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从疼痛病症、针刺进针点、针刺工具及针刺方向、角度、深度等不同角度,对近30年针刺镇痛文献进行分析,初步优化针刺方向、角度、深度与针刺镇痛的关系,以提高针刺镇痛疗效.结果表明,针刺方向、角度及深度是影响针刺镇痛疗效的关键因素,但目前对此研究非常薄弱.应用多因素分析法,系统分析针刺方向、角度、深度等因素与镇痛效应、镇痛机制...  相似文献   

2.
从偏头痛疾病因素、针刺穴位、针刺方向、针刺角度、针刺深度以及针刺的工具,对目前针刺治疗偏头痛的文献进行分析,以提高针刺治疗偏头痛的疗效。结果表明针刺的方向、角度、深度,三位一体,具有不可分割性,但为了研究的需要,可以选用多因素系统研究法。  相似文献   

3.
分别从疼痛病症、穴位、针具、针刺方法、组织层次等方面,对针刺深度与针刺镇痛的关系进行系统分析。认为针刺深度是影响针刺镇痛效应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对针刺深度(特别是组织层次)与针刺镇痛关系的研究还不够深入。针刺深度与针刺镇痛关系的临床效应及机制研究,涉及疼痛病症、穴位、针具、针刺方法、组织层次等多因素,必须进行学科协作攻关的系统研究;针刺深度与针刺镇痛关系研究,可为优化针刺镇痛方案、针刺镇痛机制研究等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总结分析毫针刺法与针效关系的研究现状,为优化临床针刺方案及毫针刺法与针效关系研究提供可能的思路。检索毫针刺法影响针效的相关文献,重点对针刺角度、方向、深度影响针效的作用环节及规律进行总结分析。针刺的角度、方向、深度对针效的影响各不相同,选择与病证相适应的刺法是提高针效的关键。毫针刺法与针效的关系研究逐渐受到重视,但尚缺乏临床试验与机理研究相结合的系统性研究,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5.
针刺刺激量与针刺疗效密切相关,针刺手法量学是关于寻找一定针刺刺激量以达到最佳针刺疗效的理论。针刺手法量学中有多种影响因素,目前有关手法量学的研究不断深入,但针刺量效作用规律与生理机制并未明确。本研究从针刺时间、频率、方向与深度4个角度出发,整理分析近年来相关临床实验研究,综合论述针刺手法量学中时间、频率、方向与深度的研究进展。今后研究应对最优针刺参数的确立进一步深入,可应用仪器设备测定针刺参数,开展更多的多因素多水平实验,推动针刺手法量学科学化、规范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从实验和临床两方面对近10年来针刺镇痛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阐述了针刺镇痛的作用机制和影响因素及临床研究,认为针刺镇痛可以通过神经系统、神经肽-细胞因子网络、结缔组织、特殊脂肪带等产生镇痛效果,影响因素主要有个体差异、心理因素、穴位特异性、针刺是否得气、针刺时间和刺激参数等。临床上针刺可治疗浅表躯体痛、深部躯体痛、内脏痛等。参考文献18篇。  相似文献   

7.
<正>针刺方向,就是在刺入腧穴时针体保持一定的角度,针尖朝向某一方向或部位刺去。目前常用的针刺方向有直刺、斜刺、平刺,选取的针刺方向因腧穴的部位和治疗目的而定。针尖为激发经气的部位,针尖所指的方向及深度对经气感传和治疗效果都有极大的影响,因此针刺方向是针灸治疗中非常重要的部分。研究掌握好针刺方向对针灸治疗疗效、扩展针灸治疗领域、提高针灸治疗安全性具有极大的帮助和意义。1针刺方向与针刺安全性有关  相似文献   

