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索骨髓基质细胞抑制化疗药物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骨髓基质细胞,与Jurkat细胞共培养.流式细胞仪检测DNR诱导Jurkat 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分布.结果:共培养后骨髓基质细胞抑制DNR诱导的白血病细胞凋亡,而白血病骨髓基质保护效应强于正常骨髓基质细胞.共培养后Jurkat细胞出现G0/G1期阻滞.结论:G0/G1期阻滞是骨髓基质细胞保护白血病细胞的机制之一,但可能存在较细胞周期阻滞更复杂的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急性白血病骨髓造血微环境与正常的差异。方法采用Dexter型骨髓培养体系,动态观察白血病骨艇基质细胞体外生长特性,瑞氏染色计数CFU-F集落,流式细胞仪检测融合层骨髓基质细胞的VCAM-1表达及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IL-6、TNF-α含量。结果急性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贴壁时间、小丛形成时间、集落形成时间和融合层形成时间均明显推迟;CFU-F计数显著减少;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表达VCAM—1低于正常对熙组;白血病基质培养上清液中的TNF-α和IL-6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急性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的体外生长特性、粘附分子及细胞因子表选均存在异常。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在全反式维甲酸(ATRA)作用下急性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间连接蛋白43(Cx43)表达的变化及通讯功能的改变.方法 体外培养急性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传代后加入ATRA(1×10-5mol/L),采用细胞免疫化学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加药前后Cx43表达的变化;采用细胞划痕染料传输技术比较二者间隙连接细胞间通讯(GJIC)功能的差异.结果 急性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加药前后,细胞免疫化学方法检测Cx43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47.2%±2.04%和54.5%±5.66%,流式细胞术检测Cx43的含量为38.75%±23.95%和49.5%±5.46%;加药后染料可传输至4~5列细胞,明显高于加药前(P<0.01).结论 加入ATRA后,急性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间通讯功能较加药前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黏附对HL-60细胞的耐药效应及可能机制。方法分离、培养骨髓基质细胞,然后与HL-60细胞共培养,分为白血病基质组、正常骨髓基质组和HL-60细胞悬浮培养组,分别加入基质细胞条件培养液或用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VCAM-1)抗体或纤维连接素(Fn)抗体预处理骨髓基质层,去甲氧基柔红霉素(IDA)作用24 h,MTT法检测HL-60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HL-60细胞周期。结果白血病骨髓基质组、正常骨髓基质组HL-60细胞活力明显高于悬浮培养组,白血病骨髓基质组高于正常骨髓基质组;与骨髓基质细胞共培养后,HL-60细胞G0/G1期比例增高,白血病骨髓基质组与正常骨髓基质组间无显著性差异;VCAM-1、Fn单抗处理骨髓基质层后,HL-60细胞活力下降,而基质细胞条件培养液却无影响。结论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黏附能促进HL-60细胞耐药,直接的细胞接触可能是其启动条件,部分通过诱导HL-60细胞出现G0/G1期阻滞。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皮肤创面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tromal cell derived factor-1α,SDF-1α)在诱导骨髓来源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cells,BMDCs)向创面募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小鼠BMDCs,并通过CXCR=4(SDF-1d特异性受体)免疫荧光鉴定BMDCs.培养的BMDC8分为正常培养组(BMDCs组)和CXCR4抗体共孵育组(100 ng/ml,anti-CXCR4组),用CM-DiI标记后分别将各组BMDC8注入全层皮肤缺损伤小鼠模型的尾静脉,同时以注射DMEM/F12无血清培养基作为对照组,观察创面标记的BMDCs数量及创面愈合率. 