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研究γ射线对味觉组织的影响,探讨放射引起味觉改变的机理。材料与方法对狗口腔行γ射线常规剂量照射,对每个菌状乳头所含味蕾数,每个味蕾正中切面所含味蕾细胞数、味细胞数,菌状乳头的高度、宽度,菌状乳头数,丝状乳头的高度、宽度,丝状乳头密度等指标进行研究。结果放射后味觉组织变化主要表现为味蕾味细胞减少,丝状乳头高度及密度明显减少。味蕾的数目、细胞总数和菌状乳头变化不明显。放射后1月损伤最明显,以后逐渐恢复,6个月时已基本恢复。结论放射引起味觉组织损伤可能是放射治疗患者味觉改变的主要原因,常规剂量放射引起的味觉组织损伤是可恢复的,但完全恢复需要较长时间。  相似文献   

2.
3.
放疗是头颈部癌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时与手术或化疗一起进行,放疗的副反应之一是味觉损害,接受放疗的头颈癌患者约75%都有味觉障碍,93%患者苦于长期唾液分泌减少,虽然都知道是放射线造成味觉损害,但很少有对其损害实态的详细报告,对放射损伤的继发性味觉障碍的治疗。几乎持续于束手无策的状态。本文收集近期文献,对放射损伤性味觉障碍的状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改良的人淋巴细胞微核试验检测非整倍体诱发剂的研究吴建中,薛开先,马国建(江苏省肿瘤防治研究所南京210009)微核由染色体片断或落后染色体形成。因此长期以来人们把其作为检测非整倍体诱变剂和染色体断裂剂的一项重要指标。但如何区别染色体断裂剂和非整倍体诱...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研究γ射线照射对肺泡上皮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 离体培养肺泡上皮细胞A549,分为对照组和照射组,采用5Gy 60C0 γ射线照射,于照射后的30 min、lh、3h、6h、12h、24 h及72 h应用MTI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于照射后的30 min、lh、3h、6h、12h应用AO/EB...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放射导致小鼠舌组织中增殖细胞和味觉细胞损伤与放射模式的关系。方法 对成年C57/bl小鼠头颈部分别进行1、2、3次8Gy放射,分别在照后第2、4、7、14天处死;取舌轮廓乳头组织,4μm厚度冷冻切片,使用不同特异标记分子行免疫组化法标记舌上皮细胞。观察小鼠受照后的增殖细胞、Ⅱ型味觉细胞数量在不同放射模式下不同时间的变化情况,探讨不同放射剂量模式对味觉细胞的影响。结果 增殖细胞数量在照射后第2天明显下降,第4天迅速回升至正常水平,与剂量模式无关。Ⅱ型味觉细胞数量在8Gy 1次照射后第2天出现低谷,8Gy 2次、8Gy 3次照射后第4天降至最低,第7天缓慢回升。结论 放射可使增殖细胞先降后快速恢复正常,可使Ⅱ型味觉细胞损伤后缓慢修复。高剂量放射后由于具有增殖功能的前体细胞的减少,导致味觉功能细胞数量的同步下降,可能是放疗后味觉功能障碍长久不能恢复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本文应用体外培养人淋巴细胞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的检测,对低剂量γ-射线与香烟的复合诱变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香烟与低剂量γ-射线均显著诱发培养人淋巴细胞微核的形成,并哺明显的剂量效应;低剂γ-射线联合香烟处理培养人淋巴细胞,诱发微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γ射线诱导AL细胞HGPRT位点突变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用60Co-γ射线对家兔进行全身慢性均匀照射(0.05GY/α),当累积剂量分别达到0.05;0.10,0.15,0.20.0.25,0.3OGY时,静脉取血,常规条件下培养,分别在淋巴细胞的C0(培养前)和G2期(培养48h)以1.5GyYχ射线一次照射。培养至52h制备染色体标本,观察家兔接受不同低剂量γ射线(D1)全身照射后,对相继较大剂量χ射线(D2)所诱导的细胞遗传学损伤的抗性,结果表明在G0期和G2期受大剂量γ射线照射后,D1分别在0.15Gy和0.20GY上可诱导出明显的适应性反应(P<0.05),而在0,10或0.15GY以下则不能诱导出适应性反应,从而为能诱导出适应性反应的最低D1剂量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γ射线低剂量慢性照射诱发小鼠显性致死突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γ射线低剂量慢性照射诱发小鼠显性致死突变的研究张连珍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太原030006电离辐射对人类的遗传效应是当前放射生物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年来一些学者(1,2,4,8)通过对动物(主要是小鼠)出生前的宫内检胚法研究显性致...  相似文献   

12.
