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尿酶联合尿微量蛋白检测来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方法收集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68例糖尿病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者尿蛋白检测为阴性的晨尿,采用速率法检测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β-D-半乳糖苷酶(GAL),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尿微量清蛋白(mAlb)、转铁蛋白(TRF)、α1-微球蛋白(α1-MG),jaffe速率法测定肌酐,然后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1)糖尿病患者组尿NAG、GAL、mAlb、TRF、α1-MG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2)单项检测尿NAG、GAL、mAlb、TRF、α1-MG阳性率较低,联合检测阳性率显著增高,最高达76.4%,而且尿酶与尿微量蛋白呈显著正相关性。结论联合检测尿酶和尿微量蛋白是诊断糖尿病患者肾脏早期损伤的敏感、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lb)、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01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蛋白定性的有无分为尿蛋白定性阴性组51例和尿蛋白定性阳性组50例)和7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尿mAlb水平;采用速率法检测尿NAG水平;尿蛋白定性采用干化学法检测。结果尿蛋白定性阴性组、尿蛋白定性阳性组尿mAlb水平、尿NAG活性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尿蛋白定性阴性组尿mAlb、尿NAG与尿mAlb+尿NAG的阳性率分别为41.18%、37.25%、62.75%,尿蛋白定性阴性组尿mAlb、尿NAG阳性率均明显低于尿mAlb+尿NAG的阳性率(均P〈0.05)。结论尿蛋白定性阴性不能除外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尿mAlb、尿NAG联合检测对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高血压早期肾损伤患者尿中的微量清蛋白(mAlb)水平和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水平,探讨两者与高血压早期肾损伤的关系以及对高血压早期肾损伤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8年7月到2011年12月收入宁波市第二医院的高血压患者180例;体检正常者100例,并测定尿液mAlb、NAG含量,结果以尿mAlb/Cr和尿NAG/Cr表示,分析两者对高血压早期肾损伤的临床意义。结果高血压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各项指标,尿NAG/Cr阳性率高于尿mAlb/Cr阳性率,尿mAlb/Cr、NAG/Cr的联合检测阳性率高于尿mAlb/Cr、NAG/Cr单一检测的阳性率。结论尿mAlb含量和NAG含量与高血压早期肾损伤有重要相关性,两者简便易测,为高血压早期肾损伤的重要临床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尿多项特种蛋白、尿酶、细胞因子在糖尿病早期肾脏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免疫比浊法、终点法及ELISA法分别检测尿mAIB、TRF、Fn、IgG、RBP、β_2-MG、NAG、IL-6、IL-8水平。结果 糖尿病尿蛋白定性阴性时尿各项特种蛋白、NAG皆高于正常对照组;尿蛋白阳性组以上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尿蛋白阴性组,尿蛋白阳性组IL—6、IL—8明显增高。结论 联合检测特种蛋白、尿酶可作为早期诊断糖尿病肾脏损伤的的灵敏招标,而IL—6、IL—8等细胞因子检测可反映肾损伤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5.
尿微量蛋白联合尿酶诊断肾脏早期损伤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早期诊断肾脏损伤的方法。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尿转铁蛋白(TF)和尿微量白蛋白(mALB),终点法测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lβDglucosaminidase,NAG),Jafe速率法测尿肌酐。结果正常对照组尿TF/Cr为(108±076)mg/mmol,mALB/Cr为(159±083)mg/mmol,NAG/cr为(575±254)U/g。尿蛋白定性阴性的糖尿病、高血压、系统性红斑狼疮及尿路感染患者尿TF/Cr、mALB/Cr及NAG/Cr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001)。尿蛋白定性阳性的以上患者的TF/Cr、mALB/Cr及NAG/Cr值较阴性组显著增高(P<001)。