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孕妇产前采取TORCH检测在优生优育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18-01~2019-01收治的38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TORCH检测,分析TORCH检测对优生优育的影响。结果:380例孕妇中,RV-IgG、TOX-IgG、TOX-IgM、CMV-IgG、CMV-IgM阳性率分别为94.74%、2.11%、6.58%、93.16%、3.94%,孕妇年龄能明显影响CMV-IgG、TOX-IgG与TOX-IgM感染状况,且TORCH-IgM显示为阳性的孕妇发生死胎、自然流产、畸形胎儿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几率明显高于TORCH-IgM阴性孕妇,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产前进行TORCH检测,可避免孕妇出现不良妊娠结局,促进优生优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天津铁路疾病预防控制(疾控)所辖区内从业人员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情况,探讨戊型肝炎感染与人群年龄、性别、地区及职业分工、水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2013年在北京铁路局天津铁路疾控中心进行预防性健康检查的从业人员共计9 897人,按照年龄、性别、地区、职业分工、水源环境不同分组,检测血清中抗HEV-Ig M和抗HEV-Ig G,以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总胆红素(TBil),并对血清中抗HEV-Ig M阳性者血清和粪便标本进行HEV RNA的提取。结果辖区内从业人群抗HEV-Ig M阳性率为0.283%,性别、年龄组地区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抗HEV-Ig G的阳性率为36.05%,男性HEV感染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随着年龄增加阳性率也增长(P0.05)。而抗HEV-Ig G阳性率在地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LT和TBil 2项生化指标,抗HEV-Ig M阳性组比阴性组显著降低(P0.05),而抗HEV—Ig G阳性组与阴性组无显著差异(P0.05)。从事食品工作组抗HEV-Ig M阳性率最高,而供水组抗HEV-Ig G阳性率最高,各组有显著差异(P0.05)。集中式供水组和分散式供水组之间抗HEV-Ig M阳性率无明显差异,但抗HEV-Ig G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例抗HEV-Ig M阳性血清标本中有1份血清标本HEV RNA阳性,有4例粪便标本HEV RNA阳性。结论该辖区内HEV的新近感染率在性别、年龄间无显著差异,但既往感染率男性高于女性,并随年龄增长而增高。辖区内从业人群感染HEV均为隐性感染。HEV新近感染可能主要通过食物传播,而既往感染可能以水源传播为主。HEV的主要传播方式为粪—口途径,但血液传播的可能并不能排除。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TORCH感染与习惯性流产的相关性,为TORCH感染孕妇的临床处置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ELISA法对100例习惯性流产史孕妇进行TORCH系列病原体[包括弓形虫(TOX)、风疹病毒(RV)、人巨细胞病毒(CMV)、单纯疤疹病毒(HSV)和其他(OTH)]IgG和IgM检测,探讨其与习惯性流产的关系,同时与同期98例正常妊娠妇女对照比较.结果 习惯性流产组的TOx-IgM、RV-IgM、CMV-IgM、HSV-IgM感染阳性率分别为9.00%、10.00%、19.00%、7.00%,总阳性率45.00%,对照组相应阳性率为1.06%、2.13%、4.26%、0,总阳性率为7.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习惯性流产组的TOX-IgG、RV-IgG、CMV-IgG、HSV-IgG感染阳性率分别为8.00%、11.00%、16.00%、9.00%,总阳性率44.00%,对照组相应阳性率为0、1.06%、2.13%、0,总阳性率为3.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ORCH感染是造成习惯性流产的原因之一,两组存在相关性,对孕期妇女应当做TORCH感染筛查,对有明确活动性TORCH感染的孕妇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积极临床干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孕妇TORCH感染血清学指标,为孕妇保健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9月1 034例孕妇,实施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检测血清抗-TORCH IgM与IgG指标,并分析IgM抗体指标在不同季节、不同年龄孕妇阳性率。结果 IgM检测中单纯疱疹病毒(HSV)Ⅰ/Ⅱ阳性110例,阳性率10.64%,明显高于弓形虫(TOX)、风疹病毒(RV)、巨细胞病毒(CMV),TOX阳性率最低,仅有0.77%,阳性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G检测中,TOX阳性率最低为1.06%,CMV、HSVⅠ/Ⅱ、RV阳性942、754、833例,阳性率分别为91.10%、72.92%、80.56%,阳性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5岁孕妇中TOX、CMV阳性率分别为0.41%、1.80%,明显低于≥35岁孕妇的1.61%、5.47%,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5岁孕妇HSVⅠ/Ⅱ阳性率为12.72%,明显高于≥35岁孕妇的5.79%,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V阳性率两个年龄段孕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季节TORCH感染IgM阳性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孕前或孕期积极检测TORCH感染,有利于预防新生儿先天性TORCH感染,改善新生儿结局。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绍兴地区育龄妇女TORCH感染情况,为预防TORCH感染和做好优生优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对该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就诊的16 815例育龄妇女进行TORCH感染的特异性IgM及IgG抗体检测。结果 16 815例检测标本中TOX-IgM、RV-IgM、CMV-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09%、0.70%、2.77%,TOX-IgG阳性率为13.58%。在育龄人群年龄间TORCH感染分布方面,20~29岁组的育龄妇女中TORCH各病原体抗体阳性率普遍较高。2012-2014年TOX-IgM阳性率分别为0.09%、0.12%、0.07%,TOX-IgG阳性率分别为12.10%、13.01%、15.02%,RV-IgM阳性率分别为0.56%、0.69%、0.79%,CMV-IgM阳性率分别为2.80%、3.01%、2.56%。