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肢主干动脉闭合性损伤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对5l例四肢主干动脉闭合性损伤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对5l例该种损伤尽早施行手术探查,重建肢体血运。具体修复方法:单纯修补缝合;血管端端吻合;自体血管移植;异体血管移植。结果:2例因早期漏诊肢体血循重建时间长而截肢,l例血循重建术后感染而截肢,l例死于术后顽固性休克,余47例肢体完全成活。结论:闭合性四肢主干动脉损伤早期易漏诊;诊断明确或高度怀疑有血管损伤应尽早手术探查;显微外科技术无张力吻合是修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四肢大血管损伤的诊断和治疗体会.方法 对23例四肢大血管损伤患者行直接端端吻合,8例健侧大臆静脉倒转移植12例,大血管接扎3例.结果 2例病人由于休克时问过长未能及时纠正致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2例肢体缺血时问过长,发生肌肉坏死,引起急性肾衰,经截肢及血运透析保住了生命;其余病人在血管修复后恢复血运.肢体保存且功能良好.结论 闭合性大血管损伤诊断有一定困难,积极手术探查是保住病人肢体和生命的最有效措施.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尽早修复肢体血管,预防骨筋膜室综合征是四肢大血管损伤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报道四肢主干血管急性损伤急诊显微修复和洽疗的临床效果,探讨四肢血管损伤修复手术对保存肢体的重要性及寻找有效解决影响肢体存活的因素。方法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四肢主干血管开放性损伤43例45条血管,手术方法包括损伤血管的显露,血管吻合和自体静脉移植术。结果42例一期愈合,1例经筋膜室切开减压后恢复正常,远期肢体血运及功能均恢复良好。结论对四肢主干血管开放性损伤的治疗是应尽快控制出血和恢复肢体血运,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是肢体血液循环重建肢体保存和功能恢复的保证。术后注意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并及早切开减压是提高治愈率和降低坏死及功能不良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四肢主干血管损伤诊治失误5例回顾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白福彦 《重庆医学》2005,34(7):1002-1003
目的总结四肢主干血管损伤诊治失误的教训.提高对该类损伤的诊治水平.方法对5例诊治失误的四肢主干血管损伤进行回顾,对诊治过程中进行分析.结果误诊误治的时间8h后2例,48~72h 2例,3个月1例.发生截肢3例,死亡2例.结论四肢主干血管损伤一旦误诊误治,截肢和死亡率高.对该类损伤应高度重视,早期预防血管再次出血、骨筋膜室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肢体主干血管闭合性损伤的诊治,以提高疗效及减少伤残。方法对30例肢体主干血管闭合性损伤患者采用血管对端吻合19例,自体大隐静脉移植11例,同时行骨筋膜室切开减压12例。结果治愈18例,后遗不同程度的缺血性肌挛缩8例,截肢4例。结论肢体主干血管闭合损伤若能及时诊断并争取伤后12h内修复,肢体可恢复良好功能和循环。温缺血时间超过12h者,常规行骨筋膜室切开减压可降低伤残率。  相似文献   

6.
邱德赞  陈云瀛 《广东医学》1998,19(4):267-268
报告36例60条急性四肢主干血管钝性损伤,平均随访17个月,肢体全部存活,仅1例发生肢体缺血性肌挛缩,我们体会,早期诊断早期处理此类血管损伤是成功的关键,应争取在6-8小时内修复血管,恢复血循环。对于急性血管损伤,根据临床表现可作出诊断,对可疑四肢主干血管损伤可立即作血和造影或手术探查,血管的修复应严格遵守显微称因管处理的原则,认真做好血管清创,根据清创后血管缺损长度采用对端吻合或自体静脉移植。而  相似文献   

7.
