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生物膜是导致慢性细菌感染疾病难以根治的主要原因,细菌群体感应现象有调节生物膜形成的功能,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使用群体感应抑制剂来抑制生物膜的形成.本文主要介绍了细菌群体感应系统的作用机理,整理总结其分类;同时,根据群体感应抑制剂的来源简要归纳其分类,并探讨了群体感应抑制剂的当前主要应用;最后,对群体感应系统及其抑制剂进行... 相似文献
3.
4.
5.
6.
近10年来,小分子介导的微生物群体感应调节受到广泛关注.介导微生物群体感应调节的信号分子包括AIP、AI-2、DKPs、DPD、N-酰化高丝氨酸内酯(AHL)等,其中AHL成为研究热点,研究表明其具有潜在的抗菌、抗肿瘤、免疫抑制和诱导细胞凋亡等作用.目前对AHL介导微生物群体感应调节机制研究较多,而对于此类化合物的合成... 相似文献
7.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属于非发酵菌类假单胞菌属.它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并在人体皮肤上定植,是引起肺囊性纤维化(cystic fibrosis,CF)和弥漫性泛支气管炎(diffuse panbroncbiolitis,DPB)的最重要的病原菌,也是近年来医院内感染的重要条件致病菌和耐药菌之一.其中密度感应(quorum sensing,QS)系统作为细菌细胞间的特殊交流方式,在基因水平上调控着PA生物被膜、Ⅲ型分泌系统、致病毒力因子等的分化,是重要的致病因素和耐药性原因之一.现将PA的QS系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9.
机会真菌及其感染机制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会真菌多为腐生菌或植物致病菌。在这方面既往被认为是污染菌,而不予以注意和研究。人类真菌感染,大部分是皮肤真菌病为代表的癣症。自从广谱抗生素、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肿瘤药物等的广泛应用以来,以及烧伤、器官移植、人工心脏瓣膜装置等手术的开展,深部(内脏)真菌病的发病率有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系统分类鉴定确定甲病致病真菌的分类地位。方法从甲病患者的病灶中分离、纯化致病菌,并对其基本形态学特征及菌体可溶性蛋白电泳进行了初步的比较研究从而确定其分类地位。结果经分离、纯化获得4株丝状真菌,分别命名为菌株Fh2、Fh3、Fh5和W3,依形态学特征均符合丛梗孢科(Moniliaceae)。菌株Fh5属于曲霉属(Aspergillus Link),Fh3和W3具有相同的可溶性蛋白电泳条带,Fh2和Fh3其可溶性蛋白电泳条带不同。结论菌株Fh2、Fh3、Fh5和W3同属半知菌类(Fungi Imperfec-tI)、丝孢纲(Hyphomycetes)、丝孢目(Hyphomycetables)、丛梗孢科(Moniliaceae)。菌株Fh5属于曲霉属(Aspergillus Link)的黄曲霉群;菌株Fh2、Fh3和W3为头孢霉属(Cephalosporium Corda),其中Fh3和W3鉴定为顶头孢霉(Cephalosporium acremonium),Fh2为其变种(Cephalosporium acremonium var.)。 相似文献
11.
铜绿假单孢菌是一种机会致病菌,可以导致很多种类型的感染。细胞一密度一依赖信号传递的机制被称为密度感知机制,在角膜、肺部、烧伤的感染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此外,密度感知信号系统与铜绿假单孢菌形成的生物被膜关系密切。已有初步的证据密度感知信号系统可能通过控制细菌毒性因子的产生或者调节宿主免疫系统来发挥其效应。 相似文献
12.
