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改良皮肤切口肌皮瓣法睑袋整复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改良皮肤入路肌皮瓣法睑袋整复术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术前采用"皮肤捏夹法"确定去皮量,在睑板前眼轮匝肌表面分离皮瓣,至睑板下缘时在眼轮匝肌深面分离形成肌皮瓣,再切除松垂的眶隔脂肪或释放填充眶下缘凹陷.结果 本组求美者50例,术中出血少,术后肿胀轻,恢复快.术后随访3~12个月,3例出现轻度下睑退缩,经外眦锚着术修复后恢复,余者均对手术效果满意.结论 采用术前定位去皮量的皮肤入路肌皮瓣法睑袋整复术,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两层分离法睑袋整复术的临床应用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通过对手术术式的研究改进,更好地处理睑袋整复术中的皮肤与肌肉松垂问题,以取得良好的近期,远期效果。方法:在传统的皮瓣法,肌皮瓣法和结膜进路9种手术方法^[1]的基础上,结合大量临床实例,采用皮下、眼轮匝肌下两层分离法实施睑袋整复。结果:通过对237例患者实施两层分离法睑袋整复术,以及和传统术式的结果进行对照研究,显示此术式能够达到最好的临床美容结果。结论:皮下、眼轮匝肌下两层分离睑袋整复术能够更好地处理睑部皮肤与肌肉的松垂问题,使其达到解剖复位,远期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3.
肌皮瓣法结合下睑缘楔形切除矫治老年性下睑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性下睑袋的手术矫正方法。方法:应用Hill试验、下睑牵拉试验、内眦韧带松弛试验和外眦韧带松弛试验检测患者下睑支持结构的松弛情况,采用肌皮瓣法下睑袋整复术结合下睑缘楔形切除进行治疗并长期随访。结果:本组患者共41人,均为老年性下睑袋患者,其中男性15例,年龄为42~67岁,女性26例,年龄为53~65岁;下睑板松弛34例,内眦韧带松弛7例。术后有17例患者接受了长期随访,随访时间为7~26个月(平均12.7月)。下睑缘均平整,无下睑退缩,术后效果良好。结论:应用肌皮瓣法结合下睑缘楔形切除治疗伴有下睑支持结构松弛的老年性下睑袋是有效而简单的方法,但对外眦韧带松弛者慎用。  相似文献   

4.
睑袋整复的术式及其适应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不同的术式对不同成因的睑袋的整复效果 ,为睑袋的整复积累临床经验。方法 对 2 36例睑袋患者 ,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结膜径路的眶脂去除术 (4 1例 )、单纯松弛皮肤去除术 (2 5例 )、单纯眼轮匝肌整复术 (8例 )、皮肤径路的眶脂去除下睑支持结构加固术 (149例 )以及保留眶脂的睑袋整复术 (13例 )进行整复。结果  2例患者因双侧下睑区不规则膨出 ,1例患者下睑切口位置高低不一 ,进行了再次整复术 ;3例患者早期下睑皮肤瘀斑明显 ,2例患者早期有轻度睑球分离 ,随着时间的延长 ,症状都消失 ;其余患者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 睑袋形成的原因各异 ,患者的年龄、职业以及对手术的期望值差别较大 ,术前对患者的情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选择合适的术式 ,术中注意处理每一个环节 ,绝大多数患者都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微创结膜入路下睑袋整复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微创结膜入路下睑袋整复术在减少下睑袋术后并发症方面的作用。方法:微创结膜入路下睑袋整复术将结膜切口改为1~2个小切口,手术路径:切开结膜→进入眶隔后→切除眶脂肪→缝合切口改为切开结膜→进入眼轮匝肌下间隙→找到和打开眶隔膜→切除眶脂肪。临床应用187例,均为先天性或年龄性下睑袋。结果:术后早期复诊93例患者,14例出现皮肤紫斑;远期随访59例,除3例(5.1%)下睑袋改善不明显外,其余效果佳(94,9%)。无其它并发症。结论:术前仔细检查,了解下睑袋的畸形特点,采用微创结膜入路下睑袋整复术能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不同的术式对不同成因的睑袋的整复效果,为睑袋的整复积累临床经验。方法 对236例睑袋患者,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结膜径路的眶脂去除术(41例)、单纯松弛皮肤去除术(25例)、单纯眼轮匝肌整复术(8例)、皮肤径路的眶脂去除下睑支持结构加固术(149例)以及保留眶脂的睑袋整复术(13例)进行整复。结果 2例患者因双侧下睑区不规则膨出,1例患者下睑切口位置高低不一,进行了再次整复术;3例患者早期下睑皮肤瘀斑明显,2例患者早期有轻度睑球分离,随着时间的延长,症状都消失;其余患者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 睑袋形成的原因各异,患者的年龄、职业以及对手术的期望值差别较大,术前对患者的情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选择合适的术式,术中注意处理每一个环节,绝大多数患者都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睑袋整复的术式及其适应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不同的术式对不同成因的睑袋的整复效果。