电子射线对荷瘤小鼠作用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电子射线对小鼠移植性肿瘤的治疗作用及其对机体的损伤.方法通过对荷瘤小鼠局部病灶的放射治疗和全身放射治疗,观察其对实体瘤的抑制作用和对骨髓及外周血的影响.结果局部放射治疗对S180肉瘤疗效显著(P=0.04),与照射剂量成正相关;对H22肝癌抑瘤率为50%.局部放疗后一周外周血中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数量增加均在15%左右;全身放疗后一周,外周血可见大量粒细胞及单核细胞存在,骨髓涂片显示有微核细胞出现.结论局部放疗对S180疗效显著,对H22亦有一定疗效;全身放疗对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并不明显.局部放疗后可见明显的机体免疫功能调补应急作用;全身放疗一般剂量短时间可出现骨髓损伤,但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恢复,超剂量照射辐射损伤则是不可逆的.  相似文献   

13.
rhIL—11对^60Coγ射线照射猕猴造血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介素-11(recombinanthumaninterleukin-11,rhIL-11)对亚致死剂量γ射线照射所致急性放射病猕猴血细胞减少的治疗作用。方法19只正常成年猕猴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应用体外培养人淋巴细胞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的检测,对低剂量γ射线与香烟的复合诱变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香烟(08~1支/ml)与低剂量γ射线(0.2510Gy)均显著诱发培养人淋巴细胞微核的形成(P<001),并呈明显的剂量效应;低剂量γ射线联合香烟处理培养人淋巴细胞,诱发微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小鼠体内实验也表明了低剂γ射线联合高浓度香烟对小鼠骨髓细胞微核有明显诱发作用。结果提示低剂量γ射线联合香烟可加强遗传物质的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γ射线照射后4和24 h人肝细胞株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筛选,为从基因水平上揭示放射性从业人员肝脏的早期损伤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全基因组基因芯片技术,对人正常肝细胞7702给予不同剂量(0.5和1.0 Gy)γ射线照射不同时间(4和24 h)后的基因差异表达谱进行筛选和分析。结果:照后4 h在不同剂量水平上(0.5和1.0 Gy)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218个;照后24 h不同剂量水平上(0.5和1.0 Gy)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1 475个;0.5 Gy剂量水平上照后不同时间(4和24 h)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235个;1.0 Gy剂量水平上照后不同时间(4和24 h)筛选差异表达基因170个;最后筛选出共同的差异表达基因129个;另外还发现了一些有意义的通路途径,如胰岛素合成与分泌途径等;同时为了验证基因芯片筛选结果的准确性,进一步采用SYBR绿色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胰岛素生长因子2结合蛋白3(IGF2BP3)及早期响应因子1(EGR1)两个有意义且表达量稳定的辐射后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其定量结果与芯片检测结果趋势一致。结论:γ射线辐照后共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129个,辐射对人肝细胞的早期损伤表现为多靶点、多层次及多通路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评价吉非替尼同步伽马射线立体定向外科加全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瘤的作用和获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NSCLC脑转移瘤患者接受吉非替尼同步γ射线立体定向外科治疗加全脑放疗后的疗效、疾病进展时间、总生存时间、预后影响因素及不良反应。结果:颅内病灶的疗效为:CR 2例,PR 16例,SD 3例,PD 2例,有效率78.3%(18/23),疾病控制率91.3%(21/23)。全身病变的总体疗效为:CR 0例,PR 5例,SD 12例,PD 6例,有效率21.7%(5/23),疾病控制率73.9%(17/23)。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8.3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2.8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KPS评分、肿瘤累及体积、病理类型、RPA分级为疾病进展时间预测因素(P均<0.05);而KPS评分、肿瘤累及体积、RPA分级则是生存时间预测因素(P均<0.05)。吉非替尼不良反应主要为Ⅰ~Ⅱ度皮疹和腹泻,患者均可耐受。