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胸椎间盘突出症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胸椎间盘突出症临床上少见,以往在诊断上有一定困难,随着MRI检查推广,诊断率已有所上升.本文就本院收治的7例胸椎间盘突出症作一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胸椎间盘突出症(thoracic disc herniation,TDH)是一种少见病。首例文献记载的胸椎间盘突出来自于1911年的1例尸检报告。胸椎间盘突出症这个名称是Mixter等在1934年首先提出来的。本症的发病率仅占整个脊椎椎间盘突出症的0.25%~0.75%。Benson报道占椎间盘突出症的0.5%。该病发病早期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故诊断较困难,延误诊断时有发生。近20年来随着CT扫描和MRI检查的临床应用,明显提高了胸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率,同时亦发现大量无症状性胸椎间盘突出及胸段多间盘病变。由于部分患者为无症状胸椎间盘突出,多数学者认为无症状患者无需手术,故手术率仅占整个脊椎椎间盘手术的0.22%~1.5%。据报道,症状性胸椎间盘突出症(prolapse of thoracic disc,PTD)发生率为每年百万分之一,仅0.02%~0.18%的患者需要手术治疗。Singounas(1992年)报告胸椎间盘突出并脊髓压迫的发生率仅在0.15%~0.8%,T8-9椎间盘突出最常见。  相似文献   

3.
胸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胸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像学诊断李其一孙建民*于夕欣*据文献报道,胸椎间盘突出症仅占所有椎间盘突出症的0.15%~0.86%〔1、2〕。近年来,由于CT、MRI的应用,诊断率明显提高,发病率也非以前认为的那样低。我们通过研究发现,影像学检查对临床表现不甚典...  相似文献   

4.
胸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和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回顾性研究30例胸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分别对胸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和手术治疗方法进行描述。结果: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5例,侧后方或侧前方入路摘除致压物14例,后路全椎板切除侧后方入路摘除致压物11例,术后随访1~8年,手术优良率达83.4%,结论:胸椎侧后方或侧前方入路摘除椎间盘及后路全椎板切除侧后方入路摘除椎间盘是手术治疗胸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5.
胸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胸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办法及疗效..方法:29例胸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感觉及/或运动障碍.合并后纵切带骨化者16例,合并黄韧带骨化和肥厚者13例。病变部位主要在下胸段(68.3%).上胸段次之(19.5%),中胸段最少(12.2%)。采用后路全椎板截骨、经一侧或两侧关节突和下位横突进入切除突出椎间盘、椎板再植椎管成形术,共切除突出椎侧盘41个,9例加用后路椎间植骨融合钉棒系统内同定结果:5例出现片发症,其中运动障碍加重2例,脑脊液漏3例。所有患者术后即有感觉恢复,运动功能6个月以内恢复较快,24个月后无明显恢复。24例患者术后获得随访,随访时间7~62个月,平均19个月。疗效评价参照Epstein标准,优11例.良9例,改善2例,差2例,优良率83.33%,总有效率91.67%。术后CT及MRI显示椎板融合成形良好,手术减压满意。结论:胸椎间盘突出症发病部位以下胸段为多.如出现症状多需手术治疗,切除突出的椎间盘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6.
胸椎间盘突出症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胸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手术与术后近期疗效的关系。方法 17例胸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行后方入路侧前方减压术,其中3例合并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先后或同时予以手术。结果 全部病例术后症状无加重,14例得到随访,平均4年2个月(6个月~6年),优良率78.4%(11/14)。结论 临床表现以胸髓损害为主,侧前方减压摘除椎间盘是手术治疗胸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有效方法,同时应注意勿忽视多发椎间盘突出症(颈、腰)等合并病变的处理。  相似文献   

7.
胸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与治疗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胸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与治疗的探讨江建明1金大地1胸椎间盘突出症少见,Benson报道占椎间盘突出症的5‰。本文就1988~1997年期间收治的19例胸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一些相关问题进行探讨。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9例,男12例,女7例,年龄24...  相似文献   

8.
胸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上相对较为少见,我院近10年间共收治胸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2例,分析讨论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上的特点,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8例,女14例,年龄31~75岁,平均45岁。明显外伤后诱发症状1例,轻微外伤诱发症状2例,无明显诱因出现症状19例。急性起病2例,缓慢起病逐渐加重间或有缓解期20例。患者症状多种多样,表现为胸背部疼痛20例,胸腹部束带感14例,下肢麻木或疼痛10例,感觉运动障碍14例,感觉障碍5例,膀胱直肠功能障碍8例,锥体束征15例;ASIA脊髓损伤分级C级2例,D级12例,E级8例。所有患者均行胸椎正侧位X线片和MRI检…  相似文献   

