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负压技术最早被应用在急性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细菌感染等并发症的预防。作为一种创面修复的前沿技术,近年来此技术不仅使用于急性,国内外研究发现对慢性创面的治疗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基于负压技术对各种创伤治疗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改善褥疮皮瓣修复的治疗效果,减少手术并发症。方法选取2009年5月至2013年5月解放军第三○六医院Ⅳ期褥疮患者30例设为联合负压组,采用皮瓣修复手术联合应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2006年5月至2009年5月Ⅳ期褥疮患者30例设为单纯手术组,采用单纯皮瓣修复治疗创面,比较两组患者褥疮创面一次手术修复成功率。结果单纯手术组22例患者一次手术成功,8例出现感染、伤口裂开或部分裂开,一次手术成功率为73.3%;联合负压组28例一次手术成功出院,2例出现伤口裂开和感染,再次手术治疗后伤口愈合,一次手术成功率为93.33%。联合负压组患者一次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单纯手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P〈0.05)。结论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可以提高褥疮皮瓣一次手术修复的成功率,促进伤口愈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VSD)促进创面愈合的机制及临床效果。方法自2008年1月~2013年1月对重度四肢创伤伴严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117例患者彻底清创术后,全部给予多次VSD负压吸引,待肉芽新鲜后行大面积游离植皮术。结果 117例患者肢体得以保留,创面顺利植皮愈合,无一例截肢。结论 VSD能够有效帮助控制感染及促进坏死组织的吸收,能明显促进肉芽组织生长,是一种临床可靠的技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VSD负压引流术治疗糖尿病足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共收治的治糖尿病足患者2l例。结果持续负压吸引引流是种全方位引流方法治疗,具有引流管不容易被堵塞,操作方便、简单易行等优点。结论持续负压吸引引流对于糖尿病足创面引流效果好,创面愈合快。  相似文献   

5.
封闭负压引流(vacuum—assisted closure,VAC)是目前治疗各种急性创伤、各种难治性慢性创面新方法,通过专用的引流管和敷料,将负压作用于急慢性溃疡创面,可以加快创面闭合,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坏死并感染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四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坏死并感染创面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术后50~60KPa中心负压吸引,连续2~3个周期治疗后对创面行中厚皮片植皮或局部皮瓣转位。结果经2~3个周期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后,本组30例患者创面肉芽组织新鲜,呈粉红色颗粒状,26例患者创面直接行中厚皮片植皮,4例创面行局部皮瓣转位,创面全部愈合。结论负压封闭引流可刺激肉芽组织生长,加速创面愈合,引流充分彻底,是一种治疗四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坏死并感染创面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在治疗四肢创伤合并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11月至2010年11月咸阳市核工业215医院手外科收治的58例四肢创伤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8例,女性20例;年龄12~72岁,平均年龄42.00岁。对其均给予彻底清创,肌腱、血管神经修复,骨折内固定或外固定后行VSD治疗,创面用VSD材料封闭,持续负压引流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36例一次性治疗,局部转移皮瓣10例,岛状皮瓣移植12例。所有病例缺损创面肉芽生长良好,行皮片移植或皮瓣修复后创面均愈合,骨折全部愈合,无明显功能障碍。并发症:引流管堵塞6例,膜下积液2例。结论 VSD技术操作简便,安全有效,在治疗四肢创伤并软组织缺损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改良式简易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郁期压疮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5月~2014年5月收治62例郁期压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顺序进行随机分组,分为A、B、C三组。A组行改良式简易封闭负压引流技术;B组行常规VSD技术;C组以银离子敷料治疗。其它治疗及护理方案相似。对比伤口愈合效果、换药频次、创面愈合时间、创面细菌定植、首十次换药伤口疼痛程度。结果①A组创面愈合总有效率95.2%,与B组100.0%接近,但显著高于C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A组换药频次(0.5±0.2)次/d、创面愈合时间(18.3±3.5)d,与B组(0.5±0.1)次/d、(17.3±4.2)d无显著差异,但显著性短于C组(1.3±0.2)次/d、(35.7±4.