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微波治疗鼻咽血管纤维瘤的方法。方法:按扬继生对鼻咽血管纤维瘤的分期,本组8例I期5例,Ⅱ期3例。全部患者均于鼻内窥镜下向波切除肿瘤。结果:无手术并发症;2例分别于6个月和10个月后复发,均再次行微波切除后痊愈。结论:鼻内窥镜下微波治疗鼻咽血管纤维瘤是简便、易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颈外动脉栓塞术联合鼻内镜切除术治疗富血供鼻咽部血管纤维瘤的临床疗效,并与单纯鼻内镜切除术进行对比分析。资料与方法搜集本院收治的富血供鼻咽部血管纤维瘤患者33例,其中采用颈外动脉栓塞术联合鼻内镜切除术治疗20例(A组),单纯鼻内镜切除术治疗13例(B组),回顾性分析两组病例切除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差异,对术后1年复发情况进行随访。结果 A组切除术中失血量为(154.5±84.3)ml,手术时间为(75.0±30.9)min,术后住院时间为(3.5±1.3)天,动脉栓塞术后6例发生轻度并发症,经对症治疗后消失,随访1年有1例复发;B组切除术中失血量为(623.1±142.3)ml,手术时间为(100.8±62.2)min,术后住院时间为(5.7±2.1)天,随访1年有1例复发。结论颈外动脉栓塞术联合鼻内镜切除术是治疗富血供鼻咽部血管纤维瘤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与单纯鼻内镜切除术相比,具有术中失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下JNA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在鼻内窥镜下切除中鼻甲后端,以圈套器摘除JNA。结果 12例患者术后内窥镜复查鼻腔粘膜恢复良好;随访1-3年,无手术并发症,术后无复发。结论 鼻内窥镜下行JNA手术切除安全可行,具有损伤小,术野充分,出血量相对较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鼻内窥镜在手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作为鼻内窥镜手术的扩展应用,鼻内窥镜下切除鼻咽血管纤维瘤的尝试是极其危险的.现就我科试行的2例手术介绍如下. 例1,男,28岁,右侧鼻塞3个月.检查:鼻咽部增强CT扫描,考虑为"右侧鼻咽血管纤维瘤".收缩鼻甲后见右鼻腔后段有一暗红色新生物,后鼻孔镜检查亦见右鼻咽部有一光滑、淡红色新生物.在局麻下行鼻内窥镜下微波鼻咽血管纤维瘤切除术:鼻腔表麻并收缩鼻甲后在肿瘤根部浸润麻醉,而后用微波在根部凝固并切除之,由口腔取出,用气囊导尿管囊内注水行后鼻孔填塞,压迫止血.术中出血约2 000 ml,输全血800 ml.术后因严重贫血而再输全血1 000 ml.肿瘤病检为:血管纤维瘤.术后5 d取出气囊及鼻腔填塞纱条,术后6 d出院.9个月后鼻内窥镜复查,鼻咽部未见肿瘤复发. 相似文献
5.
鼻咽血管纤维瘤术前供血动脉栓塞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鼻咽血管纤维瘤术前供血动脉栓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7例患者,确诊为鼻咽血管纤维瘤。为控制术中出血,采用Seldinger技术,行供血动脉造影及栓塞治疗。栓塞剂为明胶海绵、PVA颗粒。另选7例为术前未行供血动脉栓塞直接手术切除的鼻咽血管纤维瘤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术中出血、输血量作比较。结果7例行供血动脉栓塞患者术中出血量及输血量明显减少,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手术见瘤周水肿明显,易于剥离。结论鼻咽血管纤维瘤术前供血动脉栓塞术对于减少术中出血具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栓塞术在鼻咽血管纤维瘤除术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2例鼻咽血管纤维瘤,经股动脉行超选择插管造影,采用聚乙烯醇颗粒和/或明胶海绵颗粒栓塞肿瘤供血动脉,全部患于栓塞后3~7d手术切除肿瘤。结果:12例均见到明显的肿瘤染色,供血动脉丰富。颌上动脉栓塞12例,同时栓塞咽升动脉8例。所有病例均取得良好效果。结论:本组资料表明超选择插管造影诊断、栓塞、治疗及栓塞颗粒大小是技术成功的主要条件。经导管动脉栓塞术在鼻咽血管纤维瘤除术前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鼻咽部血管纤维瘤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咽部血管纤维瘤是男性青少年常见肿瘤,属良性,其主要细胞结构为纤维组织和大量迂曲成团的血管网及血窦,表面具有丰富的肿瘤血管,供血来源于上颌动脉,肿瘤增大时还可由面动脉腭升支、咽升动脉等供血,为血管和纤维结缔组织混合型真性肿瘤。