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ACG)患者血浆及房水中神经降压素(NT)浓度的变化,并分析这些变化对青光眼发生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检测AACG患者30例和老年性白内障患者30例血浆及房水中NT的浓度,分别对血浆及房水中NT的浓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青光眼组的房水NT含量明显高于白内障组(P〈0.01),而青光眼组血浆NT含量明显低于白内障组(P〈0.01)。结论NT在青光眼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崔红光  王竟 《浙江医学》1999,21(10):580-581
为进一步研究皮质性和核性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房水中Ca~(2 )的变化,以探讨白内障的发病机制,检测了3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血清及房水中Ca~(2 )的浓度。结果显示:皮质性及核性白内障患者血清中Ca~(2 )浓度分别为2.3620±0.0874mmol/L、2.3713±0.0767mmol/L,两者均无显著增高(均P>0.05);房水中Ca~(2 )浓度分别为1.3267±0.0902mmol/L和1.3927±0.0573mmol/L,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皮质性及核性白内障患者房水中Ca~(2 )浓度存在差异,这可能与晶状体上皮细胞状况有关,房水中Ca~(2 )浓度变化可间接反映晶状体内的病理生理变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在人白内障眼房水及晶状体上皮细胞(LEC)中的表达水平与年龄的关系.方法 收集老年性白内障130例和先天性白内障15例.超声乳化术中取房水,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房水PEDF浓度;选上述先天性白内障和老年性白内障高龄者各15例,术中取前囊膜标本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LEC的PEDF表达.结果 患眼房水PEDF平均浓度为(180.9±78.6)ng/ml,且与年龄均呈负相关(r=0.821,P<0.001);患眼LEC中存在PEDF的蛋白表达,且幼龄组的表达水平远高于高龄组.结论 患眼LEC中存在PEDF活性,其房水及LEC中的PEDF水平均随年龄增加而显著下降,提示PEDF可能以旁分泌和自分泌的方式调节或(和)保护LEC.  相似文献   

4.
检测34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血浆过氧化脂质浓度显著升高,而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物岐化酶活性明显降低,此两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由此可进一步证明LPO,SOD和老年性白内障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董宇  宋鄂  张乐  崔治华  裴颖 《吉林医学》2007,28(4):435-436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与老年性白内障发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NO酶法测定老年性白内障(32例)房水及泪液中NO的含量,以及裂隙灯检查无白内障的正常体检者(31例)泪液和角膜或角膜巩膜穿通伤患者(31例)房水中NO的含量。结果:裂隙灯检查无白内障的正常体检者泪液中NO平均含量为(24.39±8.32)mmol/L,角膜或角膜巩膜穿通伤患者房水中NO含量(86.12±23.28)mmol/L,老年性白内障组房水及泪液中NO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NO含量的增高与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6.
对孕兔妊娠前及孕末期母胎血浆游离氨基酸浓度测定表明,孕28d时母兔血浆总游离氨基酸浓度较孕前明显减少,所测20种氨基酸中,母体绝大多数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妊娠期较非孕期减少。孕28d胎兔血浆氨基酸中,除瓜氨酸及胱氨酸外,其余18种氨基酸均较同期母体氨基酸浓度增高。  相似文献   

7.
应用血管解痉剂治疗胎儿宫内生长迟缓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用被动吸烟法建立孕兔IUGR动物模型的基础上,观察了复方丹参注射液+山莨菪碱治疗IUGR的效果。结果表明,治疗组仔体重,肝脏重量及脑组织重量对照组显著增加,(均为P<0.01),治疗组IUGR发生率较对照组有降低的趋势。治疗组子宫胎盘血流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血浆游离氨基酸测定结果表明,尽管两组母体血浆游离氨基酸浓度无明显差异,但治疗组胎仔血浆总游离氨基酸浓度及绝大多数必需氨基酸和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运用单向琼脂免疫扩散法检测41例原发性青光眼(以下称PG)房水免疫蛋白滤过率,以老年性白内障52例为对照研究。发现各型PG房水lgG滤过率及Ab6滤过率虽有差异,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的程度;各型青光眼房水蛋白滤过率与老年性白内障相比却近乎其3倍,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前房水一氧化氪(NO)水平与术后炎症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98例老年性自内障患者均行非超乳小切口晶状体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中抽取房水行NO活性测定,术后第一天观察房水闪辉情况并据此判断炎症反应程度。结果术前房水一氧化氮活性越高,术后反应越严重,一氧化氮活性与术后眼前段反应的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0.835,P〈0.01)。结论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前房水一氧化氨水平是术后炎症反应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
6个尸眼各部组织(正常眼球),老年性白内障晶体86个、房水34份,血清34份及正常晶体43个,正常房水14份,正常血清14份用高频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催化极谱法(CP)测定,用原子吸收光谱法(AAS)进行对照测定,结果如下: 1.6个尸眼的Zn、Mg、Ca、Cu、Se含量以葡萄膜及视网膜最高,Zn含量以房水、视神经及晶体最低。 2.老年性白内障病人,晶体Zn较正常低,房水Cu、Ca较正常高,血清Zn较正常低,而Cu、Ca较正常高。 3.老年性白内障病人血清和晶体Cu的含量成正相关(r=0.373,P<0.05)。本研究对老年性白内障原因的探讨有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眼房水蛋白含量的改变及其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溴甲酚绿比色法对128例128只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和64例64只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房水蛋白进行了测定。结果开角型青光眼疾病分类各组及中医证型(肝郁气滞证、痰湿犯目证、肝肾阴虚证)各组均表现为房水白蛋白和总蛋白含量增高,与老年性白内障组相比,各组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开角型青光眼疾病分类组间比较及中医证型组间比较,房水白蛋白和总蛋白含量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血-房水屏障功能遭到破坏,房水的粘度增加,房水淤积于眼内。  相似文献   