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③A组创面细菌培养阴性率85.7%,换药疼痛VAS评分(1.7±0.5)分,与B组90.5%、(1.5±0.5)分相近,但显著性优于C组55.0%及(3.3±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简易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操作简便,且护理效果与传统VSD技术相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联合植皮术在深度烧伤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2年12月榆林市第二医院收治的深Ⅱ度、Ⅲ度烧伤患者共5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治疗组26例,植皮前后分别采用VSD治疗促进创面愈合;对照组24例,采用传统常规换药方法,肉芽组织新鲜后植皮,加压包扎植皮区。观察两组中并发症发生率、首次植皮存活率、创面感染率、住院时间、总医疗费用等差异。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85%和1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7.69%和4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98,P〈0.05),首次植皮存活率分别为96.15%和70.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53,P〈0.05);两组疼痛评分分别为(4.15±1.29)分和(6.24±2.0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36,P〈0.05);住院时间分别为(21.4±4.5)d和(30.8±6.7)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75,P〈0.05);两组总医疗费用分别为(34960.4±8949.2)元和(29512.8±6749.7)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414,P〉0.05)。结论 VSD使用安全、简便,可有效促进烧伤创面的愈合,降低创面感染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植皮存活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应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手部电烧伤创面的效果。方法对2011年9月至2013年8月笔者单位收治的30例手部电烧伤患者创面施行切痂清创、彻底止血、交替冲洗后,应用一次性负压引流专用材料对创面施行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创面肉芽组织新鲜后行自体大张中厚皮移植术治疗。结果患者手指末端无血运障碍或异常出血表现,移植大张中厚皮后完全成活18例,平均住院时间(29.5±0.3)d,随访3-7个月,手指功能恢复较满意。结论该技术相对简单易行,加速手部电烧伤创面愈合和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在"创而床准备(WBP)"理论指导下,观察负压封闭吸引局部处理糖尿病溃疡的疗效.方法 收集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间收治的27例糖尿病溃疡患者作对照组,2005年1月至2007年6月的8例糖尿病溃疡患者为试验组.两组患者均经常规系统的治疗,试验组在创面的黑、黄期采用清创后负压吸引治疗.观察两组创而各分期间的演进情况.比较两组手术Ⅰ期修复率、入院首次及实施负压治疗后1、2、3周创面细菌学检查结果 .观察各期创面组织标本的HE染色和黄、红两期Ⅰ、Ⅲ型胶原纤维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结果 及对其含量进行图像分析.结果 试验组患者创面各分期的演进速度、于术Ⅰ期修复率均优于以照组(100%比46%,P<0.05).治疗2周后试验组创面末检出致病菌,对照组检出率为66.7%(P<0.05).HE染色显示试验组各期间的演进类似于急性创面愈合过程,且试验组黄期Ⅰ、m型胶原总含量为12.28%,对照组为24.77%(P<0.01).结论 基于WBP方案的负压吸引治疗能促进糖尿病溃疡的创面愈合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负压吸引联合局部氧疗对压疮的治疗效果。 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空军总医院烧伤整形科住院的60例Ⅲ期压疮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常规换药组、负压吸引组、联合治疗组,每组各20例,常规换药组与负压吸引组分别给予常规换药法、负压伤口疗法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负压吸引结合创面局部氧疗。观察入院后即刻,治疗后第1、2、3、4、5、6、7、8周创面最大长度、宽度、深度,渗出情况,组织类型及创面缩小程度。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法。 结果负压吸引组在压疮的长度、宽度、深度上较常规换药组均明显减小,联合治疗组的减小效果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治疗后第8周常规换药组压疮的长、宽、深度分别为(3.04±0.43)、(3.63±0.88)、(1.55±0.77) cm,负压吸引组分别为(2.14±0.71)、(2.65±1.27)、(1.05±0.62) cm,而联合治疗组为(1.17±0.28)、(1.39±2.37)、(0.58±0.45) cm。负压吸引组压疮的渗出明显减少,压疮肉芽组织生长明显增多,创面缩小程度更为显著,联合治疗组的以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负压吸引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 结论负压吸引联合局部氧疗治疗Ⅲ期压疮能显著促进创面愈合,减少渗出,促进肉芽组织生长,效果优于单独负压吸引治疗,将来可以作为一种新的有效的治疗手段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压力性溃疡(PU)简称压疮,是皮肤或皮下组织由于压力、剪切力或摩擦力而导致的皮肤、肌肉和皮下组织的局限性损伤,常发生在骨隆突处。