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核性脑膜炎4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对43例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3例结核性脑膜炎经正规三联抗痨治疗,39例好转;4例恶化,其中1例因感染性休克死亡。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坚持正规用药和足够长的疗程,适当应用激素,能有效提高患者存活率,防止后遗症。  相似文献   

2.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治分析(附90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为预防、诊断和治疗结核性脑膜炎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明确诊断的××倒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结核性脑膜炎发病以〈3岁为主;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诊断要靠临床医生全面分析,早诊断、正规化疗、综合治疗是决定预后的关键因素。结论做到早诊断,正规化疗配合综合治疗能缩短病程,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为预防、诊断和治疗结核性脑膜炎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明确诊断的xx倒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结核性脑膜炎发病以<3岁为主;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诊断要靠临床医生全面分析,早诊断、正规化疗、综合治疗是决定预后的关键因素.结论 做到早诊断,正规化疗配合综合治疗能缩短病程,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影响小儿结核性脑膜炎预后的因素分析。方法:临床确诊的结核性脑膜炎患儿64例,结合临床情况、脑脊液检查、影像学、治疗情况等进行总结、归纳。结果:早期诊断率仅34.4%,经积极正规治疗后早期患儿有效率为94.4%,中期患儿为70.4%,晚期患儿为52.6%。结论:小儿结核性脑膜炎早期诊断、治疗,预后良好,长时间误诊误治导致椎管黏连、梗阻,预后差,病残率、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护理方法,提高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28例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28例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经积极治疗及综合护理,好转25例,死亡2例,放弃治疗1例。结论对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在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有效的综合护理,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降低致残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卢家桀  唐红  雷秉钧 《西部医学》2005,17(4):302-303
目的总结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资料,提高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认识。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至2004年9月收治的78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78例患者中临床治愈59例,好转12例,死亡或自动出院7例。结论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手段较多,但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需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早期、联合、足量、长期、分阶段抗结核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重症顽固性结核性脑膜炎36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近年来.由于结核菌的耐药问题突出.加之主客观因素未能早期正规抗结核治疗而导致的重症顽固性结核性脑膜炎,治疗非常棘手。现将我院收治的36例重症顽固性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及治疗情况加以总结分析。旨在为降低重症顽固性结核性脑膜炎的病死率提供参考。1 临床资料1.1 重症顽固性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标准 ①临床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结核性脑膜炎在农牧区的临床特点,为以后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分析我院近3年来收治58例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发病年龄、临床症状、体征、腰椎穿刺脑脊液化验及CT检查。结果:结核性脑膜炎以农牧区青壮年贫困人口为主,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诊断要靠临床医生全面进行分析。早诊断、正规化疗是决定预后的关键。脑脊液置换、鞘内注药、口服乙酰唑胺片治疗脑积水有较好疗效。结论:加强对农牧区贫困人口结核病科普知识宣传,加大济困救助力度,做到旱诊断、正规化疗,完成疗程,可明显提高结核性脑膜炎的治愈率,减少死亡率、复发率及后遗症。  相似文献   

9.
游建友 《中外医疗》2012,31(31):58+60-58,60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症状、诊断以及治疗方法。方法对该院收治的8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大都呈现出慢性或者亚急性起病,经过正规抗结核治疗,临床治愈为48例,好转为18例,12例没有好转,自动出院或者转院进行治疗,2例死亡。结论患者的脑脊液特点以及头颅CT或者MRI检查作为诊断结核性脑膜炎一个重要的指标,早期诊断以及科学合理治疗可以有效增强结核性脑膜炎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沈春明  赵刚 《实用全科医学》2011,9(3):401-401,468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治疗中的价值及合理应用的方法,以提高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治愈率,缩短病程,减少不良转归的发生。方法回顾吴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近5年来的结核性脑膜炎病例,选择其中随访满12个月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10例,对全部患者入院时病情,治疗过程中糖皮质激素使用的剂量、疗程,患者病情恢复及临床转归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所有10例患者确诊后即给予四联抗结核治疗,同时给予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完成整个抗结核疗程12个月,全部患者没有死亡,大部分恢复良好,仅有2例患者轻度残疾。结论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和正规化疗是关键,糖皮质激素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中早期、合理的应用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减少后遗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35例结核性脑膜炎治疗及误诊情况及死亡原因。