仅TOX-IgG在2014年的阳性率显著高于2013年和2012年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其他指标的阳性率在相邻年份间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绍兴地区育龄妇女人群中存在一定比例的TORCH现状感染,建议育龄妇女孕前应进行TORCH筛查,避免由TORCH感染导致出生缺陷婴儿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舟山海岛地区孕早期妇女TORCH感染状况,为有效预防TORCH感染提供参考。方法以2013年6月至2016年3月于舟山医院进行孕期检查的1 972例孕早期妇女为试验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TORCH-IgM与TORCH-IgG抗体水平。结果舟山海岛地区TORCH-IgM总阳性率为0.66%。99.95%的研究对象至少检出1项IgG抗体阳性,以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Ⅰ型和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阳性率最高,均为94.52%。IgG抗体分布以HSVⅠ+CMV+RV模式最多见。RV-IgG、TOX-IgG抗体阳性率在各年龄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55、0.497,P=0.551、0.481);HSVⅠ-IgG、HSVⅡ-IgG、CMV-IgG这三种病原体阳性率随着年龄增大而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趋势=7.809、35.343、11.726,P=0.005、0.000、0.001)。结论舟山海岛地区孕早期妇女TORCH感染情况不容忽视,应加强孕妇对TORCH危害认知的宣传工作,将TORCH筛查作为孕前和孕早期常规检查项目,IgM抗体和IgG抗体同时检测很有必要,高龄孕妇更应加以关注。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来本院就诊孕妇TORCH(TOX、RUV、CMV、HSVⅡ)感染情况。方法用酶联免疫法对20 754例孕妇进行TORCH—IgM及IgG抗体的检测。结果TOX-IgM、RUV-IgM、CMV-IgM及HSV-IgM的阳性率分别为2.19%、1.94%、1.18%及0.24%;TOX-IgG、RUV-IgG、CMV-IgG及HSV-IgG的阳性率分别为5.64%、89.74%、80.35%及1.53%。结论孕妇应进行TORCH感染的检测与预防,以提高生育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湖南省岳阳市孕妇艾滋病、梅毒、乙型肝炎(简称“艾梅乙”)的检测和感染状况,为3种疾病的母婴传播提供规范的治疗和干预措施,降低母婴传播的风险,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方法】对2018年1月—2021年12月岳阳市妇幼保健院同意接受免费艾梅乙检测的24 546例孕妇的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孕妇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阳性率为0.045%;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阳性率为0.640%;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为4.640%。抗HIV、抗TP和HBsAg阳性率2018—2020年逐年增加,2021年开始下降,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sAg阳性率随着孕妇年龄的增高逐渐增加(P<0.01)。在1 309例阳性病例中有16例混合感染,其中15人为乙型肝炎和梅毒混合感染。【结论】岳阳市孕妇艾梅乙感染仍然较多,做好孕前艾梅乙的筛查工作有助于及时阻断和降低母婴传播风险,对优生优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2011-2014年深圳市孕妇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状况,为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母婴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到助产机构初次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免费检测乙肝两对半,并由助产机构责任医生将孕妇的基本信息及检测结果录入自主研发的信息管理系统,通过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深圳市孕妇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阳性率、乙肝表面抗体(antibody to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抗-HBs)阳性率、乙肝病毒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Ag)阳性率、乙肝病毒e抗体(antibody to hepatitis B e antigen,抗-HBe)阳性率及乙肝病毒c抗体(antibody to hepatitis B core antigen,抗-HBc)阳性率分别为8.40%、47.84%、3.11%、12.28%、21.24%。不同年份、户籍类型、年龄、文化程度和职业的孕妇HBsAg、抗-HBs、HBeAg、抗-HBe和抗-HBc这五项指标阳性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01)。结论 深圳市孕妇HBsAg阳性率仍高于全国水平,半数以上孕妇没有检测到抗-HBs,流动人口孕妇HBV感染状况较常住人口严重。加强深圳市孕妇的免疫接种和查漏补种,有助于控制乙肝母婴传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HBsAg阳性孕妇新生儿发生HBV宫内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以太原市第三人民医院产前检查并分娩的HBsAg阳性孕妇及其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收集HBsAg阳性孕妇一般情况(年龄、文化程度)、分娩前HBIG注射史、家人HBV感染史、乙肝病毒标志物以及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的乙肝病毒标志物的资料。以新生儿是否发生HBV宫内感染将379例HBsAg阳性孕妇分为两组,HBV宫内感染组36例,非HBV宫内感染组343例,进而分析HBsAg阳性孕妇的一般情况、家人感染HBV史、HBV复制状态、HBV血清标志物阳性模式及HBIG注射史与新生儿HBV宫内感染的关系。结果 (1)单因素分析显示:HBV宫内感染组与非HBV宫内感染组的HBsAg阳性孕妇年龄、HBV复制状态、HBV血清标志物阳性模式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HBsAg阳性孕妇文化程度、家人HBV感染史和HBIG注射史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sAg阳性孕妇的年龄(OR=0.398,95%CI0.159~0.996)与HBeAg和HBV DNA双阳性(OR=2.539,95%CI 1.233~5.227)被引入回归方程。同时分析HBsAg阳性孕妇HBV DNA含量分级与HBV宫内感染关系的结果显示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83,P=0.004),且进行趋势卡方分析后,显示HBV DNA拷贝数在>106时,HBV宫内感染率明显上升。结论 HBsAg阳性孕妇年龄(>30岁)是HBsAg阳性孕妇HBV宫内感染的保护因素,而血清HBeAg和HBV DNA均为阳性和HBVDNA拷贝数>106时,其发生HBV宫内感染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