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u-PA及其抑制物PAI-1在大鼠thy-1肾炎中的表达及意义,并探讨肝素治疗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ABC免疫酶标法及图像分析技术,观察对照组、肾炎组和肝素组动物模型肾小球u-PA和PAI-1的表达情况,并与光镜下肾小球细胞计数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肝素组动物在其治疗后7、14、21d时,肾小球细胞数明显减少,与肾炎组比较P值分别小于0.05或0.01:肾炎组、肝素组肾小球u-PA和P  相似文献   

2.
血小板参数正常参考值范围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CELL-DYN1600型血细胞计数分析仪对626名正常人指血进行四项参数,即血小板数(PLT),血小板比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进行测定,其测定值经统计学处理,结果为:血小板计数与血小板比积男女间有显著差异,P〈0.05,血小板计数男性为206±43×10^9/L,女性为223±41×10^9/L,血小板比积男性为1.8±0.4ml/L,女性为2.0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小板颗粒膜蛋白(GMP)在2型糖尿病患者(NIDDM)中的表达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荧光标记的单克隆抗体用流式细胞仪(FCM)测定了85例NIDDM患者(无微血管病变35例,有微血管病变50)及30例健康珍血小板活化标志物GFMPCD62p及GMPCD63的表达。结果:患者血小板GMPCD62p及CD63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01),有微血管病变组与无微血管病变组的CD62p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症血小板及体积参数引起血液高凝的原因。方法: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42例小儿原发性贤病综合征(NS)患者血小板计数及体积参数。结果:NS患者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校正对照组明显升高;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明显降低(P〈0.05);血小板分布直方图明显左移,体积均-性增强。结论:提示血小板增多及体积参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血小板活化分子CD62P及CD …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血小板的活化。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ITP患者的血小板CD62P(α-颗粒糖蛋白)、CD63(溶酶体膜糖蛋白)表达。结果(1)ITP患者的CD62P、CD63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患者CD62P的表达与CD63、PAIgG、PAIgM呈正的直线相关,与Plt呈负的直线相关,与PAIgA为零相关;(3)患者CD63的表达与PAIgG、PAIgA、PA  相似文献   

6.
探讨α颗粒膜蛋白和溶酶体膜蛋白活化表达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和病情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19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CD62P和CD63水平,并与40例健康人进行比较。同时观察糖尿病肾病血糖控制后CD62P和CD63的变化。结果:单纯糖尿病组CD62P和CD63高于健康人组,糖尿病肾病组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血糖控制和抗凝治6个月后,CD62P、CD63和24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症血小板及体积参数引起血液高凝的原因。方法: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42例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S)患者血小板计数及体积参数。结果:NS患者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明显降低(P<0.05);血小板分布直方图明显左移,体积均-性增强。结论:提示血小板增多及体积参数改变是导致NS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S)患儿血以活化与活性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38例NS患儿外周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阳笥率,并检测了外周血SOD活性及MDA量。结果:NS活动期CD62P、CD63及MDA均增高,SOD明显下降,恢复期接近正常对照组水平;CD62P、CD63与SOD明显负相关,与MDA明显正相关。结论:NS活动期血小板活化异常与机体活性氧产生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为了解慢性肾小球肾炎病人红细胞及血小板参数变化。方法 对3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病人的红细胞参数RBC、HGB、HCT、MCV、MCH、MCHC、RDW和血小板参数PLT、PCT、MPV、PDW,用Coulter jT-IR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试,并与40例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 慢性肾小球肾炎病人的RBC、HGB、HCT、MCHC、RDW、PLT、PCT与正常人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测定上述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流式细胞术(FCM)三色分析血液中循环活化血小板(CAP)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纤维蛋白原受体(FIB-R0、P-选择素(CD62P)作为分子标志物,FCM三色免疫荧光分析CAP。结果 正常人静止血小板膜表面FIB-R和CD62P表达极低(阳性百分离的中位数分别为1.4%和0.7%)。0.1μmol/L ADP可使血小板明显活化,10μmol/L ADP使活化血小板膜表面  相似文献   

11.
徐锋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22,43(11):1323-1327
目的 研究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表达水平对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45例ITP患者作为ITP组,同期选取40例中重度贫血患者作为贫血症组、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的基线资料,检测三组血小板(platelet, 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 MPV)、血小板比容(platelet volume, 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 PDW),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β2M、CD62P、CD63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ITP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β2M、CD62P、CD63表达水平对ITP的诊断价值。结果 对照组、贫血症组、ITP组生命体征、PLT、MPV、PCT、PDW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ITP组患者生命体征、PLT、MPV、PCT、PDW等指标水平最低,其次是贫血症...  相似文献   

12.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CD62p水平动态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通过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CD62p 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CD62p 在脑梗死中的作用及其水平变化与脑梗死的病情程度和预后,MPV,PLT和PDW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测定60例脑梗死患者发病第48 h,第6~8 d及第15 d血浆CD62p水平,同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定病情程度,并测定MPV,PLT和PDW。同期测定30例健康对照者血浆CD62p 水平。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浆CD62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48 h血浆CD62p水平较其它两时期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者的血浆CD62p水平增高程度较轻度神经功能缺损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浆CD62p 水平与SSS,MPV和PDW成正相关(r=0.61,0.51,0.47, P<0.01),与PLT成负相关(r=-0.32, P<0.01)。结论:CD62p 可能参与了脑梗死并发挥重要作用,其水平变化与SSS,MPV,PDW和 PLT有关。  相似文献   