四肢主干动脉损伤的诊治(附6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生林 《广西医学》2001,23(4):735-736
目的:探讨分析四肢主干动脉损伤的诊治、方法。对61例四肢主干动员伤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急性动脉伤56例,假性动脉瘤5例,根据伤情分别采用单纯修补受损血清。对端吻合,自体静脉移植或人造血管移植修复血管损伤,结果:截肢2例,其中1例截肢后死于肾功能衰竭,其科59例肢体存活并恢复功能,结论:(1)早期诊断,正确处理,尽快恢复血清环是挽救肢体的关键;(2)动脉缺损2cm以上需行血管移植,尽量采用自体静脉移植,必要时可使用人造血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四肢主干动脉损伤后的诊治方法及效果。方法 84例四肢主干血管损伤患者应用显微外科技术,端-端吻合59条,大隐静脉移植修复26条,血管修复缝合11条。结果治愈82例,截肢2例,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血管破裂二次探查修复1例。结论四肢主干血管的损伤修复越早越好。缺损超过2 cm应取大隐静脉桥接,缺血超过6 h应采用血管取栓器取栓,常规行远端肢体切开减压,预防筋膜间室综合征。提高治愈率,降低后遗症和截肢率。  相似文献   

9.
对141例167条四肢主要血管损伤患者,采用认真细致的临床检查,早期诊断,及时合理的急救与处理。结果除1例肢体软组织挫裂伤较重截肢,另1例肢体缺血12小时,坯死面截肢,1例肢体缺血8小时,发生轻度缺血性肌挛缩外,其余患者肢体血运良好,无1例漏诊及贻误治疗,提示早期诊断和及时合理的治疗是处理血管损伤成功的关键,认真细致的临床检查是早期发现肢体血管损伤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周围血管损伤的术前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术前检查确诊后。采用端端吻合方式重建血管19条,行血管修补5条,自体大隐静脉移植8条,合并骨折者术后予以固定。有血栓形成者,术后抗凝,祛聚治疗7-10天。无血栓形成者术后用肝素3天。结果:血供恢复良好者29和血管;截肢2例。结论:彩超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诊断血管损伤的有效手段,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是降低截肢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四肢主干动脉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3例四肢主干动脉损伤患者分别采用直接动脉修补、动脉结扎、端端吻合、自体大隐静脉移植、人工血管移植、术中取栓及合并静脉损伤修复等。结果:截肢3例,获得随访12例,随访时间3个月~5年,11例多普勒超声证实损伤血管血流通畅,下肢血供不足1例,下肢肌肉挛缩1例。结论:早期正确诊断和提高对血管损伤的认识是提高肢体救治存活和避免并发症发生的关键。手术方式的合理选择、Fogarty导管常规取栓和早期筋膜切开可以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我科1988年1月至1996年6月收治四肢主要血管损伤(四肢主要血管损伤指四肢主要供血A如腋A、肱A、股A、GuoA损伤以及前臂桡、尺A或小腿胫前、胫后A同时损伤)43例的情况,本组由于急诊处理及时,绝大部分患者保全了肢体避免截肢致残。讨论了早期诊断、早期修复损伤血管恢复供血的重要性;急诊选择适当方式即时恢复损伤血管的通血,即使弹道伤也是可行的方法;术中术后及时行受损血管远端肢体切开减张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四肢主干血管损伤的修复方法及合并症的处理对疗效的影响。方法 33例50条血管损伤,行端-端吻合36条(动脉22条,静脉14条),单纯修补8条(动脉4条,静脉4条),自体大隐静脉移植6条(动脉3条,静脉3条)。同时处理好合并伤。结果 1例截肢,3例大面积肌肉坏死,3例部分皮肤坏死,其余26例肢体存活。经术后6个月至3年的随访29例肢体功能恢复良好,优良率达88%。结论 早期正确的诊断,修复四肢主干血管损伤,恰当地处理合并症是肢体成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多发伤患者的肢体主干血管损伤修复手术67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对67例伴有肢体主干血管损伤的多发伤患者的血管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 根据患者肢体缺血时间长短、部位及多发伤伤情,分别采用端端吻合、血管移植、修补、结扎或分流术等手术9l例次。结果 除2例患者死亡外(分别死于术前脑疝、失血性休克及术中甲亢危象),3例患者分别在术后6、7、12h,出现血管危象(动脉痉挛危象2例,静脉危象l例),经对症治疗及手术探查解除危象,各有l例患者术后7、12d出现肺炎及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期,后治愈。结论 对伴有肢体主干血管损伤的多发伤患者,在急诊实施抢救性脏器手术的同时或先后.应尽快行肢体血运重建手术.