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风药在临床的拓展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慕化民 《四川中医》1995,13(2):12-13
  相似文献   

2.
疏散外风药,简称疏风药或祛风药,即泛指具有辛散祛风作用,用于治疗风寒、风热、风湿、风疹等外风证的一类药物.如能掌握这类药物的一般性能、特殊效用、配伍规律及应用时的注意事项,便可以为临床正确运用本类药物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冯俊志 《四川中医》2003,21(1):27-27
慢性泄泻是临床常见病,本文结合临床病例,论述了风药在慢性泄泻治疗中具有健脾升阳、祛风胜湿、发散郁热而止泻的功用。  相似文献   

4.
荨麻疹作为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病因病机复杂,但总的来说其发病与风邪关系密切。风邪无论是外感还是内伤,均可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发为本病。风药具有“升、散、透、窜、通、燥、动”等灵动风性,根据荨麻疹发病机制不同,其在治疗中的作用有所差异,如邪犯肺卫,风药可宣之发之;湿热困脾,风药可散之利之;风生于肝,风药可疏之潜之;肾风留玄,风药可通之行之;风因心生,风药可止之熄之。文章试通过分析风药的作用特点,结合荨麻疹发病机制,论述在遵循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风药在荨麻疹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李东垣用风药机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东垣用风药机理初探吉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132012)蔡胜彬,王敬琪【关键词】李东垣,《脾胃论》,风药李东垣著《脾胃论》,开脾胃学说之先河,以“内伤脾胃”立论,倡“升阳益气”之法。临床用药,自是以补益脾胃为重。然于补脾之中又善用风药,笔者不揣愚陋。...  相似文献   

6.
黄甡认为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脏腑娇嫩、易虚易实为其主要体质特点.因小儿脏气清灵,不耐大寒大热之品,故临床小儿用药应以轻、灵为要.风药禀少阳升发之气,其性轻清灵动,与小儿同气相感,正合其特禀体质.黄甡结合小儿肝常有余、肺脾常不足的病理特点,将风药广泛运用于小儿肺、脾、肝系统常见疾病的治疗,概括其具体作用为宣肺护卫...  相似文献   

7.
风药运用不仅仅局限于风药祛风散邪的功效,而是根据风药胜湿、风药辛散、风药通肝、风药行瘀、风药升阳、风药引经开窍等特性广泛应用于肾病、过敏性疾病、妇科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脾胃疾病、杂症类等诸多病症中.  相似文献   

8.
9.
总结了近年来风药在肝胆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状况,认为风药味辛、性轻,善升散窜透,畅气活血,疏肝调肝,对肝胆病的治疗具有独特的优势,为临床在肝胆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风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慢性胃炎表现出病位不固定,易兼夹他邪,病程迁延日久等规律,与风邪致病特点相吻合.胃风理论是中医学治疗慢性胃炎的病机理论补充,可用来解释慢性胃炎的发病过程及病变规律.以胃风理论为指导,在治疗慢性胃炎中提倡重视"风药"的应用,可为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据历代经验总结,治疗头痛必用风药。本文从中医传统理论出发,结合历代医家关于头痛的相关论述,梳理风药的名义及分类,探讨头痛用风药的理论基础,分析风药治疗头痛的配伍应用,深刻体会风药在治疗头痛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张伟 《中医药学报》2011,39(2):68-69
风药是指具有春气风木特性的一大类药物的总称。并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尤其是皮肤科。皮肤病的病因病机多与风邪有关,风邪的善行数变导致了皮肤病治疗难度的加大,而巧妙的运用风药则可执简驭繁,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张晓峰 《四川中医》2002,20(6):30-31
风药治脾,始于东垣,后世医家多有发挥。本文从升发脾阳,散化湿邪,疏肝解郁,发散郁火,调理气机五个方面阐述了风药在治疗脾胃病中的配伍应用,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4.
风药具有散化内外湿邪,消胀除满,祛风止泄,和脾升胃降之生理,调理气机,益气健脾,升阳举陷,疏肝解郁,行气止痛,升发阳气,发散郁火等功效,应用风药掌握时机用量,辨证准确,多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风邪致病理论,是中医病因学的重要内容.其理论源于《内经》,后世医家对此更有发挥.风性轻扬、善行数变、风胜则动、为百病之长,是其主要特点.临床应用风药,常具有辛散祛风、息风止痉、升阳、祛湿、解郁等多种功效.对过敏性疾病、免疫相关疾病、发作性疾病等疾病从风论治具有重要意义,深入理解风邪特点及从风论治的治法,有利于提高中医临...  相似文献   

16.
《脾胃论》风药应用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结合《脾胃论》中具体方药,从解表升散、升阳举陷、疏肝解郁、发散郁火、调理气机、散化内外湿邪等六个方面阐述了《脾胃论》中风药的应用。并提出“辛温发散”乃是风药治疗作用的根本。以期对拓展风药在临床中的应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消渴痹证由慢性高血糖和微血管病变引起的以"凉、麻、痛、痿"为特点的对称性多神经病变,病机与消渴日久,阴伤气耗,正虚邪恋,久病入络、瘀血阻滞有关,而阴虚、血瘀、糖毒皆能化生风邪,治疗时应在益气活血、化瘀通络法(或中药)的基础上加上治"风"药。但消渴痹证为顽疾,非一般治"风"药可达,结合络脉学说、脉络-血管系统病的同一性及取象比类思维,引入"凡藤蔓之属,皆可通经入络,善治风疾"的藤类风药治疗消渴痹证,临床效果独特。一则作为引经药,引药物直达脉络;一则加强祛风通络止痛之功,实为点睛之处。  相似文献   

18.
颈椎病可归属于中医学“痹症”范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风为颈椎病的外因之首,亦为重要病理因素。风药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风木属性,既可于风寒湿型颈椎病中发散祛邪、温阳开窍;又可于气滞血瘀型颈椎病中活血通络,行其壅滞;还可于痰湿阻络型颈椎病中燥湿化痰,祛其浊瘀;其增补肝肾之功又可在肝肾不足证型中助其补虚;其温阳通窍之效于颈椎病诸证皆适用;另其尚可引经上达以携药直达病所。风药是为治疗颈椎病之要药。  相似文献   

19.
曾亮  周雯  李艳 《江苏中医药》2019,51(3):71-73
风药具有"如风之性"和"治风之用"的特点,临床运用常局限于"治风之用"。从风药的"如风之性"角度出发,对风药调畅气机、疏肝解郁、升举阳气、协同增效方面,阐述了其在郁证中的运用,以期使风药得到更合理而广泛的运用。  相似文献   

20.
风药是指一类具有升发、疏散特性的药物,风药具有疏散表邪的功效,但风药不等同于解表药,不仅仅用于治疗表证,对便秘之证亦有效。围绕便秘的病因病机进行分析,从升清阳、通表里、化湿邪、发郁火、疏肝气等方面来阐述风药在便秘治疗中的运用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