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年人群代谢异常的聚集状况,以便对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干预,做好代谢综合征(MS)的预防工作。方法对年度健康查体资料进行分析,依据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进行分类筛选出MS组与正常组,分析组间各项指标的变化规律及特点。结果MS发病率为19.79%;MS组与正常组相比,其中24项指标中10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项差异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MS以肥胖、高血压、高血糖、血脂紊乱为特征者居多(占38.46%)。结论年龄与各项危险因素聚集状况明显相关,中年人群是一个多种危险因素聚集一体的高危人群,对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干预,是预防MS发生的最佳策略。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煤工尘肺(CWP)老年患者及一般老年人群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情况。探讨煤工尘肺老年男性患MS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老年煤工尘肺男性患者69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健康体检的老年男性市民462例为对照组。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血压、血糖、血脂、尿酸、血红蛋白、红细胞、身高、体重、腰围等指标测定,统计分析代谢综合征及各组分的患病情况。并对CWP患MS人群进行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I期CWP患者MS检出率最高,为48.44%。CWP患MS的4项组分中以高血压最多。CWP组高血压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结论:煤工尘肺患者与一般老年人群患代谢综合征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吸烟、红细胞、血红蛋白、尿酸、体重指数、接尘工龄为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交警这一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的特殊群体中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及其组分的统计学特征。方法对参加年度体检的913名交警,进行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检测。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定义诊断MS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S总检出率为28.5%,超重/肥胖、中心肥胖、高血压、糖类代谢异常、血脂紊乱的检出率分别为56.0%、35.7%、32.3%、12.0%、53.9%。MS中,3项组合异常率最高,占22.2%,以中心肥胖+高血压+高TG组合形式为最常见。结论交警人群MS检出率较高,有必要加强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监测,早期诊断并积极干预MS,对降低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率、改善预后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成都部分高校教职工代谢综合征(MS)的发病趋势及其相关因素的特征。方法依据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提出的MS全球统一诊断标准,对5489名高校教职工腰围、血压、血脂、血糖等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校教职丁MS总患病率为10.3%,男性患病率11.5%,高于女性9.1%(x2=8.038,P〈0.05);且随着年龄的增加,MS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x2=899.937,P〈0.05)。男性教职工中心性肥胖、高血压及高甘油三酯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女性;中心性肥胖、高血压和高血糖阳性率,60岁以上患者明显,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5~60岁人群高血脂阳性率最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校教职工MS男性患病率较高,MS与年龄、性别、腰围、血压、血糖、血脂等密切相关,且45岁以上人群MS患病率高,应注意防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人群发病影响因素。方法对698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及相关检查,对影响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与2型糖尿病非合并MS人群相比,合并MS人群在性别、年龄、血压、BMI、腰围、总胆固醇、甘油三酯、LDL—C、H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多因素分析表明:较低的年龄、脉压值、BMI值、TG值、LDL—C值是预防MS发生的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和多种因素有关,应对其进行健康宣教,争取早期发现和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上海市松江区方松街道老年体检人群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状况,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65岁以上老年人体检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项目包括健康问卷调查、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糖、血脂、血压等相关指标。结果参与体检的老年人代谢综合征总患病率为20.23%,男性为19.38%,女性为21.01%,不同性别和年龄的老年人在代谢综合征患病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性随着体重指数的增加代谢综合征、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糖患病率都有增高的趋势(P0.01)。中心性肥胖组代谢综合征、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糖患病率与非中心性肥胖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社区老年人群是代谢性疾病的高发人群,其患病率随体重指数及腰围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海南省DSP点居民代谢综合征(MS)患病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控制MS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抽取海口市美兰区和定安县人群中各600例进行问卷调查,测量身高、体重、血压,血脂、空腹血糖等生化指标。分析代谢综合征及其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分布特点及其相关性。结果 18岁及以上人群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10.6%,标化率为8.8%,高血压、超重、肥胖、高血糖、血脂紊乱的患病率及标化率分别25.4%(21.1%)、13.2%(10.9%)、6.6%(5.5%)、35.6%(29.5%)、23.8%(19.7%)。经卡方检验,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超重/肥胖和静态生活方式的MS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史、年龄、肥胖、静态生活方式均与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结论海南省MS防治重点人群以高血压、高血糖和血脂异常为主,应及早开展综合干预,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新疆塔河油田职工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率及其分布特征,探讨有效的防治对策。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新疆塔河油田5个基地工作的20~62岁共1 813名职工进行体格检查及其相关代谢指标的测定。代谢综合征的诊断主要采用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的诊断标准。结果按照IDF标准,新疆塔河油田20~62岁人群MS的患病率为15.4%,其中男性患病率为16.8%,女性患病率为12.1%,男性MS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50~62岁患病达到高峰(28.7%),与其它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S组与未被诊断为MS人群的各项代谢指标均有明显差异。MS组患者与非MS组相比,其腰围、体质指数、血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等明显增高,高密度脂蛋白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疆塔河油田职工的MS患病率偏高,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腰围增大是代谢综合征重要的危险因素。应加强健康教育,采取相应防治措施,降低塔河油田职工MS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9.
