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脑卒中发病率的增加,脑卒中后抑郁症(post stoke depression,PSD)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是脑血管病最常伴发的精神障碍之一,抑郁情绪不仅影响了神经功能的恢复,而且可导致患者预后社会功能进一步下降,是康复期治疗的一大障碍,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严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1]。近两年来我科先后收治脑卒中患者188例,其中77例有抑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 RS定量测定在预测梗塞后抑郁中的价值。方法对51例首发脑卒中且预后良好的患者和15例健康志愿者进行1 H‐M RS。根据DSM‐IV抑郁性疾患诊断标准和 HDRS评分,将所有脑卒中患者分为3组,然后分析卒中后抑郁患者与未受梗塞灶累及的额叶(前扣带回)1 H‐MRS数据之间的关系。采用单体素 MRS来评价额叶 NAA/Cr ,Glu/Cr ,Cho/Cr和mI/Cr的值。结果共11例患者(21.5%)符合抑郁症的诊断标准,9例(17.6%)患者的 HDRS评分>14、但不符合抑郁症的诊断标准,这两组例患者的Glu/Cr值都高于 HDRS评分<14的卒中患者和健康志愿者( P<0.001)。但是NAA/Cr、Cho/Cr和mI/Cr的值在卒中后各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研究表明卒中后抑郁症的患者其额叶Glu的水平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3.
陈明友 《西南军医》2009,11(3):416-418
目的研究卒中后抑郁(PSD)的特点和相关因素,为卒中后抑郁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门诊和住院的198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卒中后抑郁及其相关因素的现状调查,运用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FDS)和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对卒中患者进行评定,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为36.86%,其中轻度63.01%、中度26.03%、重度10.96%;卒中后抑郁的特点为睡眠障碍、绝望、运动阻滞和焦虑等为主要表现;经Logistic回归分析,卒中后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有负性生活事件、病灶数目、心血管病史、抑郁症史、病灶部位以及脑卒中史。结论卒中后抑郁发生率较高,以睡眠障碍、绝望、运动阻滞和焦虑等主要表现,其相关因素有负性生活事件、病灶数目、心血管病史、抑郁症史,它的发生可能是社会心理学因素和神经生物学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以心境低落、兴趣下降为特征的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属于继发性抑郁症.发病率高达22%~65%~([1-2]).常与躯体功能障碍同时存在,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神经、认知等各方面的功能,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并增加死亡率~([3]).高压氧(hyperbaricoxygen,HBO)治疗是脑卒中康复的重要物理学治疗手段.本研究对PSD患者进行HBO治疗,旨在探讨HBO对PSD患者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5.
脑卒中后抑郁症临床症状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付德香 《西南军医》2009,11(4):611-612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症临床症状特征。方法采用17项版本HAMD量表对19例脑卒中后押郁症和23例抑郁症病人分别进行抑郁症状调查,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脑卒中后抑郁症与抑郁症病人比较在工作兴趣和自杀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忧郁情绪、阻滞、精神焦虑、自知力及体重减轻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脑卒中后抑郁症临床症状特征主要表现在工作和兴趣减退、自杀、忧郁情绪、阻滞、精神性焦虑等精神方面,并较相对保持完整自知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治疗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疗效及对睡眠结构指标的影响。方法 研究2020年9月-2022年7月罹患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随机抽签法,具体组别分为对照组、实验组,两组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病例数为86,各组中收纳样本数为43;其中,对照组临床实施艾司西酞普兰药物治疗方案,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药物治疗用于实验组,就两组治疗效果展开比较。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睡眠质量没有显著差异,治疗后,实验组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睡眠结构指标改善效果,TST、SL、S2、AST、SE睡眠结构指标两组患者没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AI、S1、S3、S4、REM睡眠结构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抑郁情绪改善效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抑郁评分没有显著差异,治疗后,实验组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抑郁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实施药物治疗方案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临床中对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采取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治疗...  相似文献   

7.
杜鹃 《西南军医》2012,14(2):396-396
目的了解卒中患者在卒中发生后抑郁症的发生及诊疗概况。方法对188例脑卒中后发生抑郁症的患者连续入组进行调查。筛查量表选用自评抑郁量表(SDS)。结果入院后,脑卒中患者发生抑郁表现的比例为50.0%,用药的构成比中,盐酸舍曲林使用频率最高。结论卒中后抑郁症状的发生率较高,但是经常被忽视或者治疗失当,耽误病情,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及生活质量,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高压氧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压氧(HBO)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PSD)的效果及其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治疗,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中国卒中量表(C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对治疗前后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1个月后,高压氧治疗组患者的HAMD、CSS、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亦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高压氧是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有效方法,能够明显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9.
脑卒中作为神经科及康复科的常见临床病种,主要功能障碍表现为运动及感觉功能的减弱或缺失,同时伴有认知、言语等功能不同程度减退,但脑卒中患者心理障碍却常常容易被忽视,使患者难以树立对后期恢复的坚定信心,丧失希望,从而对临床康复进展形成阻碍.因此,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心理障碍的治疗及研究是非常重要.在康复科临床患者中,脑卒中后抑郁通常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缺乏主动性.目前,抑郁症已引起现代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已深入到神经递质、基因、神经发生、神经可塑、免疫、神经影像和神经电生理等生物学领域,为抑郁症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方向及依据.近年来,药物治疗抑郁症在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其研究也日趋完善,但在临床实践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新型抗抑郁药物效应滞后的局限性始终未得到解决,药物疗效遭遇的瓶颈不但没有减缓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经济负担,反而增加了患者致残或自杀的危险性.新技术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是一种治疗抑郁症较好的方案,具有药物治疗无可比拟的优点[1].  相似文献   