12.
对115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和34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房水蛋白进行了测定。结果:闭角型青光眼 疾病分类各组及中医证型各组均表现为房水白蛋白和总蛋白含量增高,与老年性白内障组相比,各组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闭角型青光眼疾病分类组间比较及中医证型组间比较,房水白蛋白和总蛋白含量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证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血-房水障碍功能遭受破坏,房水的粘度增加,房水淤积于眼内。  相似文献   

13.
采用Beckman 6 300高分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以生理体液内标法,检测了 19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血浆39种游离氨基酸。结果表明,NIDDM 患者血浆支链氨基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胱氨酸、鸟氨酸及赖氨酸水平升高;精氨酸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白内障患者血清及房水中氧化应激指标的改变及与年龄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白内障患者,列为观察组。另纳入健康体检者并列为对照组。结果:共纳入观察组42例,对照组15例。观察组血清SO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清MD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房水SO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房水MD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年龄与血清SOD及房水SOD呈现显著性负相关;观察组年龄与血清MDA及房水MDA呈现显著正相关。结论:白内障患者血清及房水中氧化应激指标升高且与年龄呈现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梁明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4,(3):418-420,423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白内障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3年6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102例为观察组,同时期健康志愿者10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房水和血清中氧化应激相关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脂质(LPO)及VEGF水平,并比较不同年龄患者房水中各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房水中MDA、CAT及VEGF水平高于对照组,SOD、GSH—Px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血清中MDA、LPO及VEGF水平高于对照组,SO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着白内障患者年龄的增长,患者房水中SOD、GSH—PX水平明显下降,而MDA、VEGF水平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白内障患者房水及血清中氧化应激指标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异于正常人群,且其高低与年龄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检测D-二聚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AID)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AID患者血浆标本214例,按照美国风湿病学会分类标准对AID患者进行分类,其中类风湿性关节炎(RA)组77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组69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5例,全身性硬皮病15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18例。采用乳胶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观察各类疾病不同活动度间及治疗前后D-二聚体水平差异,并结合血常规和生化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RA组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与其他4类疾病(P<0.05~P<0.01);RA组和SLE组患者中高活动组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高于低活动组(P<0.01);RA组和SLE组患者治疗后D-二聚体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和治疗中(P<0.05~P<0.01);在RA组中,类风湿因子水平与D-二聚体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0.01),在SLE组中,D-二聚体水平与尿酸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0.01),与红细胞和血小板数量均呈负相关关系(P<0.01)。结论:在常见5类AID患者中,RA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增高最为明显,其次为SLE,且D-二聚体水平高低与疾病活动性和治疗阶段密切相关。提示RA和SLE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可作为临床判断病情活动度和治疗效果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在活动性脉络膜新生血管膜(CNV)患者房水中的表达。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对32例活动性CNV患者和10例白内障患者(对照组)的房水标本进行VEGF和PEDF检测。结果:CNV患者房水中的VEGF为(523.0±273.7)pg/m l,PEDF为(16.58.±13.11)ng/m l;对照组患者房水中的VEGF为(108.3±72.3)pg/m l,PEDF为(0.35±0.57)ng/m l。两组间的VEGF和PEDF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00)。结论:活动性CNV患者房水中VEGF和PEDF增高,可能与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炎症性青光眼患者血清及房水白细胞介素-23(IL-23)、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炎症性青光眼、原发性青光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其血清及房水中IL-23、IL-17水平,并对炎症性青光眼患者房水IL-23与IL-17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3组患者血清IL-23、IL-17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炎症性青光眼组房水IL-23、IL-17水平明显高于原发性青光眼组和老年性白内障组(P〈0.01),但原发性青光眼组与老年性白内障组IL-23、IL-17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炎症性青光眼患者房水中IL-23与IL-17水平呈正相关(r=0.76,P〈0.05)。结论炎症性青光眼患者房水IL-23、IL-17水平升高可能与眼内炎症反应密切相关,与高眼压状态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