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合肥市6 891例干部体检中脂肪肝患病情况调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了解合肥市体检干部中脂肪肝患病情况及其与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对合肥市6891例干部体检的一般资料、脂肪肝、血糖、血脂、肝功能进行分析。结果6891例受检人群中脂肪肝检出率为2307例,占33.48%。其中男性检出率为37.60%,女性检出率为23.64%。男女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脂肪肝组血糖、血脂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脂肪肝组肝功能指标异常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1)。结论合肥市部分干部体检显示脂肪肝患病率为33.48%,介于全国其他城市之间。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脂肪肝患者血糖、血脂、肝功能指标较正常组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2.
代谢综合征与脂肪肝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英  贺平  叶安霞 《华夏医学》2007,20(3):427-429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与脂肪肝的相关性。方法:对参加健康体检的564名处、厅级干部,进行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血脂、血糖、血尿酸等指标检测,空腹行腹部B超检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564例受检者中,MS和脂肪肝检出率分别为23.05%和20,39%,MS组脂肪肝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非MS组,是非MS组的5倍。②脂肪肝组中MS、中心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糖代谢异常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P〈0.01),脂肪肝合并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是非脂肪肝组的4.4倍。③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S与脂肪肝、BMI、TG、HDL—C、UA、腰围、高血压呈显著相关,提示脂肪肝、肥胖或中心肥胖、脂代谢紊乱、高尿酸血症、高血压是MS的危险因素。结论:MS与脂肪肝密切相关,脂肪肝患者具有MS各组分集聚的特征,MS的患病率明显升高,脂肪肝是MS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北京地区体检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与体重指数(BMI)、腰围、血脂等的关系,为脂肪肝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年1月至12月我院体检中心13532例北京地区企事业单位体检者的腹部B超检查、血脂、身高、体重、腰围、BMI等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出非酒精性脂肪肝4807例,中位年龄53岁。各年龄组脂肪肝的检出率均随着体型的变化(正常、超重、肥胖)依次增加(X^2=1640.394,P〈0.01)。正常体重组和超重组比较各年龄段脂肪肝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2.618、31.928,P〈0.01),51~60岁组检出率最高;肥胖组各年龄段脂肪肝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6.194,P=0.402)。脂肪肝组的腰围平均值、BMI、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于非脂肪肝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则低于与非脂肪肝组(均P〈0.05)。脂肪肝组各型血脂异常检出率均高于非脂肪肝组(X^2=112.974~895.500,P〈0.01),其中高甘油三酯血症最多见(54.36%)。在正常体重和超重患者中,腰围超过界值者脂肪肝检出率明显高于腰围在界值内者(X^2=120.982、45.327,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腰围、BMI、TG、LDL—C是脂肪肝的危险因素,女性、HDL—C是保护因素。结论超重、肥胖、血脂异常与脂肪肝的发病关系密切。控制体重、血脂是降低人群脂肪肝患病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年龄、性别、血脂、血糖、体重指数(BMI)与脂肪肝的关系。方法:从2003年~2004年两年期间新疆昌吉市机关事业单位健康体检人群中整群抽取完整资料1412例,经B超证实的脂肪肝患者370例,对不同年龄、性别、血脂、血糖、体重指数组别进行脂肪肝检出率比较,进行分析。结果:脂肪肝的发生率中,中老年组明显高于青年组,其组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P〈0.01),高血脂组别高于无高血脂组别(P〈0.01);其中甘油三脂水平越高的组别脂肪肝的检出率越高(P〈0.01);高血糖组别高于无高血糖组别(P〈0.01),且随着BMI的增加,脂肪肝的检出率增加(P〈0.01)。结论:脂肪肝与年龄、性别、血脂、血糖、体重指数正相关,脂肪肝的形成与甘油三脂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中胰岛素抵抗、瘦素抵抗的程度以及瘦素抵抗、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探讨其在NAFLD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31例NAFLD患者的瘦素、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与人体测量指标的相关性进行简单相关、偏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NAFLD组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女性空腹血清瘦素显著高于男性的(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瘦素与FINS显示出较强的正相关性。结论 NAFLD组中,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且在不同肥胖程度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瘦素抵抗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单独或共同构成NAFLD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王莲芳 《现代实用医学》2011,23(10):1117-1119
