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血浆脂联素(APN)和N末端B型脑利钠肽原(NT-proBNP)的变化.方法 选择234例研究对象分为4组,窦性心律组(n=70)、阵发性房颤组(n=52)、永久性房颤组(n=62)和对照组(n=50)(健康体检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浆脂联素水平,并检测NT-proBNP水平.结果 阵发性房颤组、永久性房颤组患者NT-proBNP显著升高,与对照组和窦性心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窦性心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阵发性房颤组比较,永久性房颤组NT-proBNP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窦性心律组脂联素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和窦性心律组比较,阵发性房颤组和永久性房颤组患者脂联素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阵发性房颤组比,永久性房颤组脂联素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 脂联素的水平可能与永久性房颤的反复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与心房重构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213例房颤患者[分为阵发性房颤组127例和持续性房颤(包括永久性房颤)组86例]和95名健康者(对照组)的血浆脂联素水平、Ⅰ型胶原降解产物血清Ⅰ型胶原羧端肽(Ⅰ CTP)水平和Ⅲ型胶原合成标记物血清Ⅲ型前胶原肽N端(PⅢNP)水平.结果 持续性房颤组的血浆脂联素水平为(9.45±5.61)μg/mL,显著高于阵发性房颤组的(7.46±4.07)μg/mL和对照组的(7.88±5.23)μg/mL(P值分别<0.01、0.05).持续性房颤组的血清Ⅰ CTP水平为(4.93±1.40)μg/mL,显著高于阵发性房颤组的(4.19±1.54)μg/mL和对照组的(3.73±1.56)μg/mL(P值均<0.01),而血清PⅢNP水平与阵发性房颤组和对照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持续性房颤患者中,脂联素水平与血清Ⅰ CTP水平呈正相关(r=0.42,P<0.01).结论 持续性房颤患者的血浆脂联素水平明显升高,并伴随血清Ⅰ CTP水平增加,脂联素或许可以作为预测房颤患者心房重构严重程度的一个标记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患者血浆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及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nuclear factor kappa B ligand,RANKL)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40例阵发性房颤、39例持续性房颤、43例永久性房颤患者及40例窦性心律对照者血浆中OPG、RANKL水平。结果阵发性房颤组、持续性房颤组、永久性房颤组患者血浆中OPG、RANK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性房颤组、永久性房颤组患者与阵发性房颤组相比血浆中OPG、RANKL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持续性房颤组、永久性房颤组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PG、RANKL与房颤的发生和持续可能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心房颤动患者中的水平变化,探讨其在房颤发生发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135例房颤患者分为阵发性房颤组(n=43)、持续性房颤组(n=47)和永久性房颤组(n=45),选取47例窦性心律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及免疫比浊法分别检测各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阵发性、持续性及永久性房颤组血清Hcy及hsCRP水平明显增高(P<0.05);持续性及永久性房颤组血清Hcy及hsCRP水平较阵发性房颤组增高(P<0.05);永久性房颤组血清hsCRP及Hcy水平与持续性房颤组比较有升高趋势,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升高可能促进房颤的发生和维持.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房颤患者血浆内脂素、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心房内径(LAD)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46例符合诊断要求的心内科住院房颤患者,分为阵发性房颤组(房颤持续时间小于7 d,n=22)和持续性房颤组(房颤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7 d,n=24),另选择同时期心内科住院无房颤患者(n=15)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间内脂素、NT-proBNP、LAD变化.结果 持续性房颤组与阵发性房颤组和对照组比较,内脂素、NT-proBNP水平明显升高,LAD明显增大(P<0.05);阵发性房颤组和对照组内脂素、NT-proBNP水平以及LA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脂素水平与LAD呈正相关.结论 内脂素、NT-proBNP水平以及LAD与房颤的持续性有关,可以用来预测房颤的转归,指导房颤治疗.  相似文献   

6.
