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外周血大肠癌细胞,探讨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癌细胞存在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T-PCR方法检测47例没Dukes分期结肠癌患者及其肝转移患者外周血中大肠癌细胞角蛋白20(CK20),并以大肠癌组织(20例)和正常健康人外周血(20例)为对照。结果:正常健康人外周血中未见CK20mRNA表达,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CK20 mRNA检出率达40.4%(19/47),Dukes B,C,D期患者外周血CK20 mRNA检出率分别为20.5%(5/20),41.2%(7/17)和87.5%(7/8),(P<0.05)。肝转移患者CK20 mRNA检出率为87.5%(7/8),无肝转移患者检出率为30.8%(12/39)(P<0.01)。结论:CK20可作为肿瘤标志物,用于检测外周血中的大肠癌细胞,预测肿瘤复发及转移,识别高危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中甲胎蛋白信使核糖核酸 (AFP mRNA)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肝癌血行播散的关系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巢式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 ,对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样本 ,4 0例原发性肝癌 ,1 2例慢性肝病 ,5例继发性肝癌患者和 7例健康人各 5ml外周血样本检测AFP mRNA。结果 AFP mRNA在 0 .5× 1 0 1 mlHepG2细胞可检出 ,在肝癌组阳性率为 5 2 .5 % ,其他各组均为阴性。肝癌患者的AFP mR NA表达与肝内播散情况、临床分期、远处转移情况具有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采用巢式RT PCR技术检测肝癌患者外周血AFP mRNA的表达 ,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和灵敏性 ,可作为肝癌远处转移的预测性指标  相似文献   

3.
李建华  王禾  张更  袁建林  杨晓剑  于磊 《医学争鸣》2003,24(14):1298-1300
目的 :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尿中膀胱移行癌细胞 ,研究尿脱落细胞中细胞角蛋白 2 0 (CK2 0 )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应用RT PCR方法检测 4 5例膀胱癌患者以及 18例非肿瘤患者的尿脱落细胞CK2 0 .结果 :4 5例膀胱癌 39例CK2 0表达阳性 ,非肿瘤组 18例中 1例CK2 0表达阳性 ,RT PCR方法检测膀胱癌尿脱落细胞中CK2 0敏感度 86 .7% ,特异度 94 .4 % .G1,G2 及G3 膀胱癌阳性率分别为82 .8% (2 4 /2 9) ,91.7% (11/12 ) ,10 0 .0 % (4 /4) ,各级间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CK2 0的表达同肿瘤的分期、分级无关 .结论 :CK2 0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膀胱肿瘤标记物 ,RT PCR方法检测膀胱癌尿液中CK2 0可用于膀胱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巢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检测大肠癌外周血中CK20mRNA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CK20mRNA作为大肠癌细胞微转移的标示。方法:巢式逆转录多聚酶反应(RT-PCR)法。结果:CK20mRNA巢式TR-PCR最低可检测到每50ml血液中仅存5个结肠癌细胞的存在;大肠癌组32例,外周血中CK20mRNA阳性率56.26%(18/32);对照组中CK20mRNA均为阴性。结论:CK20mRNA巢式RT-PCR可作为大肠癌细胞微转移的敏感而特异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5.