为睑袋的整复积累临床经验。方法 对236例睑袋患者,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结膜径路的眶脂去除术(41例)、单纯松弛皮肤去除术(25例)、单纯眼轮匝肌整复术(8例)、皮肤径路的眶脂去除下睑支持结构加固术(149例)以及保留眶脂的睑袋整复术(13例)进行整复。结果 2例患者因双侧下睑区不规则膨出,1例患者下睑切口位置高低不一,进行了再次整复术;3例患者早期下睑皮肤瘀斑明显,2例患者早期胡轻度睑球分离,随着时间的延长,症状都消失;其余患者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 睑袋形成的原因各异,患者的年龄,职业以及对手术的期望值差别较大,术前对患者的情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选择合适的术式,术叶注意处理每一环节,绝大多数患者都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的术式对不同成因的睑袋的整复效果,为睑袋的整复积累临床经验。方法:对632例睑袋患者,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结膜径路的眶脂取出术(125例)、单纯松弛皮肤去除术(63例)、单纯眼轮匝肌整复术(21例)、皮肤径路的眶脂去除下睑支持结构加固术(389例)以及保留眶脂的睑袋整复术(34例)进行整复。结果:2例患者因双侧下睑区不规则膨出,1例患者下睑切口位置高低不一,进行了再次手术;3例患者早期下睑皮肤瘀斑明显,2例患者早期有轻度睑球分离,随着时间的延长,症状都消失;其余患者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睑袋形成的原因各异,患者的年龄、职业以及对手术的期望值差别较大,术前对患者的情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选择合适的术式,术中注意处理每一个环节,绝大多数患者都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应用阶梯瓣法行下睑袋整形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及完善应用皮瓣加肌皮瓣进行下睑袋整形的手术方式,并观察应用这种方法整形下睑袋后的效果。方法:在进行下睑袋整形的组织瓣分离过程中,在睑板前,仅在眼轮匝肌表面分离形成皮瓣。分离到睑板下缘时,在眼轮匝肌深面分离形成肌皮瓣,使分离后的组织瓣像一阶梯形状而冠以阶梯瓣这一名称。结果:自2000年3月~2005年底5年时间,共应用这种方进行120例睑袋整形手术,手术中出血少,手术后肿胀轻,术后恢复快。所做的这120例手术中没有出现一例并发症。结论:由于这种方法同时具有皮瓣法和肌皮瓣法整形睑袋的优点,而又可以避免这两者的缺点,所以手术效果较好,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下睑袋(baggy eyelids)是随着人的年龄增长出现的一种眼部特征,影响外观,使人显得衰老,因此睑袋整复术(lower eyelid blepharoplasty)是整形美容门诊常见的手术之一。经典的睑袋整复术术式有结膜入路和皮肤入路两种,也就是通常说的内切口和外切口,其中外切口又分为皮瓣法和肌皮瓣法。笔者于2004年至今,采用在外切口基础上加用眶隔重置的改良术式进行睑袋整复术18例,效果理想,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王健  姚荔湘  余力  朱昌  张波 《中国美容医学》2006,15(6):673-674,i0006
目的:通过对不同类型的上睑皮肤松弛症患者应用不同的整复术式的效果观察,为整复上睑皮肤松弛提供临床经验。方法:对271例中老年人上睑皮肤松弛者,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选用单纯松弛皮肤切除术(153例),上睑松弛皮肤切除加皮下缝合重睑术(42例),上睑松弛皮肤切除加微创重睑术(76例)。结果:有5例因上睑皮肤切除不够,进行了再次整复术;2例两侧重睑轻度不对称;3例术后恢复时间延长,约半年后恢复。其余261例都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结论:上睑皮肤松弛的表现形式不一,患者的年龄、职业及对手术效果的要求各不相同,只有选择相应合适的术式,才能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岛状鼻中隔软骨粘膜瓣修复眼睑结膜和睑板缺损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介绍岛状鼻中隔软骨粘膜瓣修复眼睑结膜和睑板缺损的解剖学基础和3例临床实践。方法 根据解剖研究结果,设计以鼻懵基底动脉和神经为蒂的岛状鼻中隔软骨粘膜瓣,通过眶下区皮下隧道移转到眶区,修复缺损眼睑的结膜和睑板,结果 1998年至今共治疗3例,术后软骨粘膜瓣完全成活,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岛状鼻中隔软骨粘膜瓣血运丰富,易成活,可提供足量的组织用以修复上、下睑或上和下眼睑结膜睑板的缺损,血管神经蒂长,移转灵活,使通过常规方法不能或难以修复的眼睑缺损得以修复,供区隐蔽,无明显继发畸形。  相似文献   

13.
