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房间隔缺损(ASD)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应用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ASD是近年来开展的新技术,我院从2006年3月~2008年10月对23例继发孔型ASD患者应用此技术治疗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其手术配合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3例,其中男8例,女15例;年龄5~49岁,平均年龄28岁,术前经超声心动图检查示ASD直线为小于3 cm,所有病例均在透视及超声心动图  相似文献   

2.
20世纪70年代初国外研制出数种堵闭器关闭房间隔缺损,开创了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的先河,对许多患者进行了治疗。但由于成功率低,并发症多,操作困难,使临床应用受到限制。90年代初期又研制出一种新的Amplatzer封堵器应用到临床并不断扩大应用,然而其应用效果及其并发症仍有待进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经胸小切口外科介入封堵 孔型 ASD的疗效。 方法 术前用经胸及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TE、TEE)筛选合适的病例 6人 ,术中用 TEE指导封堵 ,术后 1周、1月及 3月用 TTE观察封堵器的情况并测量各超声参数。 结果  6例患者均封堵成功 ,仅 1例呈上下排列的二孔 ASD患者残留少量分流。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左心大小均无增大 ,术后 3个月右心大小、肺动脉内径及肺动脉压基本恢复正常。 结论 超声心动图在术中监测安置以及术后疗效的评价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超声心动图在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在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10例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直径12-25mm)患者在超声心动图检查或结合X线下球囊充盈测量缺损大小,选择封堵器型号,监测外科或内科介入性房缺封堵术。结果 10例房间隔缺损封堵均获得成功。9例在术中及术后超声心动图随访均无残余分流。1例双孔房缺(<5mm)由一个封堵器修补后残留约2mm的细小分流。全部病例术后及随访瓣膜启闭及静脉回流均不受影响。结论 超声心动图能够正确估测房间隔缺损位置、大小和周边组织情况,对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病例筛选、术中监测以及术后效果评价均有重要价值,对某些病例可以指导封堵器型号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经心导管封堵小儿房间隔缺损(AS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TTE多个切面测量46例ASD最大直径,ASD部位及周围关系,术中TTE测量ASD球囊伸展径并与X线所测球囊伸展径比较,选择Amplatzer ASD封堵器的型号、引导封堵器的放置及疗效评价.结果:46例经心导管封堵的ASD中40例封堵成功,6例因术中严重心律失常、Amplatzer ASD封堵器意外脱落、ASD太大和左房长径不足以及ASD距下腔静脉太近而未能封堵成功.TTE测ASD最大径(1.43±0.68)cm与X线所测球囊伸展径(1.66±0.82)cm高度相关,(r=0.89,P<0.01),TTE术中测球囊伸展径(1.78±0.85)cm与X线测球囊伸展径高度相关,(r=0.98,P<0.01).结论:TTE能很好显示小儿ASD大小、部位及其周围关系,方法简便,无痛苦,在经导管封堵小儿ASD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导管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病儿围术期存在的护理问题并提出护理措施.方法 对48例行先天性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病儿在围术期按预见护理程序实施护理.结果 在实施护理过程中,48例手术病儿中46例成功置入封堵器,无一例发生术后并发症,手术成功率95.8%.结论 采取有效护理措施预防经导管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潜在并发症的发生,是提高ASD介入治疗成功率的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7.
孙运  袁义强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5):110-111
目的:评价国产封堵器治疗巨大房间隔缺损的方法及安全性。方法:在X线和经胸超声(TTE)监测下经皮穿刺股静脉放置封堵器治疗巨大房间隔缺损。术后即刻及1、3、6个月行TTE、心电图、X线胸片检查,评价疗效。结果:本组36例患者封堵器置入成功,术中及术后无并发症。结论:经皮封堵治疗巨大房间隔缺损是一种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经导管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治疗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①目的评价经导管封堵术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安全性和效果。②方法采用经胸超声监测,应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48例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病人。③结果46例病人成功实施封堵术,成功率为95.8%,其中1例出现短暂高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失败。46例病人随访3~12个月,效果良好。④结论经导管封堵术治疗房间隔缺损是一种非常有效和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应用Amplatzer封堵器经导管治疗房间隔缺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27岁.体检时发现有心脏杂音,劳累时感到心悸、气急、无紫绀、无浮肿.入院体检:心脏达阈界,P2亢进伴分裂,胸骨左缘第二、三肋间可闻及4/6级收缩期杂音.  相似文献   

10.
经导管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治疗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①目的探讨经导管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并进行疗效评价。②方法通过经胸超声心动图(TTE)选择适合封堵的ASD病人26例,在TTE及X线引导下行介入封堵术,术后通过TTE进行动态的随访观察。③结果26例病人全部封堵成功,技术成功率为100%;术后2例病人有微量至少量残余分流;1例出现阵发性心房颤动,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50%以上病人接受了6个月随访。④结论经导管ASD封堵术具有很高的成功率及安全性;介入封堵术疗效好、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TTE可以准确地应用于ASD封堵术中。  相似文献   

