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相关性感染菌群分布和药敏试验结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6年6月安阳地区医院38例经血液透析治疗的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相关性感染患者,采集导管血及外周血实施病原菌检查和药敏试验。结果38例患者共分离出43株细菌,其中革兰阳性菌占60.47%(26/43),革兰阴性菌占39.53%(17/43);表皮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丁胺卡那敏感性较高,金色葡萄球菌对左氧氟沙星、头孢西丁、氯霉素、丁胺卡那、万古霉素敏感性较高,摩氏摩根菌及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性较高,棒状杆菌对庆大霉素、万古霉素敏感性较高。结论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相关性感染主要致病菌包括表皮葡萄球菌、金色葡萄球菌,药敏结果可为干预方案的制定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行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患者感染的菌群分布特点及药敏状况。方法选取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54例行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患者,对其感染分离出的致病菌进行分析,了解菌群的分布以及其对药物的敏感状况。结果 54例标本中共分离出6种病原菌,50例呈阳性,其中革兰阳性菌34例,占68%,革兰阴性菌14例,占32%。病原菌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30.0%)、表皮葡萄球菌(22.0%)以及大肠杆菌(20.0%)为主。6种病原菌对药物的敏感性均不相同。结论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相关性感染的致病菌主要有大肠杆菌、葡萄球菌,根据经验和药物敏感试验抗感染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杨颖嘉  马艳 《四川医学》2011,32(5):691-693
目的了解我院血液透析患者股静脉留置导管相关性菌血症常见细菌分布和对抗生素耐药情况。方法对33例股静脉留置导管相关性菌血症患者血培养细菌及药敏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3例标本中分离出17种病原菌,葡萄球菌属15例(45.5%),其他革兰阳性球菌7例(21.2%),革兰阴性菌6例(18.2%),真菌5例(15.2%)。检出的葡萄球菌中9株MRS阳性,革兰阴性菌中1株ESBL阳性。葡萄菌属、肠球菌等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喹奴普汀/达福普汀敏感,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敏感。结论我院血液透析患者股静脉留置导管相关性菌血症菌群以革兰阳性菌为主,经验性治疗可选用万古霉素,同时警惕革兰阴性菌的院内感染和真菌感染。  相似文献   

4.
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文 《医学综述》2011,17(6):864-867
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是ICU中最常用的监测和治疗措施,但其同时存在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风险,从而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和病死率升高。选择锁骨下穿刺径路、使用抗生素导管可减少CRBSI的发生。应用集束化预防措施进行置管及日常护理是预防CRBSI发生的重要措施,包括严格的手卫生、应用2%氯己定和70%乙醇混合液消毒皮肤、最大消毒屏障以及定期更换辅料。定期更换导管及使用抗生素封管对预防CRBSI效果不明确,不作为常规推荐。  相似文献   

5.
桑卫洪 《中国医药导刊》2008,10(8):1227-1229
目的:探讨留置导管相关性感染(ICRI)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ICRI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181例ICRI培养阳性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统计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率。结果: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病原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和假丝酵母菌为主;留置尿相关性感染病原菌分布以G-杆菌和CNS为主;气管导管相关性感染病原菌分布以G-杆菌和假丝酵母菌为主。对抗菌药物呈多重耐药。结论:CNS、G-杆菌和假丝酵母菌是ICRI的主要病原菌,加强ICRI的监测和耐药性分析对诊断治疗ICRI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在ICU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CRI)、导管相关性菌血症(CRB)的发生率及CRI的危险因素,为降低CRI、CRB的发病率提供有益的参考.方法 随机选取2004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院ICU中的300例患者留置的中心静脉导管进行尖端细菌培养,同时进行血培养.结果 300例中35例(11.7%)发生CRI,CRB 5例(1.7%).病原菌菌群分布:革兰阳性球菌占54.3%,革兰阴性杆菌占34.3%,真菌占11.4%.前5位致病菌依次为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白杆菌、铜绿假单胞杆茵、白色念珠菌.CRI、CRB的 危险因素包括原发病种类、穿刺置管部位、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等.结论 CRI、CRB是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最严重的并发症.早期诊断、及时合理应用抗生素对降低发病率及病死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ICU病房中心静脉导管感染(catheter - related infection, CRI)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诊治CRI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静脉导管培养阳性的45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病原菌的分离情况及细菌耐药情况。结果:患者中45例为CRI的确诊病例,病原菌前4位分离率依次为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对常用抗生素高度耐药。结论:了解CRI的常见病原菌分离情况有助于CRI的早期诊断,并据药敏结果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本院中心静脉导管感染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9月-2008年8月本院分离自锁骨下、颈内及股静脉导管的病原菌构成情况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中心静脉导管感染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占62.1%,其中又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占41.7%;革兰阴性杆菌占分离菌的21.1%,其中大肠埃希菌占32.7%,念珠菌占9.5%。多数细菌对不同抗菌药物有不同的耐药,未检出对万古霉素耐药的革兰阳性细菌。结论:表皮葡萄球菌是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心静脉导管在ICU广泛使用,临床上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并发症也逐渐为医护人员重视。现就我院综合ICU2010年1~12月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11.
