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医治疗脑肿瘤9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内肿瘤即各种脑肿瘤,是神经系统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对人类神经系统的功能有很大的危害。颅内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20~50岁为最多见。少儿以颅后窝及中线肿瘤较多见,主要为髓母细胞瘤、颅咽管瘤及室管膜瘤。成人以大脑半球胶质瘤为最多见,如星形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室管膜瘤  相似文献   

2.
肿瘤发生自脑、脑膜、脑垂体、颅神经、脑血管和胚胎残余组织者,称为原发性颅内肿瘤。由身体其它脏器组织的恶性肿瘤转移至颅内者,称为继发性颅内肿瘤。它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20~50岁为最多见。最常见的脑瘤是胶质瘤(glioma)。  相似文献   

3.
脑瘤为颅内各种组织的原发性肿瘤和身体其他部位转移到颅内的继发性肿瘤。原发性颅内肿瘤可发生于脑组织、脑膜、颅神经、垂体、血管残余胚胎组织等。我国颅内肿瘤的平均年发病率约为21/10万,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病死率、低治愈率的特点。脑瘤属于中医学“头痛”、“呕吐”、“真头痛”、“中风”等病症的范畴。中医历代文献对于脑瘤并无系统记载,但有肿瘤压迫或损害神经系统产生的头痛、呕吐、复视,乃至影响机体正常运动、瘫痪、昏迷等症状的相关论述。现将中医药治疗脑瘤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对脑肿瘤的治疗不再是单纯地注重临床症状的改善和生存时间的延长,而同时强调了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笔者通过对脑肿瘤患者生存量表应用的概况研究,为进一步提高该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提供方向和基础。1发病现状颅脑肿瘤又称脑癌(brain cancer)或脑瘤,大多数为颅内肿瘤。颅内肿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危及人类健康。它分为发生于脑组织、脑膜、颅神经、垂体、血管  相似文献   

5.
颅内肿瘤是神经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分原发和继发两类。颅内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20~50岁最多,主要表现有头痛和癫痫,根据肿瘤部位不同,还可出现视野、嗅觉和听觉障碍等,治疗以手术及综合治疗为主。但由于颅内肿瘤对生命威胁大,患者为疾病的预后、手术的安全、并发症、术后康复等问题所困扰,产生恐惧、绝望等一系列心理障碍。因此,如何做好颅内肿瘤患者的健康教育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现将我院2000-2004年收治的200多例颅内肿瘤患者健康教育的方法及效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概述:脑水肿是指脑内水分增加、导致脑容积增大的病理现象,是脑组织对各种致病因素的反应。可致颅内高压,损伤脑组织,临床上常见于神经系统疾病,如颅脑伤,颅内感染(脑炎,脑膜炎等),脑血管疾病,颅内占位性疾病(如肿瘤),癫痫发作;以及全身性疾病如中毒性痢疾、重型肺炎。  相似文献   

7.
颅内肿瘤一般泛指颅内各种组织的原发性肿瘤和身体其他部位转移到颅内的继发性肿瘤,目前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结合放疗、化疗,但其治愈率低、复发率高,效果大都不理想。一个时期以来我们尝试以软坚散结法为主的中医中药治疗颅内肿瘤,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将治疗机理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中医药治疗脑肿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肿瘤是颅内原发性肿瘤和转移性肿瘤的总称。脑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10岁左右和30-40岁为两个发病高峰期。笔者认为脑肿瘤的病因病机属寒湿之邪,致通达头部手三阳、足三阳六条经络之中,营血气滞留凝,血气内乱,痰饮上泛侵扰于脑部,邪毒瘀积蕴结成瘤。在治疗上采用温阳化饮通窍化瘀调理气机为主,软坚散结消肿攻毒渐消缓散为铺,取中药升降浮沉之性,调整机体升清降浊的功能,促使药物归经入脑,筛选出发挥抑制和控制肿瘤细胞转移药效高的中药,选择特异性穿透性极强的药物,循头部六条阳经通过血脑屏障,能增强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从而诱发促进机体对肿瘤的排斥反应,使瘤体组织变性坏死、脱落、萎缩、溶解消失。酌情配以经外奇穴穴位外敷药,采取增强自身信念的引导自我疗法,运用坎离交泰引坎填离还精补脑的脑气功小周天功,及手足健脑功的整体疗法脑气功健脑点穴的自然疗法。能改变脑功能,排除杂念,净化大脑,使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整。同时,总结出一套食物搭配得当,符合各类型各部位肿瘤患者的服药食忌和饮食禁忌食谱,四季五补之分的药膳疗法。给患者提供了灵活掌握“忌口”的实例,以达到配合药物治疗和调养身体的目的,有助脑肿瘤患者的治疗康复。一般患者短期治疗后,其症状明显减轻,头晕恶心呕吐消失。临床治疗观察对脑胶质瘤、脑膜瘤、颅咽管瘤、听视神经瘤、松果体瘤、垂体瘤、血管瘤、脑转移瘤、颅内良性恶性肿瘤都有抑制和逐渐缩小的疗效。对脑瘤术后复发及脑积水和癫痫的治疗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脑转移瘤54例CT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脑转移瘤是临床常见的一类颅内肿瘤 ,约占脑肿瘤的30 % [1] 。本文回顾性分析 5 4例经临床证实的脑转移瘤患者的CT表现 ,探讨其特征 ,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5 4例 ,男 37例 ,女 17例 ;年龄 32~ 79岁 ,平均 4 7岁。临床表现为头痛 4 2例 ,肢体活动障碍 2 7例 ,呕吐 14例 ,视力障碍 5例 ,意识障碍 9例 ,听力障碍 2例 ,癫痫 3例 ;病程 1周~ 5个月。原发病灶 :肺癌 38例 ,消化道癌肿 4例 ,乳腺癌 3例 ,甲状腺癌 2例 ,肾癌 1例 ,骨肉瘤 1例 ,另有不明原发肿瘤病灶 5例 (胸、腹水中检出癌细胞 )。1 2…  相似文献   