结果 (1)BMDCs均表达CXCR4;(2)在伤后7和14 d BMDCs组的创面愈合率分别为(41.3±4.6)%和(92.3±2.1)%,显著高于相应时相点对照组[(29.3±2.3)%、(77.3±2.5)%]和anti-CXCR4组[(30.7±4.6)%、(85.7±1.5)%](P<0.05),而anti-CXCR4组的创面愈合率仅在伤后14 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在伤后7和14 d,BMDCs组创面标记的BMDCs数目分别为(535±84)个/每张切片和(769±124)个/每张切片,显著高于相应时相点的anti-CXCR4组[(335±97)个/每张切片;(521±127)个/每张切片](P<0.05). 结论 BMDCs参与并促进皮肤创面愈合;SDF-1α在诱导BMDCs到达创面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从人胚肺成纤维细胞中克隆人角化细胞生长因子-1(KGF-1)编码区序列,构建真核荧光表达载体.方法 从人胚肺成纤维细胞中提取总RNA,通过反转录 PCR获取KGF-1 cDNA编码区序列,将其与pIRES2-EGFP质粒载体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IRES2-EGFP/KGF-1,测序鉴定.将pIRES2-EGFP/KGF-1瞬时转染骨髓基质细胞(marrow stroma cells,MSCs)48 h后,免疫荧光法检测骨髓基质细胞是否存在KGF-1蛋白的表达.结果 构建的重组质粒pIRES2-EGFP/KGF-1经序列分析示与国外文献报道一致.KGF-1免疫荧光法激光共聚焦检测结果证实,pIRES2-EGFP/KGF-1转染骨髓基质细胞后,存在KGF-1蛋白的表达,定位于细胞浆内.结论 成功构建重组真核荧光表达载体pIRES2-EGFP/KGF-1,初步探讨了该基因在骨髓基质细胞中的表达,为其在皮肤组织工程的运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SDF-1)是α趋化因子家族的新成员,其特异性受体CXCR4广泛地表达于许多组织和器官.近来研究发现,SDF-1/CXCR4不仅参与调控胚胎发育和生后造血干细胞归巢,而且在组织/器官损伤修复过程中有重要作用.本文对SDF-1/CXCR4的特性及其在损伤修复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骨髓基质细胞异常对造血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骨髓基质细胞是造血诱导微环境(HIE)的重要组成成分。它通过与造血细胞密切接触、分泌细胞外基质(ECM)和多种细胞因子调节造血,其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对于保持机体在生理状况尤其是应激状态时造血的稳定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某些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低强度氦氖(He-Ne)激光照射对小鼠骨髓基质细胞(BMSCs)表面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V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 30只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A组),2.75J/cm2激光组(B组),4.20J/cm2激光组(C组),每组10只。激光组建立低强度He-Ne激光体外照射小鼠模型,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分离小鼠BMSCs,并进行原代、传代培养。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光镜及透射电镜对BMSCs形态进行观察;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低强度He-Ne激光照射对小鼠BMSCs表面VCAM-1和ICAM-1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倒置显微镜和光镜观察到BMSCs呈贴壁生长,细胞呈梭形或不规则,有突起;电镜观察到细胞内粗面内质网、分泌小泡、线粒体等细胞器丰富。激光组BMSCs增殖加快,达到80%细胞融合时间短。2.75J/cm2激光组和4.20J/cm2激光组均能增加小鼠BMSCs表面VCAM-1和ICAM-1蛋白的表达。其中,4.20J/cm2激光组较2.75J/cm2激光组作用更明显(P<0.01)。结论低强度He-Ne激光能促进小鼠BMSCs表面VCAM-1和ICAM-1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研究血卟啉单甲醚(HMME)-PDT对骨髓基质细胞及白血病K562细胞的杀伤效应。材料与方法:实验选用白血病K562细胞株及原代培养骨髓基质细胞,光敏剂为血卟啉单甲醚(HMME),KTP激光(532nm)作为照射光源,MTT法检测细胞杀伤效应。结果:在照光剂量为10J/cm2、HMME浓度为10μg/m  相似文献   

11.