8.
为优化中风后足内翻的针刺方案,查阅近20余年相关文献,从穴位、针刺方法、针刺时机等方面,分析影响针刺疗效的相关因素。发现选穴上应注意穴位与解剖的关系;依据中风后足内翻发生时机等特点,不同时期可选择不同的针刺方案;针灸与康复的联用可提高疗效;患者机能状态、选穴配伍、针刺手法(针刺方向角度深度、补泻手法、刺激量等)与疗效的关系非常复杂,目前研究结论的科学价值需进一步提升。认为针灸治疗中风后足内翻的针刺效应,与患者机能状态、穴位配伍、针刺手法等之间的关系值得进一步重点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对穴位及针刺手法进行优化,注重联合康复疗法,可进一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激痛点针刺疗法由于其疗效独特而日益受到医学界广泛关注。文章从主要针刺部位(激痛点)、针刺效应机制及临床应用3个方面对激痛点针刺疗法的临床文献进行总结,发现针刺激痛点在治疗疼痛性病症、内脏相关疾病及耳鸣等方面具有非常显著的疗效,并且针刺激痛点的疗效与针具选择、针刺手法、角度和深度等参数关系密切。但目前相关研究文献较少,尚需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挖掘。  相似文献   

10.
针刺补泻手法与针刺补泻效应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刺补泻手法 ,是提高针刺疗效的关键环节 ,关于针刺补泻手法与补泻效应关系的探讨虽在 5 0年代就有临床及动物实验相关研究 ,但一直也众说不一 ,未能达成共识或形成主流指导思想。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 ,人们越来越多的追求更好的临床疗效 ,针刺补泻手法受诸多因素 (指力、腕力、针刺深浅、捻转方向、刺激强弱、针刺角度、留针时间等 )的共同影响 ,其中任何一个参数发生变化 ,产生的针刺效果就会随之发生变化 ,结合临床经验 ,认为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是医者针刺手法与患者机体机能状态的最佳组合。而目前针刺补泻手法与补泻效应关系的研究远远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和针灸学的发展 ,有必要进一步更全面、更详实、客观的探讨两者的关系 ,进而指导临床治疗。就近十年来有关针刺“补泻手法”与针刺“补泻效应”的关系的研究作一述评。  相似文献   

11.
刺灸方法正确与否,对于保证针灸安全和疗效,至关重要。但是,目前在阐述穴位刺灸法时,大多没有阐明穴位的具体针刺方向及其与针刺深度的关系,不同针刺方向和深度的疗效差别,以及每一穴位的具体灸法等。不同的针刺角度,针感不同,则疗效也不同,应将主治与针刺角度结合起来介绍;不同的角度,其入针深度相同,但垂直深度不同,故应分别写明直刺和斜刺的具体尺寸;人有大小胖瘦,针刺深度用绝对尺寸表示,很不合理,而应改用同身寸来表示;灸法方法很多,一概言可灸或不可灸,不够具体,理应写明具体灸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从系统生物学角度探讨针刺深浅对机体的影响。方法:概述针刺深浅的概念、意义,并简述系统生物学的概念、内涵,分析针刺深浅与系统生物学的关系及针刺深浅对机体的作用。结果:在系统生物学的基础上,从多个系统,如神经调节系统、皮肤免疫系统、筋膜系统等来论述针刺深浅对机体的作用及其主要的作用机制。结论:在系统生物学的角度探讨针刺深浅的不同影响,不仅对探讨经典针灸深浅理论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对研究系统生物学提供了新思路,对于现代针灸学和生命科学的发展都具有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孟智宏 《世界中医药》2014,9(12):1581-1585
针刺量是一个综合范畴,针刺操作所致的针刺量应包括进针方向、进针深度、具体施术手法的选择、施术所持续的时间、留针时间的长短等因素。根据传统针灸理论,不同的针刺量会对针灸的效果产生影响,大量现代研究也证明了针刺量效关系的存在,因此在针刺随机对照研究中针刺量的选择是否合适会影响试验的结果。针刺量效关系的研究能够提供解决此类问题的途径,并提高针灸研究的可重复性和科学性,使针灸临床和实验研究更紧密的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4.
足三里穴进针角度和深度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为针刺足三里穴提供适宜的进针角度和深度,避免对神经血管的损伤并发挥其最大功效.方法用80只成人下肢标本,按国颁标准进针,解剖观测进针时所涉及的层次结构及毗邻重要血管神经.结果直刺进针时,针体由皮肤到骨间膜的深度为(2.22±0.31)cm,到胫骨后肌后缘的深度为(4.42±0.53)cm;在骨间膜浅层可刺中胫前动脉和腓深神经的扇形分支.针体穿过胫骨后肌后可触及含有胫神经和胫后血管粗大的血管神经束.结论针刺足三里穴的适宜深度为2.22 cm,最大深度为4.42 cm.穴位注射时直刺或略偏胫骨方向,接近与胫骨内侧面平行进针,同时进针深度一般不超过5 cm较为安全.犊鼻下3寸,胫骨前肌、趾长伸肌之间的体表定位点,也是值得临床尝试的有效刺激点.  相似文献   

