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下颌骨肿瘤切除后不仅造成面部畸形 ,而且可出现语言、吞咽、咀嚼等功能障碍。我科从 1989年~ 1999年对175例因下颌骨肿瘤切除后根据情况采用 5种不同方法重建下颌骨的修复治疗 ,收到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75例下颌骨肿瘤切除 游离髂骨肌瓣 6 0例及带蒂颅骨肌瓣 16例用于开支及半侧下颌骨重建 ,带蒂锁骨肌瓣 14例用于颏部及体部下颌骨重建 ,聚甲基丙烯酸甲脂人工下颌骨用于下颌骨体、角、支重建 48例 ,自体下颌骨切除冰冻再植 37例。2 护 理2 1 术前准备2 1 1 心理护理由于手术部位均在颜面部 ,手术创伤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下颌骨造釉细胞瘤的治疗方法与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总例数 5 2例 ,其中 15例采用下颌骨造釉细胞瘤单纯刮治术式、11例局部刮治加体内液氮冷冻、4例采用下颌骨切除肋骨或髂骨游离移植或代用品植入修复、2 2例采用瘤体连同下颌骨一并切除 ,刮治干净 ,体外液氮冷冻后原位再植的术式 ,将上述 4种术式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单纯刮治的术后复发率达 2 6 6 7% ( 4/15 ) ;局部刮治加体内冷冻的复发率 18% ( 2 /11) ,而瘤体连同下颌骨切除的体外冷冻后再植入方法无一例复发。【结论】连同瘤体的下颌骨切除 ,体外刮治后液氮冷冻再植是治疗造釉细胞瘤的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 下颌骨肿瘤病变,手术切除部分常采用自体肋、髂骨、异体骨、塑料制品植入来修复,但有面部畸形缺点。我科于1985年起对7例病人采取自体肿瘤骨煮沸再植术,疗效令人满意,现将治疗经过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7例病人中,男3例,女4例,年龄均在18岁-25岁。其中4例造釉细胞瘤,1例角化囊肿,1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1例骨巨细胞瘤(病理分级二级)。病变部位:4例下颌骨体;1例颏部;2例下颌骨升枝(包括:髁状突、喙突)。二、手术方法: 经气管内插管全麻下行下颌骨部分全截,将切除肿瘤骨去除膨隆部分,并修整尖锐突起的牙槽突,用骨钻将两端钻孔。  相似文献   

4.
大块下颌骨缺损可严重影响面部外部美观及咀嚼功能 ,带血管蒂的自体骨游离移植因具有抗感染能力强 ,成活率高等特点而被越来越多的医生所采用。我科 1994~ 1999年共应用带血管蒂腓骨移植修复半侧下颌骨缺损 6例 ,取得了满意效果。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 6例 ,男 3例 ,女 3例 ,年龄 39~ 67岁 ;其中 5例为恶性肿瘤术后下颌骨半侧缺损 ,1例为严重牙源性颌骨骨髓炎 2次手术后下颌骨半侧缺损。切取腓骨长度 13 2~ 14 0cm ,皮瓣大小 4 5cm× 2 1cm~ 6 0cm×4 5cm。1 2 手术方法1 2 1 常规拍下颌骨曲面断层X线片…  相似文献   

5.
带血管蒂骼骨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 ,旨在重建下颌骨的完整性 ,以恢复下颌的功能 ,矫正颌面畸形。我院于 1995年以来 ,利用自体骼骨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 19例 ,效果很好。1 临床资料男 8例 ,女 11例 ;年龄为 2 .5岁~ 52岁。造釉细胞瘤 15例 ,角化囊肿 4例。手术方法均采用全麻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下颌骨肿瘤术后所致缺损通过游离骨移植,重建下颌骨的连续性,恢复下颌骨功能。方法:下颌骨造釉细胞瘤切除术后,用自体游离髂骨、肋骨及病变下颌骨切除后煮沸再植于下颌骨缺损。结果:51例植骨病人疗效满意49,植骨失败2例,髂骨供骨区出现并发症积液3例。结论:自体游离骨移植效果满意,仍需要注意控制感染及预防并发症发生,自体瘤骨立即再植可避免排异现象,并且可以减少手术创伤。  相似文献   

7.
下颌骨肿瘤为去除病灶常必须采用下颁骨部分、大部或全部切除的手术方法。下颌骨是颌面部主要骨性支架,大块的骨性缺损将严重影响病人的咀嚼、吞咽、语言功能,并造成严重的面容损害。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和不幸,特别对青年人此种手术方法更是难以接受。近年来,我院采用自体下颌骨煮沸再植术两端用钢丝固定,上、下颌间固定5周,去掉颌间牵引,单颌固定3个月,治疗5例病人。对颌骨缺损的修复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其优点是:取材方便,缺损对位、颌间对位较准确。方法简便易行,不易引起排斥反应。植骨可长期留在体内。成为颌骨的一部分,以达到面形不变的目的。现将该手术病人的护理述之如下:  相似文献   

