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产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I)与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发生的病因和防治。方法:对2003年1月~2006年6月收治的82例超低与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低与极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主要病因为母亲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多胎妊娠、胎膜早破、孕母疾病。超低与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主要并发症为低体温、呼吸暂停、窒息、消化功能障碍,早产儿贫血、肺透明膜病、感染性疾病、低血糖等。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加强产科与儿科的通力合作,积极防治早产及ELBWI和VLBWI的并发症,对降低ELBWI和VLBWI的发生,提高我国早产婴儿的存活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国每年出生2 000万新生儿,其中早产儿发生率占活产婴儿5.6%,极低出生体重(VLBW)儿占新生儿0.5%~1.2%,重度窒息儿伤残发生率为10%~75%,高危儿出现智能障碍发生率为20.3%[1]。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不断上升,但是存活下来的低出生体重儿往往因体重极低,娩出较早,身体各器官,尤其是大脑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出生后容易造成脑损伤,生存质量下降。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学习困难、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认知缺陷和行为问题等发生率较同龄儿童高[2-5]。即使到了成年期,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智力和学习成绩常常较同龄人低[6]。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影响极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的相关因素。方法将159例极低出生体重儿按体重分3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多胎、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是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常见发生原因,呼吸障碍、感染、颅脑损伤、窒息、寒冷损伤等是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主要临床问题。呼吸窘迫、败血症和颅脑损伤是引起新生儿死亡和预后不良的主要疾病。不同出生体重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窘迫、败血症和颅脑损伤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4.601、6.752、5.012,均P<0.05)。结论做好围产期保健,及时有效的呼吸支持,预防早产、窒息、感染等高危因素,是降低极低出生体重儿死亡率的关健。  相似文献   

4.
随着围产医疗保健技术水平的提高,高危新生儿的存活率越来越高,而因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窒息等因素造成的脑损伤(如脑瘫、智力低下)也越来越多,已成为儿童时期致残的主要病因,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负担.  相似文献   

5.
王凤敏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8):2767-2768
目的:分析新生儿窒息母婴高危因素,探讨该地区围产期母婴保健重点。方法: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方法对2009年1~12月该院产科分娩的新生儿窒息母婴高危因素进行统计。结果:该年度产科分娩数9 632人,新生儿窒息157例,窒息发生率1.63%。新生儿窒息患儿均有围产高危因素,其中母亲因素占24.84%,胎儿新生儿因素占66.24%,胎盘脐带因素占25.48%,产时因素占24.84%。新生儿窒息中胎儿新生儿病因占第一位,其中早产儿91例、低出生体重儿85例,其他过期产儿、双胎、巨大儿、先天畸形儿共13例。重度窒息7例,发生率0.07%。孕29周3例,孕35周、体重1 300 g 1例,孕34周、胎盘早剥、脐带过细1例,2例先天畸形(先天性肺发育不良、胸腔积液)患儿。结论: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已成为该地区新生儿窒息的首要原因,早产儿复苏应成为复苏培训重点。先天畸形为新生儿重度窒息的主要因素,复苏过程中警惕先天畸形的存在可改善预后、防范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6.
192例新生儿窒息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006年1月~2008年4月出生的3 654例活产儿中发生窒息的192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5.3%,其中轻度窒息153例,占79.7%;重度窒息39例,占20.3%。新生儿窒息与胎儿宫内窘迫、孕周、产时体重、分娩方式密切相关。早产儿、极低体重儿、产钳助产儿、臀位助产儿重度窒息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新生儿(P<0.01)。结论:重视孕期保健,减少低出生体重儿和巨大儿出生,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加强产程监护,提高助产和复苏技术是降低新生儿窒息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1993~2002年10年新生儿窒息死亡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李禾  沈汝 《中国妇幼保健》2003,18(12):733-734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主要原因 ,降低新生儿窒息及由此产生的围产儿死亡率。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回顾性病例研究方法对北京市 1993~ 2 0 0 2年 60 83 0 6例活产儿中 93 3例因新生儿窒息造成的围产儿死亡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从 1993年的 2 9.0 1‰下降到 2 0 0 2年的 2 3 .73‰ ,新生儿窒息死亡率从 1993年的 1.84‰下降到 2 0 0 2年的 1.0 2‰。农村新生儿窒息死亡率 (1.81‰ )显著高于城市 (1.2 6‰ ) ;低出生体重儿 (2 5.79‰ )显著高于非低出生体重儿 (0 .82‰ ) ;早产儿 (2 2 .51‰ )明显高于非早产儿 (0 .93‰ ) ;双 (多 )胎新生儿 (16.53‰ )明显高于单胎 (1.41‰ ) ;产妇无系统保健的新生儿 (3 .67‰ )显著高于产妇有系统保健的新生儿 (0 .77‰ ) ;高危因素的产妇的新生儿 (7.71‰ )显著高于无高危因素的产妇的新生儿 (1.14‰ )。结论 :认真做好围产保健 ,加强产前检查及高危胎儿监护 ,积极处理和预防新生儿窒息是降低新生儿窒息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正>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1967年由Northway等首次报道并命名,是早产儿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具有独特的临床、组织学及影像学特征。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围产医学的发展,极低出生体重儿和超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明显增加,BPD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  相似文献   