应用改良的额肌瓣转移矫正重度上睑下垂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曹东升  盛辉  丁浩  王帮河  汪春兰  李小静  宁金龙 《中国美容医学》2006,15(12):1374-1375,I0005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的额肌瓣转移治疗重度上睑下垂的手术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沿重睑线切开皮肤,剪除部分眼轮匝肌,显露睑板;作皮下和额肌及额肌与骨膜间分离,于额肌与眼轮匝肌交界处提起并横行切断额肌,与其内侧斜向内上方弧形切开肌瓣达眉上1.5cm,外侧向外上方斜形剪开,注意不要超出眉毛平面0.5cm,形成不等边、扇形的额肌瓣,分别以内、中、外3点与睑板上缘作褥式缝合固定。结果:本组22例,切口均一期愈合,其中16例获得随访,上睑上提功能良好,重睑线自然、对称,“兔眼”征轻微,效果满意。结论:此法对额肌损伤小,不等边、呈扇形的额肌瓣使肌肉蒂部增宽,增加了额肌瓣的收缩力,适用于重度上睑下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改良Y-V成形内眦赘皮矫治同期行切开法重睑成形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1年12月~2013年7月共136例内眦赘皮并单睑病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典型Y-V成形原理,对Y的长臂及两短臂的形态、位置及短臂与长臂的夹角进行改良,个性化设计成形切口线,并同期行切开法重睑术。结果:采用改良Y-V成形内眦赘皮矫治术联合切开法重睑术,术后内眦部位切口隐蔽,无明显瘢痕,重睑皱襞弧度流畅自然,与内眦部延续自然,符合美学标准。随访3~15个月,手术效果稳定,无复发。结论:改良Y-V成形内眦赘皮矫治同期行切开重睑成形术,是矫治单睑伴内眦赘皮的一种操作简单、实用的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中老年人单纯老化性眶睑凹陷的手术方式,应用眼睑一眶骨膜悬吊法治疗中老年的眶睑凹陷。方法:在眼睑及眉弓处分别行切口至其下方的眶骨膜处,在眼轮匝肌下作隧道,形成“W”形,通过调节缝线的松紧度,治疗上睑凹陷。结果:采用本法共治疗单纯老化性眶睑凹陷241例,均获得了较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眶骨膜悬吊法是治疗老化性眶睑凹陷的一种简单、有效和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眼轮匝肌缩短转位术治疗老年性下睑内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维铭 《中国美容医学》2011,20(12):1889-1890
目的:观察眼轮匝肌缩短转位术治疗老年性下睑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70例80眼老年性下睑内翻均施行下睑板前眼轮匝肌缩短转位术,其中15例曾行下睑穹窿皮肤缝线术后复发。结果:本组70例80眼1次矫正成功。术后下睑缘位置恢复正常,无过矫、欠矫现象。9例角膜上皮部分脱落者l~2天上皮完全恢复,随访3个月~6年,手术成功率达100%,无任何并发症。结论:眼轮匝肌缩短转位术是治疗老年性下睑内翻的一种新的有效术式,适用于多种致病原因的老年性下睑内翻,手术操作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7.
陈从柏 《中国美容医学》2013,22(15):1595-1597
目的:探讨小切口切开法重睑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门诊手术治疗的160例有重睑手术需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84例患者采用小切口切开重睑术,而对照组76例患者采用传统的切开重睑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拆线时间、手术费用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5.2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小切口切开法重睑术在目前临床上得到了越来越多整形医师与患者的认可,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一字"法内眦赘皮矫正术联合睑袋整复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及评价.方法 由设计的新内眦点处"一字" 法横切开内眦赘皮,切口延至下睑缘5mm左右,分离内眦部的皮下粘连,剪除部分错构组织,形成新的内眦,再将下睑缘切口延至外眦部,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行睑袋整复术,术中将眶隔脂肪释放、重置,紧缩眶隔,去除部分肥厚的眼轮匝肌和松弛的皮肤.结果 本组18例患者,术后均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随访1~14个月,内眦赘皮消失,基本无瘢痕遗留,双眼间距适当,双睑外形美观,睑袋改善明显,无并发症发生,达到眼周年轻化的良好效果.结论 "一字"法内眦开大术联合睑袋整复术,较好地矫正了内眦赘皮和下睑松弛,达到了眼周年轻化的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可以保持患者原有单睑形态的上睑松弛矫正方法。方法:回顾2015年7月-2016年10月经门诊行上睑松弛矫正术的32例患者,均行经上睑缘切口去除松弛皮肤、眼轮匝肌、眶隔脂肪等组织,并将切缘皮肤连续缝合。结果:术后随访1~12个月,32例患者上睑形态良好,角膜暴露率较稳定,均获得满意外观。结论:采用经上睑缘入路的上睑松弛矫正术可有效改善上睑松弛外观,且手术操作简单,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20.
在治疗先天性睑裂狭小综合征时,为了在下睑保持一定张力的同时并不明显增加上睑的张力,行部分内眦韧带缩短术,并根据患者的要求和术中上睑的张力情况,采用叉形额肌腱膜悬吊术Ⅰ期或Ⅱ期(间隔2周)矫正上睑下垂。共治疗21例患者,术后随访7年余,经对两个方案手术前和随访时结果的比较,证实均能达到开大睑裂和充分上提上睑的目的,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