8.
自 1994年 6月至 1999年 10月 ,对 17例下颌肿瘤骨行煮沸后立即再植术 ,经临床观察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7例中 ,男 6例 ,女 11例 ,年龄 2 2~ 6 0岁。术前常规X线拍片检查以了解骨破坏情况及确定切骨范围。术前病理诊断 :造釉细胞瘤 11例 ,角化囊肿 3例 ,颌骨中央型血管瘤 3例。术后定期X线拍片连续追踪观察骨愈合情况。 17例中有 12例肿瘤位于体部 ,波及升支 2例 ,越过中线至对侧颏部 3例。1 2 手术方法 经鼻腔气管内插管全麻 ,常规下颌骨截除术切口 ,按颌骨肿瘤外科原则切除病变骨 ,拔除肿瘤骨段上…  相似文献   

9.
血管化髂骨移植在下颌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颌骨缺损常导致严重的功能丧失和颜面畸形 ,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方法很多 ,血管化髂骨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具有血供良好、自然曲度相似下颌骨形态等优点。我科自 1 996年以来对下颌骨缺损行血管化髂骨瓣修复 36例 ,取得了理想的临床效果。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 36例 ,男 2 1例 ,女 1 5例 ;年龄 1 4~ 61岁 ,平均年龄 35岁 ,缺损长度 6~ 1 5cm。病理诊断 :成釉细胞瘤 2 5例 ,骨化纤维瘤 6例 ,囊肿 3例 ,外伤 2例。1 .2 手术方法1 .2 .1 病灶切除 :自下颌骨下缘下 1 .5~ 2 cm切口 ,长度与需切除的骨范围相应 ,保护面神经下颌…  相似文献   

10.
自体冷冻下颌骨复合髂骨移植的动物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论证冷冻自体下颌骨复合髂骨移植的可行性。方法 :2 0只健康雄性大耳白兔实施冷冻自体下颌骨复合髂骨移植并与对侧的新鲜髂骨移植相比较。分别在术后 2 ,4 ,8,1 2周各处死 5只动物 ,获取整块下颌骨标本作大体观察、X线检查和组织学评价。结果 :复合移植组术后 2周时冷冻骨以移植骨残余吸收为主 ,髂骨表层可见新骨生成 ,深部主要为非活性骨 ;4周时冷冻骨及髂骨均发生活跃成骨 ;1 2周时冷冻骨及髂骨皮质形成较成熟的板层骨。新鲜髂骨移植组 :愈合过程与复合移植组基本相似 ,只是在早期软骨增生异常活跃。结论 :冷冻自体下颌骨复合髂骨移植骨性愈合可靠 ,证明冷冻自体病变下颌骨复合髂骨移植修复下颌骨大范围肿瘤性缺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腓骨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一期修复下颌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 ,以腓骨瓣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方法在国内外文献中时有报道[1 3 ] 。我科自 2 0 0 1年 2月至 2 0 0 2年 1月行腓骨皮瓣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手术 5例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一、对象与方法1.对象 :5例患者中 ,男 1例 ,女 4例 ;年龄 2 7~ 71岁 ;右下颌骨成骨肉瘤 1例 (T3 N0 M0 ) ,左侧嚼肌肌源性肉瘤 1例(T4 N0 M0 ) ,左下牙龈鳞癌 1例 (T3 N2 M0 ) ,右侧牙龈鳞癌术后复发 1例 (T3 N0 M0 )首次手术时已切除患侧下颌骨 ,未行修复 ,左舌下腺上皮—肌上皮癌术后复发 1例 (T3 N1M0 )。2 .手术方法 :(1)原发灶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自体肋骨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疗效。方法 按常规切除病变的下颌骨节段,取适宜自体肋骨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结果 肋骨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11个病例中,10例成功地恢复了颌面部外形及口腔功能,但有1例因口腔内伤口有少许裂开,导致伤口感染,植入的肋骨块有部分坏死。结论 自体肋骨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它完全可以达到恢复面部外形及恢复口腔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下颌骨缺损修复重建方法选择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三种常用下颌骨缺损修复重建方法在临床应用中的选择与修复重建的时机选择.方法 收集1994年12月~2007年12月期间在我院因各类肿瘤切除手术后实施下颌骨缺损修复重建的患者142例,分析与下颌骨修复方法选择相关的各种因素,包括病变性质、患者家庭经济状况、是否有软组织缺损、是否进行了放/化疗.将下颌骨缺损进行HCL方法分类,并比较各类缺损修复方法与修复时机的选择.结果 本组142例患者中采用自体游离骨移植103例(72.6%),采用游离血管化骨肌瓣移植8例(5.6%),采用替代物植入31例(21.8%).142例患者中有132例(93.0%)行同期修复,6例(4.2%)行延期修复,4例(2.8%)选择Ⅰ期暂时性修复后Ⅱ期再次修复.结论 各类下颌骨缺损应考虑同期修复重建.应结合患者的多种因素综合考虑选择修复重建的方法.血管化骨移植是理想的修复方法,但并非适合所有患者.自体游离骨移植适合临床常规应用.但适用范围受局限.替代物植入可作为补充方法,但不应作为临床常规首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自体骨肋骨同期移植整复下颌骨缺损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5例颌肿患者,行肿瘤切除后缺损下颌骨用自体肋骨进行整复。结果:5例术后3月经X摄片显示骨性愈合、咬合关系良好。结论:自体肋骨移植骨期整复良性下颌骨缺损方法简便易行,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不同下颌骨截骨方式在咽相关区域暴露及肿瘤切除手术中的适应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3年12月采用下颌骨截骨方式切除咽相关解剖区域肿瘤23例,其中应用下颌骨正中截开7例,下颌骨角部截开6 例,单纯下颌骨方块或“L”型截骨5例,下颌骨升支纵行截开5例.结果 运用4种下颌骨截骨方式,术野暴露满意,均完整切除肿瘤,恶性肿瘤切缘均为阴性;12例患者术后给予放疗或同步放化疗,均未出现放射性骨髓炎.所有患者术后下颌功能恢复良好,张口度及咬合达到理想要求.结论 咽相关区域复杂肿瘤手术时根据肿瘤原发位置、性质及大小,灵活机动地采取不同的下颌骨截骨方式,不仅可以获得良好的术野和肿瘤切除的安全界限,也可以较好地满足一期修复及口颌系统功能恢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张小明 《广西医学》2004,26(5):733-734
近年来,应用非加压、单层骨皮质固定的小型钛板(titani umminiplate)或不锈钢板(sainlessminiplate)复位固定下颌骨骨折在西方发达国家已被广泛应用于口腔颌面外科临床〔1〕。我们将4 0例应用小型钛板固定技术治疗下颌骨骨折的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4 0例下颌骨骨折患者均系我院在2 0 0 0年8月~2 0 0 3年1 0月间收治的患者。平均年龄36岁(1 1~6 6岁) ,男性2 7例,女性1 3例。骨折类型:4 0型患者共5 8处下颌骨骨折。2 8例患者为单发性,1 2例为多发性(7例伴上颌骨骨折)。小型纯钛接骨板由美国WALTERLORENZ品牌,上海…  相似文献   

