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食管癌不同大小照射野放疗的临床结果及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使用扩大野照射食管癌,企图最大限度消除漏照发生率,从而提高食管癌的放疗疗效。方法对80例食管癌进行常规野和扩大野放疗随机前瞻性研究。常规组前野6cm×15cm垂直照射,二后斜野5cm×15cm成角照射,每周照射5次,总量70.2Gy/39次共56天。扩大野组病灶≤5cm无外侵征象者前野7cm×15cm,二后斜野6cm×15cm,病灶>5cm或任何长度有外侵征象者前野8cm×15cm,二后斜野6cm×15cm每周照射5次,45Gy/25次后缩野至10cm~12cm宽度不变,继续照25.2Gy/14次,总量70.2Gy/39次共56天。结果常规组1~3年食管癌局部病灶控制率和生存率分别为62%、49%、43%和62%、46%、46%,扩大野组1~3年食管癌局部病灶控制率和生存率分别为84%、74%、74%和72%、55%、49%。扩大野组的局控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19。生存率两组无明显差异。P=0.41。结论扩大野照射食管癌能明显提高其局控率,生存率虽有提高但统计学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Ⅱ期乳腺癌的术后放疗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根治术后提高肿瘤剂量及胸壁照射对Ⅱ期乳癌生存率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对比分析1980年1月至1986年底收治的Ⅱ期乳癌术后行放疗者248例(放疗组)与术后未行放疗者103例(手术组)。248例中DT≥50Gy者51例,淋巴引流区伴胸壁照射84例。结果放疗组中DT≥50Gy者与手术组相比,其中腋淋巴转移≥4个者的10年生存率分别为65.5%与33.3%,复发率分别为6.9%与33.3%,P<0.05。放疗组中淋巴引流区伴胸壁照射84例与手术组相比,其中腋淋巴转移≥4个者的10年生存率分别为61.4%与33.3%,复发率分别为4.5%与33.3%,P<0.05。放疗组与手术组锁骨上区转移率分别为2.8%与7.8%,P<0.05。结论术后提高肿瘤剂量达50Gy以上,并常规行胸壁放疗,可提高Ⅱ期乳癌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快中子与光子混合射线治疗前列腺癌的效果及毒副作用。材料与方法北京市快中子治疗协作组于1992年1月~1996年6月共收治前列腺癌19例。用快中子与光子混合射线治疗16例,快中子剂量为600~1160ncGy,X线剂量为3000~6000cGy,前列腺局部剂量为6480~7800cGy。单纯快中子治疗组剂量1000~1200ncGy。中子治疗多用前后-后前(AP-PA)照射野,X线用4野“盒式”技术或5野照射盆腔。结果全组患者放疗后泌尿系统症状改善率93.8%;84.6%患者的卡氏行为状态评分(KPS)值改进。全组7例死亡(5例死于本病,2例死于并发症)。2年生存率10/14(71.4%),2年肿瘤专项生存率(cancer-specificsurvival)10/12(83.3%);3年生存率6/7(85.7%),3年肿瘤专项生存率6/6(100.0%)。全组13例(68.4%)出现急性放射反应。长期生存患者12例中,7例(58.3%)出现晚期反应,3例(25.0%)为Ⅰ~Ⅱ度,4例(33.3%)Ⅲ~Ⅳ度。结论混合射线对前列腺癌有较好的疗效,但严重并发症发病率也较高。  相似文献   

4.
