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浅议中药“十八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张锡纯乃近代中西汇通之大家,其临床拟方遣药,精当实效,每有独到见解,尤擅长“对药”的配合,现就其经验结合笔者临床体会剖析一二,供同道临证参考。 1 石膏配玄参石膏辛凉清透,玄参甘苦性凉,清热养阴。张氏认为,此2药相合,清气分热而不伤正,养阴增液,为治产后温病,气分热盛之良药。他指出,产后病多气阴不足,应慎用知母等甘寒之品,玄参能治“女人产乳余疾”(《神农本草经》)与石膏相合清热育阴,确为产后外感实热证之主要药对。张氏每以白虎加人参,用玄参代知母,山药代粳米而取效。如在“产后温病”案,治一妇人产后感邪,身热烦渴,微喘脉洪,以此方1剂而愈。笔者以此治疗小儿或体虚年老之人外感风热,咽痛身热,肺热咳喘以及风热喉痹等  相似文献   

3.
中药药对的研究进展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对是中药配伍形式中的一种。从某种角度上讲药对的配伍与应用具有特别的意义。所谓中药药对又称对药、对子药、姐妹药,专指临床上常用的相对固定的两味药物的配伍形式,是中药配伍中的最小单位。其组成虽然简单,但具备中药配伍的基本特点,其实质是七情配伍中除单行以外的其他六情的特殊配伍形式。  相似文献   

4.
历代“相反”药概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代“相反”药概观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张继平(528000)中药七情理论之一的“相反”,是历代医家在临证处方中经常碰到并颇有争议的问题,关于相反药数量和具体药物的论述,各家悬殊甚大。本文对历代相反药物的增减演变情况及历代相反药总数和药对作一总结,以供同...  相似文献   

5.
王丛斌 《光明中医》2013,28(8):1733-1734
"药对"又称"对药"、"药对子",是临床用药中相对固定的两味药物的配伍形式,在方剂配伍中能起到相互相成的作用。医生临床治病,"用药如用兵",选方遣药,尤如军人临阵调兵遣将,组方配伍具有十分严格的规律性。因此,除选药必须精当之外,还要重视药物的配伍,选择最切合病情的药物组合起来,才能提高疗效。在处方中我们经常看见某些药总是配在一起用,这就是在  相似文献   

6.
漫话药对     
相传上古有两部《药对》,一部出自桐君(见《七录》),一部为雷公所作(见《旧唐书》)。先圣已认识到,药物当它们形成一定的组合时,药物与药物之间就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联系、整体结构和动态平衡,可以拓展主治内容。《神农本草经》总结药物配伍关系,提出“七情合和”之说,其中除单行外,其他都体现了药对的形式。归纳起来配伍及其效应有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方剂配伍中对药作用的探讨,认为方剂中同性药、生熟药配对,可明显增强疗效或扩大治疗范围,而收相辅相成之功;寒热药、散收或升降药配对,可相互调节、相互制约而取相反相成之效。  相似文献   

8.
陈雪功 《新中医》1990,22(9):24-26
本文着重介绍张锡纯运用黄芪对知母、石膏对人参、滑石对淮山药、人参对赭石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在《中药学》等同类书籍中,具有要药、主药、专药之称的药物多见,但迄今这些佳称尚无一定概念,笔者就此阐发粗陋之见。要药,一般指能迅速改善和缓解病情或治愈疾病,经临床验证并公认其效显著的药物。如附子,辛热燥烈,峻补元阳,走而不守,主治亡阳虚脱证,时短效快,为回阳救逆之要药;枳实,苦降下气,气  相似文献   

10.
论对立药对的配伍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红 《江苏中医》1995,16(5):35-36
对立药对中的两药在性用或趋向上完全相反,但经有机结合,在一定条件下却能相互溶合激发而产生对立统一的效应。对立药对的配伍作用主要体现在毒性拮抗、效用协同、演生新用、扩展主治诸方面。实现配伍作用的条件,一是两药必具共同适应于某一证情需要的功效或作用,二是与所治病证之间必须是对应关系,三是两药剂量须有恰当比例。  相似文献   

11.
代谢组学在中药现代化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谢组学是继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之后新近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是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认为是"组学"研究的最终方向。它能用反映整体的代谢物图直接认识生命体的生理和生化状态,因此能提供区别于其他"组学"而来的大量信息。在中药现代化研究中,代谢组学方法和技术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尤其是在中药整体药效评价、中药活性成分研究及中药安全性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中药有效成分研究与中药新药研发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对单味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进行研究,是中药现代化进程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工作。麻黄碱的提取揭开了我国研究常用中药有效成分的序幕,靛玉红、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及青蒿素治疗疟疾等的成功发现更是为世人瞩目。尽管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已经给新药研发带来若干佳绩,但现实却不容乐观,需要摆脱纯分析的观点,需要充分地进行活性筛选,需要坚持以复方为中药新药的研发主体,并善于有机把握“精确”与“模糊”。  相似文献   

13.
以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为研究对象,应用中药学、化学、微生物学等多学科知识与方法,通过微生物转化促进中药废弃物中功能性物质、生物质能源、营养基质等资源性物质的转化与转移,以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延伸资源经济产业链,实现物尽其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发展生态型循环经济产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开展中药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助力学生全面发展成才。以中药学专业本科生创新创业培养探索与实施过程为实例,探索创新型中药学专业人才教育培养体系及实施策略。以满足社会对中药、保健食品等健康产品的需求为目标,整合教师实验室资源,建立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平台,完善我校中药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5.
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中药学研究中产生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但是,由于使用的数据集不公开,导致很多研究成果缺乏可验证性和可比较性,统计结果也难于评价.本研究基于<中华本草>中的文献资源,开发了一套中药数据集,并对数据收集、整理的过程和使用方法都进行了详细说明.该数据集为中药信息学研究人员提供了一套可以免费获取的开放数据资源,有利于中药信息学的推广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的归纳与分析,综述和评价了近年来中药分析领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中药分析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的归纳与分析。综述和评价了近年来中药分析领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早在秦汉时期,中医已用存陈法处理中药。中药存陈法通过使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养护药材,将中药经过适当时期的贮存,由新药变为陈药,从而达到消减辛燥毒烈之药性、增强药物功能、增强炮制作用、去腥臭味、增香的目的,促进中药的性味、功效发生变化,使其更符合临床治疗的需要。这是中医一种独特的处理药材的方法,现在这一传统的中药处理方法几近湮没。陈药优越性无法在治疗中充分地体现,所以保存、研究、发展中药存陈法及陈药已刻不容缓,当前应加强对陈药陈存前后其有效成分和药理作用变化的研究,探讨中药存陈法对提高中药质量的意义,使中药存陈法进一步得到运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国内外传统药物或天然药物标准及研究现状,比较和探讨目前香港地区中药标准化的策略与方法,认为国内外有关中药硬天然药物质量控制和管理的标准和方法对香港中药标准化的研究和发展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并对香港中药标准化的研究和发展提出见解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简要介绍了《中药学》教学方面的一些方法,即:①善用比较法进行教学;②利用现代多媒体丰富和充实教学内容;③结合临床实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④加强实验课程的开展,强化学生对中药的认识等,并认为通过多种方面结合可以有效地提高《中药学》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