17.
随着口腔颌面外科的发展,在全身麻醉下施行的手术也相应增多。近年来我院应用一组全静脉内麻醉的方法,施行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共50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本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1~65岁。手术种类:上颌骨切除术5例,下颌骨切除12例,颊、软腭肿瘤切除10例,腮腺肿瘤切除2例(上述手术中同时行颈淋巴清扫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下颌孔后升支垂直截骨的下颌骨外旋入路切除颞下窝肿瘤的效果。方法对2014年4月至2017年8月7例经下颌孔后升支垂直截骨的下颌骨外旋入路切除的颞下窝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未出现术后并发症,随访2~24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下颌孔后升支垂直截骨的下颌骨外旋入路可充分暴露颞下窝肿瘤,且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是切除颞下窝肿瘤安全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19.
下颌骨肿瘤的治疗及功能恢复一直是口腔颌面外科同道们十分关注的课题。本文就我院1982~1993年收治的125例下颌骨因肿瘤切除,曾采用5种不同的修复方法作一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20.
雷町  毛伯镛  袁朝新 《四川医学》2000,21(12):1060-1060
采用冷冻方法将颅内球形或类球形肿瘤完全冷冻成冰球后再行完整切除 ,如何准确掌握不同性质和大小的肿瘤所需冷冻时间而使整个瘤体形成冰球后切除 ,一直是冷冻外科亟待解决的问题。我院脑外科自1996年 4月至 1999年 4月 ,采用超声监测下冷冻外科切除颅内肿瘤 18例 ,均能基本准确地掌握冷冻时间 ,手术效果良好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本组病例中 ,男 12例 ,女 6例 ,年龄 2 2~ 65岁。肿瘤位于额叶 7例 ,顶叶 10例 ,颞叶 3例 ;肿瘤性质均经病理证实 ,其中胶质瘤 9例 ,脑膜瘤 7例 ,转移性腺癌 4例 ;肿瘤直径 3~ 6.5cm,呈球形或类球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