Barrett食管癌5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报告51例Banett食管癌的外科治疗效果,占同期食管癌切除总数的10.2%。患者平均年龄8岁,主要就诊症状为吞咽困难。按PTNM分期,Ⅱ期18例,占35.3%;Ⅲ期29例,占56.9%;Ⅳ期4例,占7.8%。51例均行食管部分切除、胃食管重建术。术后30天死亡率为3.9%,1、2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45.9%、25.0%和13.6%。Ⅱ期肿瘤5年生存率(25.0%)明显高于Ⅲ+Ⅳ期(4.5%),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肿瘤直径<6cm<或>6cm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25.0%和0(P<0.05)。结果表明,术后长期生存率与临床分期及肿瘤大小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体外加腔内放射治疗115例鼻咽癌的远期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腔内照射在鼻咽癌治疗中的作用,作者自1973年3月至1978年8月,对115例鼻咽癌患者作体外加腔内放射治疗。原发灶外照射剂量53~76Gy/6~8周,腔内照射剂量15~40Gy/1~2次。全部病人均随访10年以上,3年、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71.30%、57.39%、40.00%。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是临床分期,Ⅰ、Ⅱ、Ⅲ和Ⅳ期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3.33%、67.44%、57.17%和0。作者认为腔内照射对T1、T2和部分T3期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111例食管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放射治疗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食管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放射治疗的价值及影响预后因素。方法 1984年9月至1992年12月收治食管癌销骨上淋巴结转移111例,均采用^60Co外照射,食管DT60~70Gy,锁骨上DT50~66Gy。结果 治疗后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49.6%、10.8%、6.3%;病变长度≤5.0cm~8cm、〉8cm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15%、2.5%、0(P〈0.05);疗终X线表现基本消失与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声门上型喉癌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声门上型喉癌的临床资料,比较放疗组、手术组和手术加放疗组中临床分期、照射剂量和范围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全组3年生存率为54.5%。放疗组、手术组和手术加放疗组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33.3%、43.8%和81.3%。后组预后较前两组为好。单纯放疗剂量为75Gy左右,术后放射剂量以65~75Gy为宜。照射范围<6cm×8cm的3年生存率低于≥6cm×8cm者。结论综合治疗是治疗中晚期肿瘤的最佳方案;放疗对控制原发灶有较好效果,对颈部有淋巴结转移术后放射控制残留病灶也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10例嗅神经母细胞瘤放疗疗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77年~1991年共收治10例嗅神经母细胞瘤(A期1例、B期5例、C期4例),均经病理证实。6例行单纯放疗,4例行术后放疗。DT4020~7000cGy,2例未完成治疗。颈部无淋巴结转移者未做预防照射。本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0%(7/10),60%(6/10),50%(5/10)。作者认为,放射治疗对嗅神经母细胞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晚期卵巢上皮癌的综合治疗因素对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晚期卵巢上皮癌的综合治疗因素对预后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983~1992年治疗的224例晚期卵巢癌的术后残存肿瘤大小、术前化疗、术后顺铂联合化疗疗程、二次剖腹探查结果、复发病人的再次减瘤术及放疗等治疗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全组3年和5年生存率各为29%和15%。Ⅲ期术后残存肿瘤≤2cm与>2cm的3年和5年生存率各为50%、20%和30%、5%,P值均<0.01。术后化疗≥6与<6疗程的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52%、14%和25%、8%,P值均<0.01。89例术前化疗有效和无效对预后无影响(P>0.05),但在有效者中术后残存肿瘤≤2cm与>2cm影响5年生存率,各为23%与0(P<0.05)。55例复发病人再次减瘤术后残存肿瘤≤2cm与>2cm的3年和5年生存率各为43%、4%和32%、0,P值均<0.001。结论Ⅲ期和术前化疗有效与复发病人术后达理想减瘤术者、顺铂联合化疗≥6疗程可获长期生存益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食管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放射治疗的价值及影响预后因素。方法 1984 年9 月至1992 年12 月收治食管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111 例,均采用60Co 外照射,食管DT60 ~70Gy,锁骨上DT50~66Gy。结果 治疗后的1、3 、5 年生存率分别为49.6 % 、10.8% 、6.3 % ;病变长度≤5.0 cm 、5.1 ~8 cm 、> 8 cm 的5 年生存率分别为15% 、2.5 % 、0( P<0.05) ;疗终X线表现基本消失与部分消失的5 年生存率分别为12.5% 、1.8%( P< 0.05);锁骨上淋巴结<3 cm 和≥3 cm 的5 年生存率分别为8.1 % 、0 。结论 食管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应积极治疗,淋巴结大小、食管病灶长度、疗终X线表现、放疗剂量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