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不同,它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然而它在我国高职高专中医教学中的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同时在实施过程中还受到我国高职高专教育国情的限制,因此在教学中有很多实际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2.
PBL教学法在中医妇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在中医妇科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择了一些临床常见病证(崩漏、异位妊娠、胎漏、产后发热等),采用设问-讨论-总结三段式教学,即PBL教学方法。结果:PBL教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论:PBL教学有助于提高中医妇科临床教学效果,应予深入探讨和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中医妇科学》是高等中医院校的一门临床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非常重要.由于目前的教学模式难以适应知识总量呈爆炸式增长及迅速更新换代的教育需求,这给《中医妇科学》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为了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以适应时代的需求,文章就PBL教学法的优点与存在问题进行了计论.  相似文献   

4.
临床医学专业妇科方向应用PBL教学法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是目前国际上医学教育流行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开发创造性思维方面有明显优势。分析中医妇科学教学特点,应用此种教学法改变了教师传统教学思想,形成了新时代教育理念,并且提高了学生对中医妇科学的学习兴趣,培养了自学能力,学生通过课堂讨论,开阔视野,拓宽思路,提高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中医妇科学作为中医临床课的主干课程之一,在临床课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对于学生毕业后从事临床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不断提高临床疗效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案例教学法对中医眼科学本科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 中医眼科学各论的教学内容以PBL案例教学模式讨论为主,建立10个学习模块.中医专业五年制学生32人,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48人,七年制中医专业学生78人,围绕10个学习模块选择其中的5个专题,每个专题按学生人数分组,每小组各15人分别进行教学.课程结束后进行闭卷考试和问卷调查,并做数据分析.结果 1.平均成绩: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72.66分;中医专业74.78分;中医七年制82.27分.2.问卷调查:3个专业中均以认为PBL案例教学法效果较好的人数最多.结论 中医眼科学PBL案例教学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其进行纵向学习,并有利于教师实施横向教学,指导专题性的学习.  相似文献   

7.
PBL是指以问题或案例为先导的教学方法,其特点是学生自学与导师指导相结合,特别适合于临床课程的教学。中医体质学是一门基础和临床紧密结合的课程,PBL教学法目前尚未用于中医体质学教学。笔者在实践中体会到,中医体质学教学中,尤其涉及到"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教学时,应用PBL教学法,采用案例分析,设置问题,学生讨论后教师讲解,可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总结了PBL教学法的优势和不足,认为PBL教学法可作为固定的方法在中医体质学特定章节的教学中应用。  相似文献   

8.
9.
病案教学法在中医妇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萍  符逢春 《中医教育》2008,27(3):73-74
中医妇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学科.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按照教材内容,先疾病概论,再病因病机。最后辨证论治。然而临床上医生临证程序及思维方式则通常是:收集资料(通过四诊及其他检查)、找出主症、分析证候群的病因病机、明确诊断后立法处方。  相似文献   

10.
《中医妇科学》是运用中医理论研究女性的解剖、生理、病因病机、诊治规律以防治妇女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是中医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传统的教学理念已不能适应社会对实用型妇科人才的要求,如何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临床实际工作能力,是值得探究的重要课题。笔者从教多年,现就该课程的教学改革略谈体会如下。1突出重点,抓住难点《中医妇科学》属临床课程,我校选用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院校教材(2版),该教材内容分为总论、  相似文献   

11.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强调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以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为核心,代替了以往传统教学中以教师讲授为主。PBL教学与传统教学法相比,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上,有着明显的优势。但是在中医内科学应用过程中暴露出了教案教学束缚、角色转变困难、问题设计欠佳、考核评价应试等主要问题。积极探索解决该问题的对策,全面推行符合我国中医院校实际情况的PBL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中医内科学教学的提高,也必然为我国中医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将PBL教学法与中医外科学教学相融合,探索新型教学模式在实践中的可行性。方法以本科学生作为试点对象,分别进行新型PBL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培养,从理论和临床两个方面重视中医外科学的学科特色与PBL教学法的结合,并采用考核和反馈主客观多角度的调查方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在理论考核和临床考核方面,试验班的成绩均优于对照班(P〈0.05),教学反馈情况良好,各问题肯定性回答均达到85%以上。结论 PBL教学法对于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及协作能力,促进知识结构化等方面优势明显,是一种可以在中医外科学教学中推广的新型模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在中医骨伤科的临床带教工作中应用案例式PBL教学法的效果.方法 选择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中医骨伤科2017年8月 —2018年10月进行临床实习的学生共60名进行研究,随机均分成2组,施行普通教学方案的实习生设定为对照组,采用案例式以问题为导向教学方法 (Problem-based Learning,PB...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PBL教学法在中医急诊学教学中的运用效果。方法2018年3月-2018年6月选取本校2016级针推专升本学生68名进行调查,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各34名,观察组采取PBL教学法,对照组采取传统讲授法,对比2组学生的理论、实践考核成绩,并通过调查问卷评价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认可程度。结果实施教学后,观察组学生理论、实践考核成绩较对照组学生明显提高(P<0.05)。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学生在培养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技巧、增强合作能力、创新思维方式的层面上对教学方法的认可程度普遍较高(P<0.05)。结论采取PBL法实施中医急诊学教学有助于提升临床教学效果和质量。  相似文献   

15.
将PBL应用于《经络腧穴学》教学中,通过PBL教案和课件的制作、设计问题、学生为主、教师引导等方式实施教学,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了教师自身业务水平,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微信微格联合PBL教学法在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介入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7月—2019年9月于介入科学习的60名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学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名。其中对照组给予PBL教学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微信微格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学结束后对60名学生的理论、临床操作进行考核、对比。结果观察组理论知识良好率为70.0%(21/3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36.7%(1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实践技能良好率为73.3%(22/3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40.0%(1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习兴趣感兴趣率为76.7%(23/3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43.3%(1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临床教学而言,2种方法都可取得一定成效,但相较而言,2种方法联合教学不仅更加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提高护理学生对临床介入操作的水平,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在中医呼吸内科临床教学中应用CBS结合PBL教学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于中医呼吸内科临床实习的中医专业学生,从中选取30名,给予其阶段教学,以此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另取同期的30名学生,给予其CBS结合PBL教学,以此作为本次研究的试验组。对比2组学生的实践操作成绩、出科笔试成绩及学生问题反馈情况。结果试验组学生在中医问诊手法考核、阅片考核、查房细则考核及学生讲课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学生出科笔试成绩,较对照组显著更优(P<0.05);试验组学生80分以上人数较对照组多(P<0.05);试验组学生中,提高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提高查阅文献能力、加深对书面知识的理解、养成自学能力及提高团队精神的人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中医呼吸内科的临床教学中,应用CBS结合PBL进行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教学质量及学生综合水平均有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8.
现代西医院校附属医院中医规培带教是全科医生必须完成的临床带教,如何科学有效,教学相长地完成这一任务,方法 学至关重要,在长期规培带教实践中,基于传统教学模式下介入以中医诊疗难点为基础的教学(PBL)+以中医经典治疗案例为引导的教学(CBL)模式,能够更好地训练规培医生的临床中医思维能力,把理论知识迅速转化为实践应用;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