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7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用以舒血宁注射液为主的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14 d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BI)为(71.18±16.23)分,对照组BI为(48.47±15.60)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显著进步率38%,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分别为18%和66%,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无变化率为5%,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血栓通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7天、第14天分别进行ESS和ADL评分,并计算ESS和ADL的增分率,判断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14天ESS、ADL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其ESS和ADL的增分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1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疏血组、依达组、疏依组,每组60例。观察各纽,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变化。结果:疏血组、依达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二者与疏依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3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治疗前。治疗后3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疏依组评分最低,疏血组最高。结论: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分析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老年脑梗死患者共1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疏血通注射液和依达拉奉进行治疗,对照组仅应用依达拉奉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老年脑梗死患者联合应用疏血通注射液和依达拉奉治疗,其疗效显著优于单独使用依达拉奉,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4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治疗组予依达拉奉注射液与疏血通注射液静滴,对照组予疏血通注射液静滴,两组均以14d为1个疗程;所有患者均同时使用脱水剂、脑保护药治疗2周。于治疗前、治疗结束第7、14日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结束第7、14日显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与对照组(39例),治疗组予以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治疗,对照组予以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观察治疗两周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变化,并随时记录用药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明显,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为63.4%、85.3%,对照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48.9%、69.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有利于尽快控制病情,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87例随机分为单纯组45例和联合组42例,单纯组给予依达拉奉治疗,联合组给予疏血通及依达拉奉治疗,另两组均给予常规抗感染、神经康复及降糖等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有效率、神经功能改善、凝血功能状况、血液流变学状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联合组95.24%,单纯组82.2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2、4周后神经功能均有明显改善,联合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单纯组(P0.05)、ADL评分显著高于单纯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PT及APTT均明显延长、AT-Ⅲ显著提高,与单纯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单纯组(P0.05)。结论: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合并糖尿病可明显改善神经功能、凝血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9.
10.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配合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用疏血通注射液6mL加入0.9%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次/d;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用疏血通注射液6mL加入0.9%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次/d.2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对2组患者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2%、对照组为69.0%;治疗组显效率为48.3%,对照组为27.6%,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5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和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6%,对照组为73.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血液流变学及降低hs-CRP水平等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可有效改善脑梗死所致的神经功能障碍、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血清hs-CRP水平,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依达拉奉30mg+0.9%生理盐水注射液150ml静滴,2次/d,连用21d,同时给予疏血通6ml静滴1次/d,连续21d;对照组给予0.9%生理盐水注射液250ml+丹参20ml静脉滴注,1次/d,连用21d,0.9%生理盐水注射液250ml+维脑路通400mg静脉滴注,1次/d,连用21d。观察治疗后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结论: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期脑梗死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和探讨疏血通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进展性脑梗死患者4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有20例。两组均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阿司匹林等药物治疗,并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给予疏血通注射剂8mL注入250mL氯化钠输液中静脉滴注,每天给药1次。观察组在此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注射剂30mg注入250mL氯化钠输液中静脉滴注,每天给药2次。分析和比较两组不同治疗方法对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随访,对照组基本治愈的患者有5例,有效的患者有9例,无效的患者有6例,总有效率为70.0%;观察组基本治愈的患者有8例,有效的患者有10例,无效的患者有2例,总有效率为90.0%,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疏血通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72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采用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加低分子右旋糖酐及胞二磷胆碱治疗,治疗2周后分别进行治疗前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可靠、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116例急性腔隙性脑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连用14d为一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比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3%(64/70),对照组为71.74%(33/46),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腔隙性脑梗死具有多靶点综合性治疗特点,能有效改善脑缺血区的血液循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和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方法将脑梗死后VD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给予疏血通注射液6 mL和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分别加入5%葡萄糖液250 mL中静脉输注,每日1次;对照组30例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加入5%葡萄糖液250 mL中静脉输注,每日1次。两组均以21 d为1个疗程。两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简易智能精神状态评估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生存质量量表(QL)评分和P300检查。结果治疗组在改善MMSE、ADL、QL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P300电位潜伏期缩短、波幅升高尤为显著(P〈0.01)。结论疏血通注射液和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80例、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组(联合组)80例,比较治疗前、治疗后第14天、治疗后2个月时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HISS)及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NHISS评分幅度变化大于依达拉奉组;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6%,依达拉奉组总有效率为8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治疗脑出血能显著提高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郭永锋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3,22(2):129-129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12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120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有效率为65.00%,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治疗前后CSS评分、NDS评分、FIB结果的改善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出血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观察通窍健步汤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脑梗死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0例。2组均予以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窍健步汤治疗。2组疗程均为21 d,比较2组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及生活自理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00%(40/40),对照组为87.50%(35/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窍健步汤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能够有效改善脑梗死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