压疮是长期卧床及危重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增加治疗费用;严重者可继发感染、脓毒症、败血症等导致全身衰竭而死亡。本文从流行病学、危险预测因素及评估量表、预防、伤口局部和全身性治疗、护理及未来研究方向等方面对压疮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组织工程全层皮肤修复糖尿病性皮肤溃疡创面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利用组织工程全层皮肤(ActivSkin)修复糖尿病性皮肤溃疡创面的临床应用方法。方法对皮肤溃疡患者采用控制血糖、增如营养、防治感染等措施,ActivSkin直接覆盖于创面,创面分3层包扎,常规换药,分别于术后观察组织工程皮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患者术后病情平稳,可见ActivSkin在创面存活,创面边缘可见白色新生组织形成,随时间延长创面逐渐缩小,平均28d后达到临床愈合。结论利用ActivSkin修复糖尿病性皮肤溃疡创面可促进创面早期修复、缩短病程和降低由此产生的致残率;为ActivSkin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回顾大量文献,回顾了压疮的流行病学特点,综述了国内外压疮诊断和治疗新进展,探讨了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提供了几种临床压疮的常用检测方法,讨论了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方法以及非手术和手术方法等,为临床特别是基层医院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Ⅳ期压疮愈合过程中创面渗出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压疮愈合的关系。 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8年4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就诊的Ⅳ期压疮患者39例,创面共59处,根据接诊时与治疗第4周末压疮愈合评估表(PUSH)评分差值进行分组,差值>2分为愈合良好组(n=26),≤2分为愈合不良组(n=13)。按照统一方法评估、清洗及清创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进行换药,追踪4周,采集接诊时、治疗第1周末、第2周末、第3周末、第4周末创面渗出液,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2组创面渗出液中MMP-9、TIMP-1表达水平及MMP-9/TIMP-1比值的变化情况。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 结果接诊时及治疗第1周末2组MMP-9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62、1.944,P值均大于0.05),而在治疗第2周末、第3周末、第4周末愈合不良组MMP-9表达水平分别为(189.27±90.15) ng/L、(176.95±75.47) ng/L、(149.30±63.08) ng/L,显著高于愈合良好组[(114.97±70.06) ng/L、(93.75±55.15) ng/L、(71.62±41.66)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35、3.921、4.608,P值均小于0.05);不同时间点愈合良好组与愈合不良组TIMP-1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346、0.292、0.047、0.395、0.999,P值均大于0.05);接诊时及治疗第1周末2组MMP-9/TIMP-1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023、1.134, P值均大于0.05),而在治疗第2周末、第3周末、第4周末时愈合不良组MMP-9/TIMP-1比值分别为(38.42±9.25)、(33.74±9.58)、(29.53±8.04),显著高于愈合良好组的(30.04±10.67)、(25.35±10.18)、(21.54±9.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11、2.473、2.642,P值均小于0.05)。 结论创面渗出液中MMP-9表达水平及MMP-9/TIMP-1比值变化与压疮愈合有关,过高的MMP-9及MMP-9/TIMP-1不利于压疮的愈合。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归纳坐骨结节压力性损伤临床分型,总结各型的修复方法,探讨其修复重建效果,为坐骨结节压力性损伤的修复提供新治疗方案。 方法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烧伤整形暨创面修复中心共收治坐骨结节压力性损伤患者92例,共109个创面,其中手术修复86例,共101个创面,其中男49例,女37例,年龄31~79岁,根据2016版国际压疮指南分期术语修订版将其分为Ⅲ类创面68个,Ⅳ类创面33个,创口面积1 cm×9 cm~11 cm×16 cm,深度1~6 cm,创基面积2 cm×8 cm~8 cm×14 cm,深部腔隙容积(盐水测定法)3~60 mL;根据彻底清创后组织缺损程度,分为4型,每种分型按相对应的方案修复:Ⅰ型采用直接清创缝合,Ⅱ型采用臀下动脉穿支皮瓣局部转移修复,Ⅲ型采用股薄肌肌瓣或臀大肌肌瓣填充修复,Ⅳ型采用股薄肌肌瓣或臀大肌肌瓣合并臀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术后观察愈合效果及随访情况。 结果本组86例患者101个创面中,Ⅰ型创面36个,一期愈合32个创面,翻修4个创面二期愈合;Ⅱ型创面29个,一期愈合23个创面,翻修6个,二期愈合4个;Ⅲ型创面30个,一期愈合28个创面,翻修2个创面二期愈合;Ⅳ型创面6个,一期愈合4个创面,翻修1个创面二期愈合。71例获得6~12个月随访,平均随访7.2个月,复发11例,新发6例。 结论坐骨结节部位特殊,发生压力性损伤后修复比较棘手,根据临床病例的总结归纳,将其分为4型,对不同分型创面选择合适的方案进行修复,可得到满意的修复效果,避免复发。  相似文献   

18.
