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开胸全麻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87例开胸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结果:术后切口疼痛、尿管刺激是引起躁动的主要原因,另外精神因素、药物影响、体位不适等都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躁动。结论:对开胸全麻手术苏醒期躁动.应针对不同原因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意外发生。87例躁动患者,通过采取积极措施均安全渡过全麻苏醒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通过统计2009年2100例全麻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各种不良刺激导致躁动的发生率。结果:420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20.00%,各种不良刺激所致苏醒期躁动的发生以疼痛和尿管刺激多见,分别占40.96%及31.20%、药物影响15.24%,其他如低氧血症、精神因素、体位不适等原因12.6%。结论:对全麻手术病人苏醒期躁动,应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全麻苏醒期躁动对病人所造成的危害,从而保障病人的安全。420例躁动患者,通过采取积极措施,均安全渡过全麻苏醒期。  相似文献   

3.
全麻苏醒期患者躁动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身麻醉(全麻)药物停止使用后患者一般可在短时间内唤醒,但也有一部分患者可出现从意识模糊、嗜睡到极度定向障碍及躁动不安等脑功能障碍[1],虽然躁动不安是短暂的,但却可引起手术切口裂开、手术部位出血、气管导管及各种引流管脱落、窒息、坠床、骨折、软组织损伤等意外伤害,若处理不及时或不当将对手术效果造成极大的影响,甚至可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加强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护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手术患者施以手术室护理干预,观察患者苏醒期躁动情况及心理状态.方法 抽取本院纳入的患者资料,患者均在2020年2月~2021年3月入院,奇偶法将64例患者列入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分别施以常规护理及手术室护理,观察患者心理情况及躁动情况.结果组间干预前心理状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  相似文献   

5.
目的:根据高危因素评判躁动的发生,进而预防躁动,发生时能恰当处理。方法:选取2010年到2011年8月在我院全麻气管插管下实施上腹部手术的患者40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术后躁动进行原因分析,并观察护理干预效果。结果:上腹部手术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为7%,原因以导尿管刺激最为常见。护理干预以后可以缓解躁动。结论:加强术后护理对减少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有益,可以预防躁动引起的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张传玲 《光明中医》2016,(4):468-469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对全身麻醉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全身麻醉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A组)与护理干预组(B组)各100例,A组实施常规护理,B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在手术结束时进行手足底按摩各10min。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复苏期SpO2下降比例、呕吐发生率、血压及心率变化幅度和苏醒后躁动评分的差异。结果护理干预组患者复苏期SpO2下降比例、呕吐发生率、血压及心率变化幅度和苏醒后躁动发生率较对照组患者低(均P0.05)。结论对进入复苏期的全麻患者进行手足底穴位按摩,不仅能够降低复苏期SpO2下降比例、呕吐发生率、血压和心率,而且还减轻患者苏醒后的躁动、紧张情绪,使患者能够很好地配合医务人员的工作,更为安全、顺利的渡过麻醉恢复期,提高患者的安全度与舒适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对外科全麻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100例外科全麻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类的方法进行分组,两组均50例患者.对照两组麻醉苏醒期躁动及心理状态.结果 对照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更低,且相对对照组全麻...  相似文献   

8.
目的 讨论全麻患者在苏醒期的观察与护理的方法.方法 对431例全麻患者在恢复室内苏醒过程中进行观察与护理.结果 431例全麻患者在恢复室内各种指标平稳、安全.并发症及时发现并迅速采取措施解决,完全清醒后肌张力恢复,保护性吞咽及咳嗽反射恢复,呼吸道通畅,患者意识恢复满意,生命体征平稳,安返病房.结论 全麻患者苏醒期与诱导期一样具有相同的危险性,应严密监测以保证患者安全平稳的度过苏醒期.  相似文献   

9.
李颖 《西部中医药》2013,(6):111-112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全麻苏醒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20例进行全麻手术的患者在苏醒期给予一般护理、呼吸道护理、体温护理、循环系统护理、疼痛护理、心理护理及其他护理等一系列护理措施。结果:89例患者麻醉恢复期并发症以循环、呼吸及神经系统为主,其中神经系统并发症7例(7.87%),循环系统并发症5例(5.61%),呼吸系统并发症3例(3.37%),其他12例(13.48%)。结论:苏醒期给予一般护理、呼吸道护理、体温护理、循环系统护理、疼痛护理、心理护理及其他护理等一系列护理措施有助于高龄全麻患者的苏醒。  相似文献   

10.
开胸手术苏醒期躁动原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平均寿命逐渐延长,需要开胸手术的老年患者不断增加,如何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减少麻醉意外及并发症的发生,已成为老年麻醉的主要问题,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ASAⅡ-Ⅲ级开胸手术病人60例,年龄在70~85岁之间。  相似文献   