目的了解绍兴市农民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病(NAFLD)的患病状况,并分析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绍兴市皋埠镇进行健康体检的农民2 648例,根据检验结果及肝脏B超结果分为2组,其中NAFLD组868例,非NAFLD组1 780例,比较分析NAFLD的相关因素。结果 NAFLD总体患病率32.78%,其中男性占34.68%,女性占65.32%,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NAFLD组中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及糖代谢异常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非NAFLD组(均P〈0.01)。NAFLD组体质量指数(BMI)、甘油三酯、胆固醇、空腹血糖、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显著高于非NAFLD组(均P〈0.01)。结论肥胖、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与NAFLD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清瘦素(Leptin)、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变化,分析其与胰岛素抵抗(IR)、体重指数(BMI)的关系。方法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86例分肥胖组56例,非肥胖组30例,非脂肪肝伴肥胖36例,健康对照组32例,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所有受试者血清TNF-α水平,并测定空腹血糖(FBG),同时测定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痛患者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计算其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体重指数及腰臀比(WHR)。结果(1)NAFLD患者空腹胰岛素(FINS),Homa-I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IS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NAFLD血清Leptin、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清leptin、TNF-α水平在NAFLD患者中升高,与肥胖、IR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与血脂紊乱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与血脂紊乱的关系。方法:对74例T2DM合并NAFLD患者进行体质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TG、TC、LDL、HDL Lp(α)、apoA和apoB的测定,并与40例非脂肪肝糖尿病患者作比较。结果:脂肪肝组BMI、HbA1c、TG、TC、LDL和apoB水平均较非脂肪肝组明显升高(P〈0.05~0.01),HDL、apoA和Lp(α)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T2DM合并NAFLD较未并发脂肪肝患者存在明显的脂质代谢异常及血糖异常,提示合并脂肪肝的T2DM具有更多的冠心病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延边大学朝鲜族和汉族教职工高脂血症及脂肪肝检出情况进行分析.[方法]在2011-2012年延边大学2013名朝鲜族和汉族教职工体检结果中对高脂血症、脂肪肝的检出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延边大学朝鲜族教职工的高脂血症及脂肪肝检出率均明显高于汉族,男性高于女性,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年组是高脂血症及脂肪肝检出率的高发群体.脂肪肝组各种血脂水平异常率高于非脂肪肝组(P〈0.01).[结论]延边大学朝鲜族与汉族、男性与女性教职工的高脂血症及脂肪肝检出率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综合征(MS)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性。方法:对253例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行腹部B超检测,根据有无MS.分为MS组与非MS组,比较两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病率,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MS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性。结果:(1)MS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显著高于非MS组(27.39%vs8.33%,P〈0.001)。(2)随着MS各主要组分集簇的增加,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也显著增加,有统计学差异。(3)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S与非酒精性脂肪肝显著相关(OR=4.149,95%CI1.856~9.274)。结论:MS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病率显著升高,MS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肥胖性高血压患者并发非乙醇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732例肥胖性高血压患者住院期间经腹部超声检查和采集病史筛查NAFLD,观察其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结果肥胖性高血压患者并发NAFLD的患病率为40.3%(295/732)。