11.
王岩  项军  王磊  梅健  刘成 《医学综述》2011,17(14):2224-2225
目的观察国产封堵器治疗房间隔缺损(ASD)的疗效。方法应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20例,分析封堵成功率、并发症等资料。结果本组ASD患者封堵均获成功,术后即刻、48 h、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无残余分流,无不良并发症。结论应用国产封堵器介入封堵术是治疗ASD高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巨大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患者介入封堵治疗后的心脏重塑情况.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至2017年11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介入封堵术的137例巨大ASD患者,根据术前是否并发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分为房颤组(28例)和非房颤组(109例).两组均使用国产ASD...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不同切面在指导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方法77例房间隔缺损患者在经胸超声心动图指引下接受心导管封堵术,超声评价缺损大小及位置并结合球囊测量缺损直径而选择相应的封堵器。结果74例患者成功放置了封堵器,缺损大小为(24·36±8·23)mm,选择的封堵器直径为(26·54±10·36)mm,与超声测量值相关性很好(r=0·92,P<0·01)。结论超声可以直接指导房间隔封堵器的选择与封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导管途径治疗室间隔缺损(VSD)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2003年12月至2005年3月采用VSD封堵器对13例(男8例,女5例)VSD(4例合并膜部瘤)患者进行封堵治疗。患者年龄4~35岁,平均(15.2±10.7)岁,胸部超声提示VSD的直径为4~12 mm,平均(5.4±1.2)mm。在X线透视及超声监视下通过建立轨道、经右心系统释放封堵器,并分别于术后1、3和6个月进行随访。结果:12例患者封堵器置入成功,成功率为92%。术后即刻超声及造影显示完全封堵11例,微量残余分流1例,10 min后造影显示分流消失。术后出现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1例,但无心肌受损表现,余无其他严重并发症。1例嵴内型VSD由于距主动脉较近,封堵未成功。结论:采用经导管途径治疗VSD是安全有效的、近期效果良好,但远期效果有待更大规模的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15.
巨大房间隔缺损的封堵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1一般资料 自2001年3月至今应用Amplatzer经导管治疗巨大房间隔缺损13例。男4例,女8例,年龄最大32岁,年龄最小9岁,平均17.2岁。12例患者中测量球囊测量缺损直径最小21mm,最大35mm,平均28.3mm。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经导管置入国产房间隔缺损封堵器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的治疗结果.方法:全组12例,年龄5~57岁,平均28.5岁,术前经胸超声(TTE)检查示直径20~30mm,平均25mm.所有病例均在透视及TTE引导下,经导管置入国产房间隔缺损封堵器,术后24h、1个月、3个月分别用TTE、ECG及X线检查评价治疗结果.结果:12例置入的封堵器直径为24~36mm.12例封堵器置入全部成功,技术成功率100%.术后24h经TTE检查,所有病例均完成1~6个月随访,均无残余分流及再通,右心房、室缩小.结论:应用国产房间隔缺损封堵器治疗ASD是一种有效的非手术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技术成功率高,封堵效果好,价格低廉等优点,适合于各年龄组继发孔ASD的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经导管置入国产房间隔缺损封堵器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的治疗结果。方法:全组15例,年龄2.5~51岁,平均25.2岁,术前经胸超声(TTE)检查示直径7~28mm,平均15mm。所有病例均在透视及TTE引导下,经导管置入国产房间隔缺损封堵器,1例有大小两个ASD存在,采用较大封堵器一并封堵两个缺损,1例合并肺动脉瓣狭窄同时行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术,术后24h、1个月、3个月分别用TTE、ECG及X线检查评价治疗结果。结果:15例置入的封堵器直径为12~36mm。15例封堵器置入全部成功,技术成功率100%。术后24h经TTE检查,所有病例均完成1~6个月随诊。均无残余分流及再通,X线检查全部肺血减少,右心房、室缩小。结论:应用国产房间隔缺损封堵器治疗ASD是一种有效的非手术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技术成功率高,封堵效果好,价格低廉等优点,适合于各年龄组继发孔ASD的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18.
经导管介入治疗继发孔房间隔缺损(ASD)已在国内外广泛开展[1-4],其在一定范围内替代了心脏直视手术治疗。近年来国内许多医院又相继开展了非体外循环下经胸微创继发孔ASD封堵术[5-6]。我院自2001年开展了经导管继发孔ASD封堵术,并于  相似文献   

19.
蒋澄  袁旭春 《罕少疾病杂志》2005,12(3):26-27,30
目的探讨应用Amplatzer法封堵治疗房间隔缺损及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6例患者,其中房间隔缺损11例,动脉导管未闭45例,年龄5个月至70岁,均在X线透视、造影及经胸超声心动图监视下经导管置入Amplatzer封堵器治疗。术后48小时、1个月,3个月及6个月行经胸超声及X线胸片检查随访,全组56例封堵器置入均获成功,技术成功率100%。术后即刻经胸超声及造影显示38例(67.9%)无残余分流,18例(32.1%)存在微~少量残余分流。48小时后心脏超声显示分流完全消失53例(94.6%),微量残余分流3例(5.4%)。术后随访6个月,所有病例无残余分流及封堵器脱落。但有1例PDA封堵后8小时并发溶血,经过内科治疗无效,术后48小时外科手术取出封堵器并进行缝合治疗。结论Amplatzer法是治疗房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的一种操作简单、技术成功率高、疗效可靠易行的介入方法。  相似文献   

20.
房间隔缺损 (ASD )是比较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 ,既往都是通过开胸手术进行修补 ,以达到治愈的目的 ,自 1974年Kjog和Mills1] 开始房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研究以来 ,ASD的介入性治疗迅速发展。近几年来 ,特别是在食管超声的帮助下 ,应用Am 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继发孔型ADS的成功率大大提高 ,现报告 1例如下 :1 临床资料赵某 ,女 ,36岁 ,因反复低热 ,咳漱 ,咳痰 3年 ,进行性加重而入院。体查 ,胸骨左缘第 2~ 3肋间可闻及 4级喷射性收缩期杂音 ,肺动脉瓣区第 2音固定分裂。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TEE)Dopplor观察分流情况 ,发现存在两个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