结论:吉非替尼同步γ射线立体定向外科治疗加全脑放疗后的治疗NSCLC脑转移瘤,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高,具有较长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和生存时间,不良反应轻微,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治疗方法。其中,KPS评分、肿瘤体积、病理类型(腺癌)、RPA分级是影响获益和生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rhIL-11对~(60)Coγ射线照射猕猴造血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介素 11(recombinanthumaninterleukin 11,rhIL 11)对亚致死剂量γ射线照射所致急性放射病猕猴血细胞减少的治疗作用。方法 19只正常成年猕猴用60 Coγ射线源一次全身照射 3 0Gy,分照射对照、rhIL 1130 ,6 0和 12 0 μg·kg-1·d-14组。照后当天开始每天一次皮下注射给药 ,连续 14d。结果 rhIL 11可明显升高照射猴外周血小板、白细胞数最低值 ,缩短其最低值的持续时间 ,加速恢复。药后 1周内 ,各给药组外周血红细胞数较照射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从药后第 19天开始则明显高于照射对照组。照射后 30和 45d骨髓细胞培养结果表明 ,rhIL 11可明显刺激照射猴骨髓有核细胞体外形成CFU MK、CFU Mix、CFU E和BFU E的能力。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同样表明 ,rhIL 11治疗组骨髓粒细胞和巨核细胞明显增加。结论 rhIL 11可明显促进急性放射病猴骨髓造血功能的恢复 ,在本实验 3个剂量组中 ,6 0 μg组的效果较 30和 12 0 μg组好。我们认为 ,rhIL 11在急性放射病和肿瘤患者大剂量放、化疗后造血功能的重建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蛋白质组学方法,研究与人永生化支气管上皮细胞(BEP2D细胞)辐照相关的差异蛋白质,寻找辐射致肺癌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新指标。方法:分别培养并收集了0、1.5和3.0 Gyγ射线辐照24 h后的BEP2D细胞样品,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分离照射组与对照组细胞样品中的总蛋白质,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得到相应的肽质量指纹图,并最终鉴定差异蛋白质。结果:质谱鉴定获得10张肽质量指纹图,经数据库搜索后8个蛋白点被初步鉴定(2个蛋白点无结果),其中1个蛋白点重复。用Mascot软件查询NCBInr数据库初步鉴定出7种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即亲环素A、肌球蛋白轻链2、细胞角蛋白9、α-烯醇酶、磷酸丙糖异构酶1、Makorin环指蛋白1、c-myc启动子结合蛋白1。结论:所鉴定的7种蛋白与辐射诱导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密切相关,为寻找辐射致肺癌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电离辐射诱导人外周血永生化淋巴细胞株中线粒体COXⅡ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以期为探索放射敏感生物标志物和解决放射生物学领域中快速剂量估算的难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不同剂量(0~15 Gy)~(60)Coγ射线照射指数生长期的人淋巴细胞株,于照射后不同时间点(0~72 h)收集细胞提取总RNA和总蛋白,分别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测定COXⅡ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60)Coγ射线照射后的各个时间点上,COXⅡ基因在mRNA水平的变化无明显规律性。在蛋白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60)Coγ射线照射4和12 h后COXⅡ基因表达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照射后24、48和72 h COXⅡ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上调并且在不同范围内呈现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P〈0.05)。对比相同照射时间点COXⅡ基因的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水平变化发现,两者无必然一致的趋势,但照射后48和72 h,COXⅡ蛋白的表达水平与照射时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60)Coγ射线照射后48和72 h,COXⅡ蛋白表达水平与照射时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可作为新的辐射损伤标志物进一步研究验证。  相似文献   

20.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中的旋转式γ—刀治疗规划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