10.
颈动脉灌注榄香烯治疗脑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男性5例,女性6例。年龄36~63岁,平均50岁。肿瘤部位:11例均为多发性脑肿瘤,双额叶2例,右颅底及颅内硬膜2例,右额颞枕及右小脑3例,左颞顶部1例,双侧大脑半球多发(包括颞、顶、枕部)2例,右小脑、枕叶、左额叶多发1例。肿瘤性质:除1例原发性右颞叶星型胶质瘤3~4级术后复发外,其余均为转移瘤。诊断及主要临床症状:11  相似文献   

11.
颅咽管瘤亦称垂体管瘤,是由外胚叶形成的颅咽管残余的上皮细胞发展起来的一种常见的胚胎残余组织肿瘤,为颅内最常见的先天性肿瘤[1],居儿童鞍区肿瘤的第一位,在成人鞍区肿瘤中仅次于垂体瘤,居第二位.该病多见于青年和儿童,80%以上的患者年龄在40岁以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脑肿瘤患者外围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进一步了解患者免疫功能状态。方法:采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APAAP法)桥联酶法技术,对36例颅内肿瘤患者进行T淋巴细胞亚群的CD2 、CD4 、CD8 细胞检测。结果:所查T淋巴细胞亚如CD2 、CD4 细胞水平及CD4 、CD8 细胞比值均低于正常参考值。结论:表明脑肿瘤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表现,良性肿瘤略低,恶性及颅内转移瘤显低。  相似文献   

13.
“神经病”和“精神病”是有严格的区别的。前者包括神经系统的感染、外伤、肿瘤、血管病变、先天性异常等方面的疾病,而后者则是以行为和人格的改变、情绪思维及心境紊乱为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例如,感染所致的脑炎、脑脓肿,头部外伤所致的颅内血肿,脑肿瘤和脑血管病的可能出现  相似文献   

14.
<正>王晞星教授为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全国第四、第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从医30余年,学验俱丰,善于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治各种肿瘤及疑难杂症,在脑肿瘤治疗方面疗效甚为突出。笔者跟师学习,颇有启悟,现将其治疗脑肿瘤经验整理如下,以飨同道。病因病机脑肿瘤亦称颅内肿瘤,包括原发性脑肿瘤以及脑转移瘤,均可表现为头痛、呕吐、视力障碍、肢体活动不利、癫痫或脑水肿,属中医学"头痛""呕吐""痫证""眩晕"等  相似文献   

15.
面瘫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也是康复医学科常见病之一,中医又称“口喁”、“口眼喁斜”“卒口僻”属于西医学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范畴,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20-50岁居多,男性比女性发病率高,面部左右两侧的发病率大体一致。本病的夏季与秋冬季多发。  相似文献   

16.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从 12 5 0例颅内肿瘤整理转移瘤 5 9例 ,男 39例 ,女 2 0例 ;年龄 35~ 79岁 ,平均 5 2岁 ,4 0岁以上 4 8例 ,从出现颅内症状到住院 7天~ 3个月。1.2 临床表现 :本组均因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就诊于神经科 ,严重头痛、头昏 39例 ,头痛伴恶心、呕吐 11例 ,头昏 9例 ,视乳头水肿 35例 ,精神异常 13例 ,肢体活动异常 17例 ,视乳头水肿 肢体活动障碍 15例 ,病理反射阳性 17例。1.3 转移瘤部位 :位于幕上者 5 3例 ,幕下小脑半球 2例 ,幕上下兼有者 4例。幕上两侧多发者 6例 ,幕上单发者 4 7例 ,多位于皮髓质交界处 ,深…  相似文献   

17.
脑梗塞是脑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颅内外供应脑组织的动脉血流管壁发生病理改变,血管腔变狭窄或闭塞,造成脑局部急性血流中断、缺血、缺氧、坏死,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常出现偏瘫、失语、大小便失禁等。  相似文献   

18.
头痛是脑肿瘤是常见的症状,见于约92%的病例。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此类头痛43例,取得一定的疗效,并与非中药治疗的41例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两组病例均CT、MRI、DSA或手术后病理证实为脑瘤患者。治疗组43例中,男26例,女17例,年龄12-76岁之间。原发肿瘤例:星形细胞瘤术后5例;脑膜瘤术后10例;听神经瘤术后5例;垂体瘤11例;动静脉畸形5例。继发肿瘤6例;肺癌脑转移2例;乳腺癌脑转移2例;鼻咽癌脑转移1例;前列腺癌脑转移1例。对照组41例情况与治疗组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9.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facial nerve paralysis)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常可由病毒感染、外伤、颅内外肿瘤、咽部或外耳道炎症引起,亦可见于桥脑或延髓的炎症、缺血或出血导致面神经损伤,但以面神经炎最多见,也称贝尔氏面神经麻痹(Bell's palsy).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春秋多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一般以16 ~60岁多见.中医学均称其为面瘫.  相似文献   

20.
嗜铬细胞瘤较少见,是一种能分泌大量儿茶酚胺的肾上腺髓质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20~40岁多见,男女无明显差异,可有家族史。多数病例发生于肾上腺髓质,单侧,单发。约有10%为双侧,10%为多发性,10%为肾上腺髓质之外。绝大多数位于腹腔之内,除肾上腺髓质之外,多见于腹膜后脊柱两侧,特别是腹主动脉分叉处的巨型副神经节。其他如膀胱、子宫、心肌、颅内等任何有交感神经节的器官均有发生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