13.
γ射线辐照血小板不同保存时间质量参数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经γ射线辐照前后手工浓缩血小板和单采血小板在不同保存时间的CD62P、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分布宽度(PDW)的变化。方法随机选择手工浓缩血小板(PCs)和单采血小板(A-PCs)各20袋,每袋平均分为两份,其中一份经137铯辐照,剂量25Gy,另一份不辐照;在22℃±2℃的血小板恒温振荡保存箱内保存72h。经辐照的手工血小板和单采血小板分别设为观察组1、观察组2;不辐照的血小板分别设为对照组1、对照组2。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辐照前及保存24h、72h后P选择素表达情况,全自动血球计数仪检测MPV、PDW。结果辐照组与对照组血小板表达CD62P百分率均随保存时间延长而增高,保存72h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辐照组与对照组的血小板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MPV、PDW逐渐增加,但相同时间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γ射线照射对血小板的质量无明显影响,但辐照后血小板应尽可能在72h内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量(UAE)与vWF:Ag、血小板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检测172例T2DM(T2DM组)患者UAE,据24h-UAE水平分为3组:①正常白蛋白尿组(NAU)组,②微量白蛋白尿(MAU)组,③临床白蛋白尿(CAU)组.选取60例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NC)组.同时检测各组对象的血浆vWF:Ag水平、血小板计数(PC)、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结果 T2DM组患者血浆vWF:Ag、PC水平均明显高于NC组(P〈0.01),MAU组和CAU组患者UAE,PC,MPV,PDW明显高于NC组(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T2DM组的UAE及血浆vWF:Ag,PC,MPV,PDW水平与NC组存在明显正相关(r分别为0.829,0.717,0.576,0.632,P值均〈0.01);T2DM患者的UAE与血浆vWF:Ag,PC,MPV,PDW水平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r分别为0.804,0.678,0.493,0.547,P值均〈0.01).T2DM患者的血浆vWF:Ag水平与PC,MPV,PDW呈正相关(r分别为0.858,0.784,0.820,P均〈0.01),与性别无明显相关性(r=0.391,P〉0.05).结论 T2DM患者UAE与血浆vWF:Ag,PC,MPV,PDW水平呈正相关,随着UAE的增高,血浆vWF:Ag,PC,MPV,PDW水平也均逐渐升高.UAE,vWF:Ag及血小板参数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程度、血液高凝状态有重要评价意义.  相似文献   

15.
流式细胞术测定先兆子痫产妇血小板活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先兆子痫患者体内静态血小板与活化态血小板膜糖蛋白CD41a、CD62p、CD63表达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血免洗免疫直标法,用血小板CD41a、CD62p、CD63荧光单抗分别标记20例正常人、15例正常孕妇及16例先兆子痫产妇静息态与ADP活化后血小板,在流式细胞仪上测定其表达量。结果先兆子痫产妇组静息态与活化态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表达量均较正常孕妇组显著增高,CD41a表达无显著性差异;而后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静息态间及活化态间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CD41a表达量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先兆子痫产妇体内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表达处于较高水平,提示血小板处于活化状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先兆子痫患者体内静态血小板与活化态血小板膜糖蛋白CD41a、CD62p、CD63表达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全血免洗免疫直标法,用血小板CD41a、CD62p、CD63荧光单抗分别标记20例正常人、15例正常孕妇及16例先兆子痫产妇静息态与ADP活化后血小板,在流式细胞仪上测定其表达量。结果 先兆子病产妇组静息态与活化态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表达量均较正常孕妇组显著增高,CD41a表达无显著性差异;而后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静息态间及活化态间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CD41a表达量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先兆子病产妇体内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表达处于较高水平,提示血小板处于活化状态。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测定血小板相关参数即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D-二聚体(D-D)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探讨其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测定64例脑梗死患者和62例健康体检者PLT、MPV、PDW、D-D和Hs-CRP的水平。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浆MPV、PDW、D-D、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LT明显降低(P<0.01),差异有显著性且MPV、PDW、DD、Hs-CRP的浓度变化随脑梗死面积增加而增加,PLT则降低。结论 PLT、MPV、PDW、D-D和Hs-CRP的水平变化与脑梗死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动态监测PLT、MPV、PDW、D-D和Hs-CRP的水平变化在脑梗死患者的诊疗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为了解非肝病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方法 用法国Sebia公司产的Hemalaser--3型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分析了41全我胃溃疡(GU)患者、2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SU)患者合并大出血都 同血后24小时内及出血停止后第4天时血小板计数(BPC)、血小板压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值,并进行配对检验、方差分析和相关回归分析。结果 因24小时内及出血停止后7天时GU、DU、SU各组间血小板参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出血停止后4天时各参数与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出血24小时内各参数与出血停止后4天时、及对对照组比较均为BPC、PCT降低,MPV增大,PDW无差异;出血后24小时内PBC与PCT呈正相,BPC与MPV呈负相关,PCT与MPV间及BPC与出血量间均无显著相关性差异。结论 GU、DU及SU患者本身对血小板参数影响不明显,合并大出血后24小时内血小板丢失,BPC、PCT下降,而MPV代偿性增加,但代偿不完全。  相似文献   

19.
段本荣 《中国医药导报》2010,7(25):61-62,64
目的:观察血小板采集后不同时间冷冻保存对其质量的影响。方法:血小板采集后6h,24h,72h和96h加5%的DMSO于-80℃超低温冰箱冷冻保存。3个月后取出解冻,全自动生化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计数(Pi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乳酸脱氢酶(LDH)试剂盒检测血小板中LDH的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的表达。结果:血小板采集后6h和24h冷冻,Plt、MPV、pH、LDH和CD62p表达与新鲜血小板无明显差异,而采集后72h和96h冷冻血小板Pit、MPV和LDH含量明显降低,而pH和CD62p表达较新鲜血小板明显升高。结论:血小板采集后长时间放置后冻存会导致血小板激活,采集后应尽快冷冻保存,以保证冰冻血小板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