15.
Cheng WP  Dong SP 《中国针灸》2012,32(6):515-518
目的:观测针刺鸠尾穴的安全角度与深度,为临床安全针刺该穴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选取健康成年男女各10名,运用MRI对鸠尾穴进行扫描获得图像,得出安全角度和安全深度并与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乳间距和拇指同身寸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水平向右和向左针刺的最小危险角度男女之间无差异;以选定的测量角度针刺时的危险深度男女之间无差异;各个方向针刺的安全深度:直刺为(16.99±2.86)mm,向下45°为(22.72±5.35)mm,向上45°为(24.61±2.92)mm,向下15°为(53.47±5.72)mm,向上15°为(25.76±2.61)mm,向右45°为(24.89±4.34)mm,向左45°为(21.79±3.84)mm,向右以最小危险角度针刺为(51.19±2.69)mm,向左以最小危险角度针刺为(51.86±2.59)mm;水平向右和向左针刺的最小危险角度,直刺、向下45°、向右45°和向左45°以及向右和向左以最小危险角度针刺的危险深度与BMI存在相关性;直刺、向下45°和向下15°针刺的危险深度与体质量存在相关性。结论:水平向右和向左针刺时需依据BMI确定最小危险角度;以选定的测量角度针刺时不需区分性别选择针刺深度;直刺、向下45°和向下15°针刺时应参考体质量选择针刺深度;直刺、向下45°、向右和向左45°、向右和向左以最小危险角度针刺时应参考BMI选择针刺深度。  相似文献   

16.
谈腧穴深度与针刺深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建军  解秸萍  付平 《针刺研究》2006,31(4):246-248,251
本文讨论了腧穴的深度与针刺深度之间的关系。认为腧穴的深度取决于经脉所在位置的深度;虽然腧穴的深浅决定针刺的深浅,但针刺深度不能等同于腧穴的深度,针刺的深度也不应以安全深度为准;腧穴的深度及针刺深度应以腧穴位于体表的点至最佳针感的深度为标志。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颈性眩晕的针灸治疗方案进行初步优选。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南京市中医院病房及门诊收治的颈性眩晕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设计,研究穴位及针刺角度方向、针刺深度、针刺根数、留针时间4因素3水平的9组不同搭配组合方案,以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为观察指标,初步确定颈性眩晕针刺治疗优选方案。结果:针灸选穴针刺方向、针刺深度、针刺根数3因素不同水平在临床疗效方面差有统计学意义异,而留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颈性眩晕优化治疗初选,采用脑空透风池、脑户透风府,中刺或深刺,应用排针,留针1 h,可以获得相对最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浅刺皮部在临床治疗诸多痛证中应用日益广泛,其主要以中医经络理论为指导,重点作用于皮部,通过针灸在皮层的刺激达到疏经通络,行气止痛之效。总结分析张卫华教授应用浅刺二法治疗痛证的经验为善用局部皮三针疗法,创新发明尺胫针疗法,发现新进针点,提倡多点刺激,强调进针手法及行针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