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甙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及其对子宫肌瘤组织和子宫肌组织ER(雌激素受体)、PR(孕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雷公藤多甙40mg/d治疗3~6个月,治疗前后用B超测量子宫及肌瘤大小,用放射免疫法(RIA)测血清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垂体催乳素(PRL)、雌二醇(E2)、孕酮(P)和睾酮(T)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单纯手术组和雷公藤多甙治疗后手术切除组的子宫肌瘤组织和子宫肌组织中ER、PR表达的变化.结果子宫肌瘤于服药3~4个月时缩小(27.84±3.69)%,5~6个月时缩小(51.60±3.92)%,呈时间依赖关系.治疗后外周血E2、P水平明显下降(P<0.01).FSH和LH水平明显上升(P<0.01).T和PRL治疗前后无变化(P>0.05).药物治疗组子宫肌瘤组织的ER、PR的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P<0.05).结论雷公藤多甙40mg/d剂量治疗子宫肌瘤有效,不但对性腺轴有可逆性的抑制作用,而且在蛋白水平上抑制子宫肌瘤组织的ER、PR的表达.可能是其治疗子宫肌瘤的主要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水平及肌瘤大小的影响。方法将郑州颐和医院妇科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72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前未接受任何激素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前接受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肌瘤组织中ER、PR、EGFR水平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肌瘤组织中ER、PR及EGFR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7.2%比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接受米非司酮治疗有利于降低肌瘤组织中ER、PR及EGFR表达水平,缩小肌瘤体积,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雷公藤多甙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小剂量雷公藤多甙(GTM)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近年来通过对门诊接诊病人应用雷公藤多甙片,每日30 mg,分三次服用治疗子宫肌瘤,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 临床观察33例,一个疗程后停药,B超检查瘤体缩小(27.84 4±3.69)%.停药3个月后B超复查,瘤体缩小(42.92 4±3.79)%.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极显著性(P<0.01).疗效与用药时间有关,不良反应较轻.结论 雷公藤多甙是治疗子宫肌瘤的一种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子宫标本的在位内膜、异位内膜、腺肌病灶周边组织、正常肌层组织及4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正位内膜中ER、PR的表达。结果:子宫腺肌病患者异位内膜腺上皮ER、PR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5%、80%,均低于其在在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率97.5%、95%(P<0.05),而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率57.5%、60%(P<0.05);子宫腺肌病病灶周边组织ER、PR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7.5%、52.5%,均高于正常肌层组织的表达率25%、27.5%(P<0.05),而低于异位内膜组织的表达率82.5%、80%(P<0.05)。结论:子宫腺肌病是性激素依赖性疾病,其发病可能与ER、PR有关;子宫腺肌病病灶周边组织ER、PR的高水平表达可能是子宫腺肌病复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雷公藤多甙治疗子宫肌瘤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子宫肌瘤是最常见的良性平滑肌肿瘤 ,30岁以上的妇女有 2 0 %患有子宫肌瘤 ,它可引起月经紊乱、下腹痛、不孕、流产、贫血等症状 ,是生育年龄妇女手术切除子宫最常见的指征之一 ,临床上能否对该病进行有效的药物治疗 ,减少手术 ,将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健康问题。虽然子宫肌瘤的发病机理还不清楚 ,但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它的发生、生长与卵巢类固醇激素水平密切相关 ,这为子宫肌瘤的保守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雷公藤是一种具有抗炎、免疫抑制、抗肿瘤等作用的中草药 ,对性腺轴也有抑制作用。现将雷公藤多甙 (TII)治疗 41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甙(GTw)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和副作用及其对子宫肌瘤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雷公藤多甙40mg/d治疗子宫肌瘤患者3~6个月,治疗前后B超测量子宫及肌瘤大小,放射免疫法(RIA)测FSH、LH、PRL、E2、P和T水平。电镜观察肌瘤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60.71%的患者于治疗3~4个月后子宫肌瘤体积明显缩小,其中40例治疗5~6个月者70.00%有效。子宫肌瘤于服药3~4个月时缩小(27.84±3.69)%,5~6个月时缩小(51.60±3.92)%,呈时间依赖关系。治疗后外周血E2、P水平明显下降(P均<0.01),FSH和LH水平明显上升(P均<0.01)。T和PRL无变化(P均>0.05)。GTW治疗后肌瘤组织中出现大量的凋亡细胞。结论雷公藤多甙40mg/d,治疗子宫肌瘤有效,副作用不明显。雷公藤多甙对性腺轴有可逆性的抑制作用,引起肌瘤细胞凋亡,可能是其治疗子宫肌瘤的主要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7.
