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糖尿病患者已高居全球之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也是工作人群中首位致盲眼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患病率为37%,10—19年后可增加到54%,因此,DR的临床防治已成为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DR视力的损害一旦发生将难以逆转,因此,DR的防治策略应重在预防,一旦发生了,则要侧重于抑制其进展,及时进行合理的治疗干预,以减轻视力的损害,进一步降低致盲率。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是以视力下降和眼底出现微循环改变为特征的特异性眼底病变。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致盲率逐年上升,据统计,糖尿病人群中30%~50%合并DR,其致盲率为8%~12%。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青光眼、白内障等眼部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致盲的重要原因,我科于2001年10月对在我科门诊就诊并自愿配合的321例糖尿病患者集中进行眼底检查,以期对糖尿病眼部并发症早发现、早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患者随着病程的延长和血糖控制不良,逐渐会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主要特征是视网膜微血管的闭塞和漏出,导致视力下降,其最严重的后果是导致失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目前成人致盲的首要原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若能在积极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的同时,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中药或药膳,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眼病     
糖尿病眼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当前人类致盲的主要原因。糖尿病眼病分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和非视网膜眼部并发症。在1型和2型糖尿病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特异性很高的血管并发症,病程长是重要的危险因素,患糖尿病20年后几乎所有的1型糖尿病和60%的2型糖尿病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变。DR是21~74岁人群中严重视力减退的重要原因。非视网膜眼部并发症包括白内障、青光眼和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下面就糖尿病眼病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曾蕊  宋钰  刘洪兰 《山东医药》2006,46(24):96-96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是一种高致盲性眼病。由于DR早期无症状而往往使患者失去最佳治疗时机,因此早发现并及时治疗具有重要意义。2002年2月~2005年10月,我们对216例早期糖尿病患者(病史5a内)进行了视网膜病变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青光眼、白内障等眼部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致盲的重要原因,我科于2001年10月对在我科门诊就诊并自愿配合的321例糖尿病患者集中进行眼底检查,以期对糖尿病眼部并发症早发现、早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和致盲原因之一,其发病率和致盲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与患者血糖水平、糖尿病病程、环境及遗传等因素相关。然而,糖尿病控制和并发症试验的亚组分析表明,1型糖尿病合并严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具有较强的家族遗传倾向。Rema等在印第安2型糖尿病患者中开展的家族聚集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研究也提示,遗传因素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采取眼底激光联合康柏西普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的112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均为该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6例,其中对照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行眼底激光治疗;实验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在此基础上结合康柏西普治疗,对两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发现,和对照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相比,实验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视力水平均有所提升,但实验组患者的视力提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在治疗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眼底激光结合康柏西普治疗较单独眼底激光治疗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且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水平,降低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既往研究已经表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它是工作年龄段的成年人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糖尿病患者致盲危险性比正常人高25倍,根据ADA(2003年)的数据,在首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21%有视网膜病变.然而,忙碌的工作、控糖任务的复杂性,又让我们许多人,不论是医生还是患者,都缺少思考的机会。本人在十余年的眼科行医生涯中,接触过不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家里亲属中也有数位糖尿病患者。现就个人在从医经历中的一些体会,与糖友们分享。  相似文献   

11.
