失衡,三焦气机不通,元气亏虚,浊阴不降,卫气不升,经络痹阻日久,逐渐累及全身。治疗应谨守病机,调卫气,复卫气升降之职;调三焦,复三焦气化之功,并结合具体情况辨证论治。本文还举典型案例一则和常用方药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15.
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以创立三焦辨证作为温病之辨证纲领而蜚声医林,观先生所著《温病条辨》、《吴鞠通医案》两书,其辨证体系不独为温病而设,对内伤杂病之辨治亦颇具指导意义,兹就两书中从三焦论治血证之心法作一探讨。1 血证分三焦治(?)不治血《温病条辨·卷四·治血论》谓:“至于治之之法,上焦之血,责之肺气,或心气;中焦之血,责之胃气,或脾气;下焦之血,责之肝气、肾气、八脉之气”,此明确指出了血证产生的病机皆是上焦、中焦、下焦所属脏腑的气机功能失调,故治血证之关键,必须按三焦不同部  相似文献   

16.
<正> “三焦竭部”,语出《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篇。其文曰:“三焦竭部,上焦竭善噫,何谓也?师曰:上焦受中焦气未和,不能消谷,故能噫耳。下焦竭,即遗溺失便,其气不和,不能自禁制,不须治,久则愈”。自明·赵以德言“竭者,涸也。”后世医家多将“三焦竭部”理解为三焦各所属脏腑功能衰弱,如《金匮悬解》即言“三焦竭  相似文献   

17.
小柴胡汤,作为六经主方之一、和法的典型代表,其主治病症之多、适用病种之广,似已远远超过一般方剂,加之其配伍之巧妙、功效之奇特,更增添了其临证化裁的用途,然而,有关小柴胡汤的证治与功效,却一直疑惑颇多。其中影响最大的有下疑问:(1)其所主的少阳之半,实质何在?(2)少阳病与柴胡证的关系究竟如何?(3)在柴胡证中胆与三焦的地位如何?(4)小柴胡汤和解的实际意义为何?(5)其主治少阳与泛治他病的的统一性何在?(6)如何驾驭小柴胡汤“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之经旨?本着理论指导实践、辨证结合论治的要求,试对这些古今争议较多的问题,作了理论上的分析与沟通,进而提出了统一证治的若干基本观点,为中医经典证治体系的系统化、规范化研究,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腠理相当于西医风湿病学结缔组织范畴。腠理反映的是三焦的功能。文章重点讨论三焦之"用"。首先,营卫之气生成与三焦密切相关,营卫调和则不得风湿病;其次,三焦与元真关系密切,三焦如常,水液及元真(包括元气和阴精)运行正常,风湿病不会发生。若三焦功能失调,元真不能通行,则会出现关节肿,口、眼干燥症,多汗或无汗之汗液代谢失常,胸、腹水、心包积液及蛋白尿、脱发、皮肤硬化等结缔组织病的表现。医者应宗《内经》《难经》所言,洞彻三焦失调的病机,治从燮理三焦气化入手。  相似文献   

19.
三焦辨证是以《内经》《难经》三焦学说中三焦主水、三焦气化等内容为基础,以部位三焦为依据形成的一种辨证方法,历经各代医家阐发并应用于内伤杂病及热病的辨证论治中,至明清而成为温病的辨证纲领.三焦失调与多种肝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较为密切,通过对三焦辨证的理论进行探究,并探讨其在肝病临床中的应用,说明该理论的临床价值,增加对三焦辨证的认识,最终起到指导临床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从功能性结构认识三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焦为六腑之一,自《内经》首论三焦、《难经》提出其“有名无形”之后,关于三焦实质的问题一直处于争论状态。本文在总结三焦生理、病理的基础上,结合历代医家对三焦的认识,也对三焦的实质作一探讨,以期使三焦理论能够有一个科学的解释。1三焦的生理和病理三焦,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