11.
临床常见心肌梗塞患者烦躁不安 ,不能很好配合治疗 ,导致心肌梗塞范围扩大 ,甚至引起严重并发症 ,导致猝死。故妥善处理好患者的烦躁不安 ,是心肌梗塞患者护理中的重要内容。现将笔者临床护理经验介绍如下。一般资料自 1 999年 1月~ 2 0 0 3年 1月 ,我科收治 98例心肌梗塞患者 ,其中男性 5 6例 ,女性 42例 ;年龄 36~ 78岁 ,平均 60 .5岁。烦躁不安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剧烈胸痛是引起烦躁不安的首要原因。典型患者突然发生胸骨后难忍疼痛 ,严重而持久 ,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无效 ,常伴烦躁不安和濒死感。故其处理应为立即有效地止痛 ,采用给氧法可…  相似文献   

12.
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血管意外的康复护理目的是减少并发症.急性期的护理重点是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及促进患者各方面功能恢复,恢复期帮助病人由卧位--坐位--立位--站立--行走.康复训练过程中严格掌握禁忌症,同时针对患者的瘫痪失语、反应迟钝、心理失去平衡等做好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3.
李芳坤  王淑玲  郭向东 《光明中医》2020,(12):1876-1878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联合穴位贴敷对全麻鼻内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5月收治的76例慢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8例。2组患者均采用全麻鼻内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穴位按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穴位贴敷,比较2组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结果 T1时,对照组HR、SBP、DBP水平均较观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躁动发生率15.79%低于对照组躁动发生率3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78.95%,低于观察组的94.7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按摩联合穴位贴敷能够维持全麻鼻内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苏醒期躁动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钱辉 《西部中医药》2013,(8):114-116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健康促进中的效果。方法:将120例脑卒中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干预组各60例,干预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应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评估2组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及干预后3个月、6个月时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变化情况。结果:经过护理路径干预后脑卒中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明显改善,与干预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能有效促进脑卒中患者健康的生活方式水平,提高生存质量,促进早日康复,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护理手段和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分析在老年患者全麻非心脏手术围术期中,使用银杏叶制剂治疗对其认知功能恢复造成的影响。方法:在医院实行非心脏手术的老年患者中选取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性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服用安慰片剂,观察组患者服用银杏叶片,两组患者术中均实施静吸复合全麻,比较两组术后1、7 d的POCD发生情况以及术前、术后1和7 d的MMSE评分。结果:术后1、7 d,两组患者的POCD发生率对比,以及两组患者术后7 d的MMSE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术后1 d的POCD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1 d,观察组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MMSE评分均低于术前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全麻非心脏手术患者使用银杏叶制剂,对患者认知功能恢复的影响与安慰剂无显著差异;但对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使用银杏叶制剂,对患者认知功能恢复的影响小于安慰剂,可推广应用与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全面非心脏手术临床中。  相似文献   

16.
影响在校护生真人静脉穿刺成功的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影响在校护生真人静脉注射成功的因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方法:对120名在校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心理、技术因素是影响护生真人静脉注射成功的主要原因。结论: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熟练的穿刺技术是提高护生穿刺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研究拟观察电针复合局部监测麻醉或者全身麻醉,应用于脑血管内支架置入术的患者,观察对其术中维持和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连续纳入2015年12月至2016年10月内,行脑血管内支架置入术的患者185例,分为局麻电针组(LA组,n=41)和局麻对照组(LC组,n=44),全麻电针组(GA组,n=38)和全麻对照组(GC组,n=42)。穴位的选择为术侧,水沟连百会,合谷连外关。对电针组患者进行针刺,对照组患者采用假电针做对照。记录术中的循环变化,记录血管活性药及麻醉药物的使用情况,记录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基本情况表示,采用局部监测麻醉的患者均为前循环堵塞的脑卒中患者;而必须采用全身麻醉的患者大部分为后循环堵塞(GC=28例,GA=29例)的脑卒中患者。LA组术中尼莫地平使用总量明显小于LC组(P0.05)。而全麻2组中术中多巴胺平均使用量GA组小于GC组(P0.05)。全身麻醉的患者,GA组术中瑞芬太尼使用量少于GC组(P0.05)。术后拔管期的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GA组小于GC组(P0.01)。4组患者术后出现中等疼痛以上(VAS评分≥4分)的例数,在术后第1天9 am、术后第1天4 pm,LA组少于LC组(P0.05);GA组少于GC组(P0.05)。结论:脑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患者的麻醉方式的选择与血管堵塞部位密切相关。针刺辅助局部监测麻醉或全身麻醉应用于CAS术中,可稳定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减少术中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及麻醉药物用量,具有辅助镇痛、促进麻醉恢复的功效,均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中风恢复期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中风恢复期患者104例按照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3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康复疗效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患者康复总有效率为92.3%,高于对照组的76.9%;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89.3±11.2)分,高于对照组的(82.8±10.6)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能显著提高中风恢复期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手外伤患者术后中医特色护理方法。方法:对186例患者给予情志护理、饮食护理、症状护理功能锻炼中药熏蒸等中医特色护理。结果:186例患者关节功能全部恢复正常,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情志护理、饮食护理、症状护理及功能锻炼、中药熏蒸等中医特色护理可改善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