【论文特点介绍】本实验比较了PAO1和PAO—JP2的弹性蛋白酶活性、外毒素A的含量,结果显示:PAO—JP2株显示了弹性蛋白酶活性、外毒素A表达的完全缺失。结合体内实验结果,证实了密度感知信号系统通过控制铜绿假单孢菌细胞外重要毒性因子,如弹性蛋白酶活性、外毒素A的表达,在铜绿假单孢菌致病作用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使用特定合成的AI或QS抑制剂,来达到抑制铜绿假单孢菌毒性因子的表达,减低其致病作用,是颇有前景的一种抗菌疗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可靠和灵敏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方法用于检测白念珠菌分泌的3种感应分子(法尼醇、酪醇、3-吲哚乙醇)的含量。方法 采用Agilent 6470型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正离子检测模式,以卡马西平为内标,样品经乙酸乙酯萃取后,在Agilent Poroshell 120 EC-C18(3.0 mm×100 mm,2.7 μm)色谱柱上采用梯度洗脱进行色谱分离。流动相:A-0.1% 甲酸水溶液,B-乙腈,洗脱梯度:0-3 min 80%-60% A,3-4 min 60%-20% A,4-8 min 20% A;流速为0.5 mL/min,进样量为5 μL,柱温为25℃,分析时间8 min,平衡时间2 min。结果 法尼醇、酪醇、3-吲哚乙醇在设定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日内与日间精密度均<10%。结论 该方法可以用于测定白念珠菌分泌的法尼醇、酪醇、3-吲哚乙醇的含量,并为真菌群体感应分子的快速、准确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发展具有群体感应(QS)抑制活性的3-氨基-2-吃恶唑烷酮类化合物。方法以2-肼基乙醇为原料,经过环合,缩合,水解再缩合的方法合成了一系列以3-氨基-2-吃恶唑烷酮为母核的化合物。并对目标化合物进行紫色色杆菌QS抑制活性评价。结果本研究得到目标化合物8个,结构均经1H NMR、MS确证。生物活性评价结果表明,化合物Z2对紫色色杆菌QS有抑制活性。结论所合成的化合物均未见文献报道,合成路线简单稳定可靠。化合物Z2对QS有一定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原白头翁素对铜绿假单胞菌(PA)的生长及群体感应系统(QS系统)调控的毒力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测定原白头翁素对PA的最低抑菌浓度和生长曲线,以40 μmol/L的呋喃酮C-30作为阳性对照,测定原白头翁素(40、80 μmol/L)对铜绿假单胞菌标准株PAO1生长曲线的影响以及QS系统调控的毒力因子中胞外3种毒力因子(绿脓菌素、蛋白水解酶和弹性蛋白酶)表达量的影响。结果 在实验所采用的浓度下,原白头翁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的生长未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PAO1的3种毒力因子均有抑制作用,并呈现出剂量相关性。结论 原白头翁素抗感染的机制可能是作用于铜绿假单胞菌的QS系统,抑制毒力因子表达,从而降低该菌的毒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PA)为研究对象,从临床角度探讨密度感应(QS)在PA感染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临床控制PA感染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采用刚果红弹性蛋白酶解实验对临床分离的84例PA株进行QS缺陷筛选,检测QS缺陷株的弹性蛋白酶表达、绿脓菌素分泌、生物被膜形成及泳动能力。结果在84例临床分离PA株中筛选出4例QS缺陷株(C39,C84,C104,C117),检出率为4.76%。PCR检测显示:C84的rhl Ⅰ、rhl R基因缺失。序列检测发现:C39 rhl Ⅰ基因序列多个位点碱基突变,其中第184、249位碱基突变导致编码蛋白62、83位氨基酸由丝氨酸和天冬氨酸变成甘氨酸和谷氨酸;C39 rhl R基因序列多个位点碱基突变,其中第146位移码突变,147位替换突变,导致编码蛋白第48位以后氨基酸改变;C84 las R基因序列多个位点碱基突变,导致编码蛋白66、136、138和172位氨基酸分别由精氨酸、天冬酰胺、丙氨酸和丝氨酸变成赖氨酸、丝氨酸、缬氨酸和天冬酰胺;C104和C117 rhl Ⅰ基因序列多个位点碱基突变,其中第184、249位碱基突变导致编码蛋白第62、83位氨基酸由丝氨酸和天冬氨酸变成甘氨酸和谷氨酸。致病因子检测显示:C39、C84、C104、C117弹性蛋白酶表达水平低于野生株(PAO1),与QS缺陷株(PAOJP2)相近;C39、C84绿脓菌素分泌明显低于PAO1,与PAOJP2相近,C104、C117绿脓菌素分泌正常;C39、C84、C104、C117的生物被膜起始能力及泳动能力均低于PAO1。结论 QS系统在PA感染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干扰QS是控制PA感染非常有希望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18.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2022,12(1):1-14
Interference with quorum sensing (QS) represents an antivirulence strategy with a significant promise for the treatment of bacterial infections and a new approach to restoring antibiotic tolerance.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a novel series of studies have reported that quorum quenching approaches and the discovery of quorum sensing inhibitors (QSIs) have a strong impact on the discovery of anti-infective drugs against various types of bacteria. The discovery of QSI was demonstrated to be an appropriate strategy to expand the anti-infective therapeutic approaches to complement classical antibiotics and antimicrobial agents. For the discovery of QSIs, diverse approaches exist and develop in-step with the scale of screening as well as specific QS systems. This review highlights the latest findings in strategies and methodologies for QSI screening, involving activity-based screening with bioassays, chemical methods to seek bacterial QS pathways for QSI discovery, virtual screening for QSI screening, and other potential tools for interpreting QS signaling, which are innovative routes for future efforts to discover additional QSIs to combat bacterial infection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