10.
李珂  蒲传强 《武警医学》2009,20(10):941-944
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是指脑卒中后并发的抑郁症,是卒中后最常见的精神障碍,属于继发性抑郁症的一种,发生率占急性卒中患者30%以上。其临床表现主要为:情绪低落,可伴绝望感、乏力,缺乏主动性,失眠早醒,少数患者伴焦虑。卒中后抑郁不仅严重影响卒中患者的预后,延长患者的康复时间,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卒中合并抑郁症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30例脑卒中合并抑郁症的护理,在常规药物治疗、康复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及教育护理措施。结果:30例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明显减轻,自信心、自尊心逐步恢复,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结论:脑卒中合并抑郁症患者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加强心理护理及教育,可以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卒中合并抑郁症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30例脑卒中合并抑郁症的护理,在常规药物治疗、康复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及教育护理措施.结果:30例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明显减轻,自信心、自尊心逐步恢复,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结论:脑卒中合并抑郁症患者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加强心理护理及教育,可以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万拉法新治疗心血管抑郁症和抑郁症伴发焦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符合CCMD-3有关单相抑郁发作和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分为A组50例(万拉法新),B组50例(氟西汀),以氟西汀为对照,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的减分率评定疗效,以不良反应量表(TESS)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万拉法新治疗心血管抑郁症总有效率81.39%,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与氟西汀疗效相似。且对抑郁症伴发的焦虑也有效。结论:万拉法新治疗心血管抑郁症及其伴发的焦虑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联合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19年6月在山西白求恩医院精神卫生科诊治的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1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给予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给予西酞普兰联合HBO治疗,均治疗4周后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抑郁评分、睡眠障碍情况以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皮质醇水平。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患者睡眠质量、入睡时间、抑郁状态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下降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 P<0.01);治疗后2组患者的IL-1、IL-6、TNF-α和皮质醇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 P<0.01)。 结论:HBO联合西酞普兰治疗可降低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血清IL-1、IL-6、TNF-α、皮质醇水平,显著改善抑郁状况和睡眠障碍,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初发、轻度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睡眠障碍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并观察药物干预对卒中后失眠患者的疗效。方法纳入脑卒中患者226例,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改良Barthel指数(MB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测评,并以PSQI量表总分>7分作为判断睡眠障碍的标准。分析卒中患者睡眠障碍的发生类型及特点;分析睡眠障碍在不同类型的卒中患者中发生率的差异,筛选影响因素;分析睡眠障碍患者与非障碍患者各量表评分的差异;分别在治疗前(脑卒中发病后1周内)及治疗后2周对睡眠障碍患者中的57例失眠者(出血性卒中14例、缺血性卒中43例)进行量表评分,分析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在226例患者中,99例(43.81%)发生睡眠障碍:出血性卒中患者以睡眠过多为主,缺血性卒中患者以不同形式的失眠居多。轻度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睡眠障碍的发生率与性别、年龄、卒中部位、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精神状态(有无焦虑或抑郁)关系密切。与非睡眠障碍患者比较,睡眠障碍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焦虑、抑郁程度较高(P<0.05),日常生活能力较低(P<0.05)...  相似文献   

16.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性疾病,这种疾病一般需要精神科医生根据病人的表现并结合相关检查后方能做出诊断。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博士大卫·伯恩斯设计出了一套抑郁症的自我诊断表,这个“自我诊断表”将有助于我们(包括患者及家人)快速诊断出一个人是否患有抑郁症、抑郁程度如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胸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抑郁障碍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717例胸痛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前采用综合医院抑郁量表(HADS-D)进行测评,统计抑郁症的发病率。同时,结合Gensini评分标准对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进行分级,分析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HADS-D评分的关系。结果本组717例患者中,235例患抑郁症,发病率为32.78%。冠状动脉正常者及冠心病患者抑郁症发病率分别为40.83%(49/120)和31.16%(186/5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正常者及冠状动脉重度狭窄患者抑郁评分分别为(6.38±3.80)分和(6.82±3.93)分,较其他程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高。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抑郁症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正常及冠状动脉重度狭窄者更易出现抑郁障碍,抑郁障碍程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无相关。  相似文献   

18.
隐匿性抑郁症是一种不典型的抑郁症,主要表现为反复或持续出现各种躯体不适和植物神经症状,如头痛、头昏、心悸、胸闷、气短、四肢麻木、恶心、呕吐、腹部不适等。抑郁情绪往往被躯体症状所掩盖,故又名抑郁躯体化障碍。  相似文献   

19.
杨永勤 《西南军医》2010,12(3):521-522
抑郁症(Depression)是一种长期困扰人类健康的精神、心理疾患。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抑郁症是最早被人所知的精神科疾病,它折磨着数以百万计的人,被称为精神疾病中的“感冒”。抑郁症是一种严重的、威胁生命的疾病,15%的情感障碍患者(绝大多数为抑郁性心理障碍)采取自杀行为。有研究显示,我国综合性医院的内科医生对抑郁症的识别率仅为21%,非专科医生对抑郁症的识别、诊断和治疗技能明显缺乏或不足。而在西方发达国家,对抑郁症的识别率多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20.
根据美国精神病协会诊断和统计手册(DSM-IV)及疾病国际分类(ICD-IO)的诊断标准,老年抑郁症是指65岁以上老年人中首次出现的抑郁综合征,其年发病率达1.3%^[1]。近年大量研究显示,抑郁症患者存在脑神经组织结构及分子生物学的改变。现对额叶在老年抑郁症中的组织结构及分子生物学改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