通过阅读相关的护理文献,再结合临床护理实践,对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与护理问题进行综述.对导管的选择、留置的时间、穿刺部位的选择、输液管道的护理等几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韩楠楠  李刚  蔡文伟  沈晔 《浙江医学》2015,37(19):1621-1623,1630
目的 分析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行感染(CRBSI)病原菌及耐药性,为合理选用抗生素,制定有效防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EICU近3年来中心静脉CRBSI患者的血培养、导管细菌培养及药敏检查,总结其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结果61例中心静脉CRBSI患者共培养出病原菌66株,其中G-菌33株(50.0%),G+菌27株(40.9%),真菌6株(9.1%)。常见菌株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2.7%),鲍曼不动杆菌(18.2%),肺炎克雷伯菌(12.1%),金黄色葡萄球菌(10.6%),肠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6.1%)。G-菌对碳青霉素类抗生素相对敏感,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G-菌已成为EICUCRBSI患者的主要致病菌,CRBSI病原菌对常见抗生素耐药性普遍偏高。【关键词】导管相关血行感染中心静脉导管重症监护病房耐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北京大学国际医院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CRBSI)的感染率、危险因素、病原菌种类、耐药性及预后分析,对减少CRBSI的发生率提供指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北京大学国际医院重症医学科诊断为CRBSI的病例的临床及微生物学资料。结果 本研究调查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总例数674例,置管总天数6 197 d,发生CRBSI者28例,感染率4.52‰。28名患者共培养3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G+)菌18株(50%);革兰阴性(G-)菌16株(44.4%),真菌2株(5.6%)。G+菌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G-菌中以鲍曼不动杆菌为主,真菌均为白色念珠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抗生素大量使用以及留置导管时间是ICU内罹患CRBS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ICU中CRBSI发生率仍较高,病原菌以G+菌为主,大量使用抗生素、留置导管时间是ICU发生CRBSI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菌群分布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4年9月该院血液透析中心中心静脉置管患者398例的临床资料,了解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菌群分布,分析年龄、原发病、置管部位及留管时间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的关系。结果在所有患者中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有52例,感染率达到13.1%。革兰氏阳性菌34例,占65.38%,以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革兰氏阴性菌18例,占34.62%,以大肠埃希菌为主。患者年龄<50岁感染率7.48%,≥50岁感染率16.33%(P<0.05);糖尿病肾病感染率19.72%,非糖尿病肾病为9.38%(P<0.05);股静脉置管感染率24.14%,明显高于颈内静脉10.25%及锁骨下静脉5.26%(P<0.05);置管时间≥2周较≤1周、1~2周组患者感染率明显增高,18.43%(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高,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高龄、糖尿病肾病、置管时间≥2周及股静脉置管都为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危险诱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病率、病原学及其耐药性,探讨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防治策略。方法对本院ICU2008年1月至2013年7月所有留置的中心静脉导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92例中细菌培养阳性37例,分离出革兰阳性球菌2l株占56.76%,革兰阴性细菌13株占35.14%,真菌3株占8.12%。颈内静脉导管培养阳性率高于锁骨下静脉及股静脉。结论ICU中早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较高,革兰阳性细菌为主要病原菌。病原菌耐药严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临时留置导管相关感染的细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情况。方法对34例中心静脉临时留置导管相关感染分离出来的致病菌进行细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情况分析。结果 34例标本共分离出6种病原菌、40株细菌,其中6例同时培养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26株,占65.0%;革兰氏阴性菌14株,占35.0%;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为主,分离率分别为30.0%、22.5%、20.0%。革兰氏阳性球菌对丁胺卡那、万古霉素敏感率高,革兰氏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结论血液透析中心静脉临时留置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主要致病菌是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根据经验和药物敏感试验用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两种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立平 《海南医学》2012,23(7):146-147
目的评价抗感染中心静脉导管在减少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CRI)中的作用。方法将248例在ICU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随机分成普通中心静脉导管组(对照组120例)和抗感染中心静脉导管组(抗感染组128例),观察两组CRI的发生率和病原菌分布情况。结果抗感染组的CRI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3%vs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I的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白色念珠菌,但两组患者CRI病原菌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感染中心静脉导管可明显降低ICU患者CRI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王松岩  姚伦  李春光 《吉林医学》2009,30(17):1887-1889
目的:分析临时性血液透析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两种治疗方法,即单纯全身应用抗生素与全身应用抗生素加抗生索封管治疗效果之比较。方法:对因肾衰竭进行中心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的病例共189例进行分析,其中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病例21例,将其分为A组(对照组)及B组(实验组),其中A组(对照组)10例,单纯静脉应用广谱抗生素头孢米诺2.0g,2次/d静脉滴注或静脉推注。B组(实验组)11例,在静脉应用广谱抗生素头孢米诺2.0g,2次/d静脉滴注或静脉推注同时,给予同种抗生素封管。封管方法:以0.1g/ml头孢米诺1ml加肝素2ml,1次/d封管。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显效率明显提高,复发率低,使疗程缩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方法。结论:抗生素封管联合静脉应用广谱抗生素治疗临时性血液透析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对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和干预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对该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ICU病房收治的行中心静脉置管术360例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导管感染患者78例,对他们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和干预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①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总的感染率为:21.67%,其中股静脉、颈静脉和锁骨下静脉插管的感染率分别为33.33%、21.18%和18.60%,其中股静脉置管最高,锁骨下静脉最低(P<0.05)。②置管术后第1、2、3、4周末期时的感染率分别为13.33%、18.46%、24.76%和30.77%,结果显示导管留置的时间越长,感染发生率越高(P<0.05)。③单腔导管留置感染率为16.67%,显著低于双腔导管留置的33.33%。④导管留置后78次的感染中有38次为革兰阳性菌感染,感染率为48.71%,有27次为革兰阴性菌感染,感染率为34.61%,有13次为真菌感染,感染率为16.67%。结论严格中心静脉置管各阶段的管理,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缩短置管时间,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的管理和穿刺部位消毒,对降低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