<正>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病人最常见的微血管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世界上四大致盲疾病之一,其中,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骤盲白内障、视网膜脱离是威胁糖尿病患者的最严重并发症,因此被冠名为糖尿病致盲的"三大杀手"。研究表明患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其失明和视力减退的机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5倍。所以糖友们应该重视保护自己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各期观察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选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在2012年1月—2015年6月治疗的18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其中DRⅠ、Ⅱ、Ⅲ、Ⅳ、Ⅴ、Ⅵ各期分别各30例,实施不同治疗方案,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180例患者在该院接受治疗后,45例患者视力明显好转,占23.9%,92例患者视力稳定,占51.1%,43例患者视力下降,占25%。且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I期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的视力情况没有变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II期患者、III期患者、IV期患者、V期患者以及VI期患者在经过治疗后,视力都有所好转。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各期均存在适用的治疗方法,最大限度的拯救患者视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治疗不同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激光光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所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疾病患者60例,通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级标准对该60例患者进行划分,其中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21例,重度非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19例,中度非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20例,按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治疗标准,采用氪激光对中度患者进行全视网膜光凝,重度以及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标准全视网膜光凝,60例患者治疗后的最佳视力、眼底以及荧光眼底造影检查变化状态。对出现新生血管为消退的患者以及无灌注去残留的患者继续进行光凝治疗,根据标准时间以及荧光血管造影眼底检查结果进行评价,对患者视力以及视网膜病变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60例患者其中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21例,重度非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19例,中度非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20例,不同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治疗后,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1.43%,中度非增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0.00%。重度非增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4.21%,总有效率为81.67%。结论不同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光凝治疗效果不同,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有效的治疗方式,寻找适当的治疗时机,能够有效稳定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视力以及改善患者眼底病变。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的眼部主要并发症之一。糖尿病黄斑病变则是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基础上形成,但又相对独立的一种病变。糖尿病患者对视网膜病变的熟悉程度远远高于黄斑病变。事实上,后者给视力带来的危害更加直接,更加凶险,希望广大病友重视这种病变。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是全身代谢性疾病,可引起全身多个系统的并发症,如心、脑、肾、神经等,眼部并发症是其中之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最严重的眼部并发症,是主要致盲眼病之一。其他致盲眼病还有老年性白内障及老年性黄斑盘状变性。白内障可以通过手术复明,老年黄斑盘状变性损害中心视力,至少可保留周边视力,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一旦至晚期失明,很难复明,理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6.
有研究认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2型糖尿病(DM)患病率高达11.34%,其中女性糖尿病患病率高于男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DM患者的主要致盲原因,失明的DM患者中85%左右由DR引起。而DR的发生、发展,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目前,关于老年女性DM患者视网膜病变危险因素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光凝的疗效。方法将该院2015年1—11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50例,所有患者采用激光光凝治疗。就患者治疗前后视力水平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有效率、继发虹膜红变、新生儿血管性青光眼等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5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共100只眼)治疗有效率为98.00%,其中,治疗后视力提高或视网膜新生血管消退或视网膜水肿、出血和渗出吸收减少共有49例(共98只眼),1例(共2只眼)经治疗无效。该例患者在治疗后的第2个月开始出现周边视网膜新生血管出血,继发虹膜红变、新生儿血管性青光眼,采取睫状体冷冻术进行处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治疗前后视力水平均明显优于治疗之前,其中,治疗前视力水平(0.13±0.08),治疗后视力水平(0.19±0.10),(P0.05)。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光凝疗效确切,通过光凝处理,可有效对缺血以及缺氧区域进行破坏,改善患者视力水平。从安全性看,激光光凝治疗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正元芸生滴丸治疗的疗效。方法经数字随机原则将于2014年1月—2016年1月间选取186例(351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分析2组,93例(173眼)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治疗;93例(178眼)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口服正元芸生滴丸进行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视网膜改变、自觉症状改善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患者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视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对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正元芸生滴丸治疗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在全世界影响了大约一亿人,其中5%~10%为1型糖尿病,90%~95%为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的发生可能与引起肥胖的生活方式有关。血管疾病是糖尿病病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大血管病变包括动脉粥样硬化(AS)和中膜钙化。小血管病变,如视网膜病和肾病是致盲和终末肾衰的主要原因。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高压氧治疗作用及其护理方法。方法采用该院2013年1月—2014年3月住院治疗的93例146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采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又加用高压氧治疗,同时预以精心的护理。结果治疗组的患者有效率达89.1%。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在采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又采用高压氧治疗。能提高治疗效果,使患者的致盲率明显降低,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