阵发性房颤与NT-proBNP水平及P波离散度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玲  闫超  孙晶 《医学综述》2014,(1):132-135
目的探讨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与N末端脑钠肽(NT-proBNP)水平及P波离散度的相关性,为阵发性房颤患者的诊断、预后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8年7月至2010年10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37例阵发性房颤患者作为房颤组,同期健康体检的34例窦性心律患者作为体检组。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清NT-proBNP水平和P波离散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房颤组房颤时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体检组(P<0.05);②房颤组转复为窦性心律后NT-proBNP水平仍显著高于体检组(P<0.05);③房颤时NT-proBNP水平高于转复为窦性心律后NT-proBNP水平(P<0.05);④房颤组转复为窦性心律后P波离散度与体检组P波离散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房颤组P波离散度大于体检组;⑤房颤组转复后NT-proBNP水平与P波离散度呈显著性正相关(r=0.215)。结论检测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和P波离散度对房颤的诊断、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及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杨寿艳  杨坤  潘波  代静澜  牟海刚  梁伟  覃策 《重庆医学》2015,(15):2065-2067
目的:探讨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PAF)患者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与超声心动图指标、心电图V1导联P波终末电势(PtfV1)的相关性。方法将56例高血压患者分为阵发性房颤组(n=26)及窦性心律组(n=30),并选取年龄和性别与入选患者匹配的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浆NT‐proBNP水平,利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房内径(LA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常规描记12导联心电图并计算PtfV1。结果阵发性房颤组的NT‐proBNP水平高于窦性心律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阵发性房颤组复律后NT‐proBNP水平显著减低。阵发性房颤组血浆NT‐proBNP水平与LVEDD呈正相关(r=0.543,P<0.05),与LAD呈正相关(r=0.606,P<0.01),与LVEF呈负相关性(r=-0.750,P<0.01),与PtfV1绝对值呈正相关(r=0.513,P<0.01)。结论测定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结合超声心动图指标及PtfV1,有助于综合评估患者心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非瓣膜性心脏病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药物复律前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对复律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132例非瓣膜性心脏病阵发性房颤患者接受顿服普罗帕酮450~600 mg复律治疗,观察患者复律前后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变化,并确立判断房颤复率是否成功的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最适界值点Cutoff.结果:132例阵发性房颤患者服药后48小时内83例(62.87%)转复为窦性心律,成功复律组患者复律前血浆NT-proBNP水平为419.53±43.83ng/L,明显低于未成功复律组458.11±66.09ng/L(P<0.01),成功复律组患者复律后1小时血浆NT-proBNP水平为(189.61±37.8)ng/L,明显低于复律前419.53±43.83ng/L(P<0.01),而未成功复律组血浆NT-proBNP水平复律前458.11±66.09ng/L与服药后48小时444.6±67.8ng/L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经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分析获得NT-proBNP预测复律可否成功的最适界值点(Cutoff).结论:入院时血浆NT-proBNP水平对非瓣膜性心脏病阵发性房颤药物复律效果具有预测价值,当NT-proBNP值>432.25ng/L时,房颤复率成功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心房纤颤患者血浆B型利钠肽(BN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荧光法测定18例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30例永久性心房纤颤患者和20例健康者(对照组)血浆BNP浓度作对比分析.结果:血浆BNP水平在阵发性心房纤颤期间明显高于窦性心律时,当阵发性心房纤颤转为窦性心律时可降至正常水平.阵发性心房纤颤发作期间及永久性心房纤颤血浆BNP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阵发性心房纤颤发作期间及永久性心房纤颤两者之间血浆BNP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心房纤颤可致血浆BNP值升高.  相似文献   

10.
于红玖  赵敏  吕田 《疑难病杂志》2012,11(5):331-333
目的研究房颤患者左心房内径(LAD)与血浆内脂素、脂联素(APN)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2例符合诊断要求的心内科住院心房颤动(房颤)患者,根据2006年ACC/AHA房颤指南中房颤分类标准,分为阵发性房颤组22例(房颤持续时间<7d)和持续性房颤组20例(房颤持续时间≥7d),另选择同时期心内科住院无房颤患者1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间内脂素、APN、LAD变化。结果 (1)持续性房颤组较阵发性房颤组和对照组血浆内脂素、APN水平明显升高(P<0.05);阵发性房颤组、对照组血浆内脂素、APN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持续性房颤组较阵发性房颤组和对照组LAD增大(P<0.05);(3)LAD与血浆内脂素水平呈正相关(r=0.417,P<0.05)。结论高内脂素、APN水平,LAD增大与房颤的持续存在相关,内脂素、APN、LAD可用来预测房颤的转归,指导房颤治疗。  相似文献   

11.