单项及双项检测TF、mALB或NAG这三项指标阳性率偏低,将这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在糖尿病中阳性率可达90%,在高血压、系统性红斑狼疮及尿路感染中也分别达76%、80%和75%,大大提高了阳性检出率。结论联合检测尿TF、mALB及NAG是诊断肾脏早期损伤灵敏、可靠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糖尿病(DM)患者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与尿微量清蛋白(mAlb)、β-D-半乳糖苷酶(GAL)及血糖(GLU)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和免疫比浊法分别检测对照组和DM患者(DM组)空腹GLU和mAlb水平,用酶法检测乳酸(LAC)、β-羟丁酸(β-HB)、尿素氮(BUN)、肌酐(Cr)、糖化血清蛋白(Fruc)含量,用比色法检测NAG和GAL.结果 DM组中NAG与mAlb(r=0.546,P<0.01)、GAL(r=0.428,P<0.05)、GLU(r=0.531,P<0.01)均呈正相关,而与Fruc、LAC、β-HB、BUN、Cr均无相关性(P>0.05),以NAG为因变量(Y),得到回归方程式Y=-13.128+1.896GLU+0.207GAL+0.084mAlb.对照组中,NAG与mAlb、GAL、GLU、Fruc、LAC、β-HB、BUN和Cr间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控制DM患者GLU水平可以减轻肾小管的损伤,从而降低患者肾脏损害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测定尿微量蛋白及尿N 乙酰 β D 氨基葡萄糖苷酶以探讨 2型糖尿病患者肾脏早期损伤。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尿微量白蛋白 (A1b)、α1 微球蛋白 (α1 MG) ,终点法测定N 乙酰 β D 氨基葡萄糖苷酶(NAG) ,Jaffe速率法测定尿肌酐。结果 :正常对照组尿A1b/cr为 (1.4 1± 0 .87)mg/mmol,α1 MG/cr为 (0 .94±0 .4 3)mg/mmol,MAG/cr为 (4.86± 5 .91)mg/mmol,α1 MG/cr为 (7.5 2± 3.17)mg/mmol,NAG/cr(2 2 .75± 14 .92 )U/g ,较正常对照组增高 (P <0 .0 1)。单项及双项检测尿A1b ,α1 MG或NAG这三项指标阳性率偏低 ,将这三项指标联合检测阳性率可达 91% ,大大提高了阳性检出率。结论 :联合检测尿A1b、α1 MG及NAG是诊断 2型糖尿病病人肾脏早期损伤灵敏、可靠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8.
尿酶NAG改良速率法测定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尿酶NAG速率法[2]测定进行改良,以求克服底物不溶解现象和提高底物缓冲液的稳定性,进而提高本法的灵敏度。方法用冠醚(0.2%)改进底物的溶解度;用NAGase酶直接配制的校正液和质控液,且将其定值按国内通用的参考值进行修正,以保证定值的正确性和实用性。结果改良后的试剂克服了底物不溶解现象,底物缓冲液的稳定性从一天增加到五天。新试剂的精密度为CV2.9~5.2%;回收率94.1~107%;线性范围0~150U/L,高活性尿样的等速反应时相大于10分钟。本法参考值范围为<21.6U/L。结论126例临床应用证明本法虽未能按文献报导说明一些肾病的早期发现方面的灵敏性(由于收集的病种所限),但仍足以说明本法对常见肾病的检出能力。  相似文献   

9.
尿NAG和mALB联合检测在诊断早期肾损伤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微量清蛋白(mALB)在早期肾损伤患者尿液中的变化情况,进而研究它们对肾脏早期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来自本院体检中心的53例健康体检者,97例病理上无明显肾小管间质病变但可能有早期肾损伤的糖尿病、高血压病患者行尿NAG、mALB及血尿素氮(BUN)、肌酐(Cr)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糖尿病、高血压病患者的尿NAG、mALB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两者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且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尿NAG可反应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及其损伤程度,而尿mALB则可作为临床上肾小球滤过膜,尤其是电荷屏障受损的标志,两者同时测定能够为早期肾损伤的预防及诊断提供更好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尿酶NAG速率法[2]测定进行改良,以求克服底物不溶解现象和提高底物缓冲液的稳定性,进而提高本法的灵敏度.方法用冠醚(0.2%)改进底物的溶解度;用NAGase酶直接配制的校正液和质控液,且将其定值按国内通用的参考值进行修正,以保证定值的正确性和实用性.结果改良后的试剂克服了底物不溶解现象,底物缓冲液的稳定性从一天增加到五天.新试剂的精密度为CV 2.9~5.2%;回收率94.1~107%;线性范围0~150U/L,高活性尿样的等速反应时相大于10分钟.本法参考值范围为<21.6U/L.结论126例临床应用证明本法虽未能按文献报导说明一些肾病的早期发现方面的灵敏性(由于收集的病种所限),但仍足以说明本法对常见肾病的检出能力.  相似文献   

11.
