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观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智能发育状况及早期干预对其智力发育的作用,我们于1996年1月~1998年10月,对45例接受早期教育干预的HIE患儿作实验组,另将45例未接受早期教育干预的患儿为对照组,现将对两组的追踪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由围生期窒息而导致的脑缺氧缺血性损害,病死率高,并可产生永久性神经功能缺陷,是伤残儿童最常见的病因之一。我们将1996年12月至1998年7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40例HIE患儿做近期发育商随访检测,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40例均为生后72小时以内的足月新生儿。临床诊断标准和分度依据1996年10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新生儿学组于杭州修订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依据和分度标准”。其中轻度15例、中度18例、重度7例,住院期间均给予系统治疗,于生后第五天检查头部CT,同时做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分,总分≥35分…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远期CT随访观察的价值。方法采用GE9000型全身CT扫描机进行CT平扫,层厚、层距均为8mm,对86例患儿根据H IE的CT分度标准分为轻、中、重三度,并进行CT随访研究。结果3个月内复查CT 41例,异常者23例;3~6个月复查CT 25例,异常者10例;6个月~1岁复查CT 10例,异常者4例;1~2岁内复查CT 10例,异常者6例;4岁以上复查CT 7例,异常者4例。结论缺氧所致脑水肿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吸收,在3个月以后CT上见不到此改变;外部性脑积水经过治疗后治愈或自愈,1岁以上者CT片脑积水消失;由于脑软化和脑萎缩在临床上是不能治愈的,成为H IE远期的严重后遗症,在临床上多表现为脑瘫;CT检查可了解H IE脑损害的严重程度及其演变过程。为H IE随访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由于围产期窒息导致脑的缺氧缺血性损害,轻者预后良好,重症存活者常遗留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如痉挛,癫痫、智力低下,甚至脑性瘫痪等.现将我院儿科自1996年1月-1997年12月间收治的42例HIE患儿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脑损伤性疾病 ,其脑功能状态与脑电图关系最密切。现分析1997年 2月至 2 0 0 2年 5月期间被诊断为缺氧缺血性脑病的31例新生儿脑电图资料 ,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 31例 ,男 15例 ,女 16例 ,胎龄 35~4 1周 ,出生 12~ 72h。其中 2 6例出现过度兴奋 ,自发动作增多症状 ,但吸吮反射及肢体肌张力正常 ,临床诊断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轻度 )。 4例表现为嗜睡 ,哭声减弱 ,吃奶少 ,肢体肌张力降低 ,拥抱反射减弱 ,临床诊断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度。 1例表现为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aEEG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远期的神经行为预测。方法通过前瞻性研究,收集40例HIE新生儿,收集其aEEG情况,并于1岁左右再次随访患儿的神经行为发育情况。结果共收集40例HIE新生儿,1岁后随访病人共35例,5例未能回院随访及电话随访。HIE的严重程度与aEEG的背景及睡眠周期相关。轻度HIE患儿中连续正常电压比例高,中度HIE中不连续正常电压比例高,重度HIE中爆发抑制及连续低电压比例高,三者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χ~2=13.7498,P<0.001)。轻度HIE患儿中成熟SWC比例高,中度HIE中不成熟SWC比例高,重度HIE中无SWC比例高,三者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χ~2=22.773,P<0.000)。aEEG的背景中,连续正常电压、不连续正常电压及爆发抑制的患儿的Gesell的五个能区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EEG的睡眠周期中,成熟SWC、不成熟SWC及无SWC患儿的Gesell的五个能区的得分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EEG在脑功能的监测及远期的神经结局的预测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耳廓微循环观察阴怀清*杨彩凤*王阿琚*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围产期新生儿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是由各种原因造成缺氧缺血引起的脑损害。它是导致小儿时期发生脑性瘫痪或智力低下等神经系统后遗症的主要新生儿疾病之一。为探讨HIE...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简称H IE)不仅可引起围产期新生儿死亡,而且是新生儿期以后致残的主要原因。围产儿在缺氧缺血后,脑的主要病变为水肿、软化和坏死,如何预防脑血流降低,改善脑水肿控制惊厥是贯穿治疗本病全过程的重要环节,本文就近年来对本病治疗的进展作一综合性介绍。单纯对症、支持治疗不能从根本上改善患儿的脑损害及远期预后,随着临床药理和对H IE的研究,治疗方法上也有了不同的认识与改进。糖皮质激素已不作为治疗H IE的一线药物,应慎用或不用。胞二磷胆碱的疗效显示出改善H IE患儿的神经行为状况减少神经系统后遗症,与未用者观察对照结果有显著性差异。高压氧可提高组织内氧分压及氧储量,提高氧的溶解度与弥散能力,改善脑微循环,早期应用有一定疗效。