9.
过期妊娠与出生缺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对福建省22所省、地(市)、县医院一年中出生的围产儿进行出生缺陷监测,共监测围产儿36744例,其中过期妊娠3284例,58例有出生缺陷,过期妊娠发生率为8.94%,其中出生缺陷发生率17.66%,以≥44周组为高;过期妊娠中巨大儿占6.94%,是足月产巨大儿的2倍.出生低体重儿占2.41%,后者出生缺陷发生率高达63.20‰。过期妊娠围产儿死亡113例.死亡率34.41‰,是足月产儿死亡率(17.78‰)的1.94倍,死亡的直接原因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胎因素等占30.97%,畸形致死29例占25.68%。过期妊娠者新生儿出生缺陷率高,巨大儿比例高而致手术产率增高、围产儿死亡率高,胎儿体重随过期妊周增高而有下降趋势,于胎儿不利。提示对妊娠过期应积极处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预警监控管理在具有医源性皮肤损伤高危人群和高危环节特征的新生儿中的皮肤损伤预防效果。 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新生儿科住院患儿中,1 157例具有医源性皮肤损伤高危人群及高危环节特征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将2014年6~12月入院的557例患儿纳入对照组,对患儿采取医源性皮肤损伤普遍预防;将2015年1~6月入院的600例患儿纳入观察组,除进行医源性皮肤损伤普遍预防外,还采用本研究自行设计的《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高危人群监控表》及"医源性皮肤损伤记录单",对容易发生或已经发生医源性皮肤损伤的患儿进行重点预警监控和防治。分析两组不同出生体重患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及主要类型发生率差异。两组患儿性别构成比、胎龄构成比及出生体重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征得患儿家属知情同意,并与患儿家属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 结果①对照组超低出生体重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率(93.3%)分别较正常出生体重儿(25.9%)、低出生体重儿(29.6%)及极低出生体重儿(55.9%)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7.68、25.02、7.69,P=0.000、0.000、0.006)。②观察组超低出生体重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率(71.4%)分别较正常出生体重儿(19.6%)、低出生体重儿(15.2%)及极低出生体重儿(29.7%)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7.90、23.57、7.82,P=0.000、0.000、0.005)。③两组患儿医源性皮肤损伤主要类型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药物外渗伤、尿布皮炎、鼻塞式氧疗所致压伤及黏贴伤;观察组患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率(21.2%)、药物外渗伤发生率(6.5%)及黏贴伤发生率(3.3%)均较对照组低(34.5%、10.8%、6.1%),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60、6.74、4.98,P=0.000、0.009、0.026)。 结论实施高危人群及高危环节医源性皮肤损伤预警监控,能及时有效采取各种预防措施,从而降低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