雷公藤多甙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甙(GTw)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和副作用及其对子宫肌瘤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雷公藤多甙40mg/d治疗子宫肌瘤患者3~6个月,治疗前后B超测量子宫及肌瘤大小,放射免疫法(RIA)测FSH、LH、PRL、E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甲状腺肿瘤等组织中的ER和PR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66例甲状腺患者标本,其中甲状腺癌88例,甲状腺瘤11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28例,桥本氏甲状腺炎14例,另取甲状腺瘤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20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进行ER、PR检测。结果正常甲状腺组织及甲状腺各种疾病中均有不等数量的ER和PR表达,甲状腺疾病组织中ER的表达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女性中ER及PR表达率高于男性;甲状腺乳头状癌〈40岁组ER阳性率高于〉40岁组;高中分化甲状腺癌中ER阳性率高于低分化组;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癌中ER及PR阳性率高于淋巴结未转移者;未复发组ER阳性率显著高于复发组。结论性激素受体的检测可作为判断肿瘤分化程度及临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子宫在位、异位内膜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因子宫内膜异位症行子宫及附件全切患者40例设为观察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该组患者在位、异位内膜中ER、PR的表达情况,采用图像分析系统测定的灰度值反映其表达强度(灰度值与表达强度二者成反比);并设同期因宫颈病变及卵巢良性肿瘤行子宫及附件切除的患者4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子宫内膜中ER、PR的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子宫异位内膜增殖期ER、PR表达与在位内膜组及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子宫内膜增殖期ER、PR表达高于分泌期(P〈0.05);EMS不同分期内膜组织中ER、PR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EMs患者在位和异位内膜中ER、PR异常表达,与EMS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范颖芳 《甘肃医药》2014,33(2):115-117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血流动力学、肌瘤组织病理学及肌瘤组织内雌、孕激素受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影响,探讨米非司酮是肌瘤体积缩小的可能机制。方法:选8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于手术前每天服用米非司酮6.25mg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前未接受任何激素治疗。两组患者术后观察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米非司酮是抑制子宫肌瘤生长的重要机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雷公藤多甙(GTW)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OB)增殖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雷公藤(TW)致女性骨质疏松的机制。方法 以SD大鼠OB增殖为模型,分离新生SD大鼠头盖骨OB,传代后加入不同浓度GTW,用MTT比色分析法检测GTW在体外对OB增殖的作用和效价。结果 培养2d,GTW1μg/ml起显著抑制OB增殖(P<0.01);培养4d,GTW0.1μg/ml起显著抑制OB增殖(P<0.05)。药物对OB增殖的抑制程度与其剂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 GTW显著抑制OB增殖且呈剂量依赖性。TW对OB的直接抑制作用,是其导致药物性骨质疏松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雷公藤总甙对大鼠生精作用及主要脏器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给大鼠每日喂服雷公藤总甙(TⅡ)10mg/kg 7、13周和20mg/kg 4、10周,结果其精子发生及曲细精管晚期精子细胞碱性核蛋白的替代和转换均受到明显抑制;附睾尾精子数目明显减少,残存精子畸变,头部膨大,头颈断裂,颈部断端高度卷曲;精子线粒体酶反应颗粒减少。心、肝及肾多种酶活性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别,但3种组织的SDH及肾小管中的ACP显著增强,近曲小管刷状缘的ALP活性轻微减弱,提示3种主要器官的轻微改变是机体对TⅡ毒性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对子宫肌瘤内雌、孕激素受体(ER、P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影响。方法 测定13例子宫肌瘤患者经GnRHa治疗3月后肌瘤内雌、孕激素受体和EGF-R水平,并以28例未用药肌瘤作对照。结果  GnRHa治疗组肌瘤内ER、PR、EGF-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GnRHa除减少肌瘤内ER、PR外,使肌瘤内EGF-R的水平下降可能是GnRHa治疗子宫肌瘤的一个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4.