N末端B型利钠肽原对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u C  Yang YJ  Zhao XY  Zhang J  Huang J  Wei BQ  Sun HS  Wang W  Yan P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32):2233-2236
目的 评价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对主动脉瓣狭窄(AS)患者的诊断价值,分析NT-proBNP与美国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和超声心动图所测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2005年5月至2006年7月因AS住院患者,使用酶联免疫的方法对40例AS患者(AS组)和76名健康对照者(正常组)行NT-proBNP测定.评价NT-proBNP对AS的诊断价值,及其与临床心功能分级、超声心动图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AS组的NT-proBNP水平比正常组显著高(P<0.01);在NYHA心功能Ⅱ、Ⅲ和Ⅳ级者呈逐级显著高(均P<0.01),轻中度狭窄组高3.5倍[(2.95±0.48)ng/L比(2.63±0.10)ng/L,P<0.05],重度狭窄组高6倍[(3.16±0.50)ng/L,P<0.01);伴随左室质量指数(LVMI)也显著高于正常组,且在轻、中度狭窄组高1.7倍[(169±51)比(100±22),P<0.01],重度狭窄组高2.1倍[(212±86)ng/L比(100±22)ng/L,P<0.01].当NT-proBNP阈值在1150 ng/L和1356 ng/L时,分别是诊断轻、中度(AUC=0.657,P<0.05)及重度AS(AUC=0.848,P<0.01)的最佳阈值;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61.11%和77.30%,69.74%和96.10%以及68.09%和91.80%.单因素分析,Log(NT-proBNP)与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LVMI和平均主动脉瓣跨瓣压差(MTPG)均呈显著正相关(r=0.325,均P<0.05),而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r=-0.487,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不仅与NYHA分级和LVEF,而且Log(MTPG)与NT-proBNP独立相关(P<0.05).结论 NT-proBNP对AS患者有诊断价值,不仅与心功能相关,还与AS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根除幽门螺杆菌(HP)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疗效 ,以及对血小板计数和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将94例HP阳性的ITP患者分为两组 ,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泼尼松治疗 ;观察组给予泼尼松联合根除 HP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1年内复发率 ,并检测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和 T细胞亚群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9 .36% ,对照组为70 .21% ;观察组1年的复发率为36 .17% ,对照组为72 .34% ,两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小板计数均明显升高 ,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水平均明显降低 ,但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CD3+CD4+ % 均明显升高 ,CD3+CD8+ % 均明显降低 ,但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 .05).结论 糖皮质激素联合根除 HP治疗ITP临床疗效确切 ,能够提高血小板计数 ,改善T细胞亚群比例失调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缝隙连接蛋白pannexin1(PX1)在坐骨神经分支选择结扎模型大鼠脊髓背角上的表达变化.方法 健康SD雄性大鼠50只 ,分为对照组(WT组 ,n=10)、假手术组(sham组 ,n=10)和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组(SNI组 ,n=30).SNI组20只大鼠于术后3、5、7、14 d(n=5) ,WT、sham组于术后14 d(n=5)取脊髓腰段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X1表达变化 ,另20只大鼠于术后7 d取脊髓腰段进行免疫组化染色 ,检测脊髓背角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水平.SNI组中10只于建模前进行鞘内置管 ,术后7 d分别向鞘内注射生理盐水20 μL(SNI+NS组)或甘珀酸(CBX)20 μL(SNI+CBX组) ,再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SNI组脊髓背角内PX1表达增多 ,并随时间增强 ,明显高于WT、sham组(P<0 .05);7 d后SNI组脊髓背角内GFAP表达较WT、sham组明显增强(P<0 .05);SNI+CBX组GFAP表达较SNI+ NS组明显下调(P<0 .05).WT、sham组脊髓背角的PX1蛋白和GFAP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缝隙连接蛋白PX1可能参与了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 ,提示其在因外周神经损伤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痛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Dickkopf-1(DKK-1)及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 (B cell lymphoma/lewkmia-2 ,Bcl-2)蛋白在人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SNS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及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30例SNSCC(SNSCC组) ,38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SNIP组)以及20例中鼻甲黏膜组织(对照组)中DKK-1和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SNIP组及对照组比较 ,DKK-1蛋白在SNSCC组中的表达明显下调 ,Bcl-2蛋白在SNSCC组中的表达明显上调 ;在SNSCC组中 ,DKK-1及Bcl-2蛋白在高、中分化与低分化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100 .00% 、68 .75% 、33 .33% 及 50 .00% 、62 .50% 、100 .00% ,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DKK-1蛋白可能在SNSCC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且与Bcl-2蛋白呈负相关 ,DKK-1蛋白可能成为SNSCC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5.
