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颈内静脉穿刺留置单针双腔静脉导管,为肾功能衰竭又无血管内瘘的患者,建立一条迅速简便的血管通路维持血液透析,既减轻了患者痛苦又保证了血流量,且并发症少,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颈内静脉留置单针双腔管发生破裂严重影响了血液透析的顺利进行,如不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严重者会威胁患者的生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如果需要行紧急血液透析,而患者的动静脉内瘘尚未建立或内瘘未成熟,必需建立临时性血管通路,即行中心静脉留置导管。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有很多的优点,但护理不当,容易导致感染,导管脱落、阻塞等情况。本院对2005年以来的100例深静脉留置导管患者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血管通路的建立是血液透析的关键。深静脉置管主要用于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还未建立永久性血管通路或动静脉内瘘堵塞和造瘘困难者。它解决了特殊条件下血管通路问题,成为急慢性肾衰患者又一条生命线。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22例,男14例,女8例,22~60岁。其中急性肾功能衰竭7例,慢性肾功能衰竭15例;采用颈内静脉置管10例,股静脉置管12例;留置导管时间最长者450d,行血液透析204次,最短者25d,行血液透析9次。1.2方法患者取仰卧位,选择右侧颈内静脉或股静脉,用1%利多卡因局麻,以穿刺针插入血管引导钢丝,取下穿刺针,扩张器扩张入…  相似文献   

4.
对急性肾功能衰竭者急需血液透析或血滤,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动静脉内瘘成熟前,出现急性左心衰、高钾血症等严重并发症而需紧急透析时,可采用颈内静脉经皮插管建立血管通道。我们总结了49例采用颈内静脉穿刺插管进行血液透析或血滤的经验及教训,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我科完成了自2005年1月至2006年1月需颈内静脉插管行紧急血液透析的患者49例,其中男31例,女18例,年龄17~83岁,平均年龄58.9±17.3岁。急性肾功能衰竭29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慢性肾炎17例,糖尿病肾病2例,狼疮性肾炎1例。1.2方法使用德国Braun公司生产的双腔留置…  相似文献   

5.
对于需急诊作血液透析或血液灌洗患者或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动静脉内瘘成熟前,出现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等严重并发症需紧急行血液净化治疗时,我们选择颈内静脉插管作为临时血管通路,效果较好,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156例颈内静脉置管的观察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颈内静脉置管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156例需要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颈内静脉置管.在置管前、中、后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上给予精心的护理,有效保证透析过程中的血流量.结果 156例颈内静脉王管患者中,留置时间为2~312 d,留置导管阻塞16例,导管感染12例,血肿2例.结论 颈内静脉建立血液透析通路安全可靠,并发症少,只要重视导管的护理,避免感染栓塞等并发症,对于年龄大、血管条件差、没有条件做动静脉内瘘的血液透析患者不失为一种理想的血管通路.  相似文献   

7.
作者 1995年 6月至 1999年 9月采用颈内静脉穿刺术留置单针双腔静脉导管为 58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及无血管内瘘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建立一条迅速、简便的血管通路 ,既减轻了患者痛苦 ,又保证了有效血流量 ,且并发症少 ,其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对象  58例均为本院住院的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慢性肾功能衰竭 (尿毒症期 )患者 ,其中急性肾功能衰竭 10例 ,慢性肾功能衰竭 4 8例 ;男 2 6例 ,女 32例 ,平均年龄 54(15~ 75)岁 ,2 4例伴有不同程度的心功能不全。1.2 材料 本组病例均使用QUINTON公司生产的单针双腔静脉导管 ,管…  相似文献   

8.
血液透析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替代治疗手段,进行透析的前提条件是建立长久、有效的体外循环通路[1]。因受血管条件的限制,很多患者不能建立永久性血管通路内瘘,而是选择长期留置颈内静脉导管。长期导管具有血流量充足、保存时间长、并发症少、能减少因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等优点[2]。而导管相关性感染是长期留置颈内静脉导管的主要并发症,导管出口处感染和隧道感染占导管相关性感染的8%~21%,是被迫拔管的重要原因[3]。通过药物治疗和合理换药,控制局部感染[4-5]。我科收治1例长期留置导管致隧道化脓性感染患者,在全身用药效果不佳的情况下,改用隧道冲洗及局部应用抗生素,导管得以保留。  相似文献   

9.
高丽丹  杨红军 《中国疗养医学》2010,19(12):1118-1119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在血液净化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收集我院2006—02—2007一09的173例血液净化患者,其中包括急性中毒后致肾功能衰竭、尿毒症、肿瘤晚期致肾功能衰竭及其他类原因致肾功能衰竭患者(分别为95、18、37、23例),分别采用不同途径中心静脉穿刺插管,其中股静脉115例,颈内静脉20例,锁骨下静脉7例次,半永久性颈内静脉2例。结果绝大多数病例血流量满意;留置导管时间平均(23.5±61)d,穿刺处感染率38%,导管堵塞率3.8%,导管周围渗血例数占50%;导管留置过渡到动、静脉内瘘成熟看32例。结论中心静脉置管作为短时间血管通路用以血液净化,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手段,并且留置导管是永久性血管通路使用前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0.
血管通路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和急性药物中毒患者进行及时有效血液透析的关键性前提条件。对药物中毒、肺水肿、急性左心衰、严重的电解质紊乱等急需透析的患者,一些临床肾衰症状及并发症严重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均需建立临时性血管通路来维持透析疗法,从而缓加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以往我们采用Shaldon氏管行颈内静脉或股静脉插管并留置。这种方法既昂贵,股静脉置管后患者活动又受限制,下肢伸屈时又会使导管移位,并且容易受污染。颈内静脉在插管时要注意避免误伤颈动脉。所以,我们从1996年以来采用内瘘穿刺针直接穿刺建立…  相似文献   