康悦  魏立志 《黑龙江医学》2003,27(10):741-742
目的 探讨大肠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 ,检测 4 7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CK2 0mRNA的表达。结果  4 7例病人外周血中查出CK2 0阳性表达 2 7例 ,阳性率 5 7.5 %。CK2 0阳性检出与Dukes分期、淋巴转移有关而与肿瘤病理分化程度无关。结论 CK2 0mRNA可作为检测大肠癌病人外周血中微转移的良好指标 ,外周血中CK2 0mRNA检测有助于识别具有复发或远处转移倾向的大肠癌病人。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手术对大肠癌患者血循环中癌细胞的影响。方法:应用RT-PCR技术,检测82例大肠癌患者术前和术后血循环中CK20mRNA的表达。结果:在所有大肠癌患者血循环中术前有42.7%的患者CK20mRNA表达阳性,CK20mRNA阳性检出率与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肝转移有显著性差别。手术后在所有大肠癌血循环中有59.8%的患者CK20mRNA表达阳性,较术前阳性表达明显增多(P<0.05)。结论:血循环中癌细胞的存在是大肠癌的一种常见的早期事件,手术刺激可增加肿瘤细胞向血循环中释放。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手术刺激对大肠癌患者门静脉血中癌细胞的影响。方法:应用RT-PCR技术,检测82例大肠癌患者术前和术后门静脉血中CK20mRNA的表达。结果:手术前54.9%的患者CK20mRNA表达阳性,CK20mRNA阳性检出率与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肝转移存在差别有显著性。手术后门静脉血中有76.8%的患者CK20mRNA表达阳性,较术前阳性表达明显增多(P<0.005)。结论:门静脉血液中癌细胞的存在是大肠癌的一种常见的早期事件,手术刺激可增加肿瘤细胞向门静脉血中释放。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人鸟苷酰环化酶C(GC-C)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RFQ-PCR)检测的新方法,观察大肠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GC-C mRNA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在GC-C基因高保守区设计了特异性的引物和探针,RT-PCR扩增目的片段并实时检测产物的荧光强度,根据标准品建立的标准曲线,由软件自动计算出待测样本(30例健康献血员、11例大肠良性病变和37 例大肠癌)中GC-C mRNA准确含量,并以GC-C mRNA和β2微球蛋白 mRNA含量的比值作为评价GC-C表达水平的指标.结果:本法检测GC-C mRNA含量的线性范围为101 ~109 pg/ml,样本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CV)值分别为6.87%~11.12%和8.86%~15.19%.30例健康献血员和11例大肠良性病变样本的PBMC中均未检出GC-C mRNA表达,大肠癌患者外周血GC-C mRNA的检出率为83.8%(31/37).大肠癌患者外周血PBMC GC-C mRNA表达水平为0.88±0.06,与Duke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肝转移密切相关,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等无关.结论:GC-C mRNA RFQ-PCR检测外周血大肠癌细胞具有较好的检测灵敏度、特异性和重复性,GC-C mRNA表达水平可能对指导大肠癌Duke分期、判断淋巴结转移和肝转移、指导术后综合治疗均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
大肠癌及其肝转移组织骨桥蛋白mRNA的表达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Ding L  Zheng S  Cao J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4):970-973
目的 检测骨桥蛋白mRNA在大肠癌及其肝转移灶中的表达差异和蛋白定位 ,并探讨其在大肠癌肝转移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提取 4 4例大肠癌及癌旁正常组织及 2 0例大肠癌肝转移组织RNA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Q PCR)法检测其中骨桥蛋白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行骨桥蛋白的组织学检测。根据FQ PCR以CT 值为标准 ,所得数值与实际表达量对数值呈反比的原理 ,以骨桥蛋白CT GAPDHCT 的比值来评价不同组织骨桥蛋白的表达。结果 骨桥蛋白mRNA表达在大肠癌肝转移灶中表达最高 (1 0 7± 0 10 ) ,在原发大肠癌组织中次之 (1 15± 0 14 ) ,而在癌旁正常大肠组织中表达最低 (1 32± 0 18) ;统计分析差异有显著意义 (t=5 81,P =0 0 0 0及t=2 .12 ,P =0 .0 38)。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 ,骨桥蛋白定位于大肠癌细胞及肝转移灶旁正常肝细胞的细胞质。结论 骨桥蛋白mRNA在大肠癌中的表达高于正常组织 ,而在大肠癌肝转移组织中表达更高 ,骨桥蛋白定位于大肠癌细胞质。这提示骨桥蛋白与大肠癌的浸润转移有关 ,可作为大肠癌肝转移的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检测肺癌患者外周血及淋巴结微转移癌细胞的敏感的分子检测方法 ,并探讨其临床应用的意义。方法 :采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 RT- PCR)技术特异引物扩增 CK19- m RNA,以检测肺癌患者外周血及淋巴结中 CK19- m RNA的表达情况。分析CK19- m RNA扩增结果与患者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 :76例肺癌患者外周血标本中 39例CK19- m RNA阳性 ,阳性率为 5 1 .3% ,2 7例肺良性病变中仅 1例阳性 ,阳性率为 3.7% ,1 5例健康对照者均为阴性。全部患者 1 5 7枚淋巴结中 CK19- m RNA检测出阳性率为 38.9%( 61 / 1 5 7) ,常规病理方法检出阳性率为 1 4.6% ( 2 3/ 1 5 7) ,两种方法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 ,且 HE染色阴性的 1 34枚淋巴结中 ,经 RT- PCR法证实存在癌转移的阳性率为 2 8.3% ( 38/ 1 34)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结论 :巢式 RT- PCR是一种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高的癌细胞微量转移检测方法 ;可能有助于肺癌细胞微转移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1.