氧自由基发病机理的兴起,使清除氧自由基(OFR)药物对本病治疗应用有一定的进展。复方丹参注射液可降低OFR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物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甘露醇、VE与VC等抗氧化剂对细胞内外OFR的清除有协同作用。几种清除OFR的酶制剂(SOD、CAT)等尚少临床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方法.方法 维持患儿合适温度、保证循环系统功能稳定,控制惊厥,对患儿及其家属进行心理护理.结果 本组25例患儿治愈18例,好转6例,死亡1例(死亡率4.0 %).平均治疗时间13 d.结论 良好的治疗和护理,可使患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新生儿窒息后的惊厥与脑电图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998年1月-2000年12月我院收治的52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首次睡眠脑电图(EEG)分析,观察脑功能状况。结果:重度窒息的EEG异常率100%,痫波发放阳性率达70%(21例),轻度窒息EEG异常率86%,痫波发放占55%(12例)。结论:缺血缺氧性脑病是引起新生儿惊厥的原因之一,窒息越重,EEG阳性率越高。EEG是检查脑细胞功能的最直接反应。尤其是HIE合并惊厥,EEG具有预测性的远期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缺氧缺血性脑病(H IE)新生儿高压氧治疗前后免疫功能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例H IE新生儿作为观察对象,同时选择2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于高压氧一疗程治疗前后分别检测CD23、IgG、IgA、IgM、CD3、CD4、CD8等免疫指标。结果H IE新生儿高压氧治疗前后比较显示,治疗后血清CD23、IgA、CD3、CD4、CD4/CD8均明显降低(P均<0.05),而血清IgG、IgM、CD8和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高压氧治疗对H IE新生儿免疫功能有明显的抑制。  相似文献   

12.
Thetrendofthemorderncataractsurgeryis:smalincision,phacomulsfication,IOLimplantedinthecapsulebag〔1,2〕.BesidesthefoldableIOLs〔...  相似文献   

13.
Hypoxia-ischemia is a major cause of perinatal brain injury in the newborn. Neotrofin, a neurotrophin agonist, has been shown to provide neuroprotection in several in vivo and in vitro studies.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neuroprotective and ameliorating effects of neotrofin treatment after hypoxic-ischemic-injury-induced neuronal cell death, apoptosis in a neonatal hypoxic-ischemic brain injury rat model. Twenty-one seven-day-old Wistar rat pups were used in this study. The groups were: (1) a neotrofin-treated hypoxic-ischemic-group, (2) a saline-treated hypoxic-ischemic-group, and (3) a sham-operated group. Rat pups were subjected to left carotid artery occlusion followed by 2.5 h of hypoxic exposure. After the hypoxic exposure, group one received an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of neotrofin at a dose of 60 mg/kg. Forty-eight hours after hypoxia, the animals were killed for histopathological evaluation to detect apoptosis and density of neurons. We found that neotrofin attenuates hypoxia-ischemia induced with neuronal density of the hippocampus, the prefrontal and the parietal cortex, and decreased apoptotic cell index in the same regions. Given our results, neotrofin may be useful in reducing brain injury; it possesses clinical relevance for the treatment of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in the newborn.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建立一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早期诊断辅助系统,提高临床诊断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本研究在多项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优选出15项诊断HIE早期、敏感性和特异性高的无创指标,对按常规标准诊断的140例HIE患儿数据进行模糊神经网络实验,初步验证结果显示所有训练样本的正确识别率为100%,所有测试样本的正确识别率为95%,误诊率为5%。证明该方法对早期诊断具有可行性和较高的准确性。