背景:创面负压治疗技术已被人们广泛应用,目前发表的文献其实际学术价值有限,缺乏科学的、客观的量化指标证明创面负压治疗技术对于创面治疗的有效性。 目的:通过系统评价创面负压治疗技术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更高等级的证据支持,并指导临床科研的研究方向。 方法:通过检索不同的数据库,检获符合纳入条件的文献共15篇。分别由两名研究者负责提取数据并评估研究质量,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与结论:最终有15个随机对照试验纳入分析,其中10个随机对照试验为B级中度偏倚风险,5个为C级高度偏倚风险;10个试验为研究创面负压治疗技术在慢性创面中的疗效,另5项试验为研究其在急性创面的疗效。创面负压治疗技术与传统治疗在多数主要结果评判指标中存在显著差异。慢性创面患者中创面负压治疗技术与传统治疗在“术前准备时间”、“创面缩小与肉芽组织增长的速度”、“截肢率”存在显著性差异,在“疼痛强度”、“并发症数量”没有显著性差异。急性创面中创面负压治疗技术与传统治疗在“术前准备时间”、“肉芽增长速度”、“伤口感染率”、“材料费用”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创面自行愈合数量”、“住院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说明创面负压治疗技术不论在慢性创面或者急性创面的治疗中都显示出有效性,缩短了术前准备时间、加快肉芽组织生长速度、减少截肢率及伤口感染率。文章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了最高质量的证据。但是这些纳入研究分析的试验尚存在方法学上的缺陷,有必要设计更严谨的研究方案,开展更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来支持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自制压力模具,观察不同压力和受压时间对小型猪皮肤的影响,为早期皮肤压疮制作适宜的动物模型。 方法5~6个月龄的小型猪4头,雄性,体重35~40 kg。于脊柱两侧旁4 cm处做与身体长轴垂直的长约5 cm的皮肤切口,深达肌层,向切口两侧钝性分离组织,依次放入自制压力可调节模具,每头猪背部8个受压创面,共32个创面,将所有创面随机分到0、5、10、15、20 kg组,其中根据受压时间的不同,0 kg组又分为0 kg/12 h、0 kg/24 h亚组,5 kg组分为5 kg/12 h、5 kg/24 h亚组,10 kg分为10 kg/2 h、10 kg/6 h、10 kg/12 h、10 kg/24 h亚组,15 kg分为15 kg/2 h、15 kg/6 h、15 kg/12 h、15 kg/24 h亚组,20 kg分为20 kg/2 h、20 kg/6 h、20 kg/12 h、20 kg/24 h亚组,共计16个亚组,每亚组2个创面。制作小型猪压疮模型,观察创面大体情况,并于不同受压时间点后取受压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光镜下对受压部位皮肤组织进行观察。 结果除0 kg组去除受压装置后受压皮肤与正常皮肤组织相似,光镜下观察未见异常外,其余组均有不同程度损伤。肉眼观,去除压力模具后,受压组织均存在不同程度红色或发白,皮肤呈现淤血或红斑,其中20 kg组颜色变化最明显;光学显微镜下典型表现为胶原纤维断裂或坏死、脂肪细胞坏死、血管内充血或破裂出血。 结论使用该压力装置能够模拟压疮的临床及病理组织学表现,能够成功制作小型猪早期压疮模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创面床准备埘慢性溃疡创而的疗效.方法 2000年9月至2005年4月本院本科室的107例慢性溃疡创面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58)和对照组(n=49).前者采用创面床准备方法 进行创面处理,对照组采用传统创而处理方法 ,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大数、组织病理变化、创面情况变化及手术失败率.结果 试验组的住院天数(35.1±26.8)d较对照组(49.7±32.9)d短(P<0.05).HE染色发现试验组创而组织变化朝有利于愈合的方向发展.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换药后白愈率分别为26%(15/58)和10%(5/49)(P<0.05);植皮术手术失败率分别为9%(3/33)和23%(6/26)(P>0.05);皮瓣转移术失败率分别为0%(0/10)和44%(8/18)(P<0.05).结论 创而床准备方法 是慢性溃疡一种有效和科学的创面处理手段,可促进较小创面愈合.经创面床准备后选择手术覆盖创而可减少手术失败率,加快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