CK20 mRNA在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阳性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CK20 mRNA的阳性表达可作为肿瘤细胞血行播散的标志,探讨CK20 mRNA阳性表达与肿瘤病理指标的关系,观察大肠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中CK20 mRNA表达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巢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对大肠癌42例、原发性肝细胞肝癌5例、对照组(非癌肿)10例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间外周血中肿瘤细胞的靶基因CK20 mRNA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对照组(非癌肿)10例及原发性肝细胞肝癌5例手术前、后外周血中CK20 mRNA均为阴性表达。大肠癌组42例,手术前外周血中CK20 mRNA阳性表达率为50.0%(21/42),手术后48h外周血中CK20 mRNA阳性表达率为59.5%(25/42)。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CK20 mRNA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细胞病理分化程度无关,与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有关。结论: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CK20 mRNA的阳性表达可作为肿瘤细胞血行播散的标志,有助于判断大肠癌的预后及鉴别原发性肝细胞肝癌和大肠癌肝转移。手术操作会促使肿瘤细胞向血液中播散,手术过程中应加强预防措施以减少癌细胞的播散。  相似文献   

12.
CK20mRNA在胃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K20mRNA表达以判断癌细胞有无血行播散。方法:采用巢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对胃癌30例,原发性肝细胞肝癌5例、对照组(非癌肿)10例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间外周血中肿瘤细胞的靶基因CK20mRNA进行检测。结果:对照组(非癌肿)10例及原发性肝细胞肝癌5例手术前、后外周血中CK20mRNA均为阴性表达。胃癌组30例,外周血中CK20mRNA手术前阳性表达率26.7%(8/30),手术后48小时阳性表达率则为33.3%(10/30)。胃癌外周血中CK20mRNA的阳性表达率与细胞病理分化程度无关,与UICC病理贫苦无关,但与肝脏转移有关。结论: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K20mRNA的阳性表达可作为癌细胞血行播散的标志;有助于判断胃癌的预后;有助于鉴别原发性肝细胞肝癌和胃癌肝转移。胃癌手术中应采用“不接触肿瘤的游离技术”以养活癌细胞的播散。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K19 mRNA在早期宫颈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 - PCR技术对47例Ⅰ a~Ⅱa期宫颈癌患者及37例对照组健康体检者行外周血CK19 mRNA检测.结果:在Ⅰ a~Ⅱa期患者外周血中CK19 mRNA阳性表达率为14.89% (7/47),对照组外周血中CK19mRNA阳性表达率为0% (0/37).在Ⅰ a~Ⅱa期中CK19 mRNA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正相关(rs=0.367,P<0.05),与年龄、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CK19 mRNA表达在早期宫颈癌与淋巴是否结转移相关,与年龄、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无关;推测检测此指标可以作为预测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K—20mRNA基因表达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K-20mRNA(细胞角蛋白-20mRNA)基因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RT-PCR9志录-多聚酶链反应)法检测了34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K-20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按Dukes分期外周血CK-20mRNA的表达率分别是:A期20%,B期37.5%,C期53.3%,D期83.3%。结论 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K-20mRNA的基因表达与Dukes分期有一定关系,并且  相似文献   

15.