常呈浸润性生长,边界不清,且术后极易复发者则表现出恶性征象。本研究收集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鼻咽部血管纤维瘤,其中1例侵及颅内,探讨CT对该病变范围的估计和指导临床治疗的价值。1 材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 本组 18例,男 17例,女 1例,年龄 10~50岁,平均19.5岁…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评价超选择性颈外动脉栓塞术在鼻咽部血管纤维瘤经鼻内镜切除术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例鼻咽部血管纤维瘤患者经鼻内镜切除术前1 ~ 3 d行超选择性颈外动脉分支,供血动脉栓塞术,回顾性分析术中出血、手术时间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20例患者均成功接受超选择性颈外动脉栓塞术,1 ~ 3 d后行经鼻内镜切除术,平均术中出血155 ml,平均手术时间为75 min,栓塞术后6例发生轻度并发症,经对症治疗后消失.切除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3.5 d.结论 超选择性颈外动脉栓塞术可明显减少鼻咽部血管纤维瘤术中出血和术后并发症,有效缩短手术时间,联合经鼻内镜切除术是鼻咽部血管纤维瘤微创、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鼻咽部血管纤维瘤影像学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血管纤维瘤的CT、MRI、DSA特征,CT检查13例,MRI4例和DSA3例,同时完成2项或3项检查分别为4例和3例。结果:13例均显示出病变的部位及范围,CT平扫示软组织块为等密度或稍高密度。MRI示肿块T1WI呈等于或略高于肌肉信号,T2WI呈高信号。肿块增强扫描明显强化,CT强化密度曲线呈速升缓降型;MRI信号增强率升高。3例DSA显示供血情况以及营养血管的特征。结论:血管纤维瘤有特征性的CT和MRI表现,CT动态扫描、MRI增强率的表达及DSA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13.
鼻咽部血管纤维瘤的影像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鼻咽部血管纤维瘤的影像诊断价值。方法:分析了22例鼻咽部血管纤维瘤的平片,CT扫描(轴、冠、矢状位)及DSA的结果。结果:病人的临床特征包括鼻塞,鼻衄,部分病人有头痛,耳鸣,视力减退,面部畸形。27.3%(6/22)术后复发。鼻侧位片见上颌窦后壁向前弯曲,CT示鼻咽部等高密度肿物,向鼻腔扩大100%,翼腭窝83.8%,上颌窦50%,筛窦、蝶窦均为58.3%,颞下窝41.7%,眼眶及颅内侵犯16.6%。结论:影像分析结果显示冠状位CT扫描可以取代鼻腔、鼻窦正位X线片,轴位和冠状位结合扫描可以做为鼻咽部纤维血管瘤的最好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15.
16.
目的:探讨X线计算机成像(CT)、磁共振成像(MRI)及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SA)对鼻咽血管纤维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经术后病理证实的鼻咽血管纤维瘤36例,分析CT、MRI及DSA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符合率。结果:鼻咽血管纤维瘤的典型CT和MRI表现为鼻咽部软组织肿块,大部分边界清楚,密度或信号均匀,翼腭窝的扩大增宽,上颌窦后壁受压前移、塑形,但后壁骨质无破坏是其特征性表现,周围骨质的压迫塑形或吸收破坏,增强呈明显强化;CT、MRI诊断符合率分别达到94.4%和88.9%,DSA检查则可以了解病变的血供来源并可行术前超选择动脉内栓塞。结论:三种检查方法相结合,可对本病术前的定性、范围及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等作出明确判断。 相似文献
17.
鼻咽血管纤维瘤术前超选择性颌内动脉栓塞3例报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鼻咽血管纤维瘤为临床多发病患,需手术治疗,因术中出血量多,肿瘤不易彻底切除,常使手术难以取得满意效果,我们报道3例术前经超选择性颌内动脉栓塞,为治疗鼻咽血管纤维瘤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19.
20.
鼻咽癌是我国高发肿瘤之一,系原发于鼻咽部粘膜被覆上皮的恶性肿瘤,具有局部侵袭力强,极易侵犯邻近组织器官,局部淋巴结转移率高的特点。鼻咽部组织活检病理组织学诊断是确诊鼻咽癌的标准。但因鼻咽部病变位置隐蔽,传统间接鼻咽镜检查视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