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研究裸项栉缎虎鱼消化系统的组织形态学.方法 对裸项栉鰕虎鱼进行解剖,并测量和计算肠道系数、食道长度等数据;制作组织切片,采用光镜技术对消化系统的组织器官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裸项栉鰕虎鱼的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其中消化管包括口咽、食道、胃、小肠和大肠等,消化腺包括肝脏和胰腺.咽部上皮和食道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内有较多的杯状细胞和黏液腺,食道肌层为横纹肌.胃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胃底腺主要位于胃体部的固有层中.肠黏膜向肠腔突起形成许多皱襞,肠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上皮中有数量不等的杯状细胞.肠道系数(IC)约为0.30.胃和肠的肌层都为平滑肌.肝细胞中含有丰富的脂滴,在HE染色标本中因脂滴被溶解而呈大小不等的空泡.胰腺包括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外分泌部是浆液腺,内分泌部又称胰岛,主要由内分泌细胞组成.结论 裸项栉鰕虎鱼的消化系统组织形态学与其杂食性相适应,本研究可为裸项栉鰕虎鱼的实验动物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离及鉴定感染实验用鰕虎鱼的病原菌。方法 将病料分离培养,纯化培养后,用16s rRNA及生理生化方法鉴定病原菌。结果 分离到了革兰阴性弧菌,命名为:GDLAMI-1210株,显微镜下观察为逗点样形态,电镜下可看到菌的一端钝圆,一端长杆弯曲的鞭毛,生理生化鉴定结果与弧菌一致,16s rRNA测序结果与创伤弧菌标准菌株(ATCC27562T)等聚为一类菌,回归实验证实该菌对裸项栉鰕虎鱼有一定的致病性。结论 裸项栉鰕虎鱼感染创伤弧菌初报。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Cu2+和SDS对裸项栉鰕虎鱼仔鱼存活率的影响,了解裸项栉鰕虎鱼的毒性敏感性。方法实验选取了五个不同日龄的仔鱼,设置了8个不同Cu2+浓度水平和7个SDS浓度水平,实验时间为96 h。结果日龄、Cu2+浓度和SDS浓度均对裸项栉鰕虎鱼仔鱼的存活率产生影响,随日龄的增加,各处理组仔鱼存活率均升高。结论实验结果表明裸项栉鰕虎鱼用于生物毒性检测,具有比同类生物更宽的适用范围、更适宜的毒性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裸项栉鰕虎鱼繁殖和育苗的适宜盐度。方法比较不同盐度梯度条件下裸项栉鰕虎鱼的产卵率、孵化率和生长存活情况。结果裸项栉鰕虎鱼性腺成熟、产卵和孵化的适宜盐度为10‰-20‰,过低或过高盐度该鱼产卵量少,孵化率极低;适宜的盐度有利于裸项栉鰕虎鱼的生长。结论裸项栉鰕虎鱼适盐范围广,适宜的繁殖、生长盐度较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裸项栉鰕虎鱼全人工繁殖及胚胎发育,为该鱼的实验动物化研究奠定基础. 方法 对胚胎和仔稚幼鱼各个发育期的连续取样,系统地观察了裸项栉鰕虎鱼各发育期的形态变化及生长特征.结果 水温25.8℃~26.5 ℃,裸项栉鰕虎鱼受精后约82h仔鱼开始出膜,初孵仔鱼全长1.42~1.73 mm,1d开口摄食,3d卵黄囊消失,23d第一背鳍形成,鳞片出现;33d全身被鳞;初孵仔鱼经97d发育成熟,繁殖周期约为36 d;雌鱼性腺成熟系数可达40%,个体相对生殖力达每克8193.5粒.结论 裸项栉鰕虎鱼具有个体小、性成熟早、生殖季节长、繁殖周期短、繁殖力强等特点,可进行室内规模化人工繁殖和培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裸项栉缎虎鱼作为实验动物的可行性。方法进行裸项栉缎虎鱼天然分布水域环境调查、生物学参数测定、性腺组织切片观察及室内人工繁养殖试验。结果裸项栉缎虎鱼体形小、食性杂,生长快、繁殖力强,便于实验室饲养管理。结论裸项栉缎虎鱼符合实验动物培养对象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非离子氨和亚硝酸氮对鱼类的生态毒性效应。方法在水温(25±1)℃、溶氧(6.07~6.77)mg/L、盐度30~31、pH8.0~8.2的条件下,采用半静水式生物毒性试验方法研究了非离子氨和亚硝酸氮对裸项栉虾虎鱼(Ctenogobius gymnauchen)仔鱼的急性毒性效应(非离子氨浓度梯度设置为0、0.413、0.735、1.309、2.329、4.147 mg/L,亚硝酸氮浓度梯度设置为0、3.0、4.14、5.713、7.884、10.88 g/L)。结果非离子氨和亚硝酸氮暴露后仔鱼出现呆滞、侧游、呼吸困难、体色变白、身体弯曲等中毒症状,且随着暴露浓度的升高与暴露时间的延长,死亡率逐渐增加,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和时间效应关系;非离子氨和亚硝酸氮对裸项栉虾虎鱼仔鱼96 hLC50分别为9.1 mg/L和12.405 g/L,其安全浓度分别为0.91 mg/L和1.2405 g/L。结论裸项栉虾虎鱼对非离子氨和亚硝酸氮具有较强的耐受力,非离子氨对裸项栉虾虎鱼仔鱼的毒性显著大于亚硝酸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研究4种处于生长发育早期的水生动物对GM-2消油剂的急性毒性反应.方法 采用静水式方法,进行GM-2消油剂对蒙古裸腹溞(Moina monggollica) I龄幼体、裸项栉虾虎鱼(Ctenogobius gymnauchen)仔鱼、卤虫(Artemia)幼体、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仔虾的急性毒性试验,测定24 h半致死浓度(24 hLC50).结果 4种水生动物的24 hLC50分别为53.08,228.98,4132.79和9404.08 mg/L.