GnRHa对子宫肌瘤雌孕激素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对子宫肌瘤内雌、孕激素受体(ER、P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影响。方法测定13例子宫肌瘤患者经GnRHa月后肌瘤内雌、孕激素受体和EGF-R水平,并以28例未用药肌瘤作对照。结果GnRHa治疗组肌瘤内ER、PR、EGF-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GnRHa除除减少肌瘤内ER、PR外,使肌瘤内EGF-R的水平下降可能是GnRHa治疗子宫肌  相似文献   

15.
抗生育剂量雷公藤对子宫肌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玉平  陈德甫 《上海医学》2003,26(10):726-728
目的 观察抗生育剂量雷公藤多甙对子宫肌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雷公藤多甙 4 0mg/d治疗子宫肌瘤患者 3~ 6个月 ,治疗前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T辅助细胞、T抑制细胞和自然杀伤 (NK)细胞 ,B超测量子宫及肌瘤大小 ,采用放射免疫法 (RIA)测定血清促卵泡素 (FSH)、促黄体生成素(LH)、垂体催乳素 (PRL)、雌二醇 (E2 )、孕酮 (P)和睾酮 (T)水平。结果 子宫肌瘤患者治疗前后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T辅助细胞、T抑制细胞和NK细胞均无明显变化 (P值均 >0 .0 5 ) ,与正常妇女的差异均无显著性 (P值均 >0 .0 5 )。治疗后子宫肌瘤体积明显缩小 (P <0 .0 1) ,呈时间依赖关系。治疗后外周血E2 、P水平明显下降(P <0 .0 1) ,FSH和LH水平明显上升 (P <0 .0 1) ,T和PRL水平无变化。结论 雷公藤多甙 4 0mg/d的剂量治疗子宫肌瘤有效 ,对性腺轴有明显的可逆性的抑制作用 ,且对细胞免疫功能无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测定雷公藤属3种植物(雷公藤、昆明山海棠和黑蔓)不同群体和个体中雷公藤甲素(tripto lide),为评价雷公藤药材质量和寻找雷公藤的优质种质奠定基础。方法建立雷公藤甲素HPLC测定方法,并测定了全国主要分布区25个群体91个个体的木质部和韧皮部中的雷公藤甲素。结果黑蔓的雷公藤甲素质量分数很低;雷公藤和昆明山海棠种间的雷公藤甲素差异不明显,个体质量分数木质部为1.0×10-6~5.83×10-5;韧皮部为2.3×10-6~1.030×1-0 4。结论雷公藤和昆明山海棠不同个体雷公藤甲素质量分数最高值与最低值相差约50倍,不同居群雷公藤甲素质量分数最高值与最低值相差10多倍,不同来源的药材质量差异极大,严重影响用药的安全性;雷公藤甲素质量分数高的居群位于浙江西南部和中部、湖南新宁、贵州雷山和安徽黄山;湖南新宁、贵州雷山和浙江江山居群中有雷公藤甲素质量分数极高的个体,值得进一步研究,以寻找质量分数高的优良单株。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甙(T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雷公藤药材中总二萜内酯的含量。方法:采用Kedde显色法,在550 nm波长处进行总二萜内酯的含量测定。结果:比色法测定雷公藤总二萜内酯(以雷公藤甲素计)在7.8μg/mL~46.8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86%,RSD为2.40%(n=6);江西产雷公藤总二萜内酯含量最高。结论:不同产地的雷公藤药材中总二萜内酯的含量变化较大,在临床用药时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