大肠癌组织血管生成与患者外周血CK20mRNA表达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Xu Q  Chen RX  Wang ZW  Ni QC  Qian JJ  Sheng HX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17):1205-1208
目的观察大肠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与大肠癌患者外围血癌细胞微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了58例大肠癌组织中的微血管密度(MVD)和VEGF的表达,用巢式RT-PCR法检测了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癌细胞微转移情况并分析其与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 58例大肠癌组织中35例高中分化MVD计数为30.2±12.7,低分化大肠癌23例MVD计数为86.6±19.1;26例大肠癌组织中VEGF呈阳性染色(44.8%).MVD计数及VEGF阳性表达与大肠癌分化程度、Dukes分期、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密切相关(P<0.05或P<0.01).58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32例CK20mRNA阳性表达(32/58),术后48 h有35例阳性表达(35/58),其中根治性切除组有21例阳性表达(21/44),非根治性手术组12例阳性表达(12/14),21例根治性切除患者术后7~14 d有11例转为阴性,12例非根治性切除患者术后7~14 d有11例阳性表达.CK20mRNA阳性表达与大肠癌病理分化程度无关,但与Dukes分期、区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情况相关(P<0.01).CK20mRNA阳性表达患者大肠癌组织中MVD计数(88.5±15.1)与VEGF阳性表达率(65.6%)明显高于CK20mRNA阴性表达患者的MVD计数(31.0±12.9)和VEGF阳性表达率(19.2%)(分别P<0.01,P<0.001).结论大肠癌组织中MVD和VEGF阳性表达与大肠癌的病理分化程度、Dukes分期、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情况相关.大肠癌组织血管生成与周围静脉血中癌细胞微转移情况密切相关.CK20mRNA的检测对大肠癌预后判断、疗效评估及指导综合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89例食管癌患者外周血中CK20、CK19及CEA mRNA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巢式RT—PCR技术检测89例食管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CK20、CK19、CEA mRNA的表达。结果:89例食管癌患者外周血中CK20、CK19及CE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9.44%、34.83%及52.81%;三基因同时检测时,至少1个基因检测结果为阳性的表达率为71.91%,与食管癌的淋巴结转移和(或)远处转移具有相关性。结论:CK20、CEA可作为检测食管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的生物学标志,RT—PCR联合检测多种标志物可为了解肿瘤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判断预后及监测疗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廖毅  曾庆贵 《重庆医学》2006,35(8):718-719
目的 探讨同时检测2种肿瘤标志物与大肠癌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和酶联免疫法联合检测157例患者外周血中细胞角蛋白(CK20)和癌胚抗原(CEA)。结果 CK20、CEA联合检测总阳性率90.79%,明显高于单项检测的阳性率77.63%和67.11%;其阳性结果与病理分期有关。结论 CK20和CEA阳性表达是大肠癌患者外周血存在癌细胞的重要证据,提示预后不良,联合检测CK20、CEA可提高大肠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8.
胃癌患者外周血CK20 mRNA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外周血CK20 mRNA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Taq Man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58例胃癌患者(其中50例化疗2周期后复查CK20 mRNA)、2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K20 mRNA表达;患者平均随访2年。结果:胃癌患者外周血CK20 mRNA阳性率为46.55%(27/58),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单因素分析胃癌患者外周血CK20 mRNA表达与远处转移(P<0.05)和临床分期相关(、期之间比较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远处转移是影响胃癌患者外周血CK20 mRNA表达的独立因素;化疗2周期后CK20mRNA阳性率无显著下降,但近期疗效无效的患者外周血CK20 mRNA阳性率显著高于近期疗效有效的患者(P<0.05)。平均随访2年后,CK20 mRNA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的1年生存率分别为34.78%和64.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CK20 mRNA可作为检测胃癌患者肿瘤细胞微转移的分子标志;定期监测胃癌患者外周血CK20 mRNA表达有助于评估化疗疗效和预测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