结论 1)消油剂对4种水生动物的毒性存在种间差异,敏感性顺序由大到小为蒙古裸腹溞、裸项栉虾虎鱼、卤虫、凡纳滨对虾;2)该消油剂对蒙古裸腹搔I龄幼体和裸项栉虾虎鱼仔鱼的毒性很强,低于国家标准的规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初步探讨过渡期诸氏鲻虾虎鱼的营养需求,为专用配合饲料的开发及相关标准的制定提供数据参考。方法分别采用卤虫无节幼体(Arternia nauplii,CK)和7种商业化配合饲料(P30L8,P35L8,P50L8,P55L8;P50L12,P53L12,P55L12)饲喂过渡期虾虎鱼幼鱼,8周生长实验以测定存活率(survival rate,SR)、增重率(weight gain,WG)、特定生长率(specific growth rate,SGR)和摄食率(feeding rate,FR)、饲料系数(feed conversion ratio,FCR)等生长指标,并测定不同营养水平下虾虎鱼全鱼(除去内脏)的基本组份。结果 SR饲料组SR(51.78±8.98~68.22±4.95)较对照组CK(58.22±6.51)均无显著差异(P0.05);WG除P30L8(130.76±23.67)、P50L12组(220.86±16.9)外,各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CK(206±41.91,P0.05),且饲料粗脂肪含量相同(8%,12%;能量值相差不大)时,WG随饲料粗蛋白含量的升高而上升;SGR在粗脂肪含量相同时SGR也随饲料粗蛋白含量的升高而上升;FR,FCR P50L8,P55L8;P50L12,P53L12,P55L12组均优于对照组CK(1.74±0.36),且饲料粗脂肪含量8%时随粗蛋白含量上升而下降。此外虾虎鱼鱼体基本组份均与饲料中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关系不大(P0.05)。结论配合饲料饲替代生物饵料是可行的,且能取得较好的生长效果;饲料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对虾虎鱼鱼体基本组份影响不显著(P0.05);饲料粗蛋白50%,粗脂肪8%时,饲料利用率最好且过渡期虾虎鱼可获得较好的生长效果。  相似文献   

10.
张莉 《中国医疗前沿》2010,(12):73-73,58
目的观察不同试剂溶解方式对凝血四项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分别使用不同的溶解用水、混匀方法、室温放置时间、溶解的试剂,检测血浆PT、APTT、TT、FIB。结果生化仪纯水机水与医用注射用水溶解试剂所测定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轻轻颠倒混匀方式与剧烈振摇混匀方式所溶解的试剂其检测结果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较高的室温环境(27℃)中,放置60min时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120min时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180min时结果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日常工作中,溶解试剂时应严格按照血凝试剂的溶解要求,采用高纯双蒸水或医用注射用水溶解,较高室温时静置30~60min,每10min轻轻颠倒混匀1次,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不同饲养条件对家蝇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不同饲养条件饲养家蝇幼虫,研究人工饲养家蝇幼虫的方法。方法观察不同幼虫饲养密度、含不同浓度的奶粉和白砂糖的饲料及不同光周期对家蝇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每50g麦麸饲养300条幼虫为宜,不能超过500条;每50g麦麸饲料中加入2g奶粉和1g白砂糖有利于家蝇幼虫的生长发育;每日光照8h以上各组的幼虫生长发育无差别,而每日光照4h组及无光照组幼虫发育受抑制。结论家蝇幼虫饲养条件以每50g麦麸饲料中加入2g奶粉和1g白砂糖、饲养300条幼虫为宜,每日光照不少于8h。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不同年龄段原发性肝癌患者生存状态.方法 选取于2008年1月1日~2010年7月31日间行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按年龄≤45岁、46 ~ 64岁、≥65岁将患者分为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复发、转移及生存率采用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总共入组336例,失访31例,随访时间为24 ~ 55个月.3组在性别、病灶数目、病灶大小、最大直径、基础肝病类型、病理分化程度、Child-pugh分级、失访率等方面无差异,治疗后住院天数、主要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方面亦无显著差异(P>0.05).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的总的复发、转移率分别为57.1% (32/56)、64.5% (118/183)、65.2%(43/66);总的病死率分别为25.0%(14/56)、30.1% (55/183)、28.8% (19/66).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3组的无病生存及总生存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适合各年龄段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对于高龄、一般状况不能耐受手术和肝脏代偿功能不佳的患者,微波消融治疗相对安全,但需根据适应证和禁忌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  相似文献   

13.