应特别注意对多发伤患者伴有的闭合性主干血管损伤的诊断和修复、注意术中凝血象检测及术后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腘动脉损伤治疗失败的经验教训,为临床诊治腘动脉损伤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总结我院11例腘动脉损伤后导致截肢病例,分析其治疗失败原因。结果:11例腘动脉损伤导致截肢患者,除2例因创伤严重无法修复I期截肢外,另外7例因延误诊治导致截肢,2例虽血运通畅,但因挤压综合征、急性肾衰竭而行截肢。结论:腘动脉损伤关键在于早诊断、早治疗,精确、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及术后正确处理是提高腘动脉损伤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四肢主要动脉损伤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四肢主要动脉损伤的诊治经验。方法 1993~2005年76例四肢主要动脉损伤患者,分别采用复位固定骨折及血管解痉、血管修补、端端吻合、自体静脉移植、架桥式侧方血管移植等方式处理损伤血管。结果 随访5个月~13年,67例肢体存活,8例截肢,1例死亡。其中2例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9例出现不同程度缺血性肌挛缩。结论 早期诊断,止血、纠正休克和处理其他紧急情况后,尽可能在8h内早期进行血管修复并进行深筋膜切开减压,及时处理并发症.可提高血管损伤的抢救成功率.减少其死亡率及致残率。  相似文献   

17.
多发伤患者的肢体主干血管损伤修复手术6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67例伴有肢体主干血管损伤的多发伤患者的血管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根据患者肢体缺血时间长短、部位及多发伤伤情,分别采用端端吻合、血管移植、修补、结扎或分流术等手术91例次。结果除2例患者死亡外(分别死于术前脑疝、失血性休克及术中甲亢危象),3例患者分别在术后6、7、12 h,出现血管危象(动脉痉挛危象2例,静脉危象1例),经对症治疗及手术探查解除危象,各有1例患者术后7、12 d出现肺炎及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期,后治愈。结论对伴有肢体主干血管损伤的多发伤患者,在急诊实施抢救性脏器手术的同时或先后,应尽快行肢体血运重建手术。应特别注意对多发伤患者伴有的闭合性主干血管损伤的诊断和修复、注意术中凝血象检测及术后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18.
蔡伟  左文山 《中外医疗》2014,(33):83-85
目的:对应用显微外科手术方式对创伤性四肢主干血管损伤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创伤性四肢主干血管损伤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3例。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方式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对两组受损部位血运恢复正常时间、手术操作总时间、术后住院治疗时间、治疗效果、术中出血量、围术期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受损部位血运恢复正常时间(41.38±3.23)d、手术操作总时间(75.60±8.93)min、术后住院治疗时间(12.16±2.54)d明显短于对照组(68.48±3.14)d,(114.73±10.72) min,(17.65±3.29d);创伤性四肢主干血管损伤治疗效果(总有效率88.4%)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7.4%);手术操作期间出血量(57.20±4.53)mL明显低于对照组(186.46±23.58)mL;在围手术期内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2例)明显少于对照组(11例)。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手术方式对创伤性四肢主干血管损伤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出血量低,治疗时间短,恢复速度快,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张德 《广州医药》1996,27(5):40-41
报告四肢血管损伤病例30例,经重建血循环后,24例血运完全恢复,1例部分恢复,远端肢体无脉搏,4例再截肢,1例死亡。文中强调早期诊断,认真分析病情的不同特点进行外科处理,注意合并伤应和血管伤处理等同对待。此外还对血管伤修复失败的病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四肢血管损伤约占整个人体血管损伤发生率的80%左右,是外科急救过程中最常遇见到的创伤。多数伤情复杂、临床较难处理。据报道,血管修复后截肢率仍在12.9%~21.4%。四肢动脉血管损伤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抢救患者生命,保住伤肢并恢复其功能的关键。现将四肢血管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有关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