9.
急性胸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急性胸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方法和结果。[方法]本组6例(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31-58岁,平均45.4岁)急性胸椎间盘空础症患者进行经关节突入路手术治疗。术后经3-9个月随访。平均6个月,按照Frankel评分分级评估。[结果]5例出现明显的神经功能改善,包括肢体的感觉,运动功能和大小便功能,另1例术后截瘫未见明显改善。[结论]利用经关节突后外侧手术入路的手术方法治疗急性胸椎间盘突出症,解除损伤节段的压迫,取得较好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0.
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目的:分析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不同节段病变的临床特点,为安性与定位诊断提供依据。方法:经手术证实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16例,其中T10/11 2例,T11/12 3例,T12/L1 3例,L1/2 4例,L2/3 4例。分别分析各节段病变的临床症状与体征。结果:中央或旁中央型胸腰段椎间盘突出主要引起背痛、下肢疼痛、行走功能障碍、括约肌功能障碍等症状;外侧型突出症状与体征主要表现为神经根病变。T10/11及T11/12间盘突出表现为上运动神经元受损症状;T12/L1间盘突出可表现为下运动神经元受损或上运动神经元受损症状及神经根病变;L1/2与L2/3间盘突出表现为神经根病变和(或)马尾神经受压症状。结论:各节段病变的临床表现有一定的规律,应注意非典型和特殊病例。  相似文献   

11.
手术治疗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3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临床上较少见,临床症状及体征多变,缺乏特异性,易于造成漏诊或误诊。1998年3月至2002年6月我院共诊治此病35例,占同期椎间盘突出症的9‰,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胸椎间盘突出症的鉴别诊断及经关节突入路的手术效果。方法对8例胸椎间盘突出症选择经关节突入路手术干预,随访4~60个月,平均18个月。结果参照Otani分级标准进行疗效评定,优5例,良2例,一般1例。结论胸椎间盘突出症以下胸椎多见,因其发病率低,症状不典型,易致漏诊。临床上须提高警惕,熟悉诊断要点。有症状的胸椎间盘突出症一经确诊应早期手术。经关节突入路治疗胸椎间盘突出症,具有便于掌握、疗效满意和手术安全性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随着核磁共振(MRI)在脊柱疾病中的广泛应用,胸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诊断已不再困难。我院近5年来对13例有脊髓压造症表现的胸椎间盘突出症的患施行经肋横突切除进路、椎间盘除手术,其中6例症状完全清除,5例症状有明显改善,2例无变化。  相似文献   

14.
胸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和手术治疗(附15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胸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手术效果。方法:回顾15例胸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改变、手术治疗方法。全椎板切除减压椎间盘摘除3例,侧前方或侧后方入路摘除椎间盘8例,全椎板切除侧后方入路摘除椎间盘4例,随访1-10年,手术优良率达80%。结论:理学、CT或MRI检查对确诊与定位有重要价值。根据椎间盘突出的大小、位置等情况可选择其入路。侧前方或侧后方入路及全椎板切除侧后方入路摘除椎间盘是治疗胸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较安全术式。  相似文献   

15.
侧前方入路手术治疗胸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2年2月~1996年4月开展经胸腔侧前方入路手术切除椎间盘治疗胸椎间盘突出症9例,经1~4年随访,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胸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胸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低,临床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容易漏(误)诊。近年随着CT及MRI的广泛应用,提高了诊治水平,但诊治迄今未完全达到共识。1995年1月1998年1月我院共诊治5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3例,女2例;年龄为386...  相似文献   

17.
硬化性胸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胸椎间盘突出症诊断和治疗的方法。方法  13例经MRI诊断为硬化性胸椎间盘突出症 ,采用胸椎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结果  13例突出的椎间盘均存在钙化或骨化合并骨赘形成等硬化表现 ,部分相应的小关节肥厚增生。疗效 :优良 8例 ,中 2例 ,差 2例。结论 应重视硬化性胸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诊断 ,后外侧入路手术对于硬化性突出物的摘除及彻底减压比较适合  相似文献   

18.
胸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分析胸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胸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和手术治疗方法。结果: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5例,侧后方或侧前方入路摘除致压物14例,后路全椎板切除、侧后方入路摘除致压物11例。术后随访1-8年,手术优良率达83.4%。结论:胸椎侧后方或侧前方入路摘除椎间盘及后路全椎板切除侧后方入路摘除椎间盘是手术治疗胸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19.
胸椎间盘突出症及其磁共振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胸椎间盘突出症并不多见,由于其临床表现没有特异性,症状变化差异较大,且易与诸如胸椎管狭窄、后纵韧带骨化、椎管内肿瘤等相混淆,甚至误诊为上腹部疾病而延误治疗〔1、2〕,因而对该疾患的诊断除了关注临床病史外,正确应用和分析影像学资料尤为重要。本院1990...  相似文献   

20.
胸椎间盘突出症的特点与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胸椎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较为少见。1985~ 1998年我科共收治 15例胸椎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其临床特征、影像学改变均有别于腰椎间盘突出 ,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5例中男 11例 ,女 4例。年龄 45~ 6 8岁 ,平均 5 2 5岁。T7/81例 ,T8/ 91例 ,T9/ 10 4例 ,T10 / 114例 ,T11/ 12 5例。病程 6个月~ 6年 ,平均 3 8年。均为体力劳动者并有程度不同腰部外伤史。早期症状轻微 ,缺乏典型定位体征。 15例均自感腰背部疼痛、两季肋间歇性疼痛 ,初期多能忍受 ,随着病程发展有进行性胸、腹部束带感。 11例感双下肢胀困、沉重、行走不稳 ,有踩棉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