14.
IgE是反应素型抗体,血清中浓度很低,在体内与嗜碱细胞或肥大细胞表面的IgE受结合.对不同年龄组正常人进行血清IgE检查,发现随年龄增加,IgE含量有增高趋势,并且随年龄增高亦有过敏性疾病多发的趋势.吸烟数量过多、时间长亦可使IgE增高.  相似文献   

15.
以淡色库蚊为试虫,在实验室环境内观察比较各种饲料饲养的淡色库蚊幼虫生长发育情况及羽化后成虫对杀虫剂敏感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蚊幼虫生长发育的过程中,肝粉营养较高,蚊幼虫生长期短且发育较快。酵母粉及豆饼粉次之。羽化后成虫对杀虫剂敏感性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回顾探讨老年人的监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与增龄的关系。方法:测定60岁以上老年人与45岁以下的中青年人各150例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并比较两者异常的项目,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老年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1)。结论:老年组与中青年组的血液黏度有一定的差异,且显示随年龄的增长血液黏度相对增高,提示对老年人进行血液流变学监测,有利于老年人相关疾病的早期发现和防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层早发冠心病患者PCI治疗术后的不良事件及生存率差异。方法 入选2015年01月至2017年01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被诊断为早发冠心病的患者861例,按照年龄分18~40岁组、41~50岁组、51岁以上组,对比3组患者入院时的一般基线资料,临床特征及PCI术后5 a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生存率差异。结果 不同年龄层危险因素存在一定统计学差异(P <0.05),在18~40岁和41~49岁组中,吸烟、饮酒的占比均高于51岁以上组,而51岁以上组糖尿病、高血压占比高于18~40岁和41~49岁组。3个年龄层患者PCI术后5 a的有效性终点事件和安全性终点事件以及生存概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不同年龄层早发冠心病PCI术后5 a不良事件发生率及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青年人群的早发冠心病更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采用EPF(表柔吡星、顺铂及氟尿嘧啶)诱导化疗联合CNRT(放疗同步尼妥珠单抗)方案或DPF(多西他赛、顺铂及氟尿嘧啶)诱导化疗联合CCRT(同步放化疗)方案的早期生存结果差异。  方法  收集2010年3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局部晚期鼻咽癌(Ⅲ期至Ⅳb期)患者,主要研究终点为无疾病生存(disease-free survival, DFS),次要研究终点包括远处无转移生存(distant metastasis-free survival, DMFS)、局部无复发生存(local recurrence-free survival, LRFS)、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 OS)以及治疗相关不良反应。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平衡两组间临床特征的差异。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的生存差异。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筛选潜在的独立预后因素。  结果  经匹配后,共纳入153例患者,其中EPF联合CNRT组51例,DPF联合CCRT组102例。在2年无进展生存(82.4% vs. 85.3%,P=0.880)、LRFS(100.0% vs. 92.1%,P=0.278)、DMFS(82.3% vs. 88.2%,P=0.120)、OS(88.2% vs. 96.0%,P=0.410)方面,EPF联合CNRT组与DPF联合CCRT组相比无明显差异。治疗方案(EPF联合CNRT与DPF联合CCRT)不是DFS的独立预后因素。亚组分析中,在T3〔风险比(hazard ratio, HR)=0.174,95%置信区间0.031~0.959,P=0.045〕、N1/N2(HR=0.432,95%置信区间0.197~0.946,P=0.036)、男性(HR=0.437,95%置信区间0.195~0.978, P=0.044)人群中,EPF联合CNRT方案相较于DPF联合CCRT方案可减少病情进展风险。同步放疗期间,在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方面,EPF联合CNRT组较DPF联合CCRT组发生率低(P=0.007)。  结论  与DPF联合CCRT方案相比,EPF联合CNRT方案可带来相似的生存获益,但T3、N1/N2、男性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可能从EPF联合CNRT治疗方案中获益,且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