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资料。患儿,女,11个月,发育迟缓,呼吸困难,哭闹时口周青紫,心前区隆起.听诊:于胸骨左缘下部及剑突附近可闻及收缩期杂音.心电图提示:电轴右偏,心房增大,右室肥厚.X线:肺野血流增多,右房、右室增大,右上心缘突出.  相似文献   

2.
患儿男,11岁,体重23·skg。生后3个月体检发现心脏有杂音。2岁后逐渐出现活动后心慌、气短,易患呼吸道感染.查体:发有差,无明显紫组,田骨两例第2、3助间闻及3/W级收缩期荣音,PZ亢进。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右室肥厚(容量负荷型).X线胸片示:两肺纹理增多、增粗,呈充血改变,心影呈“犁形”.肺动脉段突隆,右心线交结点上移,心尖上翘.右心房、右心室增大.超声心动图示:右房、右室增大,容量负荷过重,房间隔回声完全消失。心房水平见双向分流。1995年8月在体外循环下手术治疗。术中见肺动脉增粗,右房、右室大。纵行切开…  相似文献   

3.
1病例介绍 患者,女,3岁。生后即全身青紫。查体:口唇发绀,杵状指、趾,经皮氧饱和度(SpO2)为56%,胸骨左缘第2-3肋间闻及连续性杂音。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右房、右室肥大,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X线胸片示心影增大,C/T:0.58。超声心动图示室间隔完整,右心室腔小,三尖瓣瓣环直径7.8mm,右室流出道至肺动脉无血流信号;房间隔缺损(ASD)9.0mm,动脉导管未闭(PDA)5.0mm。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性,22岁,初次妊娠30周。1年前出现劳力性气促,妊娠后加重,近17天不能手卧,伴咯鲜血,每次约10~30ml。体检:BP13/7kPa,半坐卧位,无紫组,无颈静脉怒张,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三尖瓣听诊区闻及收缩期杂音11/VI级,两肺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电轴右偏,心脏重度顺钟向转位。二维超声心动图示右房、右室明显增大,分别为52nun、57mm,肺动脉增宽,为29mm,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胸片示肺动脉隆凸,肺动脉分支增粗,左肺上叶前段肺梗塞。Swan-Ganz飘浮导管监测及血氧饱和度测定提示无房室水平左向…  相似文献   

5.
死者,男,40岁。1991年3月份始无明显诱因经常反复出现咳嗽、咯血,伴发热、盗汗,止咳平喘治疗无效,未引起患者的重视。1991年11月份上述症状加重伴胸闷、心悸,胸片示两肺纹理增加。右房、右室增大伴肺动脉高压;B超示肝、脾肿大,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房性早搏;二维超声心动图发现右房内一3.6cm×3.4cm强光团反射,可随心脏收缩舒张而活动(图略),诊断为右房  相似文献   

6.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60岁。因劳累后心悸,气短10年入院。查体:BP110.70mmHg,心率100次/min,房颤心律,心尖区可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及GⅡ/6sm。肝不大,双下肢轻度浮肿。心脏超声示: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胸片示:肺淤血,左房、右室增大,心电图示;心房纤颤。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未见异常。诊断: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心房纤颤,心功能Ⅱ~Ⅲ级。入院后行冠状动脉造影术。造影中见前降支第6段约60%局部狭窄,回旋支未见显影,窦房结动脉起源于右冠状动脉左室后支。冠状动脉造…  相似文献   

7.
患儿男,2岁半,因咳嗽、气喘3d~4d入院。体检;体温36.6℃,心率130次/min,呼吸60次/min。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双肺闻及散在低调的喘鸣音及密集中小水泡音,律齐,心前区闻及Ⅱ级~Ⅲ级收缩期杂音,肝脾未及。胸片示:心影增大,心尖圆钝。B超诊断:室间隔及室壁增厚。血清心肌酶增高。临床诊断:重症肺炎并心力衰竭,肥厚性心肌病。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130次/min,心电轴右偏,P-R间期0.1is,QRS时间0.06s,Ⅰ、Ⅱ、Ⅴs导联P波高尖,aVR深倒,大于0.25mV,PV1呈正负双向,ⅢaVFV5ST段水平性下降,ⅢaVFV5T波倒置,QT间期0.28S,V1呈R型,Vs呈rs型,RV1+SV5=3.3mV。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心肌缺血,右房增大。右室肥厚。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55岁,农民,因劳力性心悸、气促1个月,加重2天急诊入院。查体:慢性病容,营养状态差,口唇略紫绀,颈静脉充盈,气管居中,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界不大,心率102次/分,律齐,胸骨左缘可闻及Ⅲ/6级收缩期杂音,腹部无异常,双下肢轻度水肿。X线胸片未见异常。超声心动图:右房、右室增大;在右室腔及整个右室流出道内可见不规则的实质性相对增强团块回声影像,范围由肺动脉瓣下至右室三尖瓣瓣环处,大小为7.5cm×3.1cm,该团块占据3/4右室腔,与右室壁及右室流出道的前壁关系不密切,其间可见血流信号,其头部紧贴肺动脉前瓣,并随肺动脉瓣来回摆动,收缩期脱入肺动脉内,舒张期回至右室流出道内。  相似文献   