陈明  曾瑜  张凡  邓正华 《临床荟萃》2004,19(10):560-562
目的探讨尿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检测在慢性肾小球肾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42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尿中TGFβ1的水平,并与2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同时分析尿中TGFβ1的水平与血TGFβ1、血肌酐和24小时尿蛋白总量之间相关关系.结果慢性肾小球肾炎尿中TGFβ1的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增高(P< 0.01),而血TGFβ1的变化不甚明显;尿TGFβ1的含量与血肌酐呈明显正相关(r= 0.49, P< 0.01),与血TGFβ1、24小时尿蛋白总量无关(r分别为 0.13、 0.19,P> 0.05).结论尿中TGFβ1的水平可能是反应慢性肾小球肾炎肾脏损害进展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尿微量蛋白测定在新生儿窒息中的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尿微量蛋白测定在新生儿窒息中的意义.方法运用散射比浊法测定31例足月窒息和38例正常新生儿的尿IgG、TRF、Alb、β2-MG、α1-MG,把1minApgar评分8~10分的38例分为A组(无宫内缺氧史,n=20)和B组(有宫内缺氧史,n=18);把31例窒息儿分为C组(1minApgar评分4~7分,n=14)和D组(1minApgar评分0~3分,n=17);E组(5minApgar评分≥6分,n=19)和F组(5minApgar评分<6,n=12).结果B组尿β2-MG、α1-MG较A组明显升高(P<0.01);D组尿IgG、TRF、Alb、β2-MG、α1-MG均较C组明显升高(P<0.005);F组尿IgG、TRF、Alb、β2-MG、α1-MG均较E组升高(P<0.01).结论宫内缺氧可造成新生儿肾小管功能障碍;新生儿窒息后,不仅有肾小管功能障碍,而且也有肾小球功能障碍;窒息越重,时间越长,肾小球和肾小管的损伤越严重.尿微量蛋白测定可以监测窒息后新生儿肾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13.
肾活检在急性肾功能衰竭诊治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误诊原因及肾活检在ARF诊治中的意义。方法 分析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及误诊原因 ,总结肾活检后诊断和治疗的修正率及早期治疗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78例ARF中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者 5 2例 (6 6 .7% ) ;肾活检前病因诊断错误或病因不明者 2 6例(33.3% ) ;肾活检后 2 6例 (33.3% )的治疗方案被更改。结论 对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临床病因诊断有困难者 ,应及时行肾活检 ,以明确诊断、指导治疗与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4.
肾康胶囊对急性肾小球肾炎治疗作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自行组方研制的肾康胶囊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38例肾病专科门诊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两组 ,对照组给予青霉素 80× 10 4 U肌肉注射 ,每日 2次 ,连用 2周 ;有水肿、高血压者给予利尿、降压等对症治疗。肾康胶囊组在青霉素、对症治疗基础上加服肾康胶囊 (由茯苓、泽泻、茅根、蝼蛄、鳖甲、肾炎草、生大黄等组成 ) ,每次 5粒 ,每日 3次。两组疗程均为 2周 ,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的体质量、平均动脉压、2 4 h尿蛋白定量、1h尿红细胞排泄率、血尿素氮、血清肌酐、钾和钠的变化 ;2 4 h尿蛋白定量及 1h尿红细胞排泄率随访 6周。结果 :肾康胶囊能显著减轻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 2 4 h尿蛋白定量〔用药 2周后由 (2 6 7± 16 2 ) m g/ 2 4 h降到 (14 8± 110 ) mg/ 2 4 h,P<0 .0 5〕及 1h尿红细胞排泄率〔用药 2周后由(46± 7)× 10 4 / h降到 (11± 6 )× 10 4 / h,P<0 .0 5 ;用药 6周肾康胶囊组 (5± 3)× 10 4 / h,对照组 (13± 8)× 10 4 / h,P<0 .0 5〕。且使用过程中无不良反应。结论 :急性肾小球肾炎加用肾康胶囊协助治疗可阻止其蛋白尿及血尿的迁延  相似文献   

15.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髓鞘碱性蛋白测定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时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含量变化与颅脑损伤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ELISA)测定10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血清中MBP含量,另测定50例健康人血清MBP含量为正常对照组。结果:急性颅脑损伤组血清MBP含量(5.027±3.237)ng/L与正常对照组(1.017±0.642)ng/L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病情组间血清MBP含量〔轻型组:(2.581±1.022)ng/L,中型组(4.999±0.834)ng/L,重型组(9.975±3.553)ng/L〕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急性颅脑损伤时血清MBP含量明显升高;脑实质损伤程度越重,其血清MBP含量升高愈明显;及时测定脑外伤患者血清MBP含量对判断脑损害程度及其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沈沛成  何立群  汪维 《临床荟萃》2010,25(16):1397-1400
目的 探讨IgA肾病患者尿足细胞的临床意义.方法 IgA肾病患者102例,男48例,女54例,年龄16~65岁,平均(36.3±18.6)岁.进行IgA肾病患者尿足细胞情况与临床和病理改变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伴足细胞尿患者的血浆白蛋白、肾小球滤过率显著低于尿足细胞阴性患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胆固醇、平均动脉压显著高于尿足细胞阴性患者.尿足细胞数目与血肌酐、24小时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rs=0.332,P<0.05;rs=0.387,P<0.05).足细胞尿组肾组织中的足细胞(6.03±3.61)个/肾小球,明显少于无足细胞尿组(12.58±7.23)个/肾小球,且尿足细胞数与该患者肾组织中足细胞数呈负相关(rs=0.416,P<0.05).伴足细胞尿患者中系膜基质增多、间质纤维化、足突融合的情况明显重于尿足细胞阴性患者;而系膜细胞增生、新月体、基底膜增厚、血管襻坏死、间质炎症细胞浸润、小管萎缩的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尿足细胞检测是一项可反映IgA肾病病情轻重的无创性指标.  相似文献   

17.