骨髓基质细胞的体外培养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验证骨髓基质细胞 (bonemarrowstromalcells,BMSCs)向成骨细胞转化的能力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取健康成年大白兔股骨大转子红骨髓 ,在DMEM标准培养液中原代培养骨髓基质细胞 ,传代细胞分别用DMEM标准培养液和加入地塞米松、β 甘油磷酸钠、L 抗坏血酸的条件培养液培养 ,倒置显微镜观察不同培养条件下细胞的形态学特征 ,进行酶学测定 ,计数传代细胞中成骨样细胞转化率 ,免疫组化法检测Ι型胶原表达。同样方法培养人BMSCs,与同种异体骨基质明胶充分混合 ,应用于临床修复创伤所致的骨缺损、骨不连或骨折延迟愈合。结果 体外培养条件下 ,原代细胞呈长梭形 ,具有成纤维细胞的生长特性 ,条件培养的传代BMSCs变为三角形或锥形 ,呈多层生长 ,无接触抑制现象 ,具有与成骨细胞相似的形态和生长特点。ALP染色阳性率可达 85 %以上 ,Ι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呈强阳性 ,具有与成骨细胞类似的功能性表现。临床应用 4 2例病人 ,随访 8~ 2 6个月 ,取得了满意疗效。结论 BMSCs能够向成骨细胞分化和增殖 ,是骨组织工程学种子细胞的理想来源 ,并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pDsRed1-N1基因核转染兔原代骨髓基质细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以最近发展起米的核转染技术直接将编码红色荧光蛋白DNA质粒转染到兔原代骨髓基质细胞细胞核内进行基因修饰的可行性。方法从兔股骨抽取骨髓,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原代骨髓基质细胞。以Nucleofectorw^TM技术转染pDsRed1—N1(DsRed组),以同期培养未转染的细胞作为对照组。测定细胞的活力、贴壁率、生长曲线以及转染的效率。结果在转染后48h成功发现DsRed的表达。两组细胞具有相似的形态学变化、贴壁率以及生长曲线。DsRed的表达逐渐增强,至第10天达到最高峰(54.2%),观察1个月未发现表达减弱。结论pDsRed1-N1基因核转染对兔原代骨髓基质细胞的体外增殖无明显影响;DsRed可以作为兔骨髓基质细胞有效的基因表达标记;Nucleofector^TM技术是一种简易而高效的转染兔原代骨髓基质细胞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CTLA4Ig基因修饰的骨髓基质细胞(BMSCs)对淋巴细胞活化的抑制效应。方法:CTLA4Ig重组腺病毒载体转染BMSCs,以RT-PCR、免疫细胞化学、蛋白印迹法检测CTLA4Ig的表达情况,MTT法、ELISA法观察转染上清对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体系中淋巴细胞活化、增殖的抑制效应。结果:转染组及转染后传两代BMSCs中检测到CTLA4Ig基因的转录,CTLA4Ig弥漫表达于细胞浆;转染后检测培养上清CTLA4Ig即呈阳性,72h达高峰,传一代培养上清中仍可检测到;转染上清对淋巴细胞的增殖、IL-2分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CTLA4Ig重组腺病毒能有效介导CTLA4Ig基因在BMSCs中的表达。且CTLA4Ig能有效抑制淋巴细胞的活化、增殖。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为提高人骨髓成纤维细胞集落(CFU-F)的产率,缩短培养时间.方法 在以往的人骨髓基质细胞体外扩增方法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每10ml培养体系中,含1×10<'7>个单个核细胞,以30%人AB血清代替小牛血清,增加了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再加入氢化可的松和适量的IMDM培养液,培养第9d观察结果.结果 在一定范围内人AB血清、bFGF均能促进CFU-F增殖,提高其产率,并缩短培养时间3~5 d.结论 可应用到人骨髓基质细胞体外扩增及传代中,对于研究CFU-F的性质及在造血疾病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介入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机制和疗效.方法 选用日本大耳白兔30只,制成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后,随机分为3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髓心减压+生理盐水治疗组;C组为髓心减压+SDF-1治疗组.各组动物均于治疗后8周处死,处死后分别进行股骨头骨密度测定及组织病理观察.结果 SDF-1治疗后8周,骨密度明显增高,病理组织学表现血管数目增多,空骨陷窝减少.SDF-1治疗后显示股骨头修复效果明显.结论 髓芯减压SDF-1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效果明显,具有较广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鼠骨髓基质细胞放射损伤后Notch信号的表达。方法应用小鼠骨髓基质细胞体外放射损伤模型,采用RT-PCR检测了小鼠骨髓基质细胞Notch1、Jagged1、Hes1基因的表达。结果正常小鼠骨髓基质细胞中未见Notch1受体、Notch1配体Jagged1、Notch通路活化的下游基因Hes1mRNA的表达,给予^60Coγ射线照射后2h即可见上述基因的表达,照射后4h达高峰,8~12h恢复正常。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γ射线作用于小鼠骨髓基质细胞后有Notch通路的活化。Notch通路参与了小鼠骨髓基质细胞的放射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17.