程旭峰  傅国胜 《北京医学》2011,33(4):338-340
目的 分析常山县老年人群代谢综合征fMS)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总结4782例老年人的体检资料,测量其身高、体重、腰围、血脂、血糖和血压指标.分析MS与非MS人群上述指标的差别,并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MS的高危因素.结果 本组共诊断为MS1057例,本地区MS发生率为22.10%.MS组的肥胖...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农村中老年妇女代谢综合征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北京市周边农村中老年妇女人群代谢综合征的患病情况,以便为本地区心血管病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08年2-6月房山区良乡镇周边11个村,找到当地50岁以上妇女的年龄构成比,根据年龄构成比将按年龄顺序排列的人数进行随机抽样人数组成本次调查人群.对其体质量、腰围、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按我国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关于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2004年)进行调查及统计分析.结果 北京市房山区周边农村地区中老年妇女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33.98%,高血糖患病率19.14%,高血压患病率62.89%,高脂血症患病率45.70%,肥胖患病率67.19%.代谢综合征组患者年龄、腰围均大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腰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50岁以上组舒张压高于其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地区中老年女性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的患病率显著增加,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已达很高水平,提示需进一步加强对代谢综合征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代谢综合征与口服糖耐量试验1小时血糖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1 h血糖(1 h PG)同动脉硬化危险因素及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性。方法以参加2008年北京市顺义区南法信镇体检的年龄35岁以上的当地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将空腹血糖(FPG)≥5.6 mmol/L且无糖尿病史者行OGTT,根据OGTT结果除外糖尿病患者,再根据OGTT 1 h PG水平,将剩余183人分为1 h PG<8.6 mmol/L组(64人)和1 h PG≥8.6 mmol/L组(119人)。比较两组的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血压及血脂等指标,并比较MS发生率。结果同1 h PG<8.6 mmol/L组比较,1 h PG≥8.6 mmol/L组受试者腰臀比(WHR)、收缩压、空腹血糖FPG、OGTT 2 h血糖水平显著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1 h PG≥8.6 mmol/L组MS发生率较1 h PG<8.6 mmol/L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调整了性别、年龄、腰围、WHR、体质指数、血压、血脂各项因素后,1 h PG仍与MS的发生显著相关[OR=1.404,95%CI(1.165,1.692),P<0.01]。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1 h PG对MS的预测价值,发现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78[95%CI(0.600,0.756),P<0.01]。结论在非糖尿病人群中,1 h PG与动脉硬化危险因素(腹型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及MS密切相关。对OGTT 1 h PG升高者应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与代谢综合征(MS)相关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1年10月在义乌市中医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并检出患有MS相关2型糖尿病343例(单纯MS相关2型糖尿病组)和NAFLD361例(单纯NAFLD组)患者,共704例作为研究对象。由受过专业培训的医护人员测量其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测量记录腰围及静息30min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应用全自动血液生化分析仪对各项生化指标进行监测,主要监测指标有:清晨空腹血糖、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叩)。结果单纯MS相关2型糖尿病组肥胖和高血压的患病率高于单纯NAFLD组;而血脂异常者所占的比例则低于单纯NAFL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室生化分析结果表明,单纯MS相关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波动度、腰围尺寸、HDL—C与TG均明显高于单纯NAFI.D组(P〈0.05),而两组患者的BMI、清晨空腹血糖、LDL—C、ALT及T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腰围尺寸以及ALT、TG、TC与NAFLD表现出相关性(P〈0.05),TG、腰围、ALT为MS相关2型糖尿病发病相关因素;TG、腰围、ALT为两组共同的发病相关危险因素。结论NAFLD和MS相关2型糖尿病之间确实存在相互关系,两者有共同的发病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3.
顺德市容桂地区中年农业人群高血压危险因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顺德容桂地区中年农业人群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方法 1997—1999年以本地区小王圃等六个村委会35—59岁有农业户口的常住人群共4083人为调查对象,对其询问病史并测定血压、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糖、血脂。结果 中年农业人群高血压标化患病率为14.8%;血脂异常率为41.3%;超重率为20.8%;饮酒率为36.7%;吸烟率男为58.4%、女为4.7%。影响中年农业人群血压的因素依次为年龄、性别、超重、腰臀比、血脂异常、血糖异常。经多元回归分析,腰臀比和体重指数是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本地区中年农业人群多项高血压危险因素水平较高,特别要注意腰臀比、体重指数、血脂、血糖的测定,应予重视并进行干预,以期降低高血压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14.