11.
<正>1病例报告患者,男,76岁,因"尿毒症"开始行血液透析,起初以右颈内静脉植入临时中心静脉导管提供血管通路,之后为长期血液透析提供血管通路,因考虑到患者高龄,肢体血管条件差及合并有慢性心功能不全预计不能耐受内瘘分流故而选择留置带涤纶套中心静脉导管,之后使用该导管血透时血流速度可达250ml/min以上,3个月后出现静脉端血流量<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经皮穿刺颈内静脉留置双腔导管己成为临床血液透析患者建立临时性血管通路的主要方式,解决了穿刺困难、内瘘未成熟、病情危重患者在救治中建立血管通路困难等方面的问题,同时具有简便、快速、损伤小、痛苦少、血流量充足等优点,因此在临床被广泛应用,但由于保留导管留置时间的长短与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以及强高透析质量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对颈内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就显得格外重要。我院自2002年10月-2006年6月对94例患昔进行了颈内静脉插管,建立临时血管通路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挽救了许多危重患者的生命,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双腔导管留置因其操作简便,方法易掌握,穿刺成功率高,血流量充足,短期内可反复使用,在血液透析中应用广泛.不仅可为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也可帮助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建立短期或长期血管通路,予维持性血液透析.我科自1998年10月~2005年9月对157例患者应用双腔导管深静脉留置进行透析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双腔导管留置因其操作简便,方法易掌握,穿刺成功率高,血流量充足,短期内可反复使用,在血液透析中应用广泛.不仅可为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也可帮助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建立短期或长期血管通路,予维持性血液透析.我科自1998年10月~2005年9月对157例患者应用双腔导管深静脉留置进行透析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周翠芹 《上海护理》2015,15(1):68-71
<正>血液透析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主要方法之一。最佳的血管通路无疑是自体动静脉内瘘,但是许多情况下要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如急性肾功能衰竭、动静脉内瘘尚未成熟或失功、作为肾移植或腹膜透析前的过渡,急性电解质紊乱、食物和药物中毒等的血液透析治疗。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使用过程中感染发生率高,近来的一项包括988例终末期肾病患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多中心研究表明,使用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在血液净化抢救临床急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紧急血液净化患者71例,其中急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并急性左侧心力衰竭和/或尿毒症性脑病、急性中毒和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分别为8、32、15和16例,采用中心静脉穿刺插管方式建立临时血管通路共80例次,其中股静脉65例共73例次,颈内静脉6例次,锁骨下静脉1例次,导管留置57例。结果绝大多数病例血流量满意;留置导管时间平均(23.5±6.1)d,穿刺处感染率3.8%,导管堵塞率3.8%,导管周围渗血例数占5.0%;导管留置过渡到动、静脉内瘘成熟者32例。结论中心静脉置管作为临时血管通路用以抢救临床急症,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手段,并且留置导管是永久性血管通路使用前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7.
建立和维持有效的血液通路是血液净化的先决条件,也是血液透析病人的生命线。长期血管通路如自身动静脉内瘘和人造血管等因其应用的局限性而逐渐被淘汰;股静脉双腔导管留置曾被认为安全、容易穿刺而被广泛应用;但因其有限制下肢活动、置管部位污染机会多,易导致感染等缺点而无法较长时间留置,近年已逐渐被颈内静脉置管所代替。我院1999年6月~2000年6月,采用颈内静脉留置双腔导管,对43例血液透析患者建立暂时性血管通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良好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顺利治疗的前提条件之一,但有些患者由于年龄及血管条件限制等因素无法建立自身血管通路,即动静脉内瘘。长期静脉留置导管则可作为血液透析患者常规治疗的首选。但长期留置导管极易发生感染、堵管、脱落等危险~[1]。本中心1例患者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导管发生破裂,严重影响了血液透析的顺利进行,如不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不  相似文献   

19.
2007年1月~2008年3月,我们对28例血液透析患者行深静脉置管,经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8例,男18例,女10例,21~73岁,平均47岁。急性肾功能衰竭1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无内瘘或内瘘闭塞12例,23例选择颈内静脉置管,5例选择股静脉置管,均为右侧置管。所有导管均选用双腔留置导管。  相似文献   

20.
颈内静脉留置永久性双腔导管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建立安全、有效的血管通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临床上使用最广泛的血管通路是内瘘。但对血管条件差及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内瘘是不适合的。故临床上就有人开展永久性中心静脉置管术替代内瘘,取得了较好的疗效。颈内静脉留置导管是其中一种。为评价其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我院自2000年开始对1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颈内静脉留置永久性双腔导管,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