李维筠  郑志恒  宫兆滨 《安徽医学》2015,36(12):1523-1526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钙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脉硬化程度及血浆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122例 ACS 患者分为观察组(瑞舒伐他汀钙)及对照组(阿伐他汀钙),每组61例。比较治疗4、8、16周时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及 NT-proBNP、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表达水平差异,并对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16周时,观察组患者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水平低于对照组,且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治疗周期内,两组患者不同治疗时期下 NT-proBNP、Hs-CRP 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观察指标均与时间存在交互作用(FNT-proBNP =5.71,FHs-CRP =5.34);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6.88%,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但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瑞舒伐他汀钙能有效改善 ACS 患者机体血脂水平,降低 NT-proBNP 及 Hs-CRP 表达水平,提高总体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CHD)患者血浆脂联素(APN)与 N 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老年 CHD 患者50例,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1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18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16例)、对照组(50例),测定 APN 和 NT-proBNP 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老年 CHD 组患者 APN 水平明显降低,且 SAP 、UAP 组、AMI 组3组 APN 依次降低,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 CHD 组患者 NT-proBNP 水平明显升高,且 SAP 、UAP组、AMI 组3组 NT-proBNP 依次升高,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 CHD 组患者 APN 水平与 NT-proBNP 呈负相关(r=-0.236,P<0.05)。结论 APN 和 NT-proBNP 水平检测对老年 CHD 的预防、疗效判断和预后判断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分析醒脑静注射液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水肿及外周血炎症介质水平的影响.方法: 纳入9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治疗过程中是否使用醒脑静注射液分为观察组(使用,n=46)及对照组(不使用,n=50).治疗14 d后,对比两组患者颅内血肿及水肿改变及治疗前后外周血炎症介质(IL-10、IL-1β、IL-8及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脑水肿体积均明显低于同组治疗前(P<0. 05),且观察组脑水肿体积明显较对照组低(P<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肿体积均显著降低(P<0. 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IL-1β、IL-8及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 01),但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P<0. 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IL-10水平无显著改变(P>0. 05).观察组患者脑水肿程度与外周血IL-1β(r= -0. 677,P<0. 01)、IL-8(r= -0. 740,P<0. 01)及TNF-α(r=-0. 643,P<0. 01)水平均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可有效减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水肿及外周血炎症介质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 NT-proBNP)在病毒性心肌炎( VMC)小鼠体内的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方法10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VMC组( n=60 )和对照组( n=40). VMC组小鼠腹腔注射柯萨奇B3病毒(CVB3),对照组注射等量不含病毒的DMEM液. VMC模型建立后分别在第3、7、14、28天每组随机处死10只小鼠,留取血液和心脏标本. 使用ELISA法检测两组小鼠血清中NT-proBNP含量, 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改变. 分析VMC组小鼠不同时间血清NT-proBNP含量与心肌组织病理积分的关系. 结果VMC组小鼠血清 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5 ) ,且VMC组不同时间的NT-proBNP水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 05 ). 血清NT-proBNP水平与心肌组织病理积分呈显著正相关性(r=0. 829, P<0. 05). 结论 血清NT-proBNP水平可反映VMC小鼠心肌损伤的严重程度,可作为判断其危险分层的血清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脑卒中患者血浆脂联素(ADPN)浓度及与炎性因子的关系.方法 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和实验室结果,将13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39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列为研究对象.前者又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组(LAA,n=77)、小动脉闭塞性卒中组(SAA,n=21),心源性脑栓塞组(CE,n=38).同时选取30例正常对照.比较各组间血浆ADPN水平差异及ADNP与hs-CRP、IL-10的相关性.结果 (1)脑梗死组患者血浆ADPN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6.3±2.2)mg/L,(8.9±2.7)mg/L],差异有显著性(P<0.05).(2)缺血性卒中亚型不同,ADPN水平不同(F=5.21,P=0.005),CE组水平最高[(8.0±1.9)mg/L]而LAA组最低[(5.5±1.0)mg/L].(3)脑梗死组与脑出血组间无明显差异(P=0.341).(4)血浆ADPN水平与IL-10水平呈正相关(r=0.274,P<0.01),与hsCRP水平呈负相关(r=-0.308,P<0.05).结论 低ADPN血症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及脑卒中的过程,与炎性因子共同参与了卒中后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普外科农村孤寡老年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例普外科农村孤寡老年患者,按照数字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100)与研究组( n=100),对照组实施外科常规护理,而研究组进行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1)术后1 d研究组的焦虑(SAS)得分为(40. 91 ± 3. 0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0. 86 ± 2. 79),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 05);(2)在围手术期中,研究组患者的肾上腺素(E)及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但对照组的E、NE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且对照组术中、术后的E、NE水平都明显高于研究组(P<0. 05);(3)研究组术后24 h疼痛VAS评分为(3. 60 ± 0. 83)分、48 h VAS为(1. 48 ± 0. 66)分,而对照组术后24 h VAS为(4.80 ±1.02)分、术后48 h为(3.04 ±0.75)分,组间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4)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为97. 0% ,显著优于对照组82. 0% ,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与常规护理相比,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普外科围手术期农村孤寡老年患者生理、心理应激反应,利于调整其心理状态,促进其术后快速康复,同时还可全面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利于护患关系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