急性白血病患者蛋白C系统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蛋白C(PC)系统的改变及其与分型、出血情况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运用ELISA或发色底物法对93例AL患者血浆PC活性和抗原(PC:A和PC:Ag)、血栓调节蛋白(TM)及蛋白S(PS)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 治疗血浆TM水平显著升高,PC:Ag水平低于正常,PC:A和PS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缓解后除PC:A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PC:Ag增高外余均恢复至正常范围内。上述指标与因程度无关,全反式维甲酸治疗组PC:A和TM有所升高,在三氧化二砷治疗组未发现上述现象,治疗前后TM升高,治疗前PS降低者预后较差,其中治疗前PS和治疗后TM是决定患者无复发生存时间独立的预后因素,治疗后TM是决定患者总生存时间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 AL发病过程中存在PC系统的激活,并随病情的好转而基本改善。PC系统并非是决定出血程度的关键因素,但TM升高及PS消耗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测定在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共53例,其中病例组慢性肾炎24例,健康对照组29例.采用6-甲基-2-硫代吡啶-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MPT-NAG)法分析受试者尿NAG水平,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分析受试者尿微量清蛋白(UmAlb)含量,采用谷氨酸脱氢酶法检测血清尿素氦(SBUN)浓度;采用肌氨酸氧化酶法测定血清肌酐(SCr)和尿肌酐(UCr)含量.结果 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在病例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NAG和UmAlb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BUN和SC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变量相关分析显示,NAG与SBUN、SCr、UmAlb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67、0.450和0.824;诊断效果评价表明,NAG、SBUN、SCr和UmAlb水平在ROC曲线下的面积分别为0.728、0.432、0.628和0.888.结论 在实验室建立可靠参考区间的前提下,尿NAG测定可应用于慢性肾炎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评估.  相似文献   

19.
烧伤患者急性期反应物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环状免疫单扩散法观察了27例烧伤患者伤后46天以内血清急性期反应物前白蛋白、铜蓝蛋白、α_1酸性糖蛋白、α_1抗胰蛋白酶、转铁蛋白、C反应蛋白、纤维连接蛋白、补体成分C_4、C_(3c)、触珠蛋白的变化趋势、试图探讨它们与病情发生、发展规律之间的关系。结果:C反应蛋白、α_1酸性糖蛋白和α_1抗胰蛋白酶在所有患者都升高,提示烧伤后组织损伤逐渐加重及伴发炎症、感染的存在;白蛋白、铜蓝蛋白、转铁蛋白和纤维连接蛋白在伤后均明显降低,提示伤后的分解代谢增加、贫血及网状内皮系统功能降低与之有关;触珠蛋白伤后明显降低且死亡组更明显,提示其作为具有过氧化物酶活性的保护作用降低是促进死亡的原因之一;伤后补体C_4、C_(3c)在存活组升高而死亡组明显降低,因而可能被用于对患者病情和预后的判断。总之,观测急性期反应蛋白的变化规律,有助于及时发现患者病情的变化,以便临床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ACS患者共45例(ACS组),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者26例(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者19例(UAP组);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30例作为SAP组,门诊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所有入选对象的血清hs-CR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ACS组和SAP组患者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MI组和UAP组患者hs-CRP水平亦明显高于S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CRP是ACS的独立危险因子和最强有力的预测因子之一,能够快速、准确地对ACS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危险分层、病情监测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