基于临床综合指标的模糊BP神经网络所构成的诊断系统,为HIE临床早期诊断提供了一种客观、便捷的诊断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NO与丙二醛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不同程度时血清NO与丙二醛(MDA)的动态变化,我们检测了70例新生儿HIE患儿血清NO与MDA水平。结果HIE患儿血清NO与MDA在生后24h-36h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HIE严重而加重。5-7天时二者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果提示,NO与氧自由基共同参与了HIE的发病过程,水平高低与疾病演变过程一致。及时监测,可协助判断预后,对于较重的HIE能及早发现,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与磁共振成像诊断价值。方法50例临床诊断为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患儿,对其进行MR的T1WI、T2WI、DWI及FLAIR序列检查,观察皮层及皮层下白质、深部白质、基底节及丘脑、脑室及脑外间隙等部位。结果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MRI的T1WI及FLAIR序列病灶检出率明显高于T2WI(P<0.05),DWI序列可早期发现部分病变;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早期Apgar评分与MRI脑白质损伤影像分级有一定相关性,但非绝对相关。结论MRI对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有高度的敏感性,运用不同的MR序列可提高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检出率;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预后须从临床与MR表现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时神经元烯醇化酶的变化,为HIE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病历对照研究,将实验组分为三组:轻、中、重度HIE分别为2 1、4 9、8例;正常对照组73例。测定其血中神经元烯醇化酶的浓度变化。比较各组间检测指标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NS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 <0 .0 1:且实验组轻、中、重度间有显著性差异,P均<0 .0 5。结论 NSE水平与HIE的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是反映HIE严重程度比较客观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颅脑B超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通过对10例正常新生儿及49例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进行颅脑B超的对比性研究,通过研究发现:HIE患儿的颅脑B超部分的脑实质内局灶性,一过性的回声增强,另一部分则表现为关质内弥漫性回声增强或减低,并且还认为:HIE患儿的颅脑B超检查,宜在出生后一周内进行,这项研究对于HIE的临床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2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危险因素按OR值排序,依次为5m in Apgar评分<4分、1m in Apgar评分<4分、宫内窘迫、新生儿肺透明膜病、颅内出血、产程延长。结论产科因素或围生因素是缺血缺氧性脑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加强围生期保健,提高产科技术,提高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对于降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发生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运用超声应变率显像(SRI)技术测定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左心室侧壁的位移,以此评价患儿心功能受损情况,及早为临床提供治疗信息。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5月40例HIE新生患儿,按临床轻、中度分级各20例,胎龄37.8~40.9周,平均胎龄39.5周;体质量2.83~3.89kg,平均体质量3.34kg。并选取20例正常出生足月儿做对照组,胎龄38.2~41.1周,平均胎龄40.1周;体质量2.92~3.68kg,平均体质量3.26 kg。分别采集大脑中动脉(MCA)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和阻力指数(RI);标准四腔心切面,应用应变率技术测量左心室侧壁基底段及中间段的收缩期应变率(SSR)、舒张早期应变率(ESR)、舒张晚期应变率(ASR);二、三尖瓣口血流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舒张晚期峰值流速(A)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对所获指标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轻度和中度HIE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MCA血流的Vs和Vd均减低(P<0.01),RI均增加(P<0.05);中度HIE组LVEF较正常新生儿LVEF低,轻度者无明显变化,但两组患儿的左心室壁基底段、中间段位点的收缩期位移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应变率技术可无创、敏感、准确地评价HIE患儿的心功能变化,为临床提供治疗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