自体骨髓基质细胞体外扩增促进病人造血功能恢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杰  李红燕 《武警医学》1998,9(6):324-326
22例骨髓象完全缓解的急性早幼粒白血病(M3)接受相同的方案化疗,12例在化疗结束后第2天回输体外扩增的自体骨髓基质细胞。结果:回输基质细胞的实验组化疗后1、2、3周粒、红系祖细胞产率均高于单纯化疗的对照组(P<005),化疗后实验组外周血象较对照组下降缓慢,且下降到最低点的时间提前,而达到最低点的血象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象恢复至正常的时间也较对照组提前。提示:骨髓基质细胞输注能促进化疗后造血功能的恢复,缩短骨髓抑制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静脉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tow stromal cells,BMSCs)对大鼠脊髓损伤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对10只同种异体SD大鼠的BMSCs进行体外分离、培养、扩增、纯化后用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5-bromodeoxyuridine,BrdU)进行标记;重物打击致瘫痪造模法制成完全性截瘫的同种大鼠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制模后7 d完全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22只,作为BMSCs移植组,经鼠尾静脉注射2×106/ml的BMSCs细胞悬液1 ml;B组22只,作为对照组,注射1 ml培养液;C组22只,作为空白手术对照组.注射后2,3,6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BMSCs在损伤段脊髓的存活、分布、分化并计数,观察损伤段脊髓内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 associated protein-43,GAP-43)、神经丝蛋白200(neurofilament 200,NF200)和巢蛋白的表达,注射后1,2,3,4,5,6周Basso-Beattie-Bresnaban(BBB)评分评估各组后肢运动功能.结果 移植后2,3,6周BrdU阳性的BMSCs主要分布于损伤段及邻近节段脊髓内.计数发现,移植后2周BrdU阳性的BMSCs约占移植细胞数的4.9%,3周占4.4%,6周占2.9%;移植后2周,BMSCs形态大多变为圆形或椭圆形,部分阳性标记的细胞长出神经元样突起,约12.6%表达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r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AFP),约5.4%表达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neuronal nuclear antigen,NeuN);移植后2,3,6周,A组GAP-43、NF200、巢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B、C组(P<0.05);移植后3周开始,A组的BBB评分在各观察时相点明显高于B、C组(P<0.05).结论 通过静脉注射的BMSCs能向脊髓损伤灶内迁徙、存活,表现出对损伤灶的趋化性,并向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分化,上调GAP-43、NF200和巢蛋白的表达,改善神经功能,可用于脊髓损伤的细胞移植治疗.  相似文献   

19.
A noninvasive investigation of the structure of hemopoietic bone marrow is based on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magnetic field distribution within small volume elements in vertebral bodies by localized 1H MR spectroscopy. In patients with he-matological diseases the status of the bone marrow was found to considerably influence the homogeneity of the magnetic field in trabecular bone in vivo. The line widths of the 1H signals were evaluated in follow-up studies during initial chemotherapy of eight patients with leukemia. lntraindividual comparison revealed significant broadening of the field distribution after a few weeks of cytotoxic treatment in five of the patients. Additionally, 19 patients after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showed significantly broader field distributions in the lipid signals than 13 matched healthy volunteers. These alterations of the microscopic field homogeneity were not caused by trabecular density effects. Iliac crest biopsies revealed high amounts of hemosiderin in the cases with broadened line widths. Ten of the 19 patients after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showed high amounts of hemosiderin and broad lines in the spectra. The content of hemosiderin of the other patients was not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