9.
巴英文 《中国医药导报》2007,4(4X):112-112,153
目的:探讨心脏结构与心功能相互作用的关系。方法:2006年7月一2006年12月应用超声方法测量了29例正常人和50例肺心病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心功能参数。结果:右室流出道扩大,主肺动脉增竞,右室流出道与左房比值增大;右室右房增大,左室与右室内径每项比值变小;右室前壁与室间隔增厚;右心输出量增加,但射血分数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左室心输出量、射血分数正常;二尖瓣、三尖瓣E峰流速低,E/A〈1,二尖瓣A峰速度变化不明显。三尖瓣A峰流速明显增高;平均肺动脉压增高。结论:肺心病患者右室收缩及舒张功能均减低;左室收缩功能正常,舒张功能降低;均与肺动脉高压增高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56岁,因间断右下肢水肿疼痛1个月余,活动后胸闷,气短1周于2006年4月15日住我院,既往否认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史,查体:BP120/80mmHg,R30次/min,P70次/min,T36.2℃,神志清,精神差,口唇发绀,无颈静脉怒张,双下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界不大,HR70次/min,律齐,心音低钝,P2稍亢,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肝脾未触及,右下肢周径大于左侧2cm。超声心动图及双下肢深静脉彩超示:右房右室增大,三尖瓣少量返流,肺动脉高压及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ECG示:窦性心律,电轴左偏,不完全性右柬支传导阻滞,无ST-T改变。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14例临床诊断肺心病患者行右股静脉穿刺插管做右心导管测量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毛”压力。观察分析右心房平均压与心电图肺型P波的关系。结果:14例患者右房平均压高于正常的10例,符合肺型P波的9例,占905,而右房压力正常的4例中无1例出现肺型P波,二者有显著差异P<0.01,右房压力与P波电压的幅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探讨Ptfv1对诊断慢性肺心病右房肥大和右心功能不全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26例肺心病患者及104例正常人的常规心电图P波进行分析,并对Ptfv1异常者进行动态心电监测。对其中70例患者进行了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肺心病加重期Ptfv1阳性率38.88%,缓解期转阴率36.72%,改善率40.81%,总好转率77.53%。两期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1)。肺型P波阳性率46.3%,与Ptfv1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正常人对照组未发现Ptfv1阳性及肺型P波。超声心动图显示右房内径增大率为71.43%,其中Ptfv1阳性78%,肺型P波88%。结论:提示肺型P波和Ptfv1异常的临床符合率较高,两者在诊断价值上可能是一致的,提示Ptfv1<-0.02mm·s可作为判定慢性肺心病右房肥大的诊断标准之一。Ptfv1值随右心功能状态变化而变化,故Ptfv1值动态变化可作为右心功能不全的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RVS)起搏对右房压力及肺毛细血管平均压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8月阵发性室上速射频消融术后,临床检查显示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36例;术后分别持续行5 min、10 min心房感知心室起搏(VAT)模式的RVA、RVS起搏,同时记录右房压力及肺毛细血管平均压,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对比。结果 VAT模式下,持续5 min、10 min RVA起搏的右房a波、V波及肺毛细血管平均压均高于RVS起搏,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RVA持续10 min起搏的右房压力及肺毛细血管平均压较持续5min的压力有增加的趋势,而RVS起搏则无明显变化。结论 RVS起搏较RVA起搏对右房压力及肺毛细血管平均压的影响小,RVS起搏优于RVA起搏。  相似文献   

14.
患儿女性,10岁。出生第3天发现心脏杂音,剧烈活动后有蹲踞,哭闹后口唇紫组。体检:紫纣不明显,胸骨在缘2~3肋间闻及级全收缩期杂音和豆级舒张期杂音,P2略减低。心电图:电轴右偏,右心室肥大。胸片:肺血偏少,左肺动脉扩张,右房右室增大,心胸比率0.6。超声心动图:主动脉骑跨25%,室缺21mm,右室流出道内径15mm。右室造影:室缺20mm,肺动脉瓣口8mm,肺动脉主干及左肺动脉狭窄后扩张。术前诊断非典型法乐四联症。在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术中见右房右室增大,主动脉与肺动脉根部直径之比为18:10mm,膜部室缺22mm,切除右心室异…  相似文献   