NAFLD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糖尿病、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率及血清总胆固醇、血尿酸、丙氨酸转氨酶水平均高于非NAFL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冠心病和总胆固醇水平是肥胖性高血压患者NAFLD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肥胖性高血压并发NAFLD患者与MS等多代谢异常密切相关,冠心病是其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研究宜昌市职业人群中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病率及其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对本市职业人群NAFLD患病规律进行分析。方法抽样调查宜昌市城区15个单位职业人群共6450人(男3284人,女3166人),年龄20~70岁,对其进行体格和肝区超声检查,并抽取空腹血进行葡萄糖、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CRP等检测,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宜昌市职业人群NAFLD的患病率为21.71%,男性为28.68%,女性为14.47%(P<0.01)。60岁以前各年龄段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女性患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60岁后达31.31%。NAFLD组中,MS相关组分中患病率最高的为肥胖(69.98%)、高TG血症(61.10%)。结论宜昌市职业人群中60以下男性、60岁以上女性为NAFLD患病高风险人群,该群体应作为定期监测、预防和干预的重点。MS人群中NAFLD患病率显著增高,其最重要相关因素为肥胖、高TG血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脂肪肝(NAFLD)与胰岛素抵抗及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性。方法:50例NAFLD患者及56例健康对照者分别进行超声检查,同时测定腰围、血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血脂等,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作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NAFLD组的MS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48.0%VS 5.4%,P<0.001),且NAFLD组的HOMA-IR明显高于对照组(2.65±1.35 VS 1.45±1.02,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腰围,HOMA-IR为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NAFLD与MS密切相关,胰岛素抵抗是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体检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患病现状及其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收集体检人群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NAFLD总患病率9.1%,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P〈0.05);②腰围、甘油三酯、体重指数进入多因素Logistic(P〈0.05);③NAFLD组中代谢综合征患病率16.1%,高于非NAFLD组的5.2%(P〈0.05)。结论体检人群NAFLD患病率高,其中女性、年龄增长、肥胖、腹型肥胖、高甘油三酯血症是其危险因素;NAFLD患者存在明显的代谢综合征各组分集聚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评估肥胖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患儿的早期肾功能状况,探讨肥胖儿童NAFLD与早期肾功能损害之间的关系及影响机制。方法:386例肥胖儿童,根据诊断标准分成NAFLD组及单纯性肥胖组(对照组),进行临床、生化指标及尿微量白蛋白等各项检查,比较各组儿童临床、生化各项指标及尿微量白蛋白;对其中10岁以上234例肥胖儿童,根据诊断标准细分为NAFLD合并代谢综合征组(NAFLD+MS)、NAFLD组及单纯肥胖组,进行临床、生化指标及尿微量白蛋白等各项检查,比较各组儿童临床、生化各项指标及尿微量白蛋白,并检测其相关性。结果:总体NAFLD患儿、10岁以上的NAFLD+MS、NAFLD患儿,其尿微量白蛋白显著高于单纯肥胖儿童, 并且尿微量白蛋白同收缩压、甘油三脂、餐后2h血糖成显著正相关性(P<0.05)。结论:NAFLD及NAFLD合并MS患儿存在着早期的肾功能损害,并且高血压、糖脂代谢异常在患儿早期肾功能损害及慢性肾病的发病过程中发挥了一定作用,提示肥胖儿童NAFLD的出现不仅是发生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标志,而且也可能是慢性肾病发生的早期状态。  相似文献   

16.
肥胖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Qu ZY  Shi YH  Zhao DN  Jiang JJ  Ma ZX  Chen ZJ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29):2036-2039