方法对结核性脑膜炎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2例病人中35例病人死亡,死亡原因为呐疝、全身衰竭、呼吸循环衰竭及消化道出血。结论早期诊断、正规治疗、积极控制颅高压、预防并发症,可改善结核性脑膜炎的预后和降低其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56例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的患者,依其应用正规强化抗结核治疗三个月的转归分为预后好和预后差两组。记录患者的9个参数:性别、年龄、临床分期、第一次脑脊液的蛋白含量、第一次腰穿的压力、血钠的浓度、头部磁共振是否发现局限性病灶、强化期是否合用激素、是否使用脑脊液置换并鞘注治疗。用单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与结核性脑膜炎预后显著相关的变量,后用多变量stepwise 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结核性脑膜炎预后的最佳回归方程。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与结核性脑膜炎预后显著相关的独立变量包括:临床分期、第一次脑脊液的蛋白含量、血钠的浓度、强化期是否合用激素、是否使用脑脊液置换并鞘注治疗。结论在正规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脑脊液置换并鞘注治疗可改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对2007年2月-2012年2月笔者所在防治所收治的51例结核性脑膜炎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及预后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51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临床表现以发热、头痛、呕吐为主要症状,脑脊液改变以压力、白细胞、蛋白升高,葡萄糖、氯化物降低为主。96.08%合并颅外结核。头颅CT或MRI检查异常51例。经正规抗结核治疗,恢复良好33例,恢复不理想18例,死亡2例。结论:患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头颅CT或MRI检查、是否合并颅外结核感染及正规抗结核治疗是否有效,是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重要依据;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可提高结核性脑膜炎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资料。结果:经治疗,16例中有2例死亡,6例病情好转出院,8例治愈出院。治愈的8例病人住院时间最长192d,最短94d。结论:结核性脑膜炎采用联合化疗,并用激素、脱水等综合治疗措施,缩短了疗程,提高了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成人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8例成人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结核性脑膜炎治愈27例(96.4%),死亡例(3.6%)。结论: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抗结核、激素、降颅压、鞘内注射、脑脊液置换冲洗、醒脑等综合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结核性脑膜炎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2004年间收治确诊的35例妊娠合并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治疗、分娩及预后情况。结果:35例妊娠合并结核性脑膜炎病人经强力抗结核、适宜剂量地塞米松及鞘内注药治疗后痊愈20例,好转8例,失访6例,死亡1例,住院期间行人工流产4例,引产术28例,自然分娩3例,产健康活婴1例,先天结核病1例。死婴1例。结论:妊娠与结核性脑膜炎之间相互影响,妊娠易患结核性脑膜炎。早期诊断较关键。强力抗结核治疗、及早适时终止妊娠能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及后遗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刘宏 《中外医疗》2013,32(16):63-64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以提高预防、诊断和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7年9月—2012年9月期间收治的86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发病情况、临床表现、临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86个病例中痊愈患者55例,治愈率64.0%,好转23例,无效5例,死亡3例,死亡的3例因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而死于呼吸循环衰竭、脑疝、消化道出血等。结论结核性脑膜炎治疗的关键在于正确对待、及时诊治、积极预防,合理应用抗结核药物和采取正规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8.
结核性脑膜炎是结核中的一种严重类型,发病年龄多见于1-5岁,常在原发感染6个月-1年内发生。是小儿结核病致死的主要原因。但若能早期发现及时确诊,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采取综合性护理方法对结核性脑膜炎患儿的治愈和预后有着重要意义。我科自2002年10月-2006年10月共收治结核性脑膜炎患儿30例,现就临床护理体会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19.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5,(5):461-463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和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对结核性脑膜炎及时诊治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尤其是细胞学动态变化资料。结果:38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多亚急性起病,以颅高压和脑膜刺激征为主要表现,脑脊液白细胞数、蛋白中度升高,葡萄糖、氯化物中度减低,脑脊液细胞学细胞数多中度升高,早期为混合细胞反应,嗜中性粒细胞比例下降较慢,可稳定在1个月以上,正规抗结核治疗后多数好转,发病2周内接受抗结核治疗的患者预后明显优于其他患者。结论:对于病原学检查阳性率低、早期确诊困难的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对于其鉴别诊断和治疗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朱雅娟 《中外医疗》2009,27(9):30-30
目的分析210例结核性脑膜炎治疗的疗效。方法对21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在常规抗结核基础上,通过腰椎穿刺鞘内注药糖皮质激素降颅内压,扩张脑血管,营养脑细胞及对症支持治疗分析结核性脑膜炎治疗效果转归。结果早期结核性脑膜炎全部好转,中期结核性脑膜炎好转135例,死亡5例,晚期结核性脑膜炎好转14例,死亡12例,失踪1例。结论结核性脑膜炎提高治愈率、减少病死率、致残率的关键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即使是达到晚期,也有50%的好转率,临床医生也不能轻易放弃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