15.
病例 女性,29岁,发现心脏杂音1月余入院。查体:心界增大,胸骨左缘第三肋间闻及Ⅲ/Ⅵ级收缩期杂音,向胸骨远端传导。心电图示窦性心律。胸片示心影增大,心胸比近0.6,各房室均增大,以右心室增大为主。继发性肺动脉压增高,肺淤血。超声心动图示左冠状动脉起始段轻度扩张,内径约0.6厘米,走行正常,大动脉短轴切面可见右冠状动脉起源于主动脉右冠状动脉窦附近约12点处,内径明显增宽约2.2厘米,呈瘤样扩张,走行迂曲,垂直于胸壁向前发出约3.0厘米后向右侧后下方折返,沿房室沟走行,自右室右后上方约三尖瓣瓣环下方汇入右室腔,汇入窦口内径约0.8厘米,走行长度约13厘米。冠状静脉窦内径增宽约1.3厘米。  相似文献   

16.
患儿,女,1岁5个月,出生后体检发现心脏杂音1年余,平素易感冒,身体发育较同年龄落后,活动后口唇、面部紫绀不明显,无蹲踞现象。体检:发育较差,心前区无隆起,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扪及震颤,心界无明显增大,律齐,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3~4级柔和的喷射性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音减弱。心电图示:右房负荷过重,右室增大。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 ,6 3岁 ,因活动后气急 1年 ,加重 2个月入院。否认胸痛及晕厥史。体检 :一般可 ,血压 12 0 / 80mmHg(1mmHg=0 .133kPa) ,心率 72次 /min ,胸骨左缘 3~ 4肋间可闻及 3级收缩期杂音和 1~ 2级舒张期杂音 ,周围血管征 (- ) ,余体征 (- )。心电图示窦性心律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胸片示轻度肺淤血 ,心胸比例 6 2 %。心脏超声示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 ,重度主动脉瓣狭窄伴轻度返流 ,见右冠窦至右室、右房的异常分流束。心导管检查 :冠状动脉系统未见异常 ,主动脉根部造影示右冠开口下方右冠窦内有一异常管道从主动脉窦至右室及左室 ,导…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12岁。自幼发现心脏杂音。体格检查:胸骨左缘第Ⅲ,Ⅳ间肋可闻及四级收缩期杂音,无震颤。肺动脉瓣区第二音不亢进。心电图示右心室肥厚,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胸片示双肺血减少,主动脉结小,肺动脉段突出,右室大,心胸比率为O.59。B 超示右心房明显增大,右心室增大,左心室较小,肺动脉瓣下右室流出道可见室壁隆起,三尖瓣关闭不全,未见房间隔及室间隔连续中断。双氧水造影未见房室水平分流。右室造影:造影剂排空时间延长,右室增大,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心动图对大动脉炎肺动脉受累者右心功能评价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7年3月该院首次确诊为大动脉炎肺动脉受累的患者43例,应用肺血管CT造影(CTPA)与肺动脉造影评价其肺动脉受累程度,应用超声心动图对其右心功能进行评价。另选取同时期该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30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43例患者中,有23例出现右房右室增大,占53.49%,15例出现右室肥厚,占34.88%,29例出现肺动脉高压,占67.44%。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右房长径(RAL)、右房短径(RAS)、右室基底径(RVD)、右室壁厚度(RVT)、肺动脉收缩压(SPAP)和右室做功指数(RIMP)升高,右室面积变化分数(RVFAC%)、三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S')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例患者发生一侧肺动脉主干完全闭塞,其中8例发生右心功能不同程度降低,SPAP升高,平均(89.23±24.32)mm Hg;另有6例患者右心功能正常,SPAP未见升高,平均(23.03±5.43)mm Hg。结论大动脉炎肺动脉受累会导致患者右心功能不全,但仍有个别患者在肺血管严重病变的前提下保持右心功能正常,其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22岁,活动后心慌气短、唇紫,心前区收缩期杂音,心影大。以室间隔缺损、爱勃斯坦畸形待诊入院。体检:颈静脉怒张、肝大、全身浮肿。胸骨左缘3.4肋间Ⅳ收缩期杂音,P_2分裂。胸片:心影呈“二尖瓣型”,肺动脉明显突出,肺血少,右房右室增大。超声心动:右房右室明显增大,右室流出道肺动脉增宽,脉动脉瓣舒张期间右室流出道隆突,曲线呈肺动脉高压改变。房、室间隔未见回声失落,二尖瓣前叶与三尖瓣隔瓣位置正常。右室造影:肺动脉压7.7~8.0/>2.7kPa,右室右房明显增大,肺动脉明显扩张直径为4.2cm。中外带肺动脉分支细小稀疏。肺循环时间明显延迟,造影剂大部滞留于右房、室及肺总动脉内。诊断:原发性肺动脉高压伴继发性三尖瓣关闭不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