目的 研究肥胖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病的影响.方法 对306例PCOS患者及286例对照者进行基础内分泌、口服糖耐量试验及胰岛素释放试验、肝功、血脂等检查,B超诊断脂肪肝.结果 306例PCOS患者中诊断NAFLD 94例,占30.7%,明显高于对照组发病率17.5%(P<0.05);PCOS患者中NAFLD轻度56例(59.6%),中度34例(36.2%),重度4例(4.2%).PCOS患者中NAFLD发病率随着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甘油三酯(TG)、HOMA-IR的增加而升高,脂肪肝程度随着BMI的增加而加重.腹型肥胖的PCOS患者NAFLD发病率为43.4%,明显高于腰围正常的PCOS患者NAFLD发生率为2.2%(P<0.05).且随着BMI的增加,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亦随之升高.结论 PCOS患者NAFLD发病率较高,腹型肥胖和Ⅱ肥胖的PCOS患者更易发生NAFLD,其发病率和脂肪肝的程度与BMI呈正相关.PCOS患者NAFLD的发生与胰岛素抵抗、肥胖、代谢异常密切相关.肥胖的PCOS患者应加强NAFLD的诊断并及时指导其改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与代谢综合征(MS)相关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1年10月在义乌市中医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并检出患有MS相关2型糖尿病343例(单纯MS相关2型糖尿病组)和NAFLD361例(单纯NAFLD组)患者,共704例作为研究对象。由受过专业培训的医护人员测量其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测量记录腰围及静息30min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应用全自动血液生化分析仪对各项生化指标进行监测,主要监测指标有:清晨空腹血糖、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叩)。结果单纯MS相关2型糖尿病组肥胖和高血压的患病率高于单纯NAFLD组;而血脂异常者所占的比例则低于单纯NAFL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室生化分析结果表明,单纯MS相关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波动度、腰围尺寸、HDL—C与TG均明显高于单纯NAFI.D组(P〈0.05),而两组患者的BMI、清晨空腹血糖、LDL—C、ALT及T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腰围尺寸以及ALT、TG、TC与NAFLD表现出相关性(P〈0.05),TG、腰围、ALT为MS相关2型糖尿病发病相关因素;TG、腰围、ALT为两组共同的发病相关危险因素。结论NAFLD和MS相关2型糖尿病之间确实存在相互关系,两者有共同的发病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8.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中肝酶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u M  Yan HM  Gao X  Gao J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4):253-255
目的 分析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患者中肝酶分布特征,及肝酶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 收集无糖尿病史的NAFLD患者318例,询问病史,测量身高、体重、腰臀围、血压,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γ-谷氨酰基转肽酶(GG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脂,空腹和葡萄糖耐量试验后2h血糖和胰岛素、肝炎病毒标志物。结果 该人群中MS(ATPⅢ)患病比例为38.7%;肝酶异常者174例(54.7%),其中MS123例肝酶异常比例达48.8%。MS组肝酶高于非MS组,随MS组分个数增加,肝酶异常的比例增加,且ALT、AST、GGT发生异常的风险增加[OR值(95%CI)分别为:1.78(1.37—2.32)、1.65(1.19~2.29)、1.81(1.35~2.43)]。结论 50%以上NAFLD患者存在肝酶异常,肝酶异常者中MS检出率明显增高;多个MS组分并存可能是NAFLD中肝酶升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在不同血尿酸水平人群中的分布,探讨血尿酸水平与NAFLD的相关性。方法以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体检中心10 460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测量其身高、体质量、血压,空腹采血检测肝肾功能、血脂、血糖、肝炎病毒学相关指标,同时行心电图、腹部超声、胸部X线等检查。NAFLD诊断依据2010年中华肝脏病学会和酒精性肝病学组规定的NAFLD诊断标准。结果除高血糖人群外,随血尿酸水平增高,男性和女性超重或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以及代谢综合征(MS)检出率均逐步升高(P<0.05)。除男性MS人群外,无论有无超重或肥胖、高血糖、高血压、血脂紊乱,NAFLD检出率均随血尿酸水平增高而明显升高,尤其当血尿酸水平>333μmol/L(男)或>233μmol/L(女)时(P<0.05),且女性高血糖和血脂紊乱人群、最低尿酸水平组人群NAFLD的检出率较高(P<0.05)。对无任何MS相关组分的人群研究发现,在相同血尿酸水平下,男性NAFLD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P<0.01),女性NAFLD检出率在血尿酸>233μmol/L时迅速升高(P<0.01);无论男女NAFLD检出率均随血尿酸水平增高而增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体质指数、血糖、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分级是NAFLD的高危因素,OR值分别为2.600、1.354、1.282、1.276、1.214和1.236。结论高尿酸血症是NAFLD的高危因素,与NAFLD的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及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22例NAFLD患者分为非MS组(53例)和MS组(69例),另选择同期门诊健康体检人群(NS组)30例作为对照。通过放射免疫法测定三组血浆TNF-α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①MS组血清TNF-α水平明显高于非MS组(P<0.05),且两组TNF-α水平均高于NS组(P<0.05);②NAFLD患者随着伴随MS组分数目的增多,血浆TNF-α水平进行性升高(P<0.05)。结论TNF-α参与NAFLD和MS的发生发展,是两者相互联结的炎症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