新疆乌鲁木齐哈萨克族人群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新疆乌鲁木齐县水西沟镇的哈萨克族人群代谢综合征(MS) 的患病率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探讨MS与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关系。方法:在新疆乌鲁木齐县水西沟镇随机选择2个自然村,以整群抽样方法,以哈萨克族131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和测量的形式,对研究对象的膳食营养素摄入量、身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血压(BP)、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MS相关临床指标进行检测,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哈萨克族人群膳食结构不合理(蔬菜水果摄入量较低,而盐摄入量较高)。MS患病率为31.7%,其中男性为48.0%,女性为24.6%,男女之间患病率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MS相关临床指标中WC超标、HBP、HDL-C超标患病率为最高(56.92%、53.66%及69.51%)。结论:乌鲁木齐地区的哈萨克族居民的膳食结构不合理,蔬菜水果摄入量少,盐、肉类和动物性脂肪摄入过多等;MS的患病率较高,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MS防治的重点应放在40岁前,提示通过体检及早发现MS,对防治和降低MS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周伟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6):35-36,38
目的探讨青少年代谢综合征与体重超标或肥胖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于本院体检的7~18岁青少年900名为研究对象,其中超重250名(A组),肥胖340名(B组),体重正常310名(C组),测量其身高、腰围、血脂、血糖及胰岛功能等指标,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三组间MS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腰围、血压、FBG、TC、LDL-C、TG均明显高于C组(P<0.05),但三组间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组代谢综合征各项目检出率均明显高于C组(P<0.05或P<0.01)。结论超重及肥胖青少年代谢综合征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体重青少年,并且腰围、血压、血脂等代谢综合症的相关因素随体重增加而增加,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代谢性指标与生活方式对体检人群高血压患病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 年2 月- 2016 年1 月于青海省人民医院接受体检的受检者520 例,根据高血压患病情况分为正常组和高血压组,比较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代谢性指标和生活方式,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 体重指数(BMI)、腰围、收缩压、舒张压、高血压家族史、代谢综合征及文盲比例有差异(P <0.05),两组 患者的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肌酐、尿酸及尿素氮有差异(P <0.05),两组患者的烟、饮酒及职 业比例有差异(P <0.05),两组患者职业应激、职业压力、睡眠质量、使用降糖药物及使用降压药物无差异 (P >0.05)。年龄、BMI、腰围、空腹血糖、尿酸、代谢综合征、吸烟及饮酒是影响高血压患病率的独立危险 因素(P <0.05)。结论 超重、血糖升高、尿酸异常、吸烟及饮酒等代谢性指标和不良生活方式是影响高血 压患病率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应对高危患者进行适当干预。  相似文献   

17.
许林杰  沈哲  虞朝辉 《浙江医学》2010,32(12):1779-1780,1784
目的 调查60岁以上老年人群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异常患病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08年体检的60岁以上的退休职工,对其进行血清肝酶水平流行病学的横断面研究,所有对象均排除肝炎病毒携带和有大量饮酒史者.结果 研究获得1 759例60岁以上的调查对象,其中92例(5.2%)被诊断为ALT异常.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体重指数、腰围、甘油三酯与ALT异常相关(均P<0.05).而性别、血压、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与ALT指标异常无明显相关(均P>0.05).后对单因素回归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逐步Logjstj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腰围与ALT异常相关(均P<0.05);年龄所致ALT异常的优势比(OR)为0.930,腰围所致ALT指标异常的OR值为1.075.结论 肥胖导致的老年人群肝酶异常需值得关注,生活和饮食习惯的改善对老年人群肝酶指标的改善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本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群下肢动脉疾病的流行病学情况,探索以社区为基础的护理干预防控.方法 对顺德区容桂街道整群随机抽取3个居村60岁以上人群,共有1 679人接受调查并进行分析性研究.结果 不同性别老年人比较:男性老年人腰围、腰臀比、舒张压、吸烟率和饮酒率明显高于女性,而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率明显低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动脉疾病组与非下肢动脉疾病组比较:两组年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吸烟、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率、糖尿病发病率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示:预测总人群下肢动脉疾病风险的因素是年龄、性别、收缩压、吸烟、腰围、糖尿病.结论 本地区60岁以上人群下肢动脉疾病的发病率12.2%,在国内属中等流行发病水平.其下肢动脉疾病风险的因素大多属社区护理可控因素.实施社区护理干预有效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为本地区老年人群下肢动脉疾病的防控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脂肪肝(NAFLD)与胰岛素抵抗及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性。方法:50例NAFLD患者及56例健康对照者分别进行超声检查,同时测定腰围、血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血脂等,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作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NAFLD组的MS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48.0%VS 5.4%,P<0.001),且NAFLD组的HOMA-IR明显高于对照组(2.65±1.35 VS 1.45±1.02,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腰围